- 年份
- 2024(9872)
- 2023(14395)
- 2022(12763)
- 2021(12084)
- 2020(10228)
- 2019(23814)
- 2018(23585)
- 2017(46032)
- 2016(24923)
- 2015(28133)
- 2014(27867)
- 2013(27419)
- 2012(25035)
- 2011(22000)
- 2010(21627)
- 2009(19683)
- 2008(18911)
- 2007(16168)
- 2006(13776)
- 2005(11608)
- 学科
- 济(96310)
- 经济(96202)
- 管理(74538)
- 业(71193)
- 企(60636)
- 企业(60636)
- 方法(48505)
- 数学(42564)
- 数学方法(41959)
- 财(28971)
- 农(25689)
- 中国(22723)
- 业经(21319)
- 地方(20756)
- 学(20089)
- 务(19935)
- 财务(19860)
- 财务管理(19824)
- 企业财务(18819)
- 农业(17342)
- 制(16375)
- 理论(16097)
- 贸(15778)
- 贸易(15768)
- 易(15221)
- 技术(15195)
- 和(15119)
- 环境(15084)
- 划(13429)
- 银(12348)
- 机构
- 大学(341235)
- 学院(339683)
- 管理(139948)
- 济(129924)
- 经济(127041)
- 理学(122446)
- 理学院(121127)
- 管理学(118803)
- 管理学院(118187)
- 研究(105540)
- 中国(78886)
- 京(73704)
- 科学(67182)
- 财(59913)
- 农(53050)
- 业大(52827)
- 所(51143)
- 中心(49807)
- 财经(48960)
- 江(47896)
- 研究所(46751)
- 北京(46104)
- 经(44670)
- 范(43960)
- 师范(43522)
- 农业(41596)
- 州(39392)
- 院(39088)
- 经济学(38086)
- 财经大学(36870)
- 基金
- 项目(242839)
- 科学(190743)
- 基金(176798)
- 研究(175816)
- 家(153493)
- 国家(152240)
- 科学基金(132398)
- 社会(109536)
- 社会科(103711)
- 社会科学(103684)
- 基金项目(95365)
- 省(94176)
- 自然(88577)
- 自然科(86524)
- 自然科学(86503)
- 自然科学基金(84924)
- 教育(81235)
- 划(79760)
- 资助(72798)
- 编号(72235)
- 成果(56653)
- 重点(53487)
- 部(53223)
- 发(50369)
- 创(50347)
- 课题(48293)
- 创新(46915)
- 科研(46755)
- 教育部(45891)
- 大学(45729)
- 期刊
- 济(135456)
- 经济(135456)
- 研究(94120)
- 中国(59437)
- 学报(54552)
- 管理(49919)
- 科学(48975)
- 财(48004)
- 农(46980)
- 大学(41870)
- 学学(39274)
- 教育(35041)
- 农业(33069)
- 技术(31265)
- 融(25169)
- 金融(25169)
- 财经(23003)
- 业经(22903)
- 经济研究(20727)
- 经(19411)
- 图书(18896)
- 问题(18017)
- 业(17031)
- 理论(16608)
- 版(16320)
- 技术经济(16313)
- 科技(16218)
- 资源(16060)
- 财会(15648)
- 实践(15410)
共检索到478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红华 田志宏 周洁
为了促进食品质量安全,打破西方国家没有可追溯系统产品就不能出口到该国的贸易壁垒,近几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农产品可追溯系统作为一个供应链,涉及四个最基本的环节即农户、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可追溯系统利益的合理分配是保证系统顺利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可追溯系统中各成员不能获得应得的利益,可追溯系统就无法正常运行。本文以北京市实施可追溯系统的T公司深入调研及专家咨询法获得的数据为基础,以其生产的可追溯黄瓜为例,采用带风险修正因子的Shapley值法测算了该公司可追溯系统各个环节的利益分配情况,总结了T公司可追溯系统利益分配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并为我国其他实施可追溯系统的企业如何进行合...
关键词:
Shapley值 利益分配 溢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志刚 李腾飞 黄圣男 许前军
本文利用北京市绿富隆蔬菜产销合作社调查数据,以圆白菜为分析品种,运用Shapley值法分析了"农超对接"的收益分配结构。结果表明,采用"农户+合作社+超市"的"农超对接"流通方式有助于降低农产品流通费用,农户、合作社和超市的收益比例分别为44%、16%和40%;通过Shapley值法按照贡献程度对现有收益分配格局进行调整,以上三个经济主体的收益比例分别为31%、36%和33%;利用风险系数对上述分配比例进一步调整后,三者之间的收益分配更趋均衡与合理。根据本文研究,为促进"农超对接"这一流通方式发展,应当实施农产品收购保护价、适当降低超市入市门槛,并建立收益返还机制,以提高各经济主体参与"农超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一舟 王瑞梅 修文彦
为切实保障蔬菜的质量安全,蔬菜领域正逐步推广可追溯体系。通过对消费者购买蔬菜行为的实地调研,探索消费者购买蔬菜一般性习惯的同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重点考察影响消费者对蔬菜可追溯标签认知及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普遍关注蔬菜的质量安全,对蔬菜的质量安全信息有较大需求,但对蔬菜可追溯标签的认知度较低,加之性别、年龄、家庭规模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对加贴可追溯标签蔬菜的支付意愿呈现出差异性,男性消费者比女性消费者对加贴可追溯标签蔬菜的支付意愿更强烈,消费者年龄越大,支付意愿越强烈。
关键词:
蔬菜 可追溯标签 认知 支付意愿 消费者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博 穆月英
设施蔬菜生产系统碳足迹研究对构建低碳蔬菜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生命周期法和多目标灰靶决策模型,利用2013年实地调查数据对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系统碳足迹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总碳排放中以间接碳排放为主,来自工业的投入品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原因;2总体上看,设施蔬菜生产系统光合作用碳汇大于总碳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正外部性;3大棚优于温室,但两者的总碳排放均小于光合作用碳汇,对生态环境均具有正外部性;4各地区碳足迹的优劣顺序为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房山区、平谷区、延庆县、密云县和怀柔区,且前四个地区对生态环境具有正外部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推进低碳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莉 骆毅 赵苹
农产品供应链是供应链研究热点之一,而蔬菜供应链更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类。本文探讨了蔬菜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和实用价值,首次从绿色角度,对北京市蔬菜供应链的现状做了梳理,并以蔬菜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就构建北京市蔬菜绿色供应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蔬菜供应链 绿色供应链 模型构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慧敏 乔娟
本文利用访谈资料和问卷调查数据,重点分析北京市蔬菜种植农户参与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路径、行为特征、生产效益和行为选择。研究发现,政府的积极推动和产业化组织的带动在北京市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也存在企业动力不足和农户参与难的问题;农户参与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后生产行为规范有显著改善,交易费用降低,产品价格提高,生产效益提升;在违规操作惩罚严厉的情况下农户会选择遵守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规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辛士波 王笛
价格波动是蔬菜市场的常态,但过度波动会直接影响到蔬菜的消费和生产。冬春季节的耐储蔬菜价格与反季蔬菜价格波动频繁,研究二者的价格联动效应,分析其波动规律,对于保障蔬菜市场供需平衡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运用E-G协整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BEKK-GARCH模型,研究了北京市耐储蔬菜价格与反季蔬菜价格波动的联动效应,结果表明:耐储蔬菜价格与反季蔬菜价格波动态势基本一致,但反季蔬菜价格异常波动特征明显;从长期来看,耐储蔬菜价格指数与反季蔬菜价格指数具有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与正向联动效应,且耐储蔬菜价格波动对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慧敏 乔娟 闫逢柱
基于北京市149个蔬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探讨影响农户参与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意愿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考察了各因素对农户参与意愿的作用,结果表明:农户对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认知程度较低,参与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意愿不强;受教育程度、种植规模、商品化程度、风险及价格预期和政府的补贴与扶持是影响农户参与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最主要因素。政府应该多渠道完善各项制度,建立起有效的保障机制,促进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健康、持续推进。
关键词:
食品质量安全 追溯体系 农户 参与意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荣 乔娟
为分析农户参与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行为、认知和利益变化,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实地调研了当地蔬菜种植户的蔬菜追溯体系参与,并对农户参与蔬菜追溯体系行为、认知和利益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寿光市可追溯蔬菜种植户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实际参与蔬菜追溯体系的时间较短,已建立农田生产档案的比例较低,对蔬菜追溯体系的认知度不高。可追溯蔬菜种植户面临的产业化组织带动、政府补贴和技术扶持等方面的外部环境条件均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可追溯蔬菜种植户参与蔬菜追溯体系的热情较低,满意度不高。寿光市被调查农户参与追溯体系主要依靠政府动员和推动,由市场利益驱动参与的比例较低。针对调研当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晨光
分析了我国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现状及问题,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生鲜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的架构及信息追溯方式,介绍了系统功能模块并对功能实现及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
关键词:
物联网 蔬菜 供应链 追溯系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雨生 乔娟 闫逢柱
本文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农户无公害认证蔬菜的生产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探索重要变量的维度,进而分析最终变量对生产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商贩是实现无公害认证蔬菜优质优价的最大障碍,企业是促使菜农实行优质生产的推动力量应加大对菜农无公害认证蔬菜生产技术培训投入,加强对农药和化肥销售点监管,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监管机制,改善认证食品市场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吉祥 马千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润梅 庞晓鹏 王征南
我国蔬菜的市场零售价格不断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蔬菜批零价差过大。因此,研究农产品不同流通环节的价格传递机制,对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对北京蔬菜市场上小白菜、西红柿和土豆的价格变化进行研究,发现零售价格是影响蔬菜批零价差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发现蔬菜市场的零售商对某些产品拥有一定的市场支配力,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提高零售价格,扩大价差。
关键词:
批零价差 价格传递 蔬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雨生 乔娟 赵荣
本文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户有机蔬菜生产意愿影响因素计量经济模型,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探索重要变量的维度,进而以北京市郊区农户为例,分析最终变量对其有机蔬菜生产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企业促进了有机蔬菜"真实增值"的实现,提高了农户有机蔬菜生产积极性;第二,蔬菜的"商贩收购偏好"降低了农户有机蔬菜生产积极性;第三,生产有机蔬菜,有利于环境与健康,但对农户有机蔬菜生产积极性影响不显著;第四,监管机制的完善提高了农户有机蔬菜生产积极性。因此,引导企业进入蔬菜产业,加强对商贩监管,关心并培养农户自身健康保护意识,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有利于有机蔬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川 赵友森
本文以北京市蔬菜批发市场为例,以油菜、大白菜、黄瓜、苦瓜、番茄、柿子椒、云架豆、荷兰豆、胡萝卜、土豆10种蔬菜的价格变化为研究对象,利用风险价值法(VaR法)度量了蔬菜市场的风险大小,并评估了蔬菜市场的风险发生程度。分析结果表明:蔬菜市场是一个风险发生频繁且发生程度较高的一类农产品市场;正态分布并不是拟合蔬菜市场风险的最优分析模型,不同品种的蔬菜,其市场风险发生程度有所不同,其中,叶菜类蔬菜的市场风险程度较高;蔬菜价格上涨风险与下跌风险同等重要,并且两者的发生频率基本相当,在关注价格上涨风险的同时更要重视价格下跌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