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95)
- 2023(16529)
- 2022(14056)
- 2021(13458)
- 2020(11387)
- 2019(26616)
- 2018(26633)
- 2017(50022)
- 2016(27277)
- 2015(31607)
- 2014(31734)
- 2013(31205)
- 2012(28589)
- 2011(25856)
- 2010(26015)
- 2009(24178)
- 2008(24126)
- 2007(21561)
- 2006(18588)
- 2005(16879)
- 学科
- 济(110317)
- 经济(110170)
- 管理(81209)
- 业(75547)
- 企(62856)
- 企业(62856)
- 方法(52933)
- 数学(46923)
- 数学方法(46146)
- 中国(31547)
- 财(31089)
- 农(29962)
- 制(25250)
- 业经(23579)
- 贸(21932)
- 贸易(21914)
- 易(21387)
- 学(21180)
- 理论(19467)
- 务(19415)
- 财务(19336)
- 财务管理(19278)
- 农业(19205)
- 银(18508)
- 地方(18499)
- 银行(18468)
- 企业财务(18240)
- 行(17571)
- 融(17014)
- 金融(17009)
- 机构
- 大学(392253)
- 学院(391251)
- 济(161231)
- 经济(157821)
- 管理(149616)
- 研究(129708)
- 理学(128408)
- 理学院(126984)
- 管理学(124519)
- 管理学院(123772)
- 中国(100570)
- 京(83224)
- 科学(77734)
- 财(76382)
- 所(65139)
- 农(62282)
- 中心(60742)
- 财经(60275)
- 江(59602)
- 研究所(58751)
- 业大(56176)
- 经(54689)
- 北京(52768)
- 范(50700)
- 师范(50177)
- 经济学(50078)
- 农业(48771)
- 州(46999)
- 院(46792)
- 经济学院(45094)
- 基金
- 项目(257060)
- 科学(202417)
- 研究(189055)
- 基金(186697)
- 家(162185)
- 国家(160851)
- 科学基金(138302)
- 社会(118931)
- 社会科(112717)
- 社会科学(112686)
- 省(99808)
- 基金项目(97554)
- 教育(90127)
- 自然(89318)
- 自然科(87294)
- 自然科学(87268)
- 自然科学基金(85697)
- 划(84348)
- 资助(78298)
- 编号(77609)
- 成果(63891)
- 重点(58235)
- 部(58068)
- 发(54036)
- 课题(54018)
- 创(53671)
- 创新(50243)
- 教育部(50210)
- 科研(49567)
- 国家社会(49458)
- 期刊
- 济(175409)
- 经济(175409)
- 研究(115272)
- 中国(81804)
- 财(62098)
- 学报(59709)
- 农(56290)
- 管理(56101)
- 科学(54796)
- 教育(48521)
- 大学(46251)
- 学学(43012)
- 技术(38087)
- 农业(38042)
- 融(35326)
- 金融(35326)
- 财经(30280)
- 经济研究(28598)
- 业经(27628)
- 经(26011)
- 问题(22838)
- 业(21403)
- 统计(20532)
- 贸(19932)
- 技术经济(19657)
- 图书(19633)
- 版(18945)
- 策(18425)
- 理论(18023)
- 世界(17236)
共检索到586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泽瀛 韩玉
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是中国特色学徒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典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运用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系统分析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及外部威胁,并据此明确新起点推动实施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永强 刘嘉琪
在高技能人才相对短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学徒制体系的背景下,对中国特色学徒制进行层次升级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逻辑理路。从2020年提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学徒制”以来,中央和地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以借鉴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发展高层次学徒制的经验,从制度安排、参与主体、经费投入、完善监督评价和宣传示范等多个环节入手,着力推进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建设的步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辉 刘冬
作为英国职业教育最初始形态和表现形式的学徒制近几年得到蓬勃发展,其创新产物高等学徒制有望成为与传统大学教育"分庭抗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六、七级学徒制是高等学徒制的最高等级,根据其人才培养方案,完成学业的学徒生将获得学士、硕士层次的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其应用型综合技能在学习过程中也将得以全面提升。在卡梅伦联合政府及其社会精英协作伙伴的合力推动下,六、七级学徒制在英国的发展渐呈初兴之势,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可从中获得启示与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彦华 杜建根
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探索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具有真实企业环境的"职业梯"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主体育人、双导师制、岗位递进培养、中高本衔接,创新校企融合的"五化"管理模式,即"学校企业化、教室车间化、教师师傅化、学生工人化、作业产品化",实现教学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将职业素质养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职业梯 人才培养模式 五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燕兰 王文凯
本文从搭建现代学徒制实施平台、健全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构建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深化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等几方面总结了具体做法,以期对同类院校提供实践借鉴,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宫丽丽 张安强
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已逐步有序开展,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是必然趋势。通过总结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实践经验及未来发展的具体要求,可以明确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具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中国特色,具有“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具有“立足本来、扎根中国”的定位逻辑,具有“主动创新、不断超越”的发展特质。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分析,必须健全基于目标达成的动力机制、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运行机制、创设基于产教融合的协同机制、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效机制,从而切实推进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的高质量发展,赋能技术技能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勇 卢兵 秦咏红
"技术联盟"是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本文在界定技术联盟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技术联盟是教学团队的混编、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人才培养的联合;从需求链、价值链和知识链的分析视角,阐释技术联盟的构建的目的、意义和课程体系特点;在完善机制、扩大成果,打造国际一流人才培养基地等方面,对技术联盟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技术联盟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鲁叶滔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是对高职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文章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理念相对滞后、师资力量不足、办学资源组织不力、质量评估效能较低等方面揭示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困境,并从高职教育制度环境创新、师资建设强化、办学资源运作能力优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新路径。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叶军峰
通过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工艺美术大师入校园,非遗技艺传承课程开发,建立以"四位一体、双核驱动"(双核为核心从业能力和核心职业技能)为核心理念的工作室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新模式,依托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设立学院岭南艺术产业系,工学结合共同育人。探索以"大师工作室"为载体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途径,创建工艺美术行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关键词:
大师工作室 现代学徒制 匠心文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洪志
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从理顺学生、学校、企业3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论述现代学徒制的概念及内涵;从解决人才培养质量、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实现中职生"零距离"就业3个层面阐述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的必要性。同时,以学校模具专业开展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做法为案例,详细介绍了具体的工作流程、取得的成效以及所面临的困难。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模具专业 成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艳青 邱岚 朱玉静
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实岗育人"的核心价值赋予高职"跨界教育"新内涵。文章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勾画的基础上,提出应由政府、企业、学校三方搭建现代学徒制的"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育人平台,以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质量评估四大模块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建立一系列运营保障体系,保障高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顺利实施和推广。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校所联合培养林业高层次人才的探索杨茂瑞王微多年来,中国林业科学院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实施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但由于受体制上的束缚和思想认识上的局限,双方的合作关系仅维持在较小的范围和较低的层次上。由于我国独立的科研单位与高等学校在体制上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易艳明 李国桢 孙勇民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与海鸥表业集团引入"现代学徒制"培养高端钟表制造与维修人才。其具体策略包括以钟表及其企业文化激发职业认同感与自豪感;签订相关协议书,明确各方责权利;开发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及其配套的教学标准;按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序化教学内容;依据校企资源优势,交替实施项目式的课程教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享苟 郭自灿 陈卓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默会知识难以习得、学生顶岗实践能力缺乏、企业资源利用不足等困境,而构建以课程和师徒实训项目为纽带的现代学徒制则可以有效应对上述困境。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构建基于施工过程的课程体系,同时以扎根区域经济、发挥学校主导作用、注重师傅选拔培养,以及建立广泛的实训基地作为条件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