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8)
- 2023(15826)
- 2022(13399)
- 2021(12269)
- 2020(10198)
- 2019(23218)
- 2018(22961)
- 2017(43662)
- 2016(23459)
- 2015(25997)
- 2014(25615)
- 2013(24963)
- 2012(22934)
- 2011(20617)
- 2010(20544)
- 2009(18242)
- 2008(17313)
- 2007(15154)
- 2006(13006)
- 2005(11375)
- 学科
- 济(99702)
- 经济(99610)
- 管理(65350)
- 业(63641)
- 企(50316)
- 企业(50316)
- 方法(43820)
- 数学(39336)
- 数学方法(38668)
- 中国(28111)
- 农(28099)
- 地方(25554)
- 业经(22593)
- 财(22533)
- 农业(19301)
- 贸(18485)
- 贸易(18471)
- 学(18193)
- 易(17883)
- 制(16534)
- 环境(16180)
- 技术(15794)
- 银(15233)
- 银行(15187)
- 融(15027)
- 金融(15026)
- 行(14578)
- 和(14296)
- 理论(14285)
- 务(13829)
- 机构
- 学院(322882)
- 大学(319201)
- 济(131798)
- 经济(129191)
- 管理(126691)
- 理学(110104)
- 理学院(108891)
- 研究(108883)
- 管理学(106613)
- 管理学院(106041)
- 中国(82116)
- 科学(68687)
- 京(67165)
- 农(59133)
- 财(57468)
- 所(54344)
- 业大(51863)
- 中心(51209)
- 研究所(49791)
- 江(47775)
- 农业(46480)
- 财经(45952)
- 经(41963)
- 北京(41802)
- 范(41777)
- 师范(41217)
- 院(40148)
- 经济学(39691)
- 州(38032)
- 经济学院(35899)
- 基金
- 项目(227446)
- 科学(179590)
- 基金(165546)
- 研究(160660)
- 家(146780)
- 国家(145576)
- 科学基金(125236)
- 社会(102764)
- 社会科(97664)
- 社会科学(97640)
- 省(90189)
- 基金项目(87593)
- 自然(83381)
- 自然科(81535)
- 自然科学(81514)
- 自然科学基金(80014)
- 划(76334)
- 教育(74241)
- 资助(67680)
- 编号(63604)
- 发(52889)
- 重点(51595)
- 部(49139)
- 成果(48640)
- 创(48133)
- 创新(45025)
- 科研(44379)
- 课题(44142)
- 计划(43036)
- 国家社会(42824)
- 期刊
- 济(141634)
- 经济(141634)
- 研究(88714)
- 中国(64523)
- 农(53370)
- 学报(53146)
- 科学(49199)
- 管理(47009)
- 财(43426)
- 大学(40420)
- 学学(38566)
- 农业(36550)
- 教育(33455)
- 技术(30622)
- 融(29314)
- 金融(29314)
- 业经(25384)
- 经济研究(23226)
- 财经(21717)
- 业(19897)
- 经(18702)
- 问题(18458)
- 统计(16507)
- 技术经济(16101)
- 科技(16064)
- 版(15613)
- 策(15599)
- 商业(15541)
- 资源(15235)
- 业大(13919)
共检索到471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芊孜 赵宇桑 詹雨尘
低影响开发设施可有效应对全球极端气候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内涝问题,目前,在城区尺度进行低影响开发设施规模量化与布局的研究还不多见。文章提出系统的LID规模量化和空间布局的方法,并以东平县中心城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构建SWMM模型进行验证。以中心城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为目标,共布局LID面积984.25 hm2,主要分布于96处内涝易发点。其中,雨水花园、绿色屋顶、透水铺装和下沉绿地建设面积分别为107.60 hm2、7.50 hm2、660.96 hm2和208.19 hm2,总调蓄容积为670590m3。经模型模拟验证,东平县中心城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提升至75.72%,达到预期目标。老城区、东平经济开发区、滨河新区、白佛山组团和大清河组团的最大峰值径流量分别削减56.65%、55.36%、53.02%、48.60%和2.90%。研究可为城区尺度LID布局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晟 刘辉 王昊聪
从公平和效率两个角度,运用洛伦兹曲线、覆盖率和引入综合服务能力因子的潜能模型等方法测度天津市中心城区机构养老设施空间布局的均衡性。研究表明:天津市中心城区各街道人均机构养老设施量和可达性存在差异,呈现出西部和东南部较高、周围逐渐减小的趋势;机构养老设施在各区域布局效率差异较大,部分区域存在设施与人口错位分布以及服务范围交叠的现象。针对布局现状设计优化方案,提出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医养结合等建议。
关键词:
机构养老设施 均衡性 布局优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保羽 马仁锋
识别和刻画城市设施外部性一直是人文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论文聚焦文化设施外部性内涵识别,切入文化产业集聚与业态视角探讨不同时期宁波中心城区文化设施与文化企业微区位的空间耦合,甄别文化设施的文化产业发展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 2010—2020年宁波中心城区文化设施集聚格局由“双核多点”演变为“团状三核多点”,原有集聚核心的规模不断成长,新的集聚点也不断涌现;(2) 2010—2020年,文化企业集聚格局由“团状单核多点”演变成“团状三核多点”,业态丰度自三江口老城区和东部新城向外围逐渐衰减;(3)文化设施与文化企业的聚集格局演变基本一致,均由单核或双核多点演变为“三核多点”;(4)文化设施的外部性表现为推动文化产业集聚的规模增长和业态结构完善,核心路径是文化氛围营造、文商复合、文化消费力提高等。研究成果开拓了城市设施外部性研究新视角,可为城市文化设施布局和文化产业发展激励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泓宇 董宇翔 林辰松
【目的】雨洪问题已经成为浅山区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绿地低影响开发是解决浅山区雨洪问题的重要手段。构建一套面向径流控制效果、建设成本等多元目标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布局优化方法,能够为浅山区雨洪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重要技术支持,有助于浅山区的未来高质量发展。【方法】从浅山区绿地规划设计特征与径流特点入手,耦合D8与NSGA-Ⅱ算法,构建基于栅格数据的低影响开发布局优化平台,实现协同径流控制效果与建设成本优化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类型、规模空间量化布局,并将石家庄西山郊野公园作为实验对象,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分别在重现期5、10和20年2 h降雨模拟情景中,得到实验对象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优化解集24、30和30个,并识别得到各模拟情景LID设施建设的“理想投资上限点”为7 514.1万元、6 634.4万元和6 065.1万元;在ArcGIS中可视化各模拟情景所得“理想投资上限点”对应的LID设施布局方案,发现雨水花园、透水铺装、调蓄水体呈散点状分布,植草沟呈分散的小规模线性分布。【结论】D8与NSGA-Ⅱ耦合算法能够良好地匹配浅山区绿地的低影响开发情景,简化了传统绿地低影响开发繁琐的设计流程。实验结果表明:径流峰值流量与LID设施成本存在边际效益递减效应,且随着降雨重现期增大,边际效益递减效应加剧;相对其他LID设施,透水铺装与雨水花园的建设性价比更高;实验对象的可视化模拟结果基本符合设计原理与真实设计情景,能够良好地指导规划设计;未来应重点探究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优化与绿地规划设计的协同方法,同步规划设计方案以置入必要的约束条件,从而提升设施布局结果的合理性和指导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申庆喜 李诚固 刘倩
以长春主城区6类共2 418个服务设施网点为基础数据,采用ArcGIS 10.1软件,引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圈层分析法等空间计量方法,基于服务设施布局视角讨论了主城区的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服务设施网点所折射的城市用地结构以"单中心"集聚为主,同时外围也出现了扩散的再集聚,分层级呈现出"轴向式"与"跳跃式"并存的扩散格局,整体上形成了4级集聚中心;服务设施网点分布与建设用地整体上存在"偏差",其集聚程度显著高于城市建设用地,"西南—东北"两翼的服务设施网点配套明显不足;服务设施高密度区主要集中于"三环"以内,与建设用地的扩展相比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城市外围因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导致的城市功能缺失问题普遍存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申庆喜 李诚固 刘倩
以长春主城区6类共2 418个服务设施网点为基础数据,采用ArcGIS 10.1软件,引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圈层分析法等空间计量方法,基于服务设施布局视角讨论了主城区的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服务设施网点所折射的城市用地结构以"单中心"集聚为主,同时外围也出现了扩散的再集聚,分层级呈现出"轴向式"与"跳跃式"并存的扩散格局,整体上形成了4级集聚中心;服务设施网点分布与建设用地整体上存在"偏差",其集聚程度显著高于城市建设用地,"西南—东北"两翼的服务设施网点配套明显不足;服务设施高密度区主要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倪丽丽 郄茗 周志宇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作为老年人日常就医的重要空间载体,其适老化分布会对老年人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运用核密度分析、网络服务区分析、高斯改进两步移动搜索等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的老年可达性及其适老化布局的合理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布局密度与老年人口分布密度高度匹配,市内六区的设施服务分布明显优于环城四区。设施的老年可达性呈现“南开区北部—和平区—河西区西部”轴线沿线偏高,轴线两侧向外逐渐降低的趋势。在设施的老年可达性均衡性方面,市内六区同样明显优于环城四区,且设施老年可达性高的居住小区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姚熙 刘胧 岑科峰
设施布局对于生产需求不确定、产品多样化制造企业十分重要。随机设施布局评价的重要指标就是布局的鲁棒性和稳定性,但这两个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很难同时满足这两个特征。针对布局问题的这两个目标,引入Taguchi稳健设计中信噪比理论,建立了基于信噪比的随机设施布局优化模型,并通过仿真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在随机设施布局问题中能获得较好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随机设施布局 信噪比 鲁棒性 稳定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淼 戈晓宇
【目的】根据《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首钢西十项目以消纳北京市3年一遇24 h降雨量(108 mm)为目标进行低影响开发系统设计,从雨水渗透滞留与储存利用两个角度考虑,以西十地块的现状特征为依据制定相应的设计策略。【方法】针对渗透滞留系统,通过SWMM建立低影响开发模型和传统开发模型,模拟不同重现期(1年一遇、2年一遇、3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 24 h降雨条件下的径流排放过程,对比分析两种开发模式的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和峰现时间;针对储蓄利用系统,通过SWMM模拟2017年全年降雨过程,以周为单位统计外源雨水调蓄池收集的径流总量,与西十地块植物灌溉需水量相比较,分析雨水调蓄池中收集径流的利用情况。【结果】(1)依据场地现状在其内部设计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凹绿地、植草沟、生物滞留池、雨水调蓄池6种LID设施,在1年一遇、2年一遇、3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的降雨条件下,西十地块低影响开发系统对径流总量的削减率为100%、100%、100%、78. 79%、50. 41%、34. 73%;对峰值流量的削减率为100%、100%、100%、70. 12%、33. 33%、19. 44%,1~3年重现期峰值消失,其后峰值出现时间推迟375、310、240min。(2) 2017年,外源雨水地块雨水调蓄池接纳径流总量9 617 m3,径流收集主要集中在第25~35周,单周最大收水总量为2 078 m3,发生在第27周(6月初),第1~20周、43~52周收水量基本为0; 2017年第25周、第27周、第29~32周、第34~35周、第41周雨水调蓄池收集径流量在满足本周灌溉需求后仍有余量,冬季雨水调蓄池空置率较大。【结论】(1)低影响开发设施对雨洪问题具有良好的调控效果,可以减少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和推迟峰现时间,但随着时间的推迟削减能力逐渐减弱。低影响开发系统的雨洪调控能力具有上限。(2)根据北京市2017年全年降雨量日值统计,外源雨水地块雨水调蓄池中径流收集的利用率为43. 65%,有30周(210 d)雨水调蓄池空置率为100%,较为浪费。在进行低影响开发系统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成本造价等因素。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卫红 朱嘉伊
城市化快速推进对图书馆空间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SCENARIO、AHP等分析方法,对城市中心城区图书流通点的空间布局进行多方案的模拟与评估,以此为流通点的设立提供具有逻辑性、科学性的参考依据。GIS方法在图书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中,能使决策者在不能完全预知未来服务效率的情况下,依据空间各属性分布现状与未来规划,做出相对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案。
关键词:
GIS 图书馆 流通点 空间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井晓鹏 张海楠 葛娴娴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设施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当前关于养老设施布局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是研究"重规范轻需求"、"重定性轻定量"的特点突出。选择西安市老城区为研究范围,从老城区特点和老年人的需求角度出发,构建"需求预测+LA模型"的布局方法,从"需求预测—设施选址—服务区划分—规模确定"四个层面着手,研究需求导向下的养老设施布局,并且提出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设施整合方法,据此实现养老设施的均衡高效布局。
关键词:
养老设施布局 需求导向 西安市老城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漱洋 蔡志昶 唐寄翁
通过回顾健康与韧性概念的发展历程,论证了在疫情背景下社区健康韧性建设的重要性及社区医疗设施在其中的基础地位,梳理了社区医疗设施空间布局影响社区健康韧性的工作机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社区医疗设施与健康资源空间数据与统计数据,运用核密度、OD服务范围、潜能模型、泰森多边形等分析模型,从均衡性、可达性、适用性对社区医疗设施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评价,从规划布局、医疗资源配置、健康资源分布等角度以社区健康韧性为导向提出了发展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张维 徐丽华 吴亚琪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优化有助于发挥建设用地的最大效益,关系整个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栅格尺度评价杭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同时针对中心城区的特点侧重于经济适宜性,并结合GIS技术,实现基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方案。结果表明:侧重经济适宜性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作为杭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的决策依据是科学合理的,有助于确定未来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并且布局方案相对紧凑,能有效引导城市紧凑化发展,抑制城市沿主干道蔓延式开发。另外,基于适宜性评价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布局方式,较难体现邻域动态影响、局部规则的交互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暖 阎小培
古典区位论是现代区位论的理论基石,运用于公共设施布局的分配.区位模型是在对古典区位论进行新的诠释以及对其中的假设限制加以修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顺应当今社会福利化的发展趋势,分配.区位模型正在为福利政策的全方位实施提供有效的理论借鉴。从量化的角度看,区位模型在应用方面大致可以分为解决“重心指向”、“中心指向”和“覆盖指向”等3类问题。建立应用模型首先要确定区位选择的评价标准,其次是划定设置设施的服务范围与确定设施的数目和等级;分析微区位设施布局限制条件的改变对目标函数的影响可以采用“感度分析”等方法。多目标的设施区位规划、GIS空间分析方法的有效使用,以及寻求更快捷的量化求解方法是分配.区位模型在未来的应用研究中应该加强的方面。
关键词:
公共设施 区位 分配.区位模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璐 张中华 于国栋
城市文化设施布局是城市更新时期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现有研究主要围绕特定区域或特定类型的文化设施布局特征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追求使用基于大样本数据的量化分析方法。但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是要创造一种基于文化认同与文化活动的混合使用模式,以实现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增强自身竞争力的目标。鉴于此,文化设施布局的研究应当深入探讨文化认同的影响,要以实现城市设施空间和功能复合为目标研究文化设施与其他设施的空间相关性。文章以西安市为例,以GIS技术、POI数据为支撑,研究城市文化设施布局特征,从文化认同和相关设施因素等方面研究其布局机理,发现文化认同是影响经营性文化设施布局的主要因素,商贸娱乐设施较易与文化设施形成多样化集聚。
关键词:
西安市 文化设施 布局特征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