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23)
2023(16755)
2022(14340)
2021(13214)
2020(11321)
2019(25738)
2018(25456)
2017(48318)
2016(26704)
2015(29943)
2014(29774)
2013(29134)
2012(26573)
2011(23965)
2010(23797)
2009(21907)
2008(21220)
2007(18762)
2006(15981)
2005(13671)
作者
(79566)
(66681)
(66389)
(62905)
(41749)
(32441)
(30133)
(26287)
(25098)
(23539)
(22576)
(22387)
(21182)
(20668)
(20618)
(20577)
(20520)
(19719)
(19138)
(18980)
(16788)
(16275)
(16049)
(15059)
(15022)
(14838)
(14697)
(14653)
(13512)
(13422)
学科
(107410)
经济(107306)
管理(74609)
(70403)
(57587)
企业(57587)
方法(52651)
数学(47014)
数学方法(46250)
(29003)
(26220)
中国(25598)
地方(24229)
(23677)
业经(22733)
(19657)
贸易(19648)
农业(19553)
(19057)
(18550)
理论(17403)
(16961)
财务(16893)
财务管理(16854)
环境(16738)
技术(16427)
(16192)
企业财务(15864)
(14424)
银行(14354)
机构
学院(377584)
大学(375399)
(145423)
管理(144657)
经济(142132)
理学(126487)
理学院(124996)
研究(123682)
管理学(122245)
管理学院(121573)
中国(90786)
科学(82841)
(78480)
(71897)
业大(64100)
(63720)
(63289)
研究所(58951)
中心(58422)
农业(57438)
(55691)
财经(51643)
(48853)
师范(48172)
北京(48023)
(46878)
(44987)
(44768)
经济学(44012)
技术(42624)
基金
项目(268165)
科学(209590)
基金(193577)
研究(185875)
(172734)
国家(171339)
科学基金(146002)
社会(116041)
社会科(109973)
社会科学(109940)
(107977)
基金项目(103053)
自然(99470)
自然科(97077)
自然科学(97044)
自然科学基金(95299)
(91025)
教育(87048)
资助(79644)
编号(74342)
重点(61232)
成果(58109)
(57531)
(57412)
(56068)
科研(52633)
计划(52566)
创新(52430)
课题(51884)
大学(49044)
期刊
(150228)
经济(150228)
研究(95785)
中国(70416)
学报(68904)
(62964)
科学(60221)
大学(50751)
(49819)
管理(49795)
学学(48190)
农业(43010)
教育(37719)
技术(34675)
(27200)
金融(27200)
业经(25447)
财经(24322)
经济研究(24093)
(23657)
(20828)
(20415)
问题(20079)
统计(19559)
科技(18756)
资源(18725)
(18425)
业大(18394)
技术经济(18374)
图书(17516)
共检索到527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白琪阶  宋志松  王红瑞  邓彩云  赵勇  
"干旱"是由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水分亏缺现象,"水资源短缺"则是因人类长期对水资源不可持续利用引起的水资源亏缺现象。前者无法被水资源管理系统规避,后者则受水资源管理方针政策的影响。然而,通常一个地区由干旱与水资源短缺引起的水分亏缺经常同时发生而且难以区分。因此,论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定量区分自然因素(干旱)和人为因素(水资源短缺)对水文系统影响的框架,并以漳卫南运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SWAT模型模拟结果(无人为影响情景下)和观测数据(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对研究区1976—1995年的日径流量序列进行了初步对比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经率定和验证的SWAT模型能够有效模拟漳卫南运河流域的径流过程;2)无论是丰水年还是枯水年,水资源短缺现象均导致了夏季径流洪峰时期的消失;3)人为因素是引起漳卫南运河流域水文系统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且人为因素影响造成的径流损失量是自然因素造成径流损失量的4倍。论文提出的框架可以定量化分析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水文系统的相对影响,有助于水资源管理者制定适应干旱与水资源短缺状况的管理政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宝全  慈龙骏  高志刚  张红旗  
以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为研究对象 ,选择了该旗 1 95 9— 1 999年共 41年的 1 9个自然与社会经济统计因子 ,利用主成份分析 (PCA)方法 ,对土地荒漠化过程中的自然与人为要素作用强度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 ,在伊金霍洛旗的荒漠化发展过程中 ,人为因素的贡献率为 5 3 8% ,自然因素的贡献率仅为 1 0 0 % ,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贡献率为 2 3 4%。对该旗土地沙化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有 :年降水量、年均温度、年大风日数、起沙风日数等 ;人为因素主要有人口数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以及林地面积等。相关因子的历年变化情况与土地荒漠化状况的分析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蔡锡填  徐宗学  李占玲  
漳卫南运河流域是一个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人类活动又非常活跃的地区。本研究采用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方法和R/S方法对漳卫南运河流域50年来的水文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并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其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受气候变化影响,50年来本流域气温上升了1.08℃,降水减少了83.2mm,而且这种趋势在未来仍可能持续一段时间;相对湿度的变化,在西部山区主要受气候变化影响呈下降趋势,在东部平原区受农业灌溉所产生的局部小气候影响呈上升趋势,但未来可能向相反趋势发展;径流量受人工调节,一致呈下降趋势,并且未来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漳卫南运河流域有可能进一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宁  王乃昂  王鹏龙  孙彦猛  董春雨  
利用黑河流域及周边地区14个气象站的1960—2009年逐日气象资料,基于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模型分析了黑河流域近50 a来潜在年、季参考蒸散量ET0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利用敏感分析计算了流域内不同区域典型气象站ET0对各气候要素的敏感系数,并结合各气候要素的多年相对变化定量探讨了导致ET0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黑河流域年ET0表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亦即从南到北呈增大趋势,上游祁连山区年ET0约568~700 mm,中游走廊平原约800~900 mm,下游的金塔、鼎新一带约1 000 mm,额济纳地区则高达1 150 mm以上。各季节ET0亦呈北多南少特征,且ET0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新军  王中根  李建新  于磊  王金贵  
漳卫河流域是海河流域重要组成水系,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典型区域之一。本文基于SWAT(SoilandWaterAssessmentTool)构建漳卫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模型的几个重要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总结出其取值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规律。并应用2000 ̄2004年的水文气象数据,进行分布式水文过程模拟,将模拟结果与8个行政区划的水资源公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模拟相对误差在10%以内,能够为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参考。研究成果对于SWAT模型在国内的应用和推广,具有很好的示范性。也为海河全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丁程锋  张绘芳  高亚琪  朱雅丽  地力夏提·包尔汉  李伟涛  李霞  
为了对天山中部流域尺度森林变化水文响应进行定量分析,论文以乌鲁木齐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流域1980—2013年水文气象资料,在分析流域径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使用SWAT模型,根据天山云杉分布的生境限制因素,设定了5种不同的云杉分布情景,据此,确定不同丰枯年份云杉林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SWAT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乌鲁木齐河流域月径流过程,在林地状况恒定的前提下,影响模型模拟的最敏感的参数为地表径流参数CN2,率定期与验证期R2和ENS均高于0.85,相对误差|RE|均小于5%,模型模拟精度较高;2)在相同气象条件下,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云杉林变化与径流呈线性相关,云杉林面积每增加1%,...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夏清  章光新  尹雄锐  
乌裕尔河流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其径流量是扎龙湿地的重要补给水源,探讨气候变化情景下乌裕尔河流域径流量的变化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扎龙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SWAT模型对乌裕尔河流域进行径流模拟,并分析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河流径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SWAT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乌裕尔河流域的径流量变化过程,尤其是产流量大的站点,模拟效率较高;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影响较为显著,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流域径流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少,而且不同水文站径流量减少幅度不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桂莲,郝芳华,刘昌明,张雪松  
SWAT是一个具有很强物理机制的长时段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它能够利用GIS和RS提供的空间数据信息,模拟复杂大流域中的径流成分。本文应用SWAT模型对基流进行模拟,分别采用1992~1996年和1997~1998年洛河流域卢氏水文站逐年、月实测径流资料进行模型校准和验证,确定模型的敏感性参数:径流曲线数、地下水再蒸发系数、土壤蒸发补偿系数和植物蒸发补偿系数;并借助滤波技术对实测径流进行基流分割。将滤波分割的基流与SWAT模拟值进行对比,采用线性回归系数(R2)和Nash-Suttclife模拟系数(Ens)对SWAT模型进行评价,其结果月基流R2为0.76,Ens为0.75,模拟精度较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爱军  畅建霞  黄强  孙佳宁  
【目的】定量分析渭河流域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为该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累积距平法和Mann-Kendall法诊断渭河流域径流序列变异位置,以径流变异之前时间段为基准期,变异点之后时间段为计算期,采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结果】渭河流域径流序列分别在1971、1991年发生变异,1972-1991年气候变化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为14.60%,其中降水、蒸发所占比例分别为24.55%和-9.96%,人类活动的贡献率为85.40%;1992-2005年,气候变化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为30.37%(降水占25.00%,蒸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史恒通  赵敏娟  
基于对陕西省渭河流域居民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渭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进行测算,并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其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渭河流域居民的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为249.27元/(户·年);居民社会地位和居民环境认知程度对其支付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访者年龄和是否为农村居民对其支付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男性受访者与女性受访者相比具有显著更高的支付意愿,而居民家庭收入状况对其支付意愿影响不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美景  
应用随机效应方差分量模型 ,定量分析了上市公司行业因素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 ;实证研究了深沪股市股票换手率和收益率的相关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西琴  张远  张艳会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渭河上游入陕西境内的水量不断减少,90年代天然径流量仅为60年代的60%。分析天然径流与降水的相关关系,对降水与非降水因素对径流减少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与非降水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渭河上游径流量不断减少,且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非降水因素的贡献率逐渐增强,成为影响渭河上游天然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因素。分析天然径流量与气温的相关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在0.47以上,采用假设法,将气温从非降水因素中提取出来,进一步分析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80年代以前,以自然因素影响为主,80年代以后,以人为因素影响为主,且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增强,其原因在于人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伦来  唐鹏展  杨灿  
文章基于2000-2010年安徽淮河流域8个地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淮河流域工业化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计量分析表明:淮河流域工业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资本要素推动的,但劳动要素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化水平差异的影响较大,工业化水平较高地区,其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工业化速度也较快。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超杰  贺斌  段伟利  李冰  陈雯  杨桂山  
基于太湖流域典型丘陵水源地平桥河流域12个采样点的水质监测数据,综合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平桥河流域水质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聚类分析显示,按照水质相似性将平桥河流域水质分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3个季节时段和中上游丘陵河谷区、下游紧邻平桥镇的平原区、下游暗沟出口区3个典型空间区域。主成分分析显示:(1)枯水期水质以氮污染为主导因素,磷和有机污染次之,受流量减小、流速缓慢导致的营养盐富集的影响加大;平水期水质以氮污染为主导因素,磷污染次之,受茶园等大量施肥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丰水期水质以氮和磷污染为主导因素,受到水稻种植等农业活动和大量降雨径流的影响。(2)中上游丘陵河谷区水质以氮和磷污染为主导因素,有机污染次之,受到茶园种植等农业活动导致的面源污染的影响;下游紧邻平桥镇的平原区水质以氮和磷的污染为主导因素,有机污染次之,受到居民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的影响;下游暗沟出口区水质以氮污染为主导因素,有机污染和磷污染次之,受到生活污水、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太湖流域丘陵区水源地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