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59)
- 2023(16055)
- 2022(13976)
- 2021(13082)
- 2020(11015)
- 2019(25287)
- 2018(25135)
- 2017(49127)
- 2016(26564)
- 2015(29646)
- 2014(29465)
- 2013(28900)
- 2012(26185)
- 2011(23449)
- 2010(23213)
- 2009(21303)
- 2008(20610)
- 2007(17873)
- 2006(15287)
- 2005(13459)
- 学科
- 济(100187)
- 经济(100042)
- 管理(80091)
- 业(74809)
- 企(63613)
- 企业(63613)
- 方法(48892)
- 数学(42785)
- 数学方法(42193)
- 财(30056)
- 农(26523)
- 中国(25152)
- 业经(22802)
- 制(22762)
- 学(21646)
- 务(19364)
- 财务(19286)
- 财务管理(19246)
- 企业财务(18328)
- 地方(18319)
- 贸(17553)
- 贸易(17547)
- 农业(17499)
- 理论(17116)
- 易(17080)
- 银(16798)
- 银行(16755)
- 技术(16709)
- 融(16166)
- 金融(16162)
- 机构
- 大学(369568)
- 学院(367139)
- 管理(147512)
- 济(145208)
- 经济(142092)
- 理学(128667)
- 理学院(127281)
- 管理学(124946)
- 管理学院(124270)
- 研究(118033)
- 中国(89167)
- 京(76994)
- 科学(72917)
- 财(69870)
- 农(58606)
- 所(57681)
- 财经(56092)
- 业大(55349)
- 中心(55048)
- 江(52748)
- 研究所(52655)
- 经(51142)
- 北京(47738)
- 范(46992)
- 师范(46514)
- 农业(45825)
- 经济学(44434)
- 院(43301)
- 州(42690)
- 财经大学(42221)
- 基金
- 项目(258142)
- 科学(203961)
- 基金(189178)
- 研究(187898)
- 家(164527)
- 国家(163217)
- 科学基金(141327)
- 社会(118970)
- 社会科(112827)
- 社会科学(112797)
- 基金项目(100654)
- 省(100230)
- 自然(92865)
- 自然科(90724)
- 自然科学(90699)
- 自然科学基金(89044)
- 教育(87013)
- 划(84412)
- 资助(77744)
- 编号(76013)
- 成果(61119)
- 部(57523)
- 重点(57361)
- 创(53946)
- 发(53653)
- 课题(51697)
- 创新(50377)
- 科研(49811)
- 教育部(49739)
- 制(49625)
- 期刊
- 济(151843)
- 经济(151843)
- 研究(106524)
- 中国(66446)
- 学报(58637)
- 财(54885)
- 管理(53450)
- 科学(53273)
- 农(52662)
- 大学(45372)
- 学学(42836)
- 教育(39228)
- 农业(35620)
- 融(35175)
- 金融(35175)
- 技术(31788)
- 财经(27508)
- 业经(24825)
- 经济研究(24050)
- 经(23411)
- 问题(19801)
- 理论(18196)
- 业(17792)
- 版(17552)
- 科技(17545)
- 图书(17427)
- 技术经济(16826)
- 实践(16691)
- 践(16691)
- 现代(15876)
共检索到523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蒋先玲 赵一林
本文在"信贷可得性理论"基础上,建立包含6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检验常备借贷便利(SLF)的传导效果。结果显示:通过SLF构造利率走廊上限,能有效降低货币市场利率,提高信贷可得性,从而增加银行贷款;利率走廊的"资产负债表效应""预期效应"传导效果明显,能显著刺激投资,但"托宾q效应""财富效应"表现不足,对消费刺激作用有限。因此,为了提高SLF的传导效果,建议扩大SLF交易对象,放宽借款期限和抵押品范围,并灵活搭配传统和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如SLO、PSL,提高货币政策对"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及供给侧改革的调控效果,增强流动性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效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喻宏伟
本文使用计量方法验证我国常备借贷便利的实施对"利率走廊"建设的影响,以是否实施或正式实施常备借贷便利,将SHIBOR利率波动与其自身利率的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研究,发现随常备借贷便利正式实施,以7天SHIBOR隔夜拆借利率标准差表示的利率波动逐渐减小,同时与SHIBOR隔夜拆借利率的关系逐渐减弱,意味着过去五年,中国推行的常备借贷便利对"利率走廊"建设起到积极作用,降低短期拆借市场利率波动的风险,有利于促进货币市场的稳定。
关键词:
常备借贷便利 波动 利率走廊 有效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理 刘艺
本文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以及中国的实践3个方面梳理了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渠道与传导效果,并对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述评。研究显示,在发达国家,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用于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流动性,援助陷入暂时性资金短缺的金融机构并稳定市场利率,是其他常规货币政策的有益补充;在新兴市场国家,采用有价证券与优质贷款资产为抵押方式的借贷便利类工具使用频率更高,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货币政策微调工具;我国的常备借贷便利的货币政策工具在熨平经济的不正常波动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需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结合起来共同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效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宋芳秀 宫颖
我国常备借贷便利工具(SLF)创设于2013年,它不仅可对流动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调节,其利率还能作为利率走廊的上限引导市场利率走势。常备借贷便利的引入降低了市场利率的波动性,但在引导利率走势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其利率作为利率走廊的上限时有时会被回购利率或拆借利率突破。本文构建了一个纳入抵押品因素的简单理论模型,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探讨抵押品、声誉成本、机构准入和申请数量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为增强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作为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应扩大常备借贷便利的使用范围、扩大抵押品的种类、优化常备借贷便利利率的设定方法等。
关键词:
常备借贷便利 利率走廊 抵押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懋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金融形势脱离常态,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受到冲击。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法,经验检验了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计量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和流动性这两个微观特征变量对信贷供给有显著影响,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变动的作用明显,而中央银行货币净投放政策效果不大,货币政策变量与商业银行微观特征变量的交叉项系数不显著,可能原因是经济刺激政策、金融创新及影子银行扭曲了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于金泽 邢怀振
本文从常备借贷便利和利率走廊的发展状况和运行机制入手,通过2013~2018年间的SLF操作量、同业拆借利率、商行流动性比例等指标进行OLS回归分析,研究利率走廊模式对市场利率的调控效果以及市场利率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途径,进而得出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走廊的实施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结论,并提出关于利率调控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运佳
基于2006年1月~2014年3月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银行信贷传导机制以及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阻碍主要集中在对M2指标有效性以及M2向利率、银行信贷、资产价格等中间变量的传导阶段;在不同的传导机制中,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间变量向最终目标传导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提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华平
实证分析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对银行贷款利率影响的变化,检验LPR改革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成效。结果显示,在LPR改革后,中期借贷便利利率能够显著影响银行贷款利率,其中中小银行贷款利率受到的影响更大,表明LPR改革能够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效率。机制分析表明,LPR报价基准的替换、LPR被纳入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与宏观审慎评估考核(MPA)是LPR改革提高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主要机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低是现阶段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应该是下一阶段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货币当局与监管部门应该妥善处理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肖曼君 杨成臻
如何应对实施流动性覆盖率的冲击是各国央行比较关心的问题。基于现有模型,并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可以考察中国实施的常备借贷便利货币政策能否缓冲实施流动性覆盖率的冲击。结果表明,常备借贷便利能有效缓冲其冲击,而且可以精确控制无风险利率的变化;但常备借贷便利产生缓冲效果的成本过高。因此,中央银行需要制定成本合适的政策组合,对缓冲效果和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尽可能快地应对流动性覆盖率的冲击。
关键词:
流动性覆盖率 常备借贷便利 仿真模拟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肖曼君 杨成臻
如何应对实施流动性覆盖率的冲击是各国央行比较关心的问题。基于现有模型,并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可以考察中国实施的常备借贷便利货币政策能否缓冲实施流动性覆盖率的冲击。结果表明,常备借贷便利能有效缓冲其冲击,而且可以精确控制无风险利率的变化;但常备借贷便利产生缓冲效果的成本过高。因此,中央银行需要制定成本合适的政策组合,对缓冲效果和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尽可能快地应对流动性覆盖率的冲击。
关键词:
流动性覆盖率 常备借贷便利 仿真模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元惠萍 吴明州 刘堂勇
本文基于我国平均法定准备金制度,从理论模型和实证结果上分析了常备借贷便利与央行逆回购操作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由不同期限,按其投放数量作为权重得出的逆回购加权利率的上升,会对货币市场利率产生正效应的影响;(2)银行局部流动性水平与开展逆回购操作概率的变化,使常备借贷便利与逆回购加权利率的调整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3)逆回购加权利率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在50%左右,常备借贷便利的影响弱于逆回购,但随着常备借贷便利申请数量的上升,其影响不断增强;(4)与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相比,隔夜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最顺畅,因此可作为央行利率操作目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姜旭
通过包含异质性特征的一致估计随机边界分析方法对2014-2019年109家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进行了测算,并考察了中期借贷便利(MLF)对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MLF通过数量和价格,均能对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产生显著积极影响,但对于不同类型银行则存在异质性效果,且在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存在不足,定向调控的能力有待提升。研究认为:未来应在增强MLF与其他流动性调控工具使用的协调性、扩大MLF使用频率和规模、提升MLF与宏观审慎监管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加强MLF的价格基准与预期引导功能,并通过逐步置换部分总量型或政策导向性较强的工具,进一步发挥MLF的市场化定向调控效果,使MLF与央行利率走廊建设形成有机结合。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小青 尚元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使用各种货币工具来调整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最终对宏观经济情况进行调控,使得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等整体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货币政策目标完成效果,或者说政策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顺畅与否。本文利用经济模型及我国当前发展数据分析目前信贷渠道不通畅的原因,进而为提高信道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传导 银行信贷渠道 有效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欧阳志刚 李伟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现象,中国人民银行在2018年6月1日扩容了中期借贷便利工具的担保品范围,将优质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框架。本文利用这一准自然实验,将双重机器学习方法引入传统的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借贷便利工具担保品扩容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人民银行将优质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显著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且主要是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抵押担保要求实现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发达地区的小微企业受到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小微企业,专精特新类的小微企业受到的促进作用大于非专精特新类的小微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