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60)
2023(15679)
2022(13444)
2021(12553)
2020(10754)
2019(24662)
2018(24543)
2017(47694)
2016(26149)
2015(29316)
2014(29281)
2013(28516)
2012(26242)
2011(23622)
2010(23675)
2009(22032)
2008(21520)
2007(19124)
2006(16347)
2005(14169)
作者
(76471)
(63926)
(63693)
(60519)
(40591)
(30786)
(29124)
(25080)
(24038)
(22880)
(21464)
(21344)
(20224)
(20083)
(19935)
(19931)
(19695)
(18965)
(18475)
(18435)
(16033)
(15832)
(15592)
(14577)
(14537)
(14273)
(14168)
(14149)
(12865)
(12768)
学科
(102777)
经济(102670)
管理(75361)
(73183)
(60277)
企业(60277)
方法(52383)
数学(47095)
数学方法(46353)
(28463)
(28058)
中国(24976)
(22137)
贸易(22130)
业经(21758)
(21603)
(20267)
地方(18681)
农业(18658)
(18256)
(18076)
财务(18008)
财务管理(17969)
企业财务(17002)
理论(16679)
技术(16028)
(15813)
银行(15758)
(15043)
金融(15040)
机构
学院(370347)
大学(367196)
(149810)
经济(146763)
管理(145065)
理学(126284)
理学院(124948)
管理学(122407)
管理学院(121756)
研究(120001)
中国(92349)
科学(76121)
(75277)
(68474)
(68229)
(61106)
业大(59757)
中心(57530)
研究所(55925)
(55009)
财经(54883)
农业(54543)
(49843)
北京(46368)
经济学(45537)
(45411)
师范(44798)
(43624)
(43107)
经济学院(41447)
基金
项目(254476)
科学(199534)
基金(185095)
研究(178809)
(163466)
国家(162149)
科学基金(138921)
社会(112134)
社会科(106458)
社会科学(106427)
(100845)
基金项目(97758)
自然(93818)
自然科(91747)
自然科学(91719)
自然科学基金(90090)
(85423)
教育(84031)
资助(77236)
编号(72117)
重点(57592)
成果(57124)
(55783)
(53859)
(53420)
科研(49998)
创新(49866)
课题(49677)
计划(48560)
教育部(47515)
期刊
(153768)
经济(153768)
研究(99850)
中国(65092)
学报(61910)
(60517)
科学(55091)
(53291)
管理(51177)
大学(46170)
学学(44099)
农业(40224)
(37960)
金融(37960)
教育(35282)
技术(33453)
财经(26369)
业经(26242)
经济研究(25747)
(22534)
(21745)
问题(20420)
统计(19616)
(18422)
技术经济(18401)
(18173)
(17359)
商业(17216)
理论(17074)
科技(17033)
共检索到526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庞菁菁  石柱鲜  
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货币量目标和利率目标。在考察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机制上,本文对1999年1月—2010年6月货币量和利率对信贷规模的影响进行分时段分析。SVAR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货币总量的效果比利率的效果更加显著,加入货币总量后,对信贷规模变动情况的解释力提高,银行信贷对利率的敏感性呈现显著提升。因此,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应逐渐依靠利率引导,淡出总量调控,从而规避总量调控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等负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芳  毛彦军  徐文成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检验我国房价在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冲击通过信贷渠道对宏观经济所产生影响中有50%以上要经由房价这个载体加以实现,房价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决策部门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应着实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媒介作用,采取必要措施以促进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成晓  曹阳  
本文利用1998年1月至2012年6月的工业增加值、M2和CPI月度数据建立了一个三变量的SVAR模型,并分别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和非参数联立模型的局部线性工具变量估计方法对其进行估计,将估计的结果进行比较并作相应的向前预测分析。结论表明:参数SVAR模型可以对变量进行解释,并做相应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但是估计精度及预测效果要低于非参数SVAR模型。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给出非参数SVAR模型及其估计方法,为日后对非参数VAR模型族进行研究和广泛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涛  梅林海  范阳东  
从历史经验来看,货币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有着根本的影响。本文运用结构化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模型),考察了货币政策调控对房地产公司业绩的影响,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实证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冲击在短期内对房地产公司的业绩具有正向影响,且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冲击效应要强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以广义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为核心的货币政策变量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存在滞后效应。因此,有效控制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杠杆比率,促使其实行稳健型的财务策略,将有助于企业在常态化的宏观调控中保持稳定的收益预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培新  
货币政策一般认为,作为金融数量指标的货币供应量在宏观经济和政策分析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而排斥另一重要金融数量指标——信贷规模的作用。本研究试图利用我国自1998年以来的经济金融数据,通过计量方法,比较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作为核心金融指标的适用性,发现:(1)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各自在不同意义上都是最稳定的,并且,各自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一样规则而稳定,没有证据表明何者更具优势;(2)在同时引入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时,大大提高了对实体经济的解释能力;(3)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依存于信贷规模的变化,表明信贷规模在我国经济金融中占据地位。这些结论对于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有意义的,表明至少在做货币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理  张琴  黄帆帆  
利用2004年1月至2011年3月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月度数据,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省际传导渠道和传导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无论从政策工具到中介目标,还是从中介目标到实体经济,都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依据实证结果,从稳物价、促增长和缩小地区间差距等方面,对构建差别化货币政策的实施体系提出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江群  曾令华  
在一般均衡模型中,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主要通过利差的均衡调整过程来实现。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7年期间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货币政策效果不佳与信贷渠道梗阻密切相关。短期货币政策操作应充分关注信贷市场动态状况。坚持堵疏结合的原则切实缓解流动性过剩,提高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理  赵淼  何梦泽  
在常规使用的货币供应量与利率的基础上,将社会融资规模纳入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变量体系,在理论界与实务界是一个有争议的研究课题。研究基于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的技术方法,实证检验并评估比较了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与市场利率等中介目标变量对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脉冲响应以及对物价水平与经济产出的影响。结论显示,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市场利率与经济变量的相关性都比较好;但是社会融资规模对操作工具的脉冲响应更加稳定,冲击效果更大;市场利率对最终目标的影响更加显著。而且在经济异质型地区,各中介目标变量体现出了差异化的传导效果。为了达到精确调控的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变量应相互...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光明  
本文首先采集中国1999—2011年季度数据,构建由GDP、外汇储备、CPI和不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组成的四变量SVAR模型族,然后通过Cholesky分解施加约束,测算出不同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具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在中短期内对产出波动具有最多不超过11%的影响,且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冲击效应要强于价格型中介目标;多数货币政策冲击对物价波动的影响要大于其对产出波动的影响,且解释程度多在12%左右。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既是价格波动的根源,也是应对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随着M2可控性的逐步减弱和国内信贷调节有效性的逐渐丧失,中国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向利率转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仕福  
本文运用2000年1月至2010年8月的月度数据,建立包含四个内生变量和两个外生变量的滞后三阶SVAR(3)模型,并通过该模型的正交化脉冲效应函数分析这一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动态影响效力。研究表明,第一,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途径主要是基础货币供应量M0,基础货币对股市的追逐,说明了我国投资渠道的匮乏。第二,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对股市的影响很小,说明了机构投资者稳定股市的作用尚未显现,我国股市的投机氛围依然浓重。第三,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对股市的影响呈微弱负向关系,这种关系与我们的经验相反,本文认为这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结构与企业投资效率有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尹航  李秉坤  
本文将汇率与股票价格波动纳入到基于理性预期的货币行为方程组而对新凯恩斯模型进行修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约束的设计构建NK-SVAR模型,以期考察货币政策方向上的非对称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紧缩与扩张的货币政策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汇率与股票价格波动能够通过影响总需求、通胀率、货币数量缺口与利率水平,而对货币政策体系形成冲击。因此,我国应建立起包含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并强化流动性管理中的汇率波动管理与资产泡沫管理,以保证货币政策预期目标的实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德权  黄学军  
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进行实证。协整检验表明,广义货币供应、信贷规模、城镇收入、农村收入之间具有长期稳定关系。脉冲响应表明,相较农村收入而言,城镇收入对货币政策的响应更敏感,作用时间更长;方差分解表明货币供应对城镇收入变动的贡献率较大,信贷规模对农村收入变动的贡献率较大。因此,基于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显著,完全统一的货币政策不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行差异化的城乡货币政策十分必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建军  孙倩倩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SVAR模型和门槛模型,考量货币政策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整会对房地产金融风险产生冲击;M2增长率与房地产金融风险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同业拆借利率和准备金率与房地产金融风险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货币政策冲击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影响在不同房价水平上具有非对称性。以货币政策调控时应注意斟酌损益,避免此消彼长,加剧房地产金融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汪川  黎新  周镇峰  
本文在一个带有"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中讨论了我国宏观经济波动背后的信贷因素,并检验了"金融加速器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分析了货币政策通过信贷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分析的结果表明,受信贷市场中不对称信息的影响,宏观经济变量都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模型模拟出的产出、实际利率和投资等主要变量的相对标准差都与实际经济数据相似;同时,脉冲响应分析的结论显示,相对产出等其他变量,货币政策对于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有着更好的控制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的研究也为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明确了方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毛泽盛  周舒舒  
本文将影子银行化企业部门引入DSGE模型,动态模拟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信贷渠道影响的存在性及其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信贷供给和信贷条件均存在正向影响并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它有利于解决融资难问题,但不利于解决融资贵问题。这意味着,虽然当前企业影子银行化仍存在监管滞后和发展不透明等问题,但不应否定其积极作用而强行抑制其发展,正确的做法是在加强监管的同时,积极调控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及其信贷去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