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99)
- 2023(18552)
- 2022(16039)
- 2021(15333)
- 2020(12799)
- 2019(29644)
- 2018(29343)
- 2017(56841)
- 2016(30781)
- 2015(34616)
- 2014(34529)
- 2013(33863)
- 2012(31118)
- 2011(28055)
- 2010(28050)
- 2009(25655)
- 2008(25081)
- 2007(21633)
- 2006(18887)
- 2005(16618)
- 学科
- 济(121850)
- 经济(121717)
- 管理(87957)
- 业(83377)
- 企(69116)
- 企业(69116)
- 方法(58692)
- 数学(51862)
- 数学方法(51052)
- 中国(33650)
- 农(33095)
- 财(31839)
- 业经(26109)
- 学(25052)
- 贸(24669)
- 贸易(24657)
- 易(24074)
- 制(22474)
- 地方(21816)
- 农业(21379)
- 理论(20746)
- 务(20312)
- 财务(20223)
- 财务管理(20183)
- 银(19433)
- 银行(19394)
- 企业财务(19149)
- 技术(18686)
- 和(18656)
- 行(18462)
- 机构
- 大学(430494)
- 学院(430324)
- 济(177310)
- 经济(173682)
- 管理(170192)
- 理学(147640)
- 理学院(146039)
- 研究(145387)
- 管理学(143201)
- 管理学院(142426)
- 中国(111121)
- 京(91113)
- 科学(88532)
- 财(80871)
- 所(72404)
- 农(68332)
- 中心(66304)
- 研究所(66117)
- 财经(65114)
- 业大(63021)
- 江(61336)
- 经(59491)
- 北京(57838)
- 范(55699)
- 师范(55183)
- 经济学(54036)
- 农业(53585)
- 院(52982)
- 州(49681)
- 经济学院(48807)
- 基金
- 项目(294620)
- 科学(232553)
- 基金(215486)
- 研究(214545)
- 家(188143)
- 国家(186630)
- 科学基金(160687)
- 社会(135195)
- 社会科(128236)
- 社会科学(128203)
- 基金项目(112837)
- 省(112785)
- 自然(105516)
- 自然科(103098)
- 自然科学(103071)
- 自然科学基金(101227)
- 教育(99796)
- 划(95899)
- 资助(90735)
- 编号(86984)
- 成果(70410)
- 部(65840)
- 重点(65826)
- 发(62186)
- 创(61071)
- 课题(60010)
- 创新(56977)
- 教育部(56713)
- 科研(56562)
- 国家社会(55990)
- 期刊
- 济(185727)
- 经济(185727)
- 研究(126551)
- 中国(79209)
- 学报(66567)
- 管理(62387)
- 科学(62145)
- 财(61293)
- 农(61057)
- 大学(51118)
- 学学(48237)
- 教育(47776)
- 农业(42502)
- 融(40161)
- 金融(40161)
- 技术(38651)
- 财经(31522)
- 经济研究(31405)
- 业经(29595)
- 经(27060)
- 问题(23880)
- 业(22848)
- 理论(21296)
- 技术经济(20824)
- 贸(20811)
- 统计(20783)
- 图书(20217)
- 版(19672)
- 科技(19539)
- 实践(19267)
共检索到626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谢启超
利用1999~2009年的季度数据,选取产出缺口、通货膨胀率、利率、房价与股票价格建立SVAR模型并进行协整检验,得到SVAR模型中各变量的长期稳定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脉冲响应函数,进行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对资产价格具有非对称影响,资产价格冲击下物价水平产生非对称反应,房地产市场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存在一定的泡沫成分;最后对SVAR模型的实证结果进行解释并对货币政策如何完善传导机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SVAR 货币政策 资产价格 非对称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梁云芳 刘金叶
本文采用受约束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货币政策方向性冲击对实际投资和实际消费的非对称性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看,货币政策方向性冲击对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且负向货币政策的影响要大于正向货币政策的影响;从短期看,受消费者预期和政府投资等因素的影响,方向性货币政策冲击对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的变动不存在非对称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亚培
本文基于货币供求均衡的公式推导出一个探讨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实证模型,对2002年至2011年中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表明在这一段时间内,货币政策的正负向非对称性呈现波动,通过VAR模型的进一步分析,证明这种波动型的正负向非对称性冲击,对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不同的效应,产生这种差异化的原因,可能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复杂情况密切相关,这也为今后货币政策的调整提出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非对称性 证券市场 房地产市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尹航 李秉坤
本文将汇率与股票价格波动纳入到基于理性预期的货币行为方程组而对新凯恩斯模型进行修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约束的设计构建NK-SVAR模型,以期考察货币政策方向上的非对称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紧缩与扩张的货币政策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汇率与股票价格波动能够通过影响总需求、通胀率、货币数量缺口与利率水平,而对货币政策体系形成冲击。因此,我国应建立起包含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并强化流动性管理中的汇率波动管理与资产泡沫管理,以保证货币政策预期目标的实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素香 汪增群
对于像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且内部发展差距较大的大国而言,统一的货币政策在各地区的传导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区域非对称性效应。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两项计量工具,实证检验了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存在区域非对称性效应。本文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对产出的影响,还是对物价的影响,货币政策对东部地区的影响都要显著地大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定华
通过对中国1984~2005年货币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货币冲击的紧缩效应大于扩张效应。因此,中国货币政策选择中,适时、谨慎地采取相机抉择规则的货币政策并采取渐进微调的方式进行操作是中国中央银行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货币政策效果 非对称性 方差分解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臻
本文根据中国2000年第1季度至2012年第1季度数据,分别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构建货币政策冲击变量和产出模型来检验我国货币政策对产出是否有非对称性影响。实证表明,中国货币政策有非对称性,并且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更为显著。其中,信贷配给是造成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非对称性 信贷配给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崔百胜 高崧耀 胡春燕
本文构建以贸易开放度、第二产业比重和人均收入指数为条件变量,以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为内生变量,以中长期贷款为共同外生变量的条件同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CHVAR),分析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非对称与时变效应。结果表明,本外币贷款余额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与通货膨胀之间互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面对本外币贷款余额的正向冲击,以贸易开放度为条件变量时,贸易开放度高的地区,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程度也高,而通货膨胀的脉冲响应则低于贸易开放度低的地区;以第二产业比重作为条件变量时,第二产业比重高的地区,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脉冲响应程度也高;以人均收入指数为条件变量时,人均收入指数高的地区,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程度也高,而通货膨胀的脉冲响应,则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非对称格局。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文丽
虽然货币政策效力时空非对称性研究并非是一个新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一则多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二则就货币政策效力空间差异性的研究而言,现有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欧元区内统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国别差异而展开。单一主权国家内部是否会存在大国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空间效力差异?发展中的大国货币政策是否存在效力非对称性?现有的研究文献对此鲜有涉及。本文基于转轨时期中国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水平的显著差异性,对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效力存在区域(空间)非对称性”这一命题进行了经验证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曹永琴 李泽祥
已有研究表明,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真实产出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效应。但与现有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实证结果表明:(1)扩张性货币政策更为有效;(2)不同经济周期阶段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具有非对称性,较之于经济扩张时期,经济紧缩时期的货币政策更为有效;(3)"大"的货币政策与"小"的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有差别,"小"的货币政策相对有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小君 苏梽芳
为考察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及其成因,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框架内,将家庭对工资下调的刚性反应,以及企业对价格下调的刚性反应特征构建于结构模型之中。文章随后运用摄动方法对构建的非线性模型进行二阶近似求解,并利用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采用模拟矩方法对上述结构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最后利用估计得到的参数对模型进行随机动态模拟分析。模型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工资和价格的变动具有明显的下调刚性特征。基于估计得到的参数对模型的动态模拟分析说明,中国货币政策冲击对经济系统产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非对称性效应:相同大小但不同方向的货币政策在数量上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效应;相同方向但不同大小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非线性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高宾
本文通过构造含有资产价格泡沫的经济系统,使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对资产泡沫的影响和资产价格泡沫与其它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渠道效应显著存在,但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效应对于不同资产类型具有非对称性,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资产价格泡沫的正向冲击对通货膨胀呈现出"倒U型"影响,并且不同资产类型对通货膨胀具有非对称性,股票市场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泡沫对产出具有正向效应,但不同资产价格类型对于产出冲击也存在非对称性,股票资产价格对产出的影响要小于房地产对产出的影响。
关键词:
SVAR 货币政策 资产泡沫 非对称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创练 蒋海 单敬群
非对称性实现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是央行调控宏观经济的普遍策略,本文基于非对称性福利损失函数,首次通过逆推实现央行时变非对称性偏好调控模式估计。结果表明,央行在调控通胀和通胀波动目标上表现出较强的政策取向,同时,存在厌恶通胀和规避经济收缩的时变非对称性偏好,由此也使得央行具有较强的动机维护实际通胀低于通胀目标以及实际经济增速高于经济增长目标。特别是,央行在厌恶通胀和规避经济衰退上的非对称性偏好呈现出较强的此消彼长关系。此外,近年来央行厌恶通胀的非对称性偏好持续走强,而规避经济收缩的非对称性偏好却逆向变弱,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治理通胀偏好,但维持经济增速高于增速目标的政策取向却有所减弱。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非对称性偏好 时变参数模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立军 王晓红 李永立
本文从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波动交互影响的视角出发,构建两者交互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并建立施加短期约束的结构式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2000-2012年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波动的交互影响效应。我们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存在双向作用关系,但两者交互影响的显著性有所区别。总体上,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显著,股票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狭义货币供给量M1与股票价格的交互影响关系表现更为密切,利率的影响效应不够显著。最后,提出本文实证结果的重要政策涵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