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4)
- 2023(15918)
- 2022(14004)
- 2021(13209)
- 2020(11292)
- 2019(26376)
- 2018(26230)
- 2017(52290)
- 2016(28076)
- 2015(31945)
- 2014(32012)
- 2013(31598)
- 2012(28955)
- 2011(25854)
- 2010(26236)
- 2009(24321)
- 2008(23765)
- 2007(20833)
- 2006(18477)
- 2005(16291)
- 学科
- 济(115385)
- 经济(115250)
- 管理(82379)
- 业(79376)
- 企(64948)
- 企业(64948)
- 方法(57954)
- 数学(51498)
- 数学方法(50686)
- 农(31279)
- 财(30762)
- 中国(30653)
- 业经(24304)
- 学(22485)
- 制(22100)
- 贸(21816)
- 贸易(21805)
- 地方(21597)
- 易(21204)
- 农业(20912)
- 务(19446)
- 财务(19357)
- 财务管理(19309)
- 理论(19158)
- 银(18736)
- 银行(18697)
- 企业财务(18250)
- 行(17716)
- 技术(17579)
- 融(17438)
- 机构
- 大学(402000)
- 学院(401595)
- 济(162804)
- 管理(161560)
- 经济(159319)
- 理学(139847)
- 理学院(138393)
- 管理学(135698)
- 管理学院(134968)
- 研究(127215)
- 中国(98920)
- 京(84950)
- 财(77231)
- 科学(77219)
- 所(62971)
- 财经(62147)
- 农(61303)
- 中心(59607)
- 江(58344)
- 业大(58033)
- 研究所(56799)
- 经(56454)
- 北京(53826)
- 范(51438)
- 师范(50981)
- 经济学(49645)
- 农业(47802)
- 州(47645)
- 财经大学(46360)
- 院(46146)
- 基金
- 项目(270055)
- 科学(212821)
- 研究(198247)
- 基金(196408)
- 家(169929)
- 国家(168530)
- 科学基金(145816)
- 社会(124216)
- 社会科(117806)
- 社会科学(117775)
- 省(105015)
- 基金项目(103566)
- 自然(95419)
- 自然科(93245)
- 自然科学(93225)
- 教育(92828)
- 自然科学基金(91535)
- 划(88246)
- 资助(83187)
- 编号(81905)
- 成果(66066)
- 部(60217)
- 重点(59935)
- 发(56708)
- 创(55821)
- 课题(55781)
- 教育部(52205)
- 创新(51999)
- 科研(51755)
- 大学(51042)
- 期刊
- 济(172791)
- 经济(172791)
- 研究(119490)
- 中国(70531)
- 学报(59247)
- 管理(59124)
- 财(58710)
- 农(54952)
- 科学(54691)
- 大学(45858)
- 教育(44146)
- 学学(43137)
- 融(40250)
- 金融(40250)
- 农业(37241)
- 技术(36825)
- 财经(30247)
- 业经(28886)
- 经济研究(28095)
- 经(25736)
- 问题(23383)
- 统计(20823)
- 理论(20471)
- 技术经济(20096)
- 图书(19862)
- 贸(18594)
- 策(18557)
- 实践(18545)
- 践(18545)
- 业(18521)
共检索到583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陶川 陈永伟
本文针对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贷款增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本外币贷款替代和套利问题,利用相关月度数据,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解析了长期内我国外汇贷款基于人民币汇率和本外币利差变动所具有的套利机制及其对人民币贷款的替代效应,验证了我国外汇贷款增长过程中所具有的无风险套利特征。本文的研究结果既从数量分析上凸显了已有问题的严重性,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外汇贷款 套利 SVAR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翔 胡海鸥
本文选取2003年1月至2016年6月的月度相关经济数据,构建SVAR模型,分析外汇占款通过货币渠道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外汇占款影响物价水平的传递渠道为"外汇占款—货币发行量—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外汇占款和货币发行量的变动在最初几个月都会给物价水平带来明显的同向变化效应,物价水平的波动受自身的影响最大。根据实证结果,本文从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内消费和培育供求相当的外汇市场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上官绪明
在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借助SVAR模型检验了FDI、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内在机制。实证表明:我国经济与环境延续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国际道路,FDI短期刺激经济增长显著,同时也恶化了环境,长期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但FDI的溢出效应有利于改善环境污染。为了理论与实践上平衡FDI、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提出了调整经济增长极、优化外资质量和结构等政策着力点。
关键词:
FDI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SVAR模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邓小勇 杨志明
本文以我国2000—2009年月度外汇占款额为样本数据,通过建立ARIMA模型来确定我国外汇占款的变化规律进而预测其变动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外汇占款的变动符合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ARIMA(2,1,0)的过程,同时利用该模型预测发现,我国外汇占款额在未来会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但增速较之前会有所放缓。
关键词:
外汇占款 冲销干预 ARIMA模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川巍
本文构造ARDL模型,对人民币贷款利率、人民币汇率、外汇贷款利率、进出口额等外汇贷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人民币贷款利率对我国外汇贷款的影响主要是短期的;人民币汇率对外汇贷款当期影响不显著,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会引起外汇贷款增长;二者的影响时滞为0-4个月。长期来看,进出口贸易额这一反映实体经济对外贸易活动的变量才是影响我国外汇贷款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本外币利差、人民币升值预期等投机因素在其次。
关键词:
外汇贷款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崔治文 王蓓 管芹芹
通过测算我国劳动、资本和消费的有效税率,以反映我国劳动收入、资本收入和消费支出的真实税收负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SVAR模型来考察有效税率结构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消费支出有效税率和劳动收入有效税率的提高有利于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长期累积效应为正;对资本收入征税,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不利于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长期累积效应为负。研究我国有效税率结构的经济增长动态增长效应,对政府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时机的选择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有效税率结构 经济增长 SVAR模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叶欣 王婕
近期我国经济增长态势和货币政策的转变增加了房地产市场逆转的可能性和未来银行部门的脆弱性。本文通过运用SVAR模型构建银行贷款、房价、利率、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五个变量的动态分析系统,从宏观经济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视角出发,对我国银行贷款与房价波动的相互作用和传导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房价上升会引起银行贷款的扩张,但不会导致贷款明显且持续的循环,因此在经济扩张期房贷风险仍然相对可控;同时,由于我国贷款对利率的传导效率较高,加之利率对房价具有滞后抑制效果,因此在经济收缩期从紧的货币政策易引发市场过度调整,进而增加银行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钱先航
基于"官员与银行"的视角,本文利用2006—2009年我国市委书记与城商行的对应样本,考察了官员更替对城商行贷款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官员的更替不会对贷款增长有显著影响,但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当更替发生在第一季度时,官员更替会导致贷款增长的增加,且效果会持续到下一年。对官员和城市特征的分组检验说明,新任官员的年龄越大其效果越明显,官员来源中只有外地晋升和平调的官员才会对贷款增长有显著作用;城市特征中,非副省级和西部地区城市的官员更替会带来贷款增长的提高。以上结果在考虑官员更替的选择性偏差后依然稳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云 赵斌
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研究我国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变动和经济波动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尽管我国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变动和经济波动之间存在正动态冲击效应,但持续性不强,并且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经济增长单位效率差。此外,扩大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效力强于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产生的效力。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晶 吕德宏
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口额与FDI(外商直接投资)的月度同比增长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连续负增长,经济增速也呈现明显放缓趋势。基于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通过构建SVAR(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出口、FDI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十分有限,但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会对出口和FDI产生积极影响,且出口和FDI之间存在明显相互促进作用。
关键词:
出口 FDI 经济增长 SVAR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晋玲
本文基于中国1985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当期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对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均产生显著的正影响;从跨期来看,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冲击主要来自于自身,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正向冲击与影响贡献率均较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诗园 田新民
本文使用1994~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利用SVAR模型对转轨背景下我国国债发行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长短期的动态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短期范围内我国国债对经济具有提升作用,但在长期我国国债规模的持续膨胀将会阻碍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而且,从脉冲响应图可以看出我国国债对私人投资存在先挤入后挤出效应,通过我们进一步对模型中各经济变量进行方差分解以后我们发现,从长期角度来看,私人投资比国债对经济和投资波动的解释程度要大,但没有国债对于通货膨胀波动的解释程度大。最后,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提出了转轨时期如何科学管理我国国债的相关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夏诗园
本文利用SVAR模型对转轨时期我国政府债务、财政赤字和经济增长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短期范围内我国政府债务对经济具有提升作用,但在长期,我国政府债务规模的持续膨胀将会阻碍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此外,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存在先挤入后挤出效应;通过进一步对模型中各经济变量进行方差分解发现,通货膨胀对财政赤字、国民生产总值及政府债务波动的解释程度最高,而赤字对其本身及国民生产总值的波动解释程度次高,财政赤字的波动受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较小,而其他经济变量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比率大致相同;最后,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提出了转轨时期如何科学管理政府债务的相关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夏诗园
本文利用SVAR模型对转轨时期我国政府债务、财政赤字和经济增长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短期范围内我国政府债务对经济具有提升作用,但在长期,我国政府债务规模的持续膨胀将会阻碍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此外,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存在先挤入后挤出效应;通过进一步对模型中各经济变量进行方差分解发现,通货膨胀对财政赤字、国民生产总值及政府债务波动的解释程度最高,而赤字对其本身及国民生产总值的波动解释程度次高,财政赤字的波动受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较小,而其他经济变量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比率大致相同;最后,根据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晋玲
本文基于中国1985~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当期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对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均产生显著的正影响;从跨期来看,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冲击主要来自于自身,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正向冲击与影响贡献率均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