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5)
- 2023(15751)
- 2022(13738)
- 2021(13032)
- 2020(10986)
- 2019(25556)
- 2018(25269)
- 2017(49679)
- 2016(26704)
- 2015(30095)
- 2014(29989)
- 2013(29401)
- 2012(26532)
- 2011(23652)
- 2010(23515)
- 2009(21533)
- 2008(20986)
- 2007(18312)
- 2006(15715)
- 2005(13613)
- 学科
- 济(106667)
- 经济(106545)
- 管理(79140)
- 业(78039)
- 企(65497)
- 企业(65497)
- 方法(55272)
- 数学(48978)
- 数学方法(48222)
- 财(28516)
- 中国(27573)
- 农(26449)
- 业经(22695)
- 学(20989)
- 制(20202)
- 务(19717)
- 财务(19632)
- 财务管理(19594)
- 理论(19041)
- 地方(18902)
- 贸(18821)
- 贸易(18809)
- 企业财务(18656)
- 易(18218)
- 银(17274)
- 银行(17232)
- 农业(17173)
- 融(16612)
- 金融(16610)
- 技术(16569)
- 机构
- 大学(374786)
- 学院(373737)
- 管理(153472)
- 济(148593)
- 经济(145445)
- 理学(133654)
- 理学院(132266)
- 管理学(129558)
- 管理学院(128903)
- 研究(116578)
- 中国(90778)
- 京(78249)
- 科学(71560)
- 财(69742)
- 所(56999)
- 财经(56964)
- 农(56094)
- 业大(54951)
- 中心(54299)
- 江(52808)
- 经(52002)
- 研究所(51883)
- 北京(49102)
- 范(46438)
- 师范(45996)
- 经济学(45040)
- 农业(43953)
- 州(43092)
- 财经大学(43009)
- 院(42538)
- 基金
- 项目(259568)
- 科学(205226)
- 基金(190454)
- 研究(187746)
- 家(165217)
- 国家(163885)
- 科学基金(142832)
- 社会(118231)
- 社会科(112104)
- 社会科学(112075)
- 基金项目(100974)
- 省(100357)
- 自然(95324)
- 自然科(93220)
- 自然科学(93198)
- 自然科学基金(91521)
- 教育(87808)
- 划(84580)
- 资助(80230)
- 编号(76515)
- 成果(60037)
- 部(57499)
- 重点(57171)
- 创(54124)
- 发(53161)
- 课题(51472)
- 创新(50403)
- 科研(50107)
- 教育部(49950)
- 大学(49336)
- 期刊
- 济(153969)
- 经济(153969)
- 研究(107229)
- 中国(67068)
- 学报(56854)
- 管理(56070)
- 财(54096)
- 科学(52973)
- 农(49236)
- 大学(44047)
- 学学(41767)
- 教育(38442)
- 融(36036)
- 金融(36036)
- 技术(34259)
- 农业(33986)
- 财经(27928)
- 业经(25313)
- 经济研究(24992)
- 经(23685)
- 问题(19674)
- 理论(18991)
- 技术经济(18587)
- 统计(18258)
- 业(17667)
- 实践(17331)
- 践(17331)
- 图书(17224)
- 科技(17037)
- 商业(16896)
共检索到531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鹏
资产收益的风险溢价是金融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在深入考察现有的两种收益与波动关系模型(GARCH-M和SV-M)差异的基础上,以新兴股票市场中的上证综指和成熟股票市场中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为例,运用更具理论优势的SV-M模型,实证考察了两种类型市场中风险溢价与波动率之间关系的不同状况。研究结果显示,上证综指的波动率对其风险溢价有负向影响,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波动率对其风险溢价有正向影响;但无论影响方向正负,波动率对风险溢价的影响都是非常微弱的。论文结合两种市场中的不同波动状况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SV-M模型 股票市场 风险溢价 波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顺枫 唐勇 林娟娟
投资者情绪可以划分为整体情绪和背景情绪,二者通过决策过程的传导产生非理性偏差,从而导致股票市场波动。采用大数据深度学习预训练模型,挖掘分析238万条文本数据,从整体情绪与背景情绪两个指标的角度,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整体情绪和背景情绪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存在时变效应,主要表现为短期影响,长期影响相对较弱;消极的整体情绪通过非理性偏差显著提高股票市场的波动率,但消极的背景情绪通过情绪泛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股市波动;二者对股市波动的冲击方向相反且存在弱负相关关系,在不同时间点的冲击程度与冲击时间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论对股市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嘉馨 尹威
本文利用2012-2016年中国沪深300指数日数据,应用GARCH-M模型实证研究了价值溢价和波动率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股市价值溢价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全样本期间内波动率对价值溢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总体上我国证券市场的价值溢价并非源于风险补偿,而是来自投资者行为。同时,研究股灾时期的样本发现波动率与价值溢价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股灾时期投资者行为的异常消除了股市价值溢价的现象,而基于非理性情绪视角的Wald-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也再次支持了这一结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秦伟良 颜华实
为了有效揭示收益率与波动的关系,本文采用极大重叠离散小波变换,将收益率分解在不同的交易周期上,建立各自的SV-M模型,考察各周期收益率与波动的关系及其他参数随交易周期的变化情况。实证表明,全球各大股票交易市场的收益率,收益率与波动的在较小的尺度上关系不显著,但在较大尺度上,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随交易周期的增长,收益率的相关性及波动持续性逐渐增强。
关键词:
SV-M MCMC 小波变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国进 黄伟斌
价值型公司组合总体收益高于成长型公司组合,即价值溢价之谜在国际股票市场上普遍存在。在经济一体化假设下,采用传统消费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习惯形成、协整的长期风险和平稳的长期风险等CCAPM理论来研究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价值溢价现象,实证结果发现价值溢价产生的原因在于价值型公司对于协整风险和时变经济波动风险的暴露更大;协整的长期风险理论综合考虑了股票的短期和长期风险暴露,较其他模型优胜。这对于同样存在价值溢价,又处在越来越开放的经济条件下的中国股票市场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鹏 吕永健
"消息"(News),对于验证市场有效性和研究股票市场的波动特征,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消息模型(News Model),对上证A股综合指数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样本数据分别利用ARMA(Autoregression Moving Average)、VAR(Vector Autoregressive)、HPF(Hodrick Prescott Fliter)模型提取消息部分,进行回归分析;再利用估计ARDL(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形式的消息模型,检验相关因素对股市是否存在滞后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一方面,与对众多国外市场的研究保持一致,论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宁瀚文 屠雪永
波动率是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和数据挖掘技术提出股票市场的高维波动率网络模型。首先运用互信息度量不同股票价格波动之间的相关关系,其次对股票市场不同周期下的波动情况建立度的中心势、平均距离、幂律分布等网络拓扑指标,再次根据这些指标利用Prim算法构建出高维波动率网络模型,最后运用Newman-Girvan算法对股票价格波动率的相关性进行分层研究。高维波动率网络模型突破了传统波动率模型关于变量维数的限制,能够在依赖少量假设的基础上,挖掘出多个金融市场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反映金融市场的风险特征及网络拓扑性质。实证结果发现:与常用的Pearson相关系数法相比,在互信息框架下,股价波动的非线性相关关系得到了更好的度量;股票市场的整体波动性与个股波动率相关性变化趋势相反,市场处在高波动时期资产组合分散化效果较好;网络中存在少量度数大的关键节点和中心节点,风险通过这些节点可以迅速传递到整个市场;股票市场的运行具有明显的行业聚集现象;网络分层研究进一步直观的展现了风险在层与层之间的传递规律和与之对应的行业特征。高维波动率网络模型为挖掘股票市场的风险特征与管理金融风险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剑刚 唐国兴
一、绪论 根据资产定价理论,股票风险是股票价格的重要决定因素。现代财务学理论中,广泛地以波动代表风险,并可申资产报酬的标准差(或方差)度量?一般认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是基于对股票报酬分布的认识,因此,股票报酬方差或标准差是影响投资行为的重要因素。同时,深刻了解股票市场波动(风险),分析引起波动的原因,并预测波动,政府可采取相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维奇 卫飞扬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波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基于固浮利差对货币政策进行了分解,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并探索了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波动影响的传导途径。实证结果表明:第一,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波动率有负向的影响;第二,未预期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收益率的变化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三,未预期的货币政策对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溢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四,准备金和政府债券的流动性溢价在未预期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收益率的影响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廖理 汪毅慧
股票市场风险溢价不仅在投资管理和公司财务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是很多金融理论模型的输入参数。本文在借鉴国际计算方法的基础上 ,对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水平进行了全面的测算。由于我国利率还没有实现市场化 ,因此在无风险利率的确定上我们全面考虑了各种可能的情况 ,基于 1 997年到 2 0 0 1年的数据 ,我们分别计算了以 91天债券回购利率和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无风险利率的风险溢价。
关键词:
股票市场 风险溢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芳 张维
本文在对Fama三因素模型和LACAPM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溢价、规模效应以及价值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改进的FAMA三因素模型能够比CAPM更好地解释价值效应,但却不能解释规模效应和流动性风险溢价现象;而改进的LACAPM在解释市场异象上的有效性则明显优于其他定价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茵田 朱英姿
本文通过综合资产定价理论和实证文献研究结论,对1997年到2009年中国股市A股股票的风险溢价的截面差异作了详尽的实证研究。我们构造25个投资组合作为检验资产,进行Fama-MacBeth两步回归法,建立了基于市场风险溢价,账面市值比,盈利股价比,现金流股价比,投资资本比,工业增加值变化率以及回购利率和期限利差的八因素模型。我们的主要发现有以下三点:一是相对于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我们模型的实证解释力有显著提高;二是与过去的文献不同,我们发现回购利率和期限利差等债市指标对股市风险溢价的截面数据有显著解释能力;三是与基于投资的资产定价理论一致,我们发现投资比率和现金流股价比能显著反映...
关键词:
风险溢价 风险因素 多因子模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青 王偲竹 刘尔卓
本文使用2005年7月—2022年6月股票市场的交易数据和汇率变动数据,利用动态条件相关多元GARCH (DCC-MGARCH)模型,探究汇率风险如何影响中国股票市场定价。结果发现:汇率风险因子是影响中国股票市场定价的重要因子;汇率风险溢价是股票市场风险溢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总风险溢价的6.65%,且新兴市场国家汇率风险溢价略高于发达国家汇率风险溢价。行业层面,行业内国有公司占比显著影响汇率风险溢价,而行业竞争程度和公司规模仅显著影响发达国家汇率风险溢价。宏观层面,对外贸易和货币政策均显著影响汇率风险溢价,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能够显著降低发达国家汇率风险溢价。结果表明,随着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汇率与股票市场的联动关系显著上升,股票市场风险溢价中汇率风险溢价的重要程度逐渐凸显。本文的研究对于认识汇率风险溢价的重要性,思考如何防范汇率风险向资本市场蔓延,管理我国企业的汇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汇率风险因子 汇率风险溢价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光 张丁漩 魏云捷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随着防控政策加强与停工停产,全球范围内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中国的经济与金融市场受到巨大影响。作为有色金属资源生产与消费大国,中国的铅、锌、铝、铜等有色金属的金融市场受到疫情冲击,出现较大程度的下滑。为了研究疫情期间中国有色金属的股票市场之间风险波动溢出情况,本文选取了铝、铜、铅锌对应的股票市场指数,将经验模态分解(EMD)与BEKK-GARCH模型结合,从不同周期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铝、铜与铅锌之间在长期、中期与短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波动溢出。对比未分解序列的波动溢出情况,EMD提供了不同周期的信息,这加强了我们对市场之间关系的研究。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姚战琪
运用ARCH模型对我国股指日收益率及波动性进行实证研究,探索我国股指收益率波动特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证综指日收益率呈现明显的波动集群性特征,因此我国证券市场表现出的波动幅度和风险性要大大高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信息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尤其是股票市场好消息导致的市场波动比同等大小的坏消息引起的波动要小。研究结果显示回归模型存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这表明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具有条件异方差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