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19)
2023(11923)
2022(10200)
2021(9499)
2020(8132)
2019(18959)
2018(19085)
2017(36937)
2016(20045)
2015(22737)
2014(22744)
2013(22286)
2012(20380)
2011(18185)
2010(18133)
2009(16410)
2008(15878)
2007(14086)
2006(11637)
2005(9917)
作者
(56402)
(47498)
(47386)
(44908)
(29910)
(22839)
(21689)
(18756)
(17840)
(16844)
(16134)
(15812)
(14842)
(14833)
(14811)
(14632)
(14439)
(14145)
(13775)
(13525)
(11712)
(11667)
(11399)
(10744)
(10737)
(10637)
(10553)
(10407)
(9537)
(9514)
学科
(82929)
经济(82854)
管理(58788)
(54754)
(45424)
企业(45424)
方法(44141)
数学(39832)
数学方法(39151)
(21607)
(20476)
中国(19029)
(16946)
业经(16658)
环境(15779)
(15250)
贸易(15245)
(14827)
地方(14801)
农业(14205)
理论(13819)
(13704)
财务(13644)
财务管理(13610)
(13297)
(12919)
企业财务(12850)
(12117)
技术(12038)
(10883)
机构
学院(282824)
大学(279713)
(112989)
管理(112835)
经济(110666)
理学(98719)
理学院(97715)
管理学(95618)
管理学院(95114)
研究(87057)
中国(64524)
(57363)
科学(55310)
(49376)
(46476)
业大(44168)
(43119)
中心(42001)
(40827)
财经(40614)
研究所(39617)
(36871)
农业(36853)
(35366)
北京(35160)
师范(34971)
经济学(34444)
(32456)
(31833)
经济学院(31389)
基金
项目(197368)
科学(155508)
基金(143097)
研究(141633)
(124909)
国家(123933)
科学基金(107344)
社会(88253)
社会科(83758)
社会科学(83733)
(79065)
基金项目(75976)
自然(71861)
自然科(70233)
自然科学(70215)
自然科学基金(68898)
教育(67446)
(66304)
资助(59613)
编号(58331)
成果(45046)
重点(44753)
(43415)
(42202)
(41655)
课题(39617)
创新(38891)
科研(38830)
教育部(37320)
大学(37141)
期刊
(113616)
经济(113616)
研究(71782)
中国(47466)
学报(43354)
(40856)
科学(40248)
(39274)
管理(39151)
大学(33118)
学学(31423)
教育(28789)
技术(28091)
农业(28077)
(20468)
金融(20468)
业经(20088)
财经(19120)
经济研究(18612)
(16364)
统计(16136)
(15527)
问题(15134)
技术经济(14682)
(14651)
(13526)
决策(13338)
商业(13271)
资源(12943)
科技(12683)
共检索到387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钟少芬  郭晓娟  刘煜平  莫健文  
科学合理预测碳排放发展对建设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东莞市为例,采用基于扩展STIRPAT模型,通过岭回归拟合得到碳排放量与地区生产总值、人口、城市化、人均消费支出、工业化及能源利用效率的多元线性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低碳社会发展各个不同阶段设定基准情景、低碳情景、节能情景对碳排放量进行预测及减排潜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数量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大,城市化率影响最小;碳排放量在基准情景下预计2020年达到8 246 t,2025年达到8 177 t,而在节能情景、低碳情景下碳排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低碳发展政策措施及一系列低碳发展行动与技术支撑下,东莞市碳排放仍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倩倩  黄贤金  陈志刚  
文章基于环境负荷模型,在绝对减排和相对减排条件下分别设定了不同的情景,分析各情景下中国碳排放的趋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据此提出了中国应对碳减排压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聂锐  张涛  王迪  
利用环境负荷模型与"脱钩"理论,对江苏未来中长期的经济发展、能源需求与CO2排放进行了情景分析,并结合当前的环境政策,对三种情景下主要指标的参数和结果进行了设计与分析。研究表明,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低碳情景是江苏能源-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合适、也是最现实的方案;通过不同情景的比较,认为低碳情景的实现一定程度上是以减缓经济增长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低碳情景下能源需求与CO2排放也将明显快速增加,与2007年相比,2030年能源需求总量将增加1.431倍,碳排放总量将达到15 655×104t,未来20 a能源资源的有效供应与合理利用成为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最后给出了实现节...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江琴  
为争夺未来发展至高点,全球掀起了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特征的新一轮绿色革命和技术创新的浪潮。本文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到2020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基准情景、目标情景和低碳情景下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为40亿吨、36亿吨和33亿吨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诸多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聪  董秀成  蒋庆哲  刘贵贤  
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了安排,中国做出的自主贡献承诺及未来的减排效果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基于趋势外推法、BP神经网络模型与敏感性分析,对2030年中国的碳排放情景做出预测。结果表明,在中短期发展趋势下,203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的目标能够实现,但要实现非化石能源占比达20%这一目标仍任务艰巨,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仲云云  
通过情景分析法预测了2020年中国各省份和三大地带的碳排放状况,并分析能否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水平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结果表明:相对于2005年,2020年全国、各省份和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碳排放总量均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人均碳排放量持续增加但仍然低于发达国家目前水平,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实现2020年碳减排目标是可能的。另外,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未来碳排放情景的差异性明显,从而提出区域低碳发展的差异化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广圆  杨建新  宋小龙  吕彬  
以火法炼铜全生命周期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定量评价不同熔炼工艺生产铜过程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并应用情景分析法,对2020年我国火法炼铜不同工艺技术结构下的能耗与碳排放强度进行比较,旨在为铜冶炼行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提供决策支持。结果表明,基于鼓风熔炼、闪速熔炼和熔池熔炼工艺的火法生产铜过程的能耗分别为147.80×103,96.68×103,104.20×103MJ;其碳排放强度分别为15.32×103,8.99×103,10.01×103kg CO2当量。设定的4种情景的能耗分别为111.60×103,103.37×103,101.19×103,99.69×...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戴彦德  朱跃中  白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芳  江可申  卢愿清  吴优  
基于2000—2010年上海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数据,分析了上海市能源消费现状,并根据IPCC碳排放系数计算了上海市能源消费及其导致的碳排放总量以及各产业的排放情况。采用情景分析方法,预测了2015年和2020年上海市分别在基准情景和低碳情景之下的能源消费暨碳排放情况,预测结果显示,基准情景之下上海市2015年和2020年的能源消费分别为14031.7742和16133.664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达到3.19和3.88亿吨;低碳情景下上海市2015年和2020年的能源消费分别为10834.2021和1044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佟贺丰  崔源声  屈慰双  刘娅  
本文通过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和分析了我国未来20年的水泥行业的产量、能源消耗、CO2排放。将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历史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具有较好的拟合度。根据仿真结果,我国水泥产量将在2015年前后达到顶峰,约为17亿吨;能源消耗在2010年达到峰值,约为1.98亿吨标准煤;CO2排放量将在2012年前后达到高峰,约为11.5亿吨。为了分析不同技术路径和政策选择的排放影响,文中设置了不同的发展情景。从不同的情景分析看,需求面减排具有良好的减排效果。文章最后总结了我国水泥行业CO2减排的三点启示,包括利用政策导向改变市场的消费方式,CO2减排效果更明显、更可持续;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CO2减排需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走"以市场育技术"的道路,有利于我国自主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宇恩  李丽芬  贺思思  李华  王云  
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温室气体排放量位居中国前列,减排压力巨大,合理预测碳排放峰值年,有助于明晰减排目标,为有效设计减排路径提供帮助。本文采用IPAT模型,对山西省中长期能源碳排放量以及峰值年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在山西省当前能源与结构状态下,相较于可再生能源年替代率,年GDP增速和年节能率对山西省中长期碳排放影响更为显著,是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年的关键控制指标。在GDP低速和中速发展情景下,山西省碳排放量均可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碳排放最大峰值量分别为6.6亿T和7.1亿T;在GDP高速发展情景下,预测结果显示,2015-2040年碳排放量一直增长,无法达到峰值年,上调年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顺顺  
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分区域碳排放LEAP模型,核算了现状排放量,并对2015—2030年碳排放变化进行了情景分析。结果表明:(1)2015年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总量为41.61亿吨CO_2,空间上东部区域排放占比最高,贡献源上以终端能耗碳排放为主。2030年左右碳排放将达到峰值,基准情景峰值约为57亿吨CO_2,碳排放强度较2015年累计下降46.83%,中部区域将成为碳排放最高板块。(2)终端能耗部门中工业、第三产业,能源加工转换部门中火力发电,涉工业过程排放的水泥和钢铁产业是碳减排的关键部门。(3)随着发电结构的变化,能源加工转换碳排放有可能在2025年前达到峰值,工业过程碳排放控制将逐渐成为碳减排面临的新挑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顺顺  
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分区域碳排放LEAP模型,核算了现状排放量,并对2015—2030年碳排放变化进行了情景分析。结果表明:(1)2015年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总量为41.61亿吨CO_2,空间上东部区域排放占比最高,贡献源上以终端能耗碳排放为主。2030年左右碳排放将达到峰值,基准情景峰值约为57亿吨CO_2,碳排放强度较2015年累计下降46.83%,中部区域将成为碳排放最高板块。(2)终端能耗部门中工业、第三产业,能源加工转换部门中火力发电,涉工业过程排放的水泥和钢铁产业是碳减排的关键部门。(3)随着发电结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勇  王恩东  毕莹  
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既是中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的国际承诺,也是中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政策约束下的碳排放达峰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程度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包含气候保护函数的七部门CGE模型,模拟评估中国在2025年、2030年和2035年实现碳排放达峰的经济影响,包括对综合经济的影响和对各部门进出口及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对中国造成的经济影响越大;三种碳排放达峰情景下,政府收入及储蓄均有明显下降,对其余经济指标基本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碳排放达峰对建筑业产出影响较小,其他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勇  王恩东  毕莹  
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既是中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的国际承诺,也是中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政策约束下的碳排放达峰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程度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包含气候保护函数的七部门CGE模型,模拟评估中国在2025年、2030年和2035年实现碳排放达峰的经济影响,包括对综合经济的影响和对各部门进出口及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对中国造成的经济影响越大;三种碳排放达峰情景下,政府收入及储蓄均有明显下降,对其余经济指标基本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碳排放达峰对建筑业产出影响较小,其他部门产出略有增长。综合来看,2030年是中国碳排放达峰的最佳时间点。文章最后提出了应对碳排放达峰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