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4)
2023(13391)
2022(11197)
2021(10519)
2020(8810)
2019(20517)
2018(20103)
2017(38159)
2016(20042)
2015(22952)
2014(22478)
2013(22037)
2012(20232)
2011(18309)
2010(18157)
2009(16749)
2008(15881)
2007(13344)
2006(11793)
2005(10430)
作者
(55729)
(46849)
(46345)
(44206)
(29757)
(22175)
(21025)
(18335)
(17812)
(16351)
(15967)
(15514)
(14729)
(14677)
(14511)
(14263)
(13827)
(13358)
(13265)
(12999)
(11521)
(11219)
(11203)
(10714)
(10543)
(10501)
(10014)
(9634)
(9312)
(9030)
学科
(106782)
经济(106694)
管理(56339)
(51221)
方法(45886)
(42041)
企业(42041)
数学(41705)
数学方法(41079)
中国(26140)
(21698)
地方(20984)
(19757)
业经(19140)
(17606)
贸易(17594)
(17455)
(17136)
(14797)
农业(14449)
环境(14022)
地方经济(13744)
理论(13491)
(13378)
(13286)
金融(13285)
(12884)
银行(12874)
(12410)
技术(12116)
机构
大学(289137)
学院(288267)
(135365)
经济(133171)
管理(113751)
理学(99149)
研究(99009)
理学院(98135)
管理学(96293)
管理学院(95760)
中国(75653)
(59799)
(56632)
科学(56290)
(47663)
财经(46441)
中心(44923)
经济学(43717)
研究所(43517)
(42613)
(40881)
(39246)
业大(39218)
经济学院(39216)
北京(37699)
(35616)
(35451)
师范(35134)
财经大学(34824)
农业(31936)
基金
项目(197434)
科学(158582)
基金(148232)
研究(143620)
(129071)
国家(128123)
科学基金(111616)
社会(95729)
社会科(91056)
社会科学(91036)
基金项目(77128)
(73930)
自然(71369)
自然科(69860)
自然科学(69845)
自然科学基金(68614)
教育(66688)
(62789)
资助(61887)
编号(55536)
(45242)
重点(44466)
成果(43415)
(42905)
国家社会(41401)
(41353)
教育部(39721)
创新(38808)
人文(38186)
课题(38096)
期刊
(143297)
经济(143297)
研究(85758)
中国(51577)
管理(43847)
(42800)
科学(39828)
学报(39669)
(36114)
大学(31698)
学学(30138)
技术(28382)
教育(25911)
经济研究(25364)
农业(25179)
(24136)
金融(24136)
财经(23932)
(20776)
业经(19980)
问题(18599)
统计(17618)
技术经济(16585)
(16117)
世界(15544)
(15475)
(14556)
国际(14290)
决策(14063)
资源(12519)
共检索到419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余宇新  谢鸿飞  
本文应用平滑转换模型(STR)对我国经济周期的运行特点及拐点识别进行深入研究,并成功识别出经济周期拐点。研究发现我国GDP机制转换发生在自身滞后1期,增长率9.6%是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固定投资机制转换发生在自身的滞后4期,增长率19%是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拉动效应具有较为缓慢的调整特征和滞后效应,机制转换发生在固定资产投资的滞后2期。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钟茂初  
宏观经济运行理论模型及其对经济周期的解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钟茂初“宏观经济运行理论模型”是通过分析宏观经济中总需求、总供给、资本总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而提出来的宏观经济运行理论,主要由宏观经济总供给决定方程、总需求决定方程两个基本假设构成。再根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建军  
本文首次引入反映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模式改变和状态转移机制变迁的虚拟变量,对传统Markov机制转换模型进行了修正,由此解决了将Markov模型应用于中国年度宏观经济数据研究中国经济周期问题的难题。运用修正后的Mark-ov模型,本文对我国1953~2005年的年度实际产出增长率的数据进行了拟合,研究表明,该模型较好地刻画了我国实际产出增长的周期性变化。根据分析我们发现,改革前后我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特征比较明显,并且经济增长周期模式和经济周期性变化机制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维维  马晓龙  
判识国内旅游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的联动规律及其内在机制,是明确政策调控方向、引导宏观经济与国内旅游经济协同平稳增长的前提。从周期变量动态关系入手,构建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通过最优模型拟合、区制划分及因果关系检验等动态计量分析方法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旅游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不具有同步性而呈现相反波动趋势,且这一规律形成实则是经济体基于特定利益诉求自发或自觉地对旅游经济供需结构施以影响致使其围绕均衡状态上下偏移的结果。文章认为,政策调控机制在引导经济结构转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维维  马晓龙  
判识国内旅游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的联动规律及其内在机制,是明确政策调控方向、引导宏观经济与国内旅游经济协同平稳增长的前提。从周期变量动态关系入手,构建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通过最优模型拟合、区制划分及因果关系检验等动态计量分析方法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旅游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不具有同步性而呈现相反波动趋势,且这一规律形成实则是经济体基于特定利益诉求自发或自觉地对旅游经济供需结构施以影响致使其围绕均衡状态上下偏移的结果。文章认为,政策调控机制在引导经济结构转型和提升旅游供需水平方面作用突出,提高宏观经济与国内旅游经济的协同、平稳增长水平则需要政策调控机制适时介入和有效引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石柱鲜  黄红梅  刘俊生  牟晓云  王立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轶群  
经济不确定性是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考虑消费习惯形成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模型,探讨了经济不确定性、技术进步和劳动供给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的内在机理及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经济不确定性、技术进步和劳动供给冲击可以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的大部分,其中,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的贡献最大;另一方面,经济不确定性、技术进步和劳动供给冲击均具有长期性,其中,经济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变量以负向冲击为主,而技术进步和劳动供给的冲击与此相反。此外,消费习惯形成仅在短期内可以弱化外生变量的冲击,从长期来看,消费习惯形成对宏观经济波动没有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风景  李元  王慧敏  
文章利用体制转换面板数据模型识别我国经济周期的拐点。该模型比较简单且易通过EM算法实现计算。实证研究表明:体制转换面板数据模型能比较准确地识别我国经济周期的拐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振亚  邓磊  
本文利用高维机制转换因子模型(LD-RS-FM)研究大规模经济数据的机制转换特征和经济的周期性特征。借助主成分分析(PCA)和共同因子自回归的二步分析方法,LD-RS-FM从大规模变量中提炼出维数较小并可以概括经济周期运动的共同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机制转换分析。这些共同因子代表了大部分宏观经济运动的趋势和特征,并具有明显的结构化含义。实证结果表明,LD-RS-FM在中国宏观经济周期性特征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翟志成  
不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探讨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 ,形成了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补充的经典周期理论体系 ;中国当前经济不景气的原因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 ;如果政府举措得宜 ,本世纪初中国经济的复苏和高涨是合乎经济规律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婴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由70年代出现的理性(合理)预期学派发展而来的。由于理性预期学派进入80年代以来有了重要发展,且影响日益扩大,所以被西方学者冠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这一内涵更丰富的名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从创立之初就对经济周期问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早期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卢卡斯提出了货币周期模型,80年代又有一批学者提出了实际经济周期模型,都引起过很大反响。这里我们介绍货币周期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建伟  
笔者利用经数据处理后的3个月度指标、3个季度指标、5个半年度指标和4个年度指标,结合改进的混频动态因子模型和经济周期测定的虑子概率方差方法,对1992年1月至2017年8月间中国宏观经济周期进行了测定分析。分析发现:(1)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支持利用多频度、多指标、非平衡数据进行分析;支持波动协同性弱的指标经调频处理后被选用,并能有效提取此类指标数据中的有效信息和排除无效信息;能够提取有效反映宏观经济波动一致性走势的不可观测动态因子。(2)概率方差法和CH准则法均测定宏观经济包含5个拐点、3个高速增长时期和3个低速增长时期。利用ROC曲线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概率方差法的测定精准度更高。分析没有发现2011年9月以后宏观经济新的拐点,从而预测中国宏观经济还将处于低速增长时期。(3)利用实时数据检验了混频动态因子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良新  
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率的历史数据出发,定量地描述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从而得出宏观经济增长的规律性及其政策含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本文认为,经济周期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问题的关键在于避免周期中的超常波动并缓和常规波动。为此,国家应当自觉掌握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文章讨论经济周期基本概念后,对建国以来40余年中的经济周期作了实证考察,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对我国经济周期形成的机理提出了综合性的分析和分阶段的表述。认为改革以来经济周期的发生机理已经变化为决策色彩有所消退、体制因素仍然不可忽视、再生产投资节律因素大为显化的新式多因素组合周期,其现象形态与市场经济下的通例起于靠拢;并考察了世界上它国经济周期因素对我国的影响。据此,文章提出了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思路,包括实施积极合理的宏观调控,在总量调节上与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虞栋杰  郑静  
经济周期研究既能了解经济运行的真实状况,也是经济危机监测和国家政策调控的基础。文章采用一种能够综合利用高频数据和低频数据的经济周期计量模型,即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混频数据回归(MS-MIDAS)模型,利用月度货运量数据以及季度GDP数据对我国经济周期进行识别与预测,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估计模型参数。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具有非对称性;MS-MIDAS模型在识别与预测经济周期方面具有准确性和简便性。同时,实证结果证实了巴菲特的观点:货运量是经济状况的晴雨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