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22)
- 2023(18136)
- 2022(15693)
- 2021(14626)
- 2020(12427)
- 2019(28108)
- 2018(27825)
- 2017(53548)
- 2016(29111)
- 2015(32539)
- 2014(31592)
- 2013(30713)
- 2012(27782)
- 2011(24837)
- 2010(24619)
- 2009(22373)
- 2008(21528)
- 2007(18550)
- 2006(15852)
- 2005(13130)
- 学科
- 济(110001)
- 经济(109885)
- 管理(85061)
- 业(82093)
- 企(69214)
- 企业(69214)
- 方法(55170)
- 数学(48417)
- 数学方法(47625)
- 农(29456)
- 中国(28656)
- 财(28303)
- 业经(25157)
- 学(24375)
- 技术(22980)
- 地方(21099)
- 农业(20070)
- 贸(19804)
- 贸易(19794)
- 理论(19782)
- 易(19228)
- 制(18569)
- 务(18544)
- 财务(18461)
- 财务管理(18429)
- 环境(17759)
- 企业财务(17441)
- 和(17255)
- 划(16187)
- 银(16183)
- 机构
- 学院(399328)
- 大学(398779)
- 管理(160078)
- 济(153950)
- 经济(150760)
- 理学(140743)
- 理学院(139211)
- 管理学(136264)
- 管理学院(135570)
- 研究(128908)
- 中国(93662)
- 科学(84542)
- 京(83621)
- 农(70231)
- 财(67583)
- 业大(65802)
- 所(63991)
- 中心(59255)
- 研究所(59229)
- 江(56236)
- 农业(55580)
- 财经(55554)
- 北京(51654)
- 经(50800)
- 范(50788)
- 师范(50146)
- 院(47387)
- 经济学(46170)
- 州(45652)
- 技术(44487)
- 基金
- 项目(287778)
- 科学(225971)
- 基金(208580)
- 研究(203287)
- 家(184621)
- 国家(183122)
- 科学基金(157412)
- 社会(127320)
- 社会科(120743)
- 社会科学(120709)
- 省(114407)
- 基金项目(110946)
- 自然(105943)
- 自然科(103606)
- 自然科学(103576)
- 自然科学基金(101709)
- 划(96396)
- 教育(94503)
- 资助(86037)
- 编号(81598)
- 重点(64606)
- 成果(63344)
- 创(62968)
- 部(61885)
- 发(60744)
- 创新(58337)
- 课题(56174)
- 科研(55773)
- 计划(54476)
- 大学(53299)
- 期刊
- 济(155614)
- 经济(155614)
- 研究(106591)
- 中国(72927)
- 学报(69988)
- 科学(62193)
- 农(62122)
- 管理(57963)
- 大学(52522)
- 财(51012)
- 学学(49895)
- 教育(44084)
- 农业(43062)
- 技术(36475)
- 融(28721)
- 金融(28721)
- 业经(27127)
- 财经(25960)
- 经济研究(25903)
- 业(23151)
- 科技(22973)
- 经(22230)
- 问题(20120)
- 版(19971)
- 技术经济(19744)
- 图书(19154)
- 业大(18965)
- 统计(18845)
- 策(18149)
- 商业(17855)
共检索到553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喜光 马栋栋
技术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它是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空气污染的重要角色之一。本文以2013—2020年京津冀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STIRPAT模型考察科技创新效率对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科技创新效率在短期内可能会加重雾霾污染,但长期内会减轻雾霾污染程度;雾霾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U型曲线形式;城市化水平会显著改善雾霾污染,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则会加重雾霾污染;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人口密度与FDI会显著降低雾霾污染。因此,本研究提出应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的匹配程度、实现区域之间的联防联动、提升城市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升级、提升人口密集程度等方面,有效实现京津冀区域的雾霾治理及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石友山 刘云忠
近年来,西安雾霾事件频发,通过构造STIRPAT模型,对西安雾霾污染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西安人均GDP、能耗强度、雾霾含量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对雾霾含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西安市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城市绿化水平对雾霾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提倡节能减排可以有效减少雾霾污染物的排放;加强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能源高效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雾霾的增加。
关键词:
雾霾污染 STIRPAT模型 城市治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凌军 刘光富
基于2006~2017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探讨科技创新、金融发展与中国省际雾霾的关联性。结果显示:空间关联是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抑制中国省域雾霾污染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二者协同效应弥补单独作用路径下对中国省域雾霾污染的抑制和溢出效应的不足,凸显"1+1>2"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金融发展 雾霾污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丽梅 刘生龙 张晓
本文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patial Durbin MoDel)对能源结构、交通模式与雾霾污染的关系展开分析。实证显示,雾霾污染区域特征明显,主导东、中、西部地区污染的因素各不相同。对中、西部而言,能源结构是关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制造业集聚逐渐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损人利己"效应;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通过国际间横向对比发现凡是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的国家,都同样存在雾霾污染严重的问题;三是产能过剩加剧了污染。对于东部而言,交通拥堵以及来自邻近地区的影响是其高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污染的治理需要联防联控,而在东部地区,打破省域行政界限实现市级层面的联合防控则...
关键词:
能源结构 PM2.5 空间溢出效应 交通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邓世成 郭凌寒
城市及周边区域是雾霾污染的重灾区。基于人口、土地和产业城市化的三维视角,以长江经济带城市化进程与雾霾污染的现状为基础,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城市化进程对长江经济带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与现实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雾霾污染与城市化进程的地理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不同口径城市化指标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呈现异质性,户籍人口和土地城市化均与雾霾污染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户籍人口城市化已进入曲线拐点的右侧,土地城市化仍处于曲线拐点的左侧。人口和产业城市化存在明显的正向溢出效应,土地城市化对雾霾污染的空间虹吸效应主要发生在本地区内部。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且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关联性。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士炜 余文涛
【目的/意义】人口与经济集聚是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而生态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协调好集聚与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设计/方法】基于扩展的生产密度函数,利用中国1998~2018年28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结合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从一线城市、二三四线城市与五线城市视角考察人口与经济集聚对雾霾污染影响。【结论/发现】人口与经济集聚对雾霾污染影响呈N型曲线关系,说明城市化与工业化推进对雾霾污染呈现先促增后促减,当超过地区土地、环境与资源承载力时,会加剧雾霾污染。进一步考察发现,中等城市人口与经济集聚对雾霾污染影响呈倒U型曲线,而超大城市集聚对雾霾污染影响表现为正相关性。稳健性检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基于此,在发挥集聚规模经济效应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地区环境承载力,且雾霾污染治理应以区域联治为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尚晖 肖雨濛 石丽红
2018年11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了四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相比2017年雾霾有较大比例的反弹,雾霾的罪魁祸首仍然是污染物排放量大,同时由于空气的流动性令污染四处扩散,使地方政府很难通过单独的治理改善空气污染,也难识别相应的排放以确定权责归属。本文在此背景下,研究雾霾污染的成因,定量刻画其投入产出模型,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刻画了PM2.5的投入产出关系,识别雾霾污染排放并进一步明确权责归属。研究发现,区域间PM2.5污染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口、GDP、房屋施工、餐饮、汽车、第二产业均是影响该区域PM2.5浓度的显著性因素。
关键词:
雾霾污染 空间计量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红
文章利用我国29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在对绿色创新水平测度以后,分析了省际绿色创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发现:中国省际绿色创新呈缓慢上升趋势;绿色创新水平较高的区域为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中国省际绿色创新空间正自相关显著,存在空间集聚,主要是L-L集聚;中国省际雾霾污染存在空间外溢效应。使用邻接权重、距离权重和经济权重,实证考察了绿色创新、贸易开放度、能源强度对PM2.5的影响,经济权重中,绿色创新水平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显著为负;邻接权重、距离权重和经济权重中,贸易开放度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显著为负;邻接权重和经济权重中,能源强度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显著为正。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创新 雾霾污染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施震凯 邵军 王美昌
本文从卫星遥感数据中提取出中国220个地级市1998—2010年间的PM2.5浓度值,基于Sp VAR模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雾霾污染的时空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雾霾污染的皆具时间滞后性和空间溢出性,期初在全国层面上呈现"污染天堂"效应,但在第6期转为"污染光环"效应;分样本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地区间同时存在着"污染天堂"以及"污染光环"效应,其中对东部地区雾霾污染的负面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久,西部地区次之,而中部地区在期初存在一定的改善作用;政府在防治雾霾污染时需要因地制宜,适时介入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雾霾 空间向量自回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施震凯 邵军 王美昌
本文从卫星遥感数据中提取出中国220个地级市1998—2010年间的PM2.5浓度值,基于Sp VAR模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雾霾污染的时空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雾霾污染的皆具时间滞后性和空间溢出性,期初在全国层面上呈现"污染天堂"效应,但在第6期转为"污染光环"效应;分样本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地区间同时存在着"污染天堂"以及"污染光环"效应,其中对东部地区雾霾污染的负面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久,西部地区次之,而中部地区在期初存在一定的改善作用;政府在防治雾霾污染时需要因地制宜,适时介入引资项目的环境监管工作。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雾霾 空间向量自回归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力 李兴锋 董伟萍
建设数字中国与治理雾霾污染都是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举。本文基于2011—2019年27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及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城市创新对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该结论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和“宽带中国”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城市创新效应、聚集驱动效应与结构优化效应三种重要渠道降低了雾霾污染水平;(3)数字经济的“梅特卡夫法则”在雾霾污染治理中得以验证,当数字经济超过门槛值时,城市创新对雾霾污染的“边际抑制效应”呈现逐渐递增的非线性特征;(4)异质性视角下,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的抑制效果因城市区位、人口规模及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市创新 雾霾污染 系统GMM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恭军
地方政府在城镇建设用地上的错配行为可能会影响地区雾霾污染。基于2011—2018年中国216个城市的数据,通过构建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和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空间关联下地区土地资源错配对雾霾污染影响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本地政府的土地资源错配行为带来的引资质量低下、交通出行增加等会直接加剧当地雾霾污染,而邻地政府的土地资源错配行为带来的雾霾污染,则会通过空间外溢显著加剧本地雾霾污染。本地政府的土地资源错配行为还会通过抑制技术创新而间接加剧本地雾霾污染,但邻地政府的土地资源错配行为通过技术创新渠道对本地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并不显著。土地资源错配对雾霾污染还存在明显的技术创新门槛效应,当地区技术创新超过一定水平时,土地资源错配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会得到有效缓和。研究结果为地方政府解决“以地谋发展”和雾霾治理两难困境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力 李兴锋 董伟萍
建设数字中国与治理雾霾污染都是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举。本文基于2011—2019年27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及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城市创新对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该结论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和“宽带中国”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城市创新效应、聚集驱动效应与结构优化效应三种重要渠道降低了雾霾污染水平;(3)数字经济的“梅特卡夫法则”在雾霾污染治理中得以验证,当数字经济超过门槛值时,城市创新对雾霾污染的“边际抑制效应”呈现逐渐递增的非线性特征;(4)异质性视角下,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的抑制效果因城市区位、人口规模及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市创新 雾霾污染 系统GMM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冉启英 王健龙 杨小东
作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负外部性产品之一,雾霾污染无疑受到城市扩张的影响。提高城市创新质量并减少雾霾污染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城市蔓延已成为影响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2004—2018年中国26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城市蔓延和创新质量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雾霾污染存在时间黏滞效应和空间流动性;城市蔓延显著促进了雾霾污染,而城市创新质量对雾霾污染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城市蔓延与创新质量的交互作用显著促进了雾霾污染,表明城市蔓延弱化了创新质量的减霾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本地城市蔓延促进了邻近地区雾霾污染,本地创新质量对邻近地区雾霾污染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关键词:
城市蔓延 创新质量 雾霾污染 溢出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东童童
对雾霾污染、工业集聚与工业效率的交互影响进行了考察。将雾霾污染作为工业活动的附产品纳入到产出密度模型中,推导出雾霾污染、工业集聚与工业效率的交互影响理论模型;采用中国31个省市2001~2010年的数据,运用2SLS和3SLS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雾霾污染、工业集聚和工业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关系。工业集聚会加剧雾霾污染程度,工业效率的提高会降低雾霾污染程度;雾霾污染则会抑制工业集聚和工业效率水平提高;工业集聚和工业效率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
关键词:
雾霾污染 工业集聚 工业效率 交互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