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34)
2023(10499)
2022(8967)
2021(8494)
2020(7148)
2019(16163)
2018(15836)
2017(30261)
2016(15852)
2015(17988)
2014(17074)
2013(16219)
2012(14127)
2011(12098)
2010(11674)
2009(10157)
2008(9297)
2007(7924)
2006(6245)
2005(4904)
作者
(39035)
(32560)
(32278)
(30630)
(20419)
(15453)
(14616)
(12707)
(12391)
(11196)
(11028)
(10776)
(10113)
(10041)
(9774)
(9753)
(9653)
(9524)
(9312)
(9194)
(7689)
(7647)
(7631)
(7455)
(7425)
(7248)
(7064)
(6962)
(6542)
(6415)
学科
(57323)
经济(57278)
管理(50896)
(49013)
(43425)
企业(43425)
方法(29293)
数学(25936)
数学方法(25503)
技术(17303)
中国(16656)
(15851)
(14862)
业经(14450)
技术管理(12604)
理论(11126)
地方(10882)
(10664)
财务(10603)
财务管理(10583)
(10277)
贸易(10271)
(10015)
企业财务(9741)
农业(9723)
(9677)
(8915)
(8614)
(8497)
银行(8477)
机构
学院(202307)
大学(198235)
管理(86730)
(82313)
经济(80829)
理学(76205)
理学院(75535)
管理学(74338)
管理学院(73944)
研究(57484)
中国(42266)
(38880)
(36327)
科学(33215)
财经(29864)
中心(28667)
(28484)
业大(27699)
(27439)
(25813)
(25351)
师范(25097)
经济学(25038)
(24881)
技术(23307)
商学(23282)
北京(23145)
商学院(23063)
研究所(22900)
经济管理(22835)
基金
项目(148385)
科学(119848)
研究(112005)
基金(108322)
(93146)
国家(92353)
科学基金(82436)
社会(72413)
社会科(68914)
社会科学(68900)
(60103)
基金项目(58190)
教育(53817)
自然(52877)
自然科(51792)
自然科学(51776)
自然科学基金(50863)
(49738)
编号(44758)
资助(42032)
(37414)
创新(34039)
成果(33673)
重点(33221)
(33105)
(31876)
课题(31006)
国家社会(30329)
教育部(29422)
人文(28995)
期刊
(80406)
经济(80406)
研究(53003)
中国(38316)
管理(33665)
(29248)
教育(27372)
科学(25432)
技术(25166)
学报(24883)
(21866)
大学(20682)
学学(19449)
农业(15357)
(14681)
金融(14681)
业经(14280)
财经(14160)
经济研究(13229)
(12262)
科技(11682)
技术经济(10838)
问题(10133)
商业(9406)
(9314)
财会(9087)
(9060)
职业(8844)
理论(8688)
现代(8519)
共检索到277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东萍  杨晓扬  张少云  刘国栋  
“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实践主要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科交叉理论不足、教学内容与实际问题脱节、思政价值发挥不足等问题。为此,引入STEM能力框架,结合现代物流复合型人才需求,从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重新定义课程的教学目标;以行业标准、政府规划、企业发展历程、实际工程案例等行业实际资料为载体,将各相关学科基础逻辑引入课程,打破学生单门课程思维限制,提升学生利用综合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坤  
根据思政建设的模式进行物流设施以及设备的课程,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文章以物流的设施和设备的课程为基础阐述了思政教学的特点以及经过实践调查发现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媛  畅红琴  
基于30个省的数据,检验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人力资本门槛。研究表明:交通、邮电和教育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存在单一门槛,能源和医疗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存在双重门槛,随着技术创新的提升需要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媛  畅红琴  
基于30个省的数据,检验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人力资本门槛。研究表明:交通、邮电和教育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存在单一门槛,能源和医疗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存在双重门槛,随着技术创新的提升需要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邹霞  
在“新文科”背景下,根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内容要求,在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中引入PDCA教学法,建立行之有效的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模式。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智能物流设施与设备”为例,分析了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授课模式下,如何将专业课与思政元素合理融合。最后引入真实课程案例,介绍本专业课的思政教学设计方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寿生  董升  
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金华电网500千伏电压等级变电站5所,220千伏电压等级变电站25所,110千伏电压等级变电站105所。2012年前,变电设备缺陷数量较少,缺陷种类简洁,变电设备厂家比较集中,缺陷管理模式比较单调,变电设备遗留缺陷基本在掌控范围内,且消缺备品比较集中,缺陷消除率高,消缺质量可靠。变电缺陷管理实行"五个一"管控模式,基本做到:变电设备缺陷发现一条、登记一条、审核一条、处理一条、闭环一条。近年来,变电设备缺陷数量的快速增长,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林海芬  苏敬勤  
管理创新逐渐成为企业竞争优势最重要和持续的来源,但其复杂性及其对组织绩效影响的滞后性使得学者和实业家对管理创新效力提升问题倍感困惑。为此,以普遍存在的引进型管理创新为研究对象,尝试从企业动态能力观视角提出提升管理创新效力的思路或研究框架,并进一步从管理者个人和组织双层面阐释动态能力的提升路径,旨在为管理创新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卫  
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分析了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创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历程、教学实施的创新探索,为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柴盈  曾云敏  
由宪法秩序、治理结构和操作规则构成的嵌套性制度分析框架可以诠释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效率问题。通过对资源型、纯公共品型、收费型和半收费型四类农村基础设施的研究,推演出农村基础设施有效供给制度的标准是以最小的交易成本最大程度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而政府与农民合作组织联合供给制度能够长效地实现这个目标。当前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需要进行创新设计,包括转变中央政府职能、组织农民自主和自愿合作以及以劳代资、科学定价。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范如国  张鹏飞  
在分析产业集群创新特征和我国产业集群面临主要问题基础上,从创新能力要素角度建立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比较框架"韬",包括技术、吸引力和开放型支持三个方面要素。运用"韬"框架比较分析我国典型高科技产业集群——中关村同发达国家产业集群——硅谷的创新能力,比较结果显示我国产业集群普遍面临技术水平偏低、缺乏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以及资本市场缺少对创新企业战略性长期资金支持的问题。根据"韬"框架的分析结果提出提升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石永强  杨柳  张智勇  
以《物流配送理论与应用》课程为例,研究如何培养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对当前课程教学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华南理工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的资源优势,探索适合本课程的创新教学方式。《物流配送理论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将从授课内容、教学方式、实践应用等各方面进行,有助于全方位培养和提升物流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石永强  杨柳  张智勇  
以《物流配送理论与应用》课程为例,研究如何培养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对当前课程教学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华南理工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的资源优势,探索适合本课程的创新教学方式。《物流配送理论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将从授课内容、教学方式、实践应用等各方面进行,有助于全方位培养和提升物流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辉  王庭锡  孙咏  
本文利用2012-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从生命周期视角探究了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区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对衰退期企业影响较小。进一步细分样本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对成长期和成熟期非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并且显著促进了成长期和成熟期制造业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和渐进性技术创新。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能够通过提升成长期制造业企业冗余资源水平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并且激励了成长期企业和成熟期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从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为数字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政府如何有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创新扶持和激励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牟彬   黄浩  
本文基于A股上市商贸流通企业样本数据,系统探索了数字基础设施对其数字创新导向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与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创新导向的广度和强度显著正相关。在通过工具变量法和若干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保持不变。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主要通过提高知识宽度和缓解融资约束两个渠道来提高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创新导向。本文丰富了数字基础设施与数字创新导向的研究内容,为业界如何借助数字基础设施推进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进程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卫红  
该文运用生物免疫系统的相关理论,整合内部控制要素,构建了基于免疫理论的内部控制框架,以期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化建设和自我评估提供新的技术路线,并从理论上拓展生物免疫理论的应用范围和开拓内部控制要素的新视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