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75)
2023(14997)
2022(13192)
2021(12538)
2020(10615)
2019(24801)
2018(24757)
2017(48710)
2016(26129)
2015(29761)
2014(29686)
2013(29150)
2012(26570)
2011(23781)
2010(23961)
2009(21819)
2008(21017)
2007(18291)
2006(16002)
2005(13741)
作者
(73930)
(61192)
(61077)
(58064)
(39022)
(29411)
(27815)
(24263)
(23231)
(21833)
(20765)
(20403)
(19379)
(19238)
(19070)
(18543)
(18266)
(18205)
(17603)
(17520)
(15123)
(14923)
(14836)
(14054)
(13846)
(13567)
(13449)
(13446)
(12335)
(11941)
学科
(104397)
经济(104281)
管理(75028)
(71479)
(59036)
企业(59036)
方法(53281)
数学(47340)
数学方法(46578)
中国(28405)
(27799)
(26779)
(23051)
贸易(23041)
(22543)
业经(22179)
(20627)
地方(18931)
(18793)
农业(18131)
理论(17821)
技术(16604)
(16397)
财务(16312)
财务管理(16274)
(16227)
(15766)
银行(15729)
环境(15490)
企业财务(15324)
机构
大学(370628)
学院(370134)
管理(149672)
(148105)
经济(144999)
理学(130792)
理学院(129426)
管理学(126824)
管理学院(126157)
研究(116030)
中国(86896)
(77899)
科学(71784)
(68140)
(56765)
财经(55597)
(55551)
业大(54771)
中心(53200)
(51976)
研究所(51768)
(50609)
北京(48869)
(47408)
师范(46961)
经济学(45102)
农业(43665)
(42551)
(42257)
财经大学(41650)
基金
项目(255531)
科学(201260)
研究(186840)
基金(185833)
(161099)
国家(159800)
科学基金(138285)
社会(116755)
社会科(110744)
社会科学(110714)
(99399)
基金项目(98424)
自然(90916)
自然科(88836)
自然科学(88816)
教育(87503)
自然科学基金(87181)
(83558)
资助(78073)
编号(77190)
成果(61306)
(56798)
重点(56582)
(53570)
(53079)
课题(52202)
创新(49447)
科研(49147)
教育部(49109)
大学(48206)
期刊
(153181)
经济(153181)
研究(105578)
中国(64477)
学报(55968)
管理(54547)
科学(51564)
(50319)
(49350)
大学(43217)
教育(40824)
学学(40712)
农业(34647)
技术(34612)
(29313)
金融(29313)
财经(26364)
业经(26170)
经济研究(25333)
(22404)
问题(20852)
图书(18744)
技术经济(18379)
统计(18228)
理论(18226)
(17472)
科技(17238)
(17169)
商业(17077)
实践(16663)
共检索到523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危黎黎  张虎  
文章采用非线性STAR模型对1991年1季度至2014年3季度我国出口同比增长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为:(1)我国出口以9.12%的均衡增长率实现在"波动中增长"与"波动中缩减",此均衡水平与我国首次制定的《对外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10%左右的增长目标相吻合。(2)我国出口波动具有非对称性,且较多年份的出口额增长率位于高转换区域;区域之间转换速度较快,国内外冲击容易导致我国出口增长发生非线性转换,这与我国出口周期特征是一致的。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危黎黎  张虎  
对季节成分的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是利用时间序列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必不可少的一步。本文首次对比季节线性与季节非线性不同处理方式对经济变量带来的影响,探寻并证实季节非线性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我国出口季度增长率数据为例,采用能同时刻画经济变量季节波动和周期波动都具有非线性特征的SEASTAR (季节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基于RMSE和MAE评价标准统计量,无论是样本内拟合还是样本外多步预测,SEASTAR模型的效果都远远优于季节为线性的嵌套模型。(2)对"季节调整后"的出口额季度增长率采用STAR模型进行拟合,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发现:由STAR模型和SEASTAR模型得到关于出口额周期波动的非线性转换区间具有偏弱的一致性。因此,对季节波动具有非线性特征的时间序列,采用传统季节线性模型或季节线性处理方式,如X-11、X-12等季节调整法不一定是最佳选择甚至不再适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展鹏  
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FDI波动、出口波动及产出波动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波动、出口波动及产出波动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长期内,对于出口波动而言,产出波动和FDI波动对其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产出波动的影响效应要高于FDI波动的影响效应。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显示,FDI波动是出口波动的单向格兰杰原因,产出波动和出口波动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产出波动与FDI波动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显示,出口波动对来自其自身冲击的响应在三种冲击中最为强烈;FDI波动对来自其自身的冲击以及来自产出波动冲击的响应比来自出口波动冲击的响应更为强烈;产...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政  李天皓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日本第一大进出口贸易伙伴,而人民币汇率改革使得人民币的波动区间不断增加,人民币对日元的汇率波动对中日贸易的影响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利用门限回归模型将人民币对日元的汇率波动分为高波动和低波动两类,在这两类波动情况下,汇率波动对出口分别有不同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有:一、门限效应检验表明汇率波动对出口有非线性影响。二、门限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显示人民币对日元汇率波动较小时,中国对日本的出口贸易受到汇率波动的负向影响;而波动较大时,影响不显著。三、对样本分不同时间预测,结果显示汇率波动是预测出口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门限非线性模型优于线性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军  范立夫  周亚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出口导向战略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繁荣,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的进口需求。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出口和美国的需求之间存在一种稳健的依存关系。但是,伴随美国经济此轮复苏,中国出口贸易并未像人们预期的那样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2015年的中国对美出口状况依然差强人意。本文采用非线性平滑转移模型(STR),根据2000年至2015年的月度数据,对可能影响中美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到深层次原因。结果发现:东南亚等国家的出口替代、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以及美国居民消费需求等因素,都会以线性或非线性的方式影响中美贸易。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军  范立夫  周亚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出口导向战略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繁荣,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的进口需求。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出口和美国的需求之间存在一种稳健的依存关系。但是,伴随美国经济此轮复苏,中国出口贸易并未像人们预期的那样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2015年的中国对美出口状况依然差强人意。本文采用非线性平滑转移模型(STR),根据2000年至2015年的月度数据,对可能影响中美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到深层次原因。结果发现:东南亚等国家的出口替代、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以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童光荣  姜松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石油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石油价格存在杠杆效应,并采用非线性高斯随机场动态模型,考察石油价格波动对GDP增长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不断上涨的石油价格对GDP波动影响存在不对称性,对产出存在明显的滞后冲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富有  张中岩  刘希章  
本文通过构建非线性BEER模型揭示了人民币汇率的有效组成部分,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内在原因,通过情景模拟对人民币汇率长期波动的未来情况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基本经济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协整关系,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是非线性系统内生性调整、短期临时因素冲击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的短期结果,长期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变化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人民币汇率长期趋势较为稳定。鉴于此,本文从汇率改革、市场预期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防范汇率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富有  张中岩  刘希章  
本文通过构建非线性BEER模型揭示了人民币汇率的有效组成部分,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内在原因,通过情景模拟对人民币汇率长期波动的未来情况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基本经济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协整关系,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是非线性系统内生性调整、短期临时因素冲击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的短期结果,长期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变化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人民币汇率长期趋势较为稳定。鉴于此,本文从汇率改革、市场预期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防范汇率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建平  郭建华  
文章利用1993年1月至2008年9月的月度数据,使用非线性STAR模型技术对我国的外汇储备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外汇储备月度数据具有明显非线性特征,可以使用ESTAR模型表达;外汇储备数据具有显著阶段性特征,并且外汇储备数据在两种不同的机制下相互转换,转换速度缓慢。最后,基于ESTAR模型的实证分析,给出一些相关政策建议,认为充分的外汇储备有助于维护国民经济稳定运行,抑制金融危机的影响,削减外汇储备应当审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方卉  李翠霞  
本文应用三区制马尔可夫截距和方差转移的一阶自回归(MSIH(3)-AR(1))模型,对我国生猪价格的非线性波动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MSIH(3)-AR(1)模型很好拟合了我国生猪价格的变动过程,显著支持"价格下跌"、"价格平稳增长"和"价格快速上涨"三区制的划分,并且在不同区制上,生猪价格具有不同的波动水平、转移概率和持续期,因而价格调控政策应该依据区制特征来制定,最后给出了稳定生猪价格波动的政策意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宇雯  
本文以不同要素密集型产品出口额的两两比值刻画我国出口结构,引入描述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虚拟变量,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误差修正模型(ARDL-ECM)与Pesaran边界检验方法,就1999年1月至2008年10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率对我国出口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朔  沈得芳  
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趋势明显,研究出口企业如何应对汇率波动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采用微观层面的数据并借助门限回归模型来考察汇率波动对中国企业出口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要小于汇率水平变化的影响,且不同的汇率波动幅度下企业的出口行为不尽相同。人民币汇率波幅较小时未对企业出口造成负向作用,但当人民币汇率波幅较大时企业出口会受到明显的负向冲击,当人民币汇率波幅更进一步扩大时由"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使得最具竞争力的出口企业留在国际市场,因而汇率波动对企业出口的负向作用有所减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伯伟  田朔  
本文在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出口供给模型的基础之上,运用2000-2011年147个国别面板数据考察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在汇率改革前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继而采用门限回归方法构建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检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的非对称影响,结论显示:当人民币大幅升值时将阻碍出口,但人民币贬值和升值幅度较小时将促进出口。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翔  张小宇  
为了进一步探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选取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的国际市场商品现货价格指数,利用非线性ST-SVAR模型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与我国PPI、CPI价格指数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我国PPI与CPI产生较为显著地正向影响;我国PPI对CPI不仅存在成本推动型影响,而且还存在从CPI到PPI的反向倒逼机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