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0)
- 2023(12810)
- 2022(10946)
- 2021(10259)
- 2020(8938)
- 2019(20515)
- 2018(20479)
- 2017(39611)
- 2016(21691)
- 2015(24525)
- 2014(24793)
- 2013(24234)
- 2012(22418)
- 2011(19876)
- 2010(19666)
- 2009(18093)
- 2008(17810)
- 2007(15996)
- 2006(13243)
- 2005(11684)
- 学科
- 济(86519)
- 经济(86418)
- 管理(61118)
- 业(58892)
- 企(48474)
- 企业(48474)
- 方法(44518)
- 数学(39759)
- 数学方法(39239)
- 财(24816)
- 农(23205)
- 中国(21400)
- 学(19743)
- 制(18027)
- 业经(17164)
- 务(16216)
- 财务(16157)
- 财务管理(16119)
- 地方(16058)
- 贸(15388)
- 贸易(15386)
- 企业财务(15352)
- 易(14959)
- 农业(14852)
- 理论(14288)
- 银(13822)
- 银行(13778)
- 体(13544)
- 融(13338)
- 金融(13330)
- 机构
- 学院(308192)
- 大学(308147)
- 济(122811)
- 经济(120211)
- 管理(117811)
- 理学(102520)
- 研究(101513)
- 理学院(101391)
- 管理学(99287)
- 管理学院(98725)
- 中国(75169)
- 科学(65280)
- 京(64328)
- 农(58307)
- 财(56576)
- 所(52020)
- 业大(50758)
- 中心(48090)
- 研究所(47744)
- 农业(46567)
- 江(45815)
- 财经(45769)
- 经(41642)
- 北京(39412)
- 范(39034)
- 师范(38491)
- 经济学(38035)
- 院(36706)
- 州(36047)
- 经济学院(34560)
- 基金
- 项目(214037)
- 科学(167667)
- 基金(155692)
- 研究(150774)
- 家(137757)
- 国家(136677)
- 科学基金(116480)
- 社会(94386)
- 社会科(89492)
- 社会科学(89468)
- 省(84850)
- 基金项目(82424)
- 自然(78094)
- 自然科(76320)
- 自然科学(76293)
- 自然科学基金(74940)
- 划(71720)
- 教育(71049)
- 资助(64821)
- 编号(60188)
- 重点(48814)
- 成果(48266)
- 部(47545)
- 发(45036)
- 创(44376)
- 科研(42191)
- 课题(41915)
- 创新(41611)
- 计划(40984)
- 教育部(40241)
- 期刊
- 济(125510)
- 经济(125510)
- 研究(81882)
- 中国(55630)
- 学报(55578)
- 农(51706)
- 科学(47687)
- 财(46050)
- 管理(41355)
- 大学(41268)
- 学学(39365)
- 农业(34897)
- 教育(30780)
- 技术(27948)
- 融(25035)
- 金融(25035)
- 财经(22740)
- 业经(21115)
- 经济研究(20751)
- 经(19540)
- 业(18605)
- 问题(17175)
- 版(16489)
- 统计(16128)
- 技术经济(14944)
- 策(14461)
- 业大(14416)
- 科技(14081)
- 理论(13890)
- 商业(13697)
共检索到435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俊浩 张婷 张鹏 木万福 杨龙 张建华 黄晓蓉 寸婕 管俊娇
【目的】为了解花菜类种质的遗传基础,分析种质群体的亲缘关系,为花菜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选用22对SSR引物,利用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技术对96份花菜类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Nei’s遗传距离和非加权配对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以及以Structure软件的混合模型聚类法推断材料构成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22对引物在96份材料中共扩增出91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为4.136个。从22对引物中筛选出了10对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多态性引物,可用于花菜类作物种质资源的鉴定和研究。根据花球性状,将材料分为青花菜(24份)以及花椰菜(72份)2个组群,经多态性分析,2个组群的观察等位基因数值(Na)分别为2.727和3.091;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910和1.841;Shannon′s 指数(I)分别为0.675和0.667,说明这2个组群的遗传多样性均不够丰富。聚类分析也将96份材料分为2个组群,第Ⅰ组为24份青花菜材料,包括1份西兰苔杂交种和23份青花菜杂交种;第Ⅱ组为72份花椰菜材料,包括29份花椰菜自交系、36份花椰菜杂交种和7份花椰菜主栽品种。花椰菜自交系被分到了4个亚群,但在各亚群中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小,杂交组配时,选用不同亚群的自交系进行组配,以获得更大的杂交优势。群体结构分析中,当K=2时△K出现明显的峰值,最大值为1658.48,为最佳群体组群数,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且96份材料的Q值均大于0.6,说明该花菜资源的遗传结构较为单一。【结论】所参试材料种质群体内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遗传背景单一,亟需重视对遗传背景差异大、亲缘关系远的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加强种质材料共享和交流,促进花菜种业发展。
关键词:
花菜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铖铖 燕丽萍 吴德军 王因花
【目的】白蜡是北方重要的盐碱地造林树种,了解白蜡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对于白蜡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至关重要。【方法】利用筛选的SSR标记,对来自9个不同地理区域的共380份白蜡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分化分析、分子变异分析(AMOVA)、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主坐标(PCoA)与群体结构分析。【结果】12对SSR引物在所有白蜡中都能进行扩增,等位基因(N_a)共51个,平均每对引物观察到4.287个等位基因,PIC为0.119 7~0.750 9,平均为0.532 9,高于0.5;白蜡居群的群体内近交系数(F_(is))平均为0.016,群体近交系数(F_(it))平均为0.091,显示杂合频率高,居群近交较多,群体分化率(F_(st))平均为0.095,存在中度程度的遗传分化,基因流(N_m)平均为4.199,居群间基因交流非常丰富;AMOVA分析结果表明9个白蜡居群的遗传差异主要来源于个体间(91%);群体结构分析结果显示,9个来自不同地理区域的白蜡居群中存在3个不同的基因库,居群间在进化上相对独立,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混合,遗传组分相对单一,与UPGMA和PCoA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2个SSR标记多态性较好、稳定性较高,能有效鉴别来自9个不同地理区域白蜡居群的380份种质资源,并揭示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可为白蜡的种质保存和育种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SSR标记 白蜡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洪果 贾宏炎 李武志 杜红岩 乌云塔娜 刘攀峰 包文泉
通过分析杜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旨在为杜仲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利用9对基因组SSR引物对42个杜仲群体的868份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分子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42个杜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均较高;(2)遗传结构分析表明,42个群体宜分为2个类群;(3)分子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杜仲的遗传变异主要在群体内,占93%,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仅占7%,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低,相似程度高。本研究认为:杜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杜仲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水平低,相似程度高;杜仲的遗传变异以群体内的变异为主,保护杜仲的遗传多样性时,应保存尽可能多的种群和特异单株。
关键词:
杜仲 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卞华 申晴 韦海燕 蒋亚君 丁西朋 白昌军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为复杂性状关联分析提供基础。本研究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8份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个多态性SSR标记在68份柱花草种质中共检测到146个等位基因,平均为4.867个,每个SSR标记的Shannon信息指数(I)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676~1.690和0.363~0.764,平均为1.195和0.577。根据SSR标记数据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可将68份柱花草种质资源分为6类,群体结构分析中在ΔK达到最大时,K=6,因此将68份柱花草材料划分为6个群体,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将为柱花草遗传背景研究、种质资源评价和优良种质筛选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寇淑君 霍阿红 付国庆 纪军建 王瑶 左振兴 刘敏轩 陆平
【目的】利用荧光SSR研究中国糜子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为糜子品种改良、种质创新和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地理来源且表型差异较大的6份糜子材料对SSR引物进行筛选,通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获得条带清晰、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糜子SSR引物,对筛选出的引物5′末端进行6-FAM、HEX、ROX和TAMRA荧光标记,利用基因分析仪检测不同等位变异的扩增片段大小,并以此来分析131份糜子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结果】从202对SSR引物中共筛选出22对扩增稳定、多态性好的SSR引物,能同时适用于传统变性PAGE胶电泳和荧光SSR标记-全自动分析检测技术。22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28个主要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5.82个;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3572—0.8132,平均0.6284;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934—0.8150,平均0.5874;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5427—1.7681,平均1.2062。不同生态区糜子种质间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为0.0764—0.7251,平均0.3121,遗传一致度的变化范围为0.4843—0.9265,平均0.7465。其中,北方春糜子区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遗传距离最小,遗传一致度最高,亲缘关系较近。UPGMA聚类分析显示,北方春糜子区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材料聚为一类,个体间聚类,东北春糜子区的育成品种和农家种聚类结果一致,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育成品种在多个组群中都有出现。通过绘制K与△K的关系图,K=4时,△K最大,据此将131份糜子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代表北方春糜子区;类群Ⅱ主要来自东北春糜子区;类群Ⅲ主要是北方春糜子区,群组Ⅳ主要是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各群体中大部分品种亲缘关系单一,少数品种含有其他组群的遗传成分。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糜子的遗传差异与地理来源相关。【结论】北方春糜子区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东北春糜子区的育成品种主要以农家种为遗传背景选育而来,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在育种过程中引种资源广泛,与其他生态区存在基因交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羽 陈进 高文渊 张晓娟
为了掌握陕南地区油菜主要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了解其遗传背景,明确各材料间的亲缘关系,为油菜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34对有多态性的SRAP标记和25对SSR标记,对56份陕南地区油菜自交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SRAP标记共检测到273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8个等位基因,每个SRAP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32~0.93,平均值为0.64。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集中在0.47~0.93,两两遗传相似系数的平均值为0.69,变幅为0.34~0.93,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47处,所有材料被聚为一类。SSR标记共检测到15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7个等位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立新 杨途熙 魏安智 冯世静 陈旅 侯娜
为探讨花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特征,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陕西、山西、云南、四川、甘肃5个种源地的269份花椒属样品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12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了16对图谱带型清晰、丰富、重复性好的引物组合;269份花椒属样品用这些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69条清晰可重复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51条,多态性比率为93.8%;通过UPGMA分子系统聚类法,将269份花椒属种质划分为2个类群,即竹叶椒类群和花椒类群;在所研究的5个种源中,陕西花椒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陕西和甘肃花椒的遗传距离最小,陕西和云南花椒的遗传距离最大;AMOVA分子变异分析显示,在花椒总的遗传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盼 栗丹阳 马锦林 梁文汇 庞晓明 龙萃 马婧怡 郭惠红
【目的】千年桐是大戟科油桐属的一种重要的工业油料树种,较同属的油桐具有更强的抗枯萎病能力,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因千年桐栽培历史短及种质管理的不足,目前对其分子遗传方面的研究还非常有限。本研究旨在开发千年桐的基因组SSR标记,进而开展其种质的鉴定、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方法】采用RAD测序技术获得千年桐简化基因组以开发SSR标记,基于SSR标记利用分子变异分析(AMOVA)、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主坐标(PCoA)与群体结构分析等方法对来自3个不同地理分布的共105份千年桐种质资源进行研究。【结果】17个多态性的三核苷酸基因组SSR标记被开发,并能够很好地鉴别所有收集的105份千年桐种质。在其中62份种质中检测到85个私有等位基因,涉及15个SSR位点。AMOVA分析发现,千年桐群体间呈现出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但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远高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群体结构分析显示,3个来自不同地理分布的千年桐群体中存在4个不同的基因库,群体间既有进化独立性,又有较高程度的遗传混合,这一结果与UPGMA和PCoA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新开发的17个SSR标记有效鉴定了105份千年桐种质,揭示了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对千年桐种质保存和育种计划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美荣 许勇 詹永乐 郭绍贵 任毅 宫国义 张海英
为明确供试甜瓜育种材料间的遗传关系,为育种工作提供有益信息,利用23对SSR引物对39份甜瓜育种材料(双亲、F1)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共检测到71等位变异位点,平均每对引物产生等位变异数3.087个、Shannon-Weaver指数为0.893。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供试育种材料分为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两大类群。群体结构分析还阐明了各育种材料的遗传组成,84.62%的育种材料血缘相对比较单一,15.38%的育种材料拥有混合来源。研究结果为亲本选配、优良育种材料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春秀 李全胜 李有忠 庄振刚 谢宗铭
为弄清新疆早熟陆地棉的遗传背景、群体结构及为进一步进行关联分析提供理论支持,运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1份新疆北疆地区近50年来选育及推广的早熟陆地棉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8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检测到5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33个,多态性比率为66%;PIC(多态信息含量)变幅为0.5680~0.7846,平均值为0.646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1份新陆早品种在遗传距离为0.42时可划分为3类,多数品种属于第3大类群。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当K=4时,△K值最大,表明可将41份材料分为4个类群,每一个品种均属于4个类群,而不明显属于某一类群。新陆早系列在选育过程中,亲本...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宗绪晓 Rebecca Ford Robert R Redden 关建平 王述民
【目的】评价豌豆属(Pisum L.)2个种5个亚种下,共8个资源类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揭示豌豆属下资源群体结构及其遗传关系远近,验证传统植物学分类的可靠程度,为充分发掘、利用豌豆野生种质提供必要信息。【方法】利用21对豌豆多态性SSR引物,对来自世界5大洲62个国家的豌豆属94份栽培种质(P.sativum ssp.sativum var.sativum)及其1个近缘野生种(P.fulvum),3个野生亚种(P.sativum ssp.abyssinicum、P.sativum ssp.asiaticum、P.sativum ssp.transcaucasicum)和3个野生变种(P.sat...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倩 王齐帅 黄瑾 朱威霖 陈晓汉 陈秀荔 李艳和 彭敏
为客观评估广西南宁周边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采集来自南宁的3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埃及群体(AJ)、良庆群体(LQ)和上林群体(SL),以及湖北荆州(JZ)和江西湖口(HK)的群体各1个,采用形态学结合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方法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水平。形态分析结果显示,雌性群体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68.59%,雄性群体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73.60%;3个南宁群体(AJ,LQ,SL)与JZ群体聚为一类,3个南宁群体间具有较高的形态相似度。微卫星分析结果显示,AJ群体和LQ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SL群体和HK群体次之;LQ群体与SL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和遗传距离最小。结果表明广西南宁克氏原螯虾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从国外引种或国内不同地理来源群体的杂交可能是提高克氏原螯虾群体遗传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形态性状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可 马徐发 谢鹏 高萌 郭焱 谢从新 侯杰
利用16对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新疆额尔齐斯河干流北湾河段、支流哈巴河以及乌伦古湖拟鲤(Rutilus rutilus)3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6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期望杂合度He和等位基因数AN分别为0.902 9、0.916 8和18.937 5,遗传参数均反映出3个群体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乌伦古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略低于哈巴河和北湾群体。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乌伦古湖群体与哈巴河和北湾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因素可能为盐度。遗传分化指数和UPGMA聚类分析显示3个群体间均未发生种群遗传分化。分子变异分析(AMOVA)显示个体间的变异贡献率为88.47%,仅少部分变异来源于群体间(1.83%),表明拟鲤3个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水平较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可为 宋文 王青云 夏儒龙 王守荣 邓国乔 成为为 曹小娟
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鳜(Siniperca chuatsi)性腺转录组进行分析,筛选获得可设计引物的微卫星序列4 986条。随机合成239对微卫星引物,其中27个微卫星标记(11.30%)在12个鳜群体中呈现多态性,等位基因数2~8(5.63±1.84),有效等位基因数1.86~6.80(3.99±1.56),观测杂合度0.21~0.78(0.49±0.16),期望杂合度0.46~0.85(0.71±0.12),平均多态信息量0.37~0.84(0.66±0.15),基因流0.11~2.14(0.67±0.45)。在12个鳜群体中,嘉鱼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大;武汉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平均期望杂合度高;12个群体遗传距离为0.103 0~1.511 7,遗传相似系数为0.220 5~0.902 2;抚远群体和顺德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1.511 7),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220 5);韶关群体和顺德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103 0),遗传相似系数最大(0.902 2);UPGMA聚类分析显示珠江水系一支与长江水系一支先聚集后再与黑龙江水体支汇聚;12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_(ST)介于0.041 8~0.611 0,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张娜 于拴仓 张凤兰 隋光磊 余阳俊 赵岫云 汪维红 苏同兵 卢桂香
芥蓝的研究多集中在分类、常规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等方面。随着芥蓝杂交种的问世,杂交种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市场效果明显,因此,对芥蓝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等研究尤为重要。选取分布在甘蓝9条染色体上的55对SSR引物,从中筛选出多态性好、分布均匀的15条SSR引物对98份芥蓝自交系进行分析,共得到65个多态性带型。采用UPGMA方法构建了一张聚类图,在相似系数为0.71时,将98份芥蓝自交系初步分为1,2,3,4,5组。研究结果为芥蓝育种中的亲本选配、杂交种鉴定和资源保护等提供了依据。在试配芥蓝新组合时,应选择遗传距离较远的自交系作为重点材料,后代的杂种优势会更显著。
关键词:
芥蓝 SSR 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