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84)
- 2023(13734)
- 2022(12044)
- 2021(11352)
- 2020(9451)
- 2019(21943)
- 2018(21666)
- 2017(42319)
- 2016(22772)
- 2015(25338)
- 2014(25212)
- 2013(24598)
- 2012(22271)
- 2011(19803)
- 2010(19298)
- 2009(17228)
- 2008(16365)
- 2007(13781)
- 2006(11440)
- 2005(9459)
- 学科
- 济(86450)
- 经济(86354)
- 管理(64668)
- 业(61967)
- 企(52010)
- 企业(52010)
- 方法(45089)
- 数学(39778)
- 数学方法(39228)
- 财(22660)
- 农(22498)
- 中国(20911)
- 学(19493)
- 业经(18898)
- 地方(16349)
- 务(15321)
- 财务(15251)
- 财务管理(15224)
- 农业(15157)
- 贸(14936)
- 贸易(14930)
- 理论(14867)
- 技术(14607)
- 易(14511)
- 企业财务(14490)
- 制(14056)
- 和(13798)
- 环境(13563)
- 划(12170)
- 银(11938)
- 机构
- 大学(313100)
- 学院(311850)
- 管理(127283)
- 济(119876)
- 经济(117356)
- 理学(112422)
- 理学院(111202)
- 管理学(109050)
- 管理学院(108489)
- 研究(99526)
- 中国(70865)
- 京(64812)
- 科学(64676)
- 财(53164)
- 农(52625)
- 业大(50353)
- 所(48811)
- 中心(45688)
- 研究所(45319)
- 财经(44327)
- 江(42168)
- 农业(41650)
- 经(40647)
- 范(40257)
- 师范(39825)
- 北京(39704)
- 院(36645)
- 经济学(36002)
- 州(34732)
- 财经大学(33634)
- 基金
- 项目(229226)
- 科学(180631)
- 基金(167858)
- 研究(163908)
- 家(147455)
- 国家(146288)
- 科学基金(126180)
- 社会(102697)
- 社会科(97358)
- 社会科学(97332)
- 基金项目(89889)
- 省(89691)
- 自然(84781)
- 自然科(82852)
- 自然科学(82827)
- 自然科学基金(81299)
- 划(76054)
- 教育(75753)
- 资助(68815)
- 编号(66043)
- 成果(51484)
- 重点(51069)
- 部(50443)
- 创(48074)
- 发(47932)
- 创新(44858)
- 科研(44717)
- 课题(44567)
- 教育部(43193)
- 大学(42852)
- 期刊
- 济(118661)
- 经济(118661)
- 研究(84064)
- 学报(53496)
- 中国(51166)
- 科学(47931)
- 农(46773)
- 管理(44394)
- 大学(40046)
- 财(39943)
- 学学(37987)
- 农业(32728)
- 教育(32382)
- 技术(27310)
- 融(21402)
- 金融(21402)
- 财经(20722)
- 业经(20323)
- 经济研究(19297)
- 经(17609)
- 业(16788)
- 科技(15795)
- 问题(15617)
- 图书(15604)
- 版(15152)
- 理论(14808)
- 技术经济(14479)
- 业大(14043)
- 实践(13773)
- 践(13773)
共检索到421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盖红梅 王兰芬 游光霞 郝晨阳 董玉琛 张学勇
【目的】通过对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和育种骨干亲本的全基因组多位点扫描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遗传关系及骨干亲本在小麦育种中的作用。【方法】利用ABI3730对中国66份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和13份育种骨干亲本的481个SSR位点进行基因型扫描分析。【结果】以基因型数据为基础的主坐标及NJ聚类分析,发现中国大面积推广品种可聚成6个大组,每一组中至少有一个骨干亲本。系谱分析表明,每一组中大面积推广品种和骨干亲本之间均存在密切的血缘关系,前者大多为骨干亲本的后裔;同一省份的品种多数聚在一起。来自同一组合的骨干亲本碧蚂4号含有的优势等位变异数多于大面积推广品种碧蚂1号,同样,郑引4号(St2422-46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新伦 王长有 王亚娟 张宏 吉万全
【目的】研究阿夫及其4个不同时期衍生品种(系)的农艺性状,阐明阿夫衍生品种(系)重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方法】在点播条件下,对阿夫及其4个不同时期衍生品种(系)的重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阿夫衍生品种(系)的株高明显降低,其中子四代的平均株高仅为阿夫的84.70%;子代株型由松散型逐步过渡到紧凑型,叶片由长窄逐渐变为短宽;穗长、单株有效穗数、千粒质量、穗粒质量和小区产量均显著增加,小穗数和穗粒数变化不明显。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千粒质量和穗粒质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株高对产量的负向贡献较大,单株有效穗数、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均不显著,其对产量直接作用的正...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会廷 李俊 汤永禄 吴春 向运佳 李朝苏 杨武云
为了解中国小麦骨干亲本及其衍生后代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表现,在盆栽网罩整株小麦条件下,采用蚜量比值法对454份中国小麦骨干亲本及衍生后代进行了禾谷缢管蚜成株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高感、感、中感、低感和低抗禾谷缢管蚜的材料分别占53.74%、25.11%、9.25%、9.91%和1.98%,无中抗、抗及高抗等级的材料。19份骨干亲本均不抗禾谷缢管蚜,其中江东门、矮孟牛和燕大1817表现为低感,其他中感至高感。435份衍生后代中,小偃22等9份材料表现为低抗可用于抗蚜育种,分别为阿夫、南大2419等5份骨干亲本的衍生后代。小麦育种中,需提高品种抗蚜性,减少蚜虫危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小军 徐鑫 刘伟华 李秀全 李立会
【目的】研究骨干亲本欧柔染色体片段在衍生后代的分布及所关联的性状,旨在揭示骨干亲本对后代品种的遗传贡献。【方法】对小麦骨干亲本欧柔及其衍生的23份在中国生产和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后代品种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和SSR扫描。【结果】在43个SSR位点欧柔特异等位变异在一代品种的传递频率高于理论比例0.38;在41个位点欧柔特异等位变异在二代品种的传递频率高于理论比例0.18;在21个位点欧柔特异等位变异被持续选择(在2个子代的分布频率分别大于0.38和0.18)。SSR标记与农艺性状关联分析表明,在Xwmc710、Xbarc235和Xbarc252位点,欧柔等位变异类型在后代具有高的分布频率且与较高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海霞 肖静 田纪春
【目的】探讨中国重要的小麦骨干亲本之一矮孟牛的遗传构成及其特异标记位点(染色体区段)在衍生后代中的传递频率和遗传贡献率。【方法】利用覆盖小麦全基因组的836个DArT标记对矮孟牛的3个亲本进行标记筛选,获得来自3个亲本的330个特异标记,并分析特异标记位点(染色体区段)在41份后代材料的遗传频率和遗传贡献率。【结果】亲本牛朱特的遗传物质对后代影响的覆盖涉及面最广,遗传贡献率最大,对后代衍生品种不同染色体的贡献率范围为21.5%(7A)—85.4%(5D),对A、B、D这3个基因组的贡献率分别为44.4%、51.8%和52.0%,对后代衍生品种(系)的遗传贡献率平均为52.2%,表明国外引进种质...
关键词:
矮孟牛 骨干亲本 DArT标记 衍生后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亓佳佳 韩芳 马守才 张莉莉 余欣欣 陈蕴文 毕晓静 史秀秀 牛娜 张改生
【目的】了解小麦骨干亲本小偃6号及其衍生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以及小偃6号对各代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方法】利用63对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SSR引物对小偃6号及其子1代到子6代的80个衍生品种(系)进行UPGMA聚类分析,以各衍生品种与小偃6号共有位点数占总位点数的百分比表示小偃6号对各世代的遗传贡献。【结果】63对SSR引物在81份材料中共检测到175个等位变异,等位变异数目为1~6,平均2.78个;SSR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的变化幅度为0.067 4~0.836 4,平均值为0.480 4;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幅度为0.521~0.931,平均值为0.664,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永贵 殷贵鸿 李慧慧 夏先春 阎俊 郑天存 吉万全 何中虎
【目的】利用高密度分子标记解析了周8425B衍生品种的遗传结构,并鉴定其携带的抗条锈病基因。【方法】利用921个DArT(Diversity Arrays Technology)标记和83个SSR标记分析周8425B及其50份衍生品种(系)间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区段传递,并利用关联分析定位抗条锈病基因。【结果】周8425B及其衍生品种的遗传相似性平均为67.6%,聚类分析结果与品种系谱来源基本一致。周8425B对其衍生一代、二代和三代的平均遗传贡献率分别为67.7%、63.6%和58.8%,在A、B和D基因组间遗传贡献率分别为68.7%、62.0%和59.4%。周8425B对其衍生品种的21条染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永贵 路亚明 闻伟锷 陈新民 夏先春 王德森 李思敏 童依平 何中虎
【目的】利用高密度SNP标记解析骨干亲本京411的遗传结构,并研究其根系性状遗传特征,为培育高产广适性品种奠定基础。【方法】选用京411及其14个衍生品种(系),包括衍生一代6份,衍生二代8份,每品种选取饱满且大小一致的种子在发苗网上生长6 d,每份材料选取大小一致的幼苗转移至培养盘,每个培养盘种植3次重复,连续培养15 d后测定苗期根部性状的最长根长、侧根长、主根长、总根长、侧根表面积、主根表面积、总根表面积、总根尖数和根系干重。利用90K SNP芯片分析京411及其衍生后代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区段传递,结合逐步回归分析定位苗期根部性状基因,探讨京411携带的优异根系基因在衍生后代中的分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慧 李丽丽 祝红艳 郭志富 陈丽静 张丽 钟鸣 邵国军
以辽宁地区水稻育种的主要亲本为试验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并应用52个SSR标记对55个粳稻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55个标记中,有18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共检测到等位基因83个平均每个标记3.75个。品种间相似系数在0.71~0.97之间,相似性较高,以0.82为标准,可分为8个大群,但主要生产应用品种多集中在第一大群中,显示出较近的亲缘关系,遗传基础相对单一。
关键词:
水稻 SSR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汤圣祥 王秀东 刘旭
【目的】明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常规水稻品种的更替趋势和核心骨干亲本。【方法】追踪、分析中国育成并推广的3 656份常规水稻品种的种植面积和血缘。【结果】新中国建立60年来,中国常规水稻品种经历了矮化育种,出现了8次新品种更新换代,其中,1953—1977年发生了3次,1978—2010年发生了5次。对中国常规新品种育成和产量提高作出重大贡献的核心骨干亲本35个,其中,籼稻19个,粳稻16个。研究同时发现,虽然中国水稻的单产和总产保持了较快增长,但是近30年来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速度逐步减缓,高增产品种推广面积和比例逐渐下降。【结论】60年来中国育成和推广的4 000余份优良常规水稻品种及其8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代帅帅 任民 蒋彩虹 程亚增 耿锐梅 张兴伟 程立锐 杨爱国
【目的】评价烟草骨干亲本主要病毒病抗性,分析抗病骨干亲本间的遗传多样性,明确不同抗源间的亲缘关系,为烟草病毒病抗性改良的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温室条件下采用苗期人工接种方法,对中国烟草育种过程中73份骨干亲本进行CMV、TMV和PVY 3种病毒病抗性鉴定,以CMV高抗、或TMV免疫、或PVY免疫为筛选标准,筛选抗病骨干亲本;并利用条带单一清晰、多态性稳定且分布在烟草24条连锁群上的103对SSR引物,对筛选出的抗病骨干亲本和烟草育种常用的4个主体优质亲本进行遗传多样性、聚类和主坐标分析。【结果】(1)不同供试材料间3种病毒病抗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筛选出的29份病毒病高抗或免疫的烟草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宪云 刘钊 曹英豪 白辉 刘丽娟 李莉云 刘国振
【目的】通过对水稻骨干亲本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蛋白质表达特征研究,了解其形成机理并促进其应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调查了6个水稻骨干亲本(9311、培矮64s、特青、珍汕97B、广陆矮4号和矮脚南特)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部位(苗期地上部与地下部、开花期剑叶和穗子、成熟期剑叶和穗子)与光合作用、活性氧清除及胁迫防御相关的9个蛋白质的表达。【结果】9个蛋白质的表达在不同骨干亲本间有多态性,尤其在地下部和穗子等部位的表达差异较大,而在叶片中的表达比较接近;此外,蛋白质表达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部位间也有多态性,反映了蛋白质表达的时空特异性。【结论】初步建立一条利用蛋白质特异抗体了解...
关键词:
水稻 骨干亲本 蛋白质 多态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知仪 张阳 李俊 魏会廷
春化是指某些植物需要在低温环境下放置一段时间才能诱导开花的过程,是植物适应寒冷冬季的一项重要功能。小麦中主要的春化基因是VRN-1基因,分别为VRN-A1,VRn-B1和VRN-D1。本课题通过使用PCR分子标记技术测定了骨干亲本南大2419的69个衍生系品种的VRN-1基因型。结果表明:在所有测试品种中,显性VRN-A1的频率为4.3%,显性VRN-B1的频率为30.4%而显性VRN-D1的频率为81.1%。显性VRN-A1和VRN-B1基因的分布频率呈现出从冬小麦区到春小麦区的上升趋势。同时也提出了其对今后育种工作的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宛柏杰 刘凯 赵绍路 朱静雯 刘艳艳 张桂云 朱国永 王爱民 唐红生 孙明法 严国红
【目的】为了分析不同抗性基因和基因组合对穗颈瘟抗性的变化。【方法】利用水稻稻瘟病抗病基因Pi-ta、Pi-b、Pigm和Pi54的功能或紧密连锁标记,对经过多年抗性筛选的80份骨干亲本材料进行基因型分析,并进行连续两年穗颈瘟接种鉴定。【结果】在80份试验材料中,只有4份携带Pi-b基因,5份携带Pi54基因,8份携带Pi-b+Pi54基因组合、10份携带Pi-b+Pi54+Pigm基因组合,只有Pi-b+Pi54+Pigm基因组合没有出现高感材料。连续两年穗颈瘟接种鉴定结果与基因型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单个抗病基因的抗病能力在逐步减弱,甚至丧失。【结论】在水稻品种选育中,聚合抗性强、抗谱互补的基因是增强水稻抗病能力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