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4)
- 2023(11870)
- 2022(10240)
- 2021(9529)
- 2020(8490)
- 2019(19475)
- 2018(19361)
- 2017(37473)
- 2016(20505)
- 2015(23126)
- 2014(23195)
- 2013(22827)
- 2012(21217)
- 2011(19055)
- 2010(18641)
- 2009(17216)
- 2008(17088)
- 2007(15235)
- 2006(12650)
- 2005(11216)
- 学科
- 济(81159)
- 经济(81067)
- 管理(56346)
- 业(55592)
- 企(45486)
- 企业(45486)
- 方法(42920)
- 数学(38393)
- 数学方法(37896)
- 财(22488)
- 农(21504)
- 中国(19523)
- 学(19344)
- 业经(16057)
- 贸(15520)
- 贸易(15518)
- 易(15106)
- 务(14829)
- 财务(14786)
- 财务管理(14749)
- 制(14736)
- 地方(14407)
- 农业(14152)
- 企业财务(14054)
- 理论(12599)
- 技术(12395)
- 和(12245)
- 银(12225)
- 银行(12169)
- 融(11775)
- 机构
- 大学(293527)
- 学院(292072)
- 济(115680)
- 经济(113268)
- 管理(110633)
- 研究(99363)
- 理学(96374)
- 理学院(95278)
- 管理学(93291)
- 管理学院(92782)
- 中国(73021)
- 科学(65614)
- 京(61668)
- 农(59856)
- 所(52354)
- 财(51918)
- 业大(50746)
- 研究所(48239)
- 农业(48057)
- 中心(46681)
- 江(43181)
- 财经(42188)
- 经(38463)
- 北京(37954)
- 范(36619)
- 师范(36074)
- 经济学(35726)
- 院(35700)
- 州(34152)
- 技术(32553)
- 基金
- 项目(204842)
- 科学(159381)
- 基金(149052)
- 研究(140640)
- 家(133726)
- 国家(132671)
- 科学基金(111826)
- 社会(87354)
- 社会科(82783)
- 社会科学(82758)
- 省(80793)
- 基金项目(78888)
- 自然(76656)
- 自然科(74913)
- 自然科学(74882)
- 自然科学基金(73556)
- 划(69291)
- 教育(65957)
- 资助(62525)
- 编号(55377)
- 重点(47114)
- 部(45444)
- 成果(44165)
- 发(43495)
- 创(42561)
- 科研(41112)
- 计划(41105)
- 创新(39912)
- 课题(38617)
- 教育部(37989)
共检索到412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宗泽 杨肖艳 杨昆红 段忠 赵自仙
【目的】为探讨形态性状和SSR标记鉴定的差异,为玉米SSR标记鉴定规程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从SSR标记鉴定规程中筛选出20对核心引物,对45个杂交玉米品种进行特异性和多样性分析。同时,测试了45个杂交玉米品种38个必测性状,基于形态性状进行特异性和多样性分析,比较分析形态性状鉴定与SSR标记鉴定之间的差异关系。【结果】45个杂交玉米品种SSR标记鉴定和形态性状鉴定的特异性结果一致,45个杂交玉米品种均具有特异性。20对SSR核心引物在45个玉米杂交种中检测到218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10.90个;平均有效等位变异为3.1600;平均Shannon-Weaver多样性信息指数为2.8922。38个必测性状在45个玉米杂交种中检测到178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性状检测到4.6842个;平均Shannon-Weaver多样性信息指数为1.2593;平均有效等位变异为2.7830。SSR标记和形态性状聚类分析显示,45个杂交玉米品种间的相似系数分别为0.62~0.94、0.31~0.68,聚类分析结果可将45个杂交玉米品种划分为3大类群,且两种聚类结果相似度较高。【结论】2个杂交种间的分子差异值是形态差异值的1.94倍,建议将SSR标记鉴定中分子差异值≥4作为一个申请品种具有特异性的判定标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德分 胡晓莉 杨绍林 李阳 吴彬 赵自仙 杨久
【目的】通过对云南84个玉米杂交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为云南玉米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提高育种效率。【方法】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和UPMGA方法对试验材料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均匀分布在玉米10条染色体上的61对SSR标记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SSR标记,共检测到622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222个等位变异位点,平均为10.23个;每对引物的多态信息量(PIC)在0.3240.920,平均为0.779,相似系数在0.6620.918;以0.745为界,将84份供试杂交种划分为5大类群,以0.753为界,将
关键词:
云南 玉米杂交种 SSR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倩 王齐帅 黄瑾 朱威霖 陈晓汉 陈秀荔 李艳和 彭敏
为客观评估广西南宁周边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采集来自南宁的3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埃及群体(AJ)、良庆群体(LQ)和上林群体(SL),以及湖北荆州(JZ)和江西湖口(HK)的群体各1个,采用形态学结合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方法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水平。形态分析结果显示,雌性群体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68.59%,雄性群体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73.60%;3个南宁群体(AJ,LQ,SL)与JZ群体聚为一类,3个南宁群体间具有较高的形态相似度。微卫星分析结果显示,AJ群体和LQ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SL群体和HK群体次之;LQ群体与SL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和遗传距离最小。结果表明广西南宁克氏原螯虾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从国外引种或国内不同地理来源群体的杂交可能是提高克氏原螯虾群体遗传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形态性状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金友 黎裕 王天宇 石云素 宋燕春 王海波
利用SSR,AFLP两种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23个玉米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并对这两种分子标记系统进行了比较。利用筛选出的40对SSR引物,检测到了202个等位基因。用12对AFLP引物组,检测到了444条有多态性的带。SSR和AFLP分子标记均有很高的多态性,SSR位点的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值达0 60,而AFLP多态性带比例是72%。两种分子标记结果将玉米种质划分为5组,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两种分子标记划分的结果也相近。研究认为SSR,AFLP两种分子标记系统均适合于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利锋 李会勇 唐保军 程泽强 王振华 铁双贵
【目的】分析河南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改良利用提供合理方案。【方法】利用表型和SSR标记基因型,对88份有代表性的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这些地方品种农艺性状表现出较大差异,表型聚类将其划分为7个类群,大部分品种聚在一个类群内,但仍有部分品种独立成群。SSR分析表明,每对引物可以稳定检测到2~10个等位基因,40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9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4.95个等位基因,遗传相似系数为0.63~0.89。SSR标记聚类分析同样将此材料划分为7个类群,大部分品种仍主要集中在一个主群内。Mental测验结果表明,表型同基因型距离矩阵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司书丽 刘晓萍 谢虹 何光荣 李立公 苏立生 张旭
对56个玉米杂交组合及其35个亲本自交系的株型性状进行了分析。杂交组合的株型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只有个别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自交系各个株型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很多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同时,对玉米自交系株型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帮助了解自交系株型特征的相似性,从而间接地反映它们遗传背景的差异程度。这些结果对玉米育种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玉米 株型性状 杂交组合 自交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利锋 李会勇 唐保军 程泽强 王振华 铁双贵
利用28对稳定的SSR引物分析了20份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12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4.43个,每对引物可以稳定检测到2~9个多态性片断,遗传相似系数为0.56~0.85。聚类分析将此材料划分为3个大群,其中来自山西地方品种划分在一个类群内,而来自河南的地方种质分布在3个类群中,多样性较高。据此结果,可对这些地方品种进行针对性的保存和改良利用。
关键词:
玉米 地方品种 SSR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兵伟 覃嘉明 黄安霞 覃永嫒 郑加兴 秦洪波 时成俏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0个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及杂种优势群划分。结果表明:42对引物标记60个玉米自交系共扩增出144个清晰的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可产生2~7个清晰可辨的条带,平均为3.43个,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518~0.978。60个自交系可分为9个类群,分析结果与这些自交系综合性状的差异性表现基本一致。"温带种质×热带种质"是研究中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
SSR 玉米自交系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凤格 田红丽 赵久然 王璐 易红梅 宋伟 高玉倩 杨国航
【目的】从育成年份、种植区域角度分析中国328个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在分子水平上分析各适宜种植区域品种的遗传分化特点,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审定管理以及育种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均匀分布于玉米基因组的40对核心SSR引物,采用10重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对328个代表性育成品种进行基因分型;通过Power-Marker ver.3.25软件评估40对SSR引物多态性,对参试品种按年份、区试组分析遗传多样性情况;利用多变量统计分析软件MVSP ver.3.13对328个品种按区试组进行主坐标分析。【结果】基于328个玉米品种数据,检测到40对SSR引物等位基因变异范围为3—16个,...
关键词:
玉米 SSR标记 区域试验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耀元 任彦鑫 禾璐 张雁明 张彬 王兴春 李红英 韩渊怀
利用表型性状和SSR标记对山西省41份青狗尾草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表型水平,通过分析每份资源的株型、穗型、叶型等14个表型性状指标的测定结果,发现山西青狗尾草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其中叶片绿色的深浅即叶绿素含量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76,其余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也大多保持在2.0左右;大多数青狗尾草的穗型为纺锤形,籽粒颜色和形状分别是青色和纺锤形。通过表型聚类可将山西青狗尾草资源划分为3个类群:第1类主要表现为株高、穗数等整体指标居中;第2类主要表现为植株小,穗数少,单株干重低等;第3类主要表现为植株高大,穗数多,穗重等。聚类分析发现表型多样性与山西特定生态地理区划有一定相关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冷春晖 娄永峰 谢三秀 朱柯帆 宋晓琛 肖复明
【目的】从表型和分子2个角度评估江西信丰县国家杉木良种基地杉木2代种子园的遗传多样性,明确种子园的遗传背景,为后期种子园的改良(去劣疏伐)、重建(亲本选择与配置)等提供依据,同时为开展杂交育种提供遗传信息。【方法】以江西信丰杉木2代种子园内51个建园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8个种实表型性状掌握种子园不同无性系间种实性状的差异,同时利用SSR标记从DNA水平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估。【结果】供试51个无性系在种实表型性状和DNA水平上均存在明显的变异和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8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为10.53%~37.04%,其中球果和种子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8.99%和14.01%,种子的变异系数较小,表明种子的稳定性要比球果的高;种实性状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信息指数平均为2.060,表明种实性状的多样性较丰富。在DNA水平,14个SSR标记在51个无性系中共扩增出68个等位位点,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观测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925、0.506、0.486和0.511,表明信丰杉木2代种子园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基于种实表型性状和SSR标记均可将51个无性系分为两大类群,但两者的具体聚类结果存在较大差异,Mantel检验显示种实性状与SSR标记之间不存在相关性(r=0.064,P=0.870> 0.05)。【结论】信丰杉木2代种子园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具有再选择空间和改良潜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雪芳 王义发 罗红兵 黄璜
以6个糯玉米自交系为试材,采用Griffing方法(4)完全双列杂交,研究鲜食糯玉米株高、穗位高、地上第一节茎粗、地上第一节茎长、生育期、穗重、穗长、穗粗等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除地上第一节茎长外,其余各性状一般配合力差异均极显著;除穗粗及地上第一节茎长差异显著外,其余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差异均极显著;穗粗主要受加性基因决定,其余性状同时存在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在多数性状上,一般配合力表现较高的自交系有P2、P6、P3和P5;特殊配合力表现较高的组合有P36、P15、P12、P16、P23和P2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茂林 苟才明 杨荣志 吴全一 蒲雪莉 贺玉兰
对72个玉米杂交种的百粒重、出籽率、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秃尖等7个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作用最大的是穗粗(r=0.788 2,p=0.452 6),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次是百粒重(r=0.729 4,p=0,370 3)、行粒数(r=0.476 4,p=0.348 0)和穗长(r=0.528 2,p=0.089 9)。性状间百粒重与穗粗(r-0.657 3)和出籽率(r=0.392 4)、穗行数与秃尖(r=0.369 0)、行粒数与穗长(r=0.703 3)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认为在高原玉米育种工作中,增大穗粗,提高百粒重和行粒数并注重其他性状的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婷 董远 张君 冯志前 王亚鹏 郝引川 张兴华 薛吉全 徐淑兔
【目的】玉米穗部性状是产量的重要构成因子,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方法解析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的遗传基础、挖掘与穗部性状相关的位点,为功能基因克隆和高产玉米品种培育提供参考。【方法】选用115份来源于陕A群和陕B群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和4份国内骨干作为亲本,以基于NCⅡ遗传交配设计获得的442份玉米杂交种为材料构建关联群体,调查2个环境中群体材料的穗长、穗粗、穗行数等8个穗部性状;利用tGBS技术检测亲本基因型,推测出F1杂交种的19 461个高质量SNP,结合杂交种表型和基因型开展基于加性、显性及上位性模型的穗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利用公共数据库中玉米穗发育相关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和基因的注释信息预测候选基因。【结果】表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群体的8个穗部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表型变异为3.78%—45.25%。方差分析表明,8个穗部性状的环境效应和基因型效应均呈现极显著水平(P<0.001),广义遗传力为54.15%—68.89%。同时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间呈现显著正相关或显著负相关。利用加性和显性模型分别检测到16个和3个显著SNP,上位性模型检测到79个上位性位点。3种模型检测的显著位点累积解释各性状38.21%—60.69%的表型变异,其中,加性模型检测到的显著SNP累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0.00—41.26%,上位性模型检测到的位点累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5.18%—45.36%。基于加性和显性模型检测的显著SNP的效应分析发现多数位点呈现加性和部分显性效应,仅2个为超显性。进一步分析发现,7个单SNP和5个上位性位点能够解释5%以上的表型变异。根据SNP的位置以及基因的表达信息预测了17个候选基因。【结论】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主要受加性、上位性效应影响,显性效应影响较小;加性和显性模型检测的SNP主要表现为加性和部分显性效应,可通过聚合有利等位基因改良目标性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志元 张瑞军 武国平 连世超 杨玉花 卫保国
为明确山西已有杂交大豆主要亲本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利用64对SSR引物对32份杂交大豆亲本包括15份保持系与17份恢复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357个等位基因变异,单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变化为2~12个,平均为5. 578个,其中,保持系检测到322个等位基因变异,变化为2~9个,平均为5. 031个,恢复系检测到320个等位基因变异,变化为2~12个,平均为5个;总的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辐为0. 368~0. 900,平均为0. 666,其中,保持系PIC变辐为0. 370~0. 868,平均为0. 661,恢复系PIC变辐为0. 329~0. 904,平均为0. 63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保持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平均为0. 637,在相似系数为0. 61处,可将供试的保持系聚为两大类;其中,第Ⅱ类在相似系数为0. 65处又可分为3个亚类;恢复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 669,在相似系数为0. 65处,将供试的恢复系聚为两大类;聚类结果与品种地理来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大豆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