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49)
- 2023(17909)
- 2022(15311)
- 2021(14173)
- 2020(12038)
- 2019(27523)
- 2018(27159)
- 2017(52693)
- 2016(28596)
- 2015(31782)
- 2014(31610)
- 2013(30880)
- 2012(28001)
- 2011(25030)
- 2010(24658)
- 2009(22307)
- 2008(21563)
- 2007(18605)
- 2006(15838)
- 2005(13373)
- 学科
- 济(106715)
- 经济(106595)
- 管理(82477)
- 业(77769)
- 企(65097)
- 企业(65097)
- 方法(53133)
- 数学(46519)
- 数学方法(45867)
- 农(28978)
- 财(28821)
- 中国(26999)
- 学(25286)
- 业经(24033)
- 地方(20654)
- 贸(20017)
- 贸易(20011)
- 环境(19750)
- 易(19461)
- 农业(19455)
- 务(19243)
- 财务(19164)
- 财务管理(19129)
- 理论(18786)
- 制(18749)
- 技术(18367)
- 企业财务(18139)
- 和(17395)
- 划(16615)
- 银(15909)
- 机构
- 大学(397374)
- 学院(397261)
- 管理(156748)
- 济(150776)
- 经济(147531)
- 理学(137567)
- 理学院(136041)
- 管理学(133320)
- 管理学院(132634)
- 研究(129237)
- 中国(93750)
- 科学(85521)
- 京(83258)
- 农(71991)
- 财(67545)
- 业大(66240)
- 所(65061)
- 研究所(60325)
- 中心(59576)
- 农业(57205)
- 江(56064)
- 财经(55595)
- 范(51799)
- 北京(51304)
- 师范(51113)
- 经(50813)
- 院(47473)
- 州(45656)
- 经济学(45287)
- 技术(43720)
- 基金
- 项目(286806)
- 科学(223614)
- 基金(207185)
- 研究(201239)
- 家(184148)
- 国家(182678)
- 科学基金(155733)
- 社会(125843)
- 社会科(119281)
- 社会科学(119246)
- 省(113235)
- 基金项目(110539)
- 自然(104862)
- 自然科(102445)
- 自然科学(102413)
- 自然科学基金(100531)
- 划(96003)
- 教育(93376)
- 资助(85439)
- 编号(80815)
- 重点(64697)
- 成果(63050)
- 部(62098)
- 发(60317)
- 创(59771)
- 科研(56142)
- 创新(55843)
- 课题(55586)
- 计划(54821)
- 大学(52683)
- 期刊
- 济(152335)
- 经济(152335)
- 研究(105545)
- 学报(72469)
- 中国(69831)
- 农(63451)
- 科学(62907)
- 管理(54297)
- 大学(53889)
- 财(51730)
- 学学(51207)
- 农业(43927)
- 教育(42413)
- 技术(34424)
- 融(29163)
- 金融(29163)
- 业经(26422)
- 财经(26088)
- 经济研究(24949)
- 业(23133)
- 经(22273)
- 科技(20843)
- 版(20758)
- 问题(19927)
- 业大(19546)
- 图书(19447)
- 资源(18306)
- 技术经济(18300)
- 商业(17639)
- 理论(17563)
共检索到548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冉庆凯 栾胜基
引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阿兰斯密德开创的状态-结构-绩效(SSP)范式来分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执行绩效。通过对该制度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得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设计所带来的绩效更倾向于占社会总体一少部分的政府与建设单位,占社会总体绝大多数的公众的环境权益得到的是形式的而非实质的保证,最终导致制度设计与制度目标的背离。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有效性 SSP范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冉庆凯 栾胜基
随着环境影响评价(EIA)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建立,其有效性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文章对EIA有效性的概念、研究标准以及研究趋势等三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归纳了有效性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指出有效性研究不足之处,以期为推动EIA有效性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有效性 综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伯勇 甘艳莉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是在环境影响评价全过程公众获得环境信息多少,参与项目决策和诉诸法律的权利实现的综合反映。实际操作中,应使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科学化、系统化、程序化、规范化和定量化,以确保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为此,文章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定量评价体系。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有效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辞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稳则天下稳,农业兴则国家兴。水利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农业的命脉。从长远来看,若不能解决缺水背后的制度因素,不能在全国尤其是缺水地区建立一套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进而形成一个节水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话,很难解决我国当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因旱而灾将继续恶化和扩大。本文基于阿兰·斯密德教授所提出的"状态(Situation)—结构(Structure)—绩效(Performance)"即SSP范式,试图探寻影响农业水利设施绩效差异的本源性因素,并援用相关经济学理论加以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柴西龙 孔令辉 海热提.涂尔逊
介绍了公众参与及参与内容、群体、目的和意义,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依据,从公众参与的方式、时机和参与对决策的影响三方面分析了当前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然后按项目进程,进行了公众参与模式研究,提出了“八步工作进程,五处信息交流,四次信息公开,三项监督举报”的公众参与模式,希望对公众参与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申 朱金兆 吴斌
从防护林体系环境影响的概念入手,对其特征、对环境的影响方面、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4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评述。
关键词:
防护林体系,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许恒周 曲福田 郭忠兴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各地自发进行的一种制度创新行为,各地的不同模式决定了不同的制度绩效。运用SSP范式(状态—结构—绩效)对苏州模式和芜湖模式的绩效进行分析,结论为: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流转前的制度状态是基础,集体土地产权结构是关键,土地产权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了土地流转制度绩效。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震锋 曹玉昆 王雪东 陈丽荣
运用"状态—结构—绩效"(简称SSP)制度分析框架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全面停伐试点的政策影响展开深入解析,结果表明:全面停伐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对森工企业和林区职工具有不利影响,林区基本生产生活受到冲击;全面停伐政策具有增加社会改革成本的负的外部性,以及在生态、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方面的正的外部性。总体来说,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实施全面停伐政策试点对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整体政策绩效与制度设计初衷保持一致,且全面停伐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围绕着确保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积极开展后续保障体制建设,特别是在改善民生、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做好森林经营抚育等方面提供具体的对策设计。
关键词:
森工林区 停伐 制度变迁 SSP范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敏 霍佳震
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组织需要具备快速、有效地设计绩效评价系统的能力。为更好地了解现代环境下什么样的绩效评价更为有效,文章对绩效评价的有效性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就如何有效地评价供应链绩效提出了研究建议。
关键词:
绩效管理 评价系统 评价指标 供应链绩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四海 杨宇明 王娟 李昊民
随着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简称SEA)的发展,SEA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由于受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认识水平的限制,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成熟的方法用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以致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内容不够具体和全面。从生物多样性的景观、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4个层次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在SEA中应用的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景观层次影响评价可以通过寻求易于测度的关键景观要素进行评价,宏观把握景观变化给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影响趋势;生态系统层次影响评价应充分考虑各种替代方案的比较,避免敏感目标的生物多样性重大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雯珺 曲芳芳
在我国的环境治理和保护中,政府大力支持的"谁污染,谁付费"的第三方治理模式的有效性是该模式得以推广应用的前提。区别于以往集中于定性分析第三方治理模式应用的研究,分别选取已采用和尚未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城市作为对比样本,定量分析该模式的有效性。首先通过邓氏灰色关联以及熵值法计算样本城市的灰色关联度并进行城市排序,其次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样本城市的环境治理系数并进行城市排序,最后根据Kendall-W系数检验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研究发现,已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的样本城市的环境治理改善效果排序上升,说明该模式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颜节礼 唐建荣
制度的有效性是相对的,制度的有效性可以从静态有效性和动态有效性两个方面来分析。静态有效性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产出尽可能的接近生产可能性曲线,而动态有效性是在通过更有效的使用现有投入的方式获得,即通过制度安排或技术提高要素的边际产出,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扩展。因此,制度保障了输入要素的产出效率。同时,制度是在不断变革中趋于新的平衡。从纵向来看一个制度的变革是否有效,就必须观察其投入要素的产出相对效率有无改善。文章尝试采用DEA方法分析苏南模式制度变迁的有效性。分析的结论是从定量角度表明苏南模式转化的效率
关键词:
制度效率 DEA 苏南模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家航 姬晓迪 李凤龙 郭明辉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根据工厂搜集的基础数据清单,采用Ga Bi6.0软件分析了1 m3井干式木结构墙体产品物化过程(从原材料开采到产品出厂的生命周期)的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和环境负荷,并利用软件提供的CML2001评价方法和数据库评价了墙体产品生命周期范围内造成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1)生产1 m3墙体产品,全球变暖潜值、人体毒性、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力和非生物资源耗竭的加权后结果(绝对值)依次为3.50×10(-9)、2.11×10(-9)、1.38×10(-10)、1.38×10(-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红彦 王亚静 毕于运 莫际仙 高春雨
为定量评价秸秆热解多联产工程的环境影响,借鉴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将秸秆热解多联产系统工程建设单元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及其环境排放纳入系统边界,对年秸秆处理能力1.0×10~4 t的秸秆热解多联产系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考虑产出品的替代减排,该系统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综合指数为175.53。其中,工程建设单元、运行单元和产物利用单元的环境影响潜值分别占18.10%、78.75%和3.15%。钢材和PVC管等物料的环境排放合计占建设单元环境排放综合潜值的93.49%,电力消耗排放占运行单元环境排放综合潜值的93.86%。从资源替代角度看,秸秆燃气替代煤炭、秸秆炭和木醋液分别减施化肥和农药情景下,该项目功能单位的环境影响综合指数为-496.86。秸秆热解多联产系统通过资源替代可有效减少环境排放,具有良好的环境减排效应。在未来秸秆热解多联产系统建设过程中,应选择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降低运行电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珀松 朱坦 朱祉熹
能源规划特别是电力规划的实施,不仅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且对生态环境会产生较大甚至不可逆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开展电力规划环评的必要性,在探讨电力规划环评的重点评价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火力电源建设规划和流域水电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