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04)
- 2023(14096)
- 2022(12338)
- 2021(11631)
- 2020(9680)
- 2019(22474)
- 2018(22229)
- 2017(43243)
- 2016(23338)
- 2015(26115)
- 2014(25906)
- 2013(25394)
- 2012(23083)
- 2011(20617)
- 2010(20107)
- 2009(18023)
- 2008(17245)
- 2007(14586)
- 2006(12183)
- 2005(10118)
- 学科
- 济(88954)
- 经济(88857)
- 管理(67811)
- 业(63363)
- 企(53153)
- 企业(53153)
- 方法(45788)
- 数学(40294)
- 数学方法(39736)
- 农(23132)
- 财(22903)
- 中国(21768)
- 学(20688)
- 业经(19409)
- 地方(17115)
- 农业(15707)
- 理论(15525)
- 务(15469)
- 财务(15397)
- 财务管理(15370)
- 和(15212)
- 贸(15068)
- 贸易(15063)
- 技术(14820)
- 环境(14691)
- 易(14640)
- 企业财务(14628)
- 制(14440)
- 划(12678)
- 银(12095)
- 机构
- 大学(323585)
- 学院(321965)
- 管理(131341)
- 济(123247)
- 经济(120580)
- 理学(115696)
- 理学院(114441)
- 管理学(112230)
- 管理学院(111645)
- 研究(103521)
- 中国(73983)
- 科学(67759)
- 京(67384)
- 财(54672)
- 农(53627)
- 业大(51425)
- 所(51220)
- 研究所(47584)
- 中心(47408)
- 财经(45548)
- 江(44213)
- 农业(42415)
- 范(42089)
- 经(41720)
- 师范(41653)
- 北京(41479)
- 院(38276)
- 经济学(36882)
- 州(36493)
- 财经大学(34514)
- 基金
- 项目(236171)
- 科学(185580)
- 基金(172420)
- 研究(168638)
- 家(151404)
- 国家(150209)
- 科学基金(129483)
- 社会(105495)
- 社会科(100026)
- 社会科学(99999)
- 省(92481)
- 基金项目(92346)
- 自然(86944)
- 自然科(84868)
- 自然科学(84842)
- 自然科学基金(83282)
- 划(77982)
- 教育(77714)
- 资助(70938)
- 编号(68224)
- 成果(53204)
- 重点(52511)
- 部(51866)
- 发(49409)
- 创(49179)
- 创新(45882)
- 课题(45829)
- 科研(45798)
- 教育部(44265)
- 大学(43774)
- 期刊
- 济(122799)
- 经济(122799)
- 研究(86188)
- 学报(55662)
- 中国(54079)
- 科学(49821)
- 农(47123)
- 管理(45729)
- 大学(41437)
- 财(40926)
- 学学(39080)
- 教育(33279)
- 农业(33236)
- 技术(27982)
- 融(21623)
- 金融(21623)
- 财经(21263)
- 业经(21037)
- 经济研究(19642)
- 图书(18177)
- 经(18091)
- 业(17070)
- 科技(16256)
- 问题(16243)
- 资源(15966)
- 版(15688)
- 理论(15190)
- 技术经济(14908)
- 业大(14292)
- 实践(14134)
共检索到438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荟 祝文娟 张应中 蒋开彬 刘天颐 莫其辉 黄少伟
利用SRAP分子标记建立广东省4个种群153个单株的广宁红花油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体系,从594对引物组合中最终选出13对引物,结果表明:13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06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获得15.85条,多态性条带为187条,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90.78%。种群Nei's基因多样度(h)、Shannon多样性指数(I)、多态性位点百分比(PPL)变化范围分别为0.217 90.356 3,0.321 70.524 8及58.25%92.72%,平均值分别为0.307 8,0.456 3及8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勇
利用SRAP分子标记,从12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1对引物,对小果油茶全分布区的19个居群514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1对引物组合总共扩增出226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20.5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26,占条带总数的100%。19个居群的遗传距离为0.0216~0.1645,显示了较近的亲缘关系。UPGMA聚类结果表明,除了福建6个居群和江西3个以外,其余地理位置相近的居群未能聚在一起。多态性比率(PPB)、Nei’s基因多样度(H)及Shannon信息指数(I)变化幅度分别为84.96%~95.58%,0.3213~0.3887及0.4732~0.5676;从物种...
关键词:
小果油茶 SRAP标记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廖柏勇 王芳 陈丽君 刘明骞 欧阳昆唏 阙青敏 惠文凯 李培 陈晓阳
【目的】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对来自17个省(区)的31个苦楝种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苦楝种质资源的保存和育种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通过SRAP分子标记获得1/0数据矩阵,计算SRAP分子标记各项遗传参数,同时进行分子方差分析(AMOVA)。随后计算遗传距离矩阵并进行主坐标分析(PCO A)、邻接法聚类分析(NeighbOuR-JOiNiNg)以及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MANtel相关性分析。【结果】从783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的20对引物可扩增出257条清晰的条带,其中145条具有多态性。引物多态性信息指数(PiC)为0.262~0.478,均值为0.385。PiC...
关键词:
苦楝 SRAP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源江 曹雯静 吴坤林
【目的】探究国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并构建分子指纹图谱及分子身份证,为在分子水平上鉴定国兰种质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国兰种质资源开发、保存利用及种质创新奠定基础。【方法】以收集于华南及邻近地区的139份国兰栽培品种和野生种质为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由13条正向引物和16条反向引物随机组成208对SRAP引物,每对引物用品种‘宋梅’和‘大勋’扩增产物进行筛选;PCR扩增产物应用6%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胶图进行人工读带,并计算多态性引物的总扩增条带数、多态性条带数和多态性条带比率。按照Botstein公式计算多态信息含量;用POPGENE32软件计算观测等位基因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立新 杨途熙 魏安智 冯世静 陈旅 侯娜
为探讨花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特征,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陕西、山西、云南、四川、甘肃5个种源地的269份花椒属样品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12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了16对图谱带型清晰、丰富、重复性好的引物组合;269份花椒属样品用这些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69条清晰可重复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51条,多态性比率为93.8%;通过UPGMA分子系统聚类法,将269份花椒属种质划分为2个类群,即竹叶椒类群和花椒类群;在所研究的5个种源中,陕西花椒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陕西和甘肃花椒的遗传距离最小,陕西和云南花椒的遗传距离最大;AMOVA分子变异分析显示,在花椒总的遗传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聂琼 黄锡才 蒙剑波 李希金 刘仁祥
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烟草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采用SRAP分子标记方法,对烟草属5个种共134份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从228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15对多态性、稳定性好的引物,15对引物在134个材料上共获得241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例为81.7%。134份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为0.0213~0.5802,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7时,被聚为5个大类群,相同栽培类型的烟草并未明显的聚为一类。可较好地从分子水平反映这些烟草品种(系)间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
关键词:
烟草 种质资源 SRAP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鹏 林玮 朱芹 周祥斌 吴林瑛 陈晓阳
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方法,对7个省份23个种源的刨花润楠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12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57条带,其中115条为多态性条带,占总条带数的73.24%;2)12对引物的多态性指数介于0.406~0.502,平均值为0.476;3)通过分子方差分析发现,刨花润楠种源内差异占总差异的72.19%,种源间差异占总差异的27.81%,种源内差异为刨花润楠差异的主要来源;4)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显示,23个种源的刨花润楠可分为4类:第1类为湖南、广东、广西的所有参试种源和江西多数种源,第2类为浙江参试的3个种源,第3类为江西婺源和安徽黄山2个种源,第4类为福建参试的4...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骞 陈丽君 丁美美 欧阳昆唏 惠文凯 李俊成 陈晓阳
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分子标记方法,对收集到的来源于11个国家的19个剑豆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在扩增出的274条清晰条带中,具有多态性的有144条,占总数的52.6%;2)28对引物的多态性指数(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介于0.16~0.43,平均值为0.28;3)剑豆总遗传多样性指数(Ht)为0.285 6,基因流(Nm)为0.065 6;4)通过分子方差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
关键词:
剑豆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永芳 陈锡沐 庄雪影 雷治国 陈永忠 彭邵峰
利用RAPD标记技术分析90份油茶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探讨无性系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抗病性、果油率和产油量3个数量性状与谱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RAPD扩增得到593条谱带,多态性谱带564条,多态比率达95·11%,特异性及特异性缺失谱带32条,占5·32%,无性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广西软枝油茶和广东阳春油茶均聚在同一亚类,从分子水平说明了阳春油茶和软枝油茶的亲缘关系比较近,可能是同一个农家品种;与抗病性、果油率和产油量3个数量性状显著相关谱带分别为13·1%、25·2%和34·5%,这些与抗病性、果油率和产油量数量性状相关谱带的确定,可为选育丰产、抗病、优质的油茶品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茶 RAPD 遗传多样性 种质资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俊修 毛秀红 李善文 刘学良 吴德军
【目的】进行白杨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为毛白杨种质资源保存、评价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所收集的白杨派无性系采用毛细管电泳法进行荧光SSR-PCR产物检测,利用所得结果评价种源及无性系间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16对SSR引物对272个无性系进行检测,共检测到106个等位基因,每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4~11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625个;平均观测杂合度(Ho)值为0.561,平均期望杂合度(He)值为0.432,表明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有9个位点的Ho/He大于1,表明杂合度比较高。对其中来自毛白杨6个集中分布区的234个无性系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2%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种源间,98%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源内无性系间;由不同种源间的等位基因模型可知,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和河北5个种源的无性系均有特有等位基因,杂交时可以适当选择不同种源的无性系作杂交亲本以拓宽杂交种的遗传基础,或种源间适当引种增加毛白杨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结论】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均表明,北京与河北种源亲缘关系最近,河南与陕西、山东与山西亲缘关系也较近,分别聚为3大类群,而相同种源的无性系并没有完全聚到一类,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种源间相互引种或遗传变异造成的。研究结论为毛白杨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开勤 李悦欣 魏杰 汪安然 喻云春 段长流 王枫 鄢东海
【目的】探明石阡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开发和保护石阡茶树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贵州石阡7个茶树群体122份资源进行SSR位点多态性、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并对不同地域来源的石阡茶树资源进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21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2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平均扩增3.43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19~0.76,平均为0.51,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分布均匀且多态性较高。7个茶树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均值为0.22,Shannon信息指数(I)均值为0.33,多态位点百分率(PPB)均值为75%,遗传距离为0.017 7~0.103 6。122份石阡茶树资源的遗传距离为0.10~0.67,当遗传距离为0.21时,分为3个大类群:第I类群包含113份资源,第Ⅱ类群仅有1份茶树资源(SWXD009),第Ⅲ类群包含8份茶树资源,分别是SWXD-B、SWXD-F、SWXD-H、SWXD-M、SQT3、SQT4、SWX005和SWX006;在3个大类群中均有五德镇长兴村的茶树资源。【结论】贵州石阡茶树群体间的遗传差异较小,但群体内个体单株之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尤其是五德长兴茶树群体内的遗传背景较丰富,筛选优异资源的基础较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洁 朱锡彭 王腾斐 朱建军 李文俊 邢丙聪 郑颖
【目的】采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等2种标记技术分析不同种源白及Bletilla striata样本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关系,为白及种质的鉴定、分类、保护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100个ISSR引物和238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高、扩增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用Popgene 32.0计算来自浙江、云南、贵州和四川等省32个不同种源白及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和遗传距离,用NTSYS-pc 2.10e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1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扩增出188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7.09个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174个,占总扩增片段的92.20%;从238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1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16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9.64个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202个,占总扩增片段的93.52%。综合ISSR和SRAP的标记结果发现:四川白及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贵州最低;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和主坐标分析(PCoA分析)结果显示:聚为一类的白及种源大多来自同一省份,云南省与四川省白及种源的遗传距离较近,浙江省和贵州省白及种源的遗传距离较近,说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存在一定的重合,但并不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所选白及种源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ISSR和SRAP标记技术均可有效揭示白及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图4表4参2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国泽 左福元 曾兵 王冉
本文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国内8个鸭茅品种及野生材料进行快速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对引物扩增出93个条带,多态性条带为72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76.99%,每对引物组合的多态性带数平均为3.6条。GS值范围在0.7633~0.9232间,平均GS值为0.8547;聚类分析表明鸭茅的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分布密切相关,同时揭示出国产鸭茅品种遗传基础较为狭窄。此结果为国内鸭茅资源保护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鸭茅 分子标记 SRAP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少瑜 李江 陈伟 罗婷 陈绍安
【目的】揭示思茅松主要分布区内11个群体共338份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状况,为思茅松育种群体构建及高轮次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筛选出的18对引物进行SSR-PCR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后用PowerMarker v3.25、GenALEx v6.4.1及Structure 2.3.4等软件分析思茅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思茅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18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2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6.667个;种质资源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_(e))为0.524;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1.016;平均多态信息指数(PIC)为0.468。思茅松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的个体。种质资源的群体分化系数(F_(ST))平均为0.091,即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只占总变异的9.1%,分子方差分析(AMOVA)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各位点的基因流(N_(m))平均为4.627(N_(m) > 1),较大的基因流减小了群体间的分化。STRUCTURE分析将338份思茅松种质资源划分为2个类群,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将11个群体划分成3组,普洱市6个群体聚为一组;西双版纳州的2个群体、临沧市和保山市的各1个群体聚为一组;德宏州的1个群体单独为一组。【结论】思茅松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在进行思茅松的遗传改良时,应根据其遗传结构特征,重点选择多样性高的群体,也要特别关注对群体内优良单株的选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思广 陈少瑜 付玉嫔 尹艾萍 司马永康 祁荣频 周云 王绍昌
【目的】揭示黑老虎5个群体70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状况,为种质资源评价、保护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筛选出的17对引物进行所有样本SSR-PCR扩增,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后采用Gen Alex v6.502、Ntsys V2.2及Structure 2.3.4等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17对引物的70份样本中共检测到147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8.647个等位基因。17个位点的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值为1.421,期望杂合度(H_e)平均值为0.648,多态信息指数(PIC)平均值为0.612。5个群体中马关群体(MGH)的遗传多样性最高,I和H_e分别为1.070和0.544。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_(st))平均值为0.323,有32.3%的变异来源于群体间。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群体间方差分量比为28.8%,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量的28.8%。17个位点群体内近交系数(F_(is))的平均值为0.161(F_(is)>0),黑老虎存在较强的近亲交配,5个群体中只有广西群体(GXH)F_(is)<0。基因流(N_m)为0.876,属中等水平。UPGMA聚类和STRUCTURE分析将70份黑老虎种质资源划分成了3个类群:类群Ⅰ由来自于MGH的样本资源组成,类群Ⅱ主要由屏边群体(PBH)的样本资源组成,类群Ⅲ主要由GXH、贵州群体(GZH)及湖南群体(HNH)的样本资源组成。【结论】黑老虎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间存在极高的遗传分化,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的个体。大部分种质的遗传背景比较单一,同一群体的不同种质遗传组分基本相同。在黑老虎育种及资源保护和开发工作中,应在尽量涵盖全部群体类别的基础上,特别重视遗传多样性丰富的群体以及各群体内不同类型个体的选择、保存和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