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9)
- 2023(8561)
- 2022(7390)
- 2021(7068)
- 2020(6146)
- 2019(14429)
- 2018(14366)
- 2017(26985)
- 2016(14169)
- 2015(16138)
- 2014(15830)
- 2013(15293)
- 2012(13974)
- 2011(12280)
- 2010(11944)
- 2009(10725)
- 2008(10282)
- 2007(8176)
- 2006(6836)
- 2005(5843)
- 学科
- 济(57696)
- 经济(57603)
- 管理(39698)
- 业(37556)
- 企(31052)
- 企业(31052)
- 方法(29487)
- 数学(26316)
- 数学方法(25934)
- 财(15331)
- 中国(14427)
- 农(13608)
- 贸(12830)
- 贸易(12827)
- 易(12567)
- 制(11052)
- 业经(10985)
- 融(10461)
- 金融(10460)
- 地方(9853)
- 学(9688)
- 务(9143)
- 财务(9102)
- 财务管理(9079)
- 银(8919)
- 银行(8909)
- 农业(8798)
- 技术(8681)
- 企业财务(8616)
- 理论(8569)
- 机构
- 大学(193743)
- 学院(189613)
- 济(83275)
- 经济(81870)
- 管理(77806)
- 理学(68118)
- 理学院(67457)
- 管理学(66398)
- 管理学院(66019)
- 研究(60959)
- 中国(46081)
- 京(38732)
- 财(37520)
- 科学(33931)
- 财经(30550)
- 中心(29478)
- 经(28093)
- 所(28055)
- 经济学(26502)
- 农(26360)
- 业大(26329)
- 研究所(25652)
- 江(25633)
- 经济学院(24050)
- 范(23862)
- 北京(23712)
- 师范(23608)
- 财经大学(23168)
- 院(22767)
- 商学(20920)
- 基金
- 项目(135877)
- 科学(108473)
- 基金(101497)
- 研究(100591)
- 家(87894)
- 国家(87230)
- 科学基金(75953)
- 社会(65759)
- 社会科(62453)
- 社会科学(62440)
- 基金项目(53797)
- 省(50653)
- 自然(48542)
- 自然科(47456)
- 自然科学(47446)
- 教育(46794)
- 自然科学基金(46572)
- 划(43744)
- 资助(41114)
- 编号(39706)
- 成果(31565)
- 部(31558)
- 重点(30481)
- 创(29082)
- 发(28677)
- 国家社会(28140)
- 教育部(27798)
- 创新(27254)
- 人文(26907)
- 制(26806)
共检索到270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方亮 王杰 李荣
为对世界主要航运中心的开放度进行科学比较,在界定国际航运中心开放度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国际航运中心评价体系,采用集对分析法(SPA)和基于可变模糊集思想的最优模式识别法,针对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开放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加坡、鹿特丹国际航运中心开放度较高,纽约国际航运中心开放度较低,东京、釜山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介于二者之间,各航运中心开放度与其航运相关政策密不可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水金
上海,开埠后迅速跃升为中国第一大都市、国际大港、世界名城,个中原因何在?通过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天津、汉口、青岛及横滨、香港、新加坡、纽约、伦敦、鹿特丹等国内外诸多港口城市区位优势的全面比较分析,论文认为上海襟江濒海、腹地广阔之优势,没有哪个国内城市所能望其项背,因此,在开放时代,上海崛起为全国的多功能中心城市便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就港口地理区位优势、运输便捷性、腹地广阔度等综合因素而言,上海是世界上难得的天然良港,优于伦敦,与纽约、鹿特丹相媲美,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荣登国际十大港之列。最后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行了前瞻性分析,相信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世界经济影响力的不断增...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剑 姜宝 部峪佼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软实力"发展相对进展缓慢,而自贸区设立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升"软实力"提供了良好契机。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优化为研究对象,从航运主业、辅业与衍生服务业3个方面,分析了自贸区相关政策和措施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的"红利",通过与伦敦、香港、鹿特丹和新加坡等世界知名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比较与经营借鉴,提出在自贸区条件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重点发展和优化航运辅助业和航运衍生服务业,系统布局航运服务网络,提升航运服务业水平,持续完善航运金融、仲裁和信息平台发展,不断加强航运教育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功能优化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剑 姜宝 部峪佼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软实力"发展相对进展缓慢,而自贸区设立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升"软实力"提供了良好契机。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优化为研究对象,从航运主业、辅业与衍生服务业3个方面,分析了自贸区相关政策和措施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的"红利",通过与伦敦、香港、鹿特丹和新加坡等世界知名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比较与经营借鉴,提出在自贸区条件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重点发展和优化航运辅助业和航运衍生服务业,系统布局航运服务网络,提升航运服务业水平,持续完善航运金融、仲裁和信息平台发展,不断加强航运教育与培训。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功能优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永燊 蒋恵园
对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熵权法与TOPSIS法结合,构建熵权TOPSIS评价模型,通过比较评价对象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对上海、天津、大连和厦门四个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进行评价,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提高航运中心竞争力、促进我国海运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德明
世界经贸发展趋势 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1996年全球经济可能将以8年来最快的速度增长,1996年世界经济将在1995年3.8%增长率的基础上再上升0.4个百分点,达到4.2%,其中工业化国家1995年仍将保持3%的增幅,1996年略有回落至2.7%。1994年增长强劲的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经济,1995年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其中美国的增长率将从1994年的4.1%降至1995年的2.9%,1996年将进一步降至2%;而日本的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林兰
在国务院通过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决议后,浦东新区的航运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际遇。本文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在回顾浦东新区航运服务业发展历程、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发展经验,剖析了浦东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优劣势条件,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航运服务业 航运中心 浦东新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宪民
上海跨世纪的规划是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即形成长江经济开发龙头,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处于世纪之交的上海,面临高起点的历史性跨越,这样,进一步扩大口岸功能势在必行。上海经济区和港口条件十分优越,是世界排行居前的亿吨大港之一,上海要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重要先决条件是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此举对国际交往和对长江经济带的开放意义也十分重大。针对上海这项宏伟工程,笔者认为,法律保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目标的实现是其关键所在。本文就加强和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配套法律作一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传旭 吴健中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伟凯
国际航运市场竞争态势日益激烈,我国航运产业和港口建设面临巨大压力。文章根据对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趋势、功能形态和发展条件的分析,结合天津航运产业发展实际现状,剖析了影响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各种因素,把握其发展现状及不足,探讨适合天津港口城市建设的发展定位,以充分发挥其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力优势。
关键词:
国际航运中心 天津 竞争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颖华 孔訸炜 邓彦龙
文章指出港航产业成长不是一般意义的产业成长,其成长体现了国际航运中心功能形成、提升的阶段性。借鉴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把港航产业成长分为低级、中级、高级、后高级四个阶段,并且对应于这四个阶段,提出国际航运中心也相应经历了萌芽、第一代国际航运中心、第二代国际航运中心、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转换,而国际航运中心功能的完善、竞争力的提高必须依靠港航产业这个产业载体通过改变成长方式完成成长阶段的升级来实现。
关键词:
港航产业 国际航运中心 产业成长 关联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铁利 王全喜
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航运业税制相比,我国航运业税制内外失衡,船舶折旧年限长,企业税负较重,从而影响了我国航运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应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航运业税制,保证国家对海运船队的控制能力,给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提供较好的环境。
关键词:
国际航运企业 税收制度 比较与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德海 王维国
在剖析"国际航运中心"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采取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青岛、天津和大连的集装箱吞吐量指标建立指数回归预测模型,结合大连港不同战略定位(腹地港和集装箱枢纽港)情景,对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两种发展态势:腹地港功能定位和基础建设推动;集装箱枢纽港定位和提升港航服务水平,进行了情景预测分析。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东亚地区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态势,提出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定位和对策:大连港应该定位在成为国际集装箱转运枢纽港,发展重点是完善港航服务体系、利用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加快与周边港口整合等软环境建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沈烽 马英俊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挑战。洋山保税港的建设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及提高上海港口的能级和服务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合理的对于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瑞琦 杨丰强
上海正积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但航运中心并不是简单的港口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发挥港口优势,围绕航运功能,形成港城互动的产业体系。文章通过对世界先进航运中心的分析,总结出三种主要的发展模式,为上海航运中心产业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国际航运中心 港口类型 产业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