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31)
2023(14723)
2022(12873)
2021(12029)
2020(9958)
2019(23004)
2018(22504)
2017(44093)
2016(23700)
2015(26427)
2014(26392)
2013(25692)
2012(23198)
2011(20786)
2010(20383)
2009(18357)
2008(17381)
2007(14714)
2006(12650)
2005(10453)
作者
(66083)
(54889)
(54445)
(51988)
(35000)
(26383)
(24818)
(21730)
(20953)
(19061)
(18985)
(18305)
(17284)
(17113)
(16914)
(16505)
(16463)
(16344)
(15792)
(15637)
(13412)
(13114)
(13078)
(12512)
(12302)
(12068)
(12061)
(11882)
(10957)
(10909)
学科
(98155)
经济(98052)
管理(66741)
(61651)
(50740)
企业(50740)
方法(47734)
数学(41580)
数学方法(41042)
中国(25079)
(24376)
地方(22710)
(22316)
业经(20859)
(19795)
农业(16910)
理论(16391)
(15685)
贸易(15681)
环境(15631)
(15154)
(14901)
技术(14474)
(14099)
财务(14027)
财务管理(13999)
(13908)
企业财务(13266)
(12990)
地方经济(11970)
机构
学院(330229)
大学(330166)
管理(136193)
(128308)
经济(125449)
理学(119813)
理学院(118476)
管理学(116275)
管理学院(115670)
研究(104516)
中国(74489)
(69084)
科学(67064)
(55460)
(49927)
业大(49067)
(48305)
中心(48042)
财经(46524)
研究所(46229)
(45431)
(45312)
师范(45025)
北京(42764)
(42519)
(39078)
经济学(38583)
农业(37830)
(37561)
师范大学(36703)
基金
项目(240473)
科学(190896)
基金(176189)
研究(174038)
(153108)
国家(151917)
科学基金(132550)
社会(111154)
社会科(105421)
社会科学(105394)
基金项目(94853)
(93668)
自然(87528)
自然科(85520)
自然科学(85503)
自然科学基金(83914)
教育(80099)
(78836)
资助(72024)
编号(70729)
成果(54417)
重点(53296)
(52522)
(51166)
(49737)
课题(47496)
创新(46417)
科研(46189)
国家社会(45844)
教育部(45283)
期刊
(130151)
经济(130151)
研究(89191)
中国(52306)
学报(50024)
科学(47655)
管理(46197)
(41979)
(39688)
大学(38267)
学学(36113)
教育(33799)
农业(29831)
技术(28800)
业经(22725)
财经(21074)
(20953)
金融(20953)
经济研究(20733)
问题(18652)
(17976)
图书(17800)
资源(16327)
科技(15948)
理论(15468)
技术经济(15342)
商业(15128)
(14629)
(14526)
统计(14418)
共检索到447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晓娜  翁钢民  
旅游需求是旅游市场发展的原动力,旅游需求区域差异研究逐渐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本文将旅游需求差异分析转化为分类问题,运用SOM神经网络模型对我国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进行聚类,选取7个反映旅游需求发展情况的特征指标,将39个城市聚为6大类,最后分析了6个类型各自的旅游需求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建辉  毕燕  张颖  
时空差异及变化是我国旅游需求差异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该研究是以我国旅游抽样调查主要的39个城市近10年来居民旅游需求变动数据为依据,通过旅游需求差异的测度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的空间差异及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结果显示:①各城市间旅游需求的绝对差异扩大,相对差异在较高的差异水平上下波动,这主要源于旅游人均花费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及出游率出现σ分异;②旅游需求差异来源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较大集中性,但随着极大偏离均值城市的差距减小,集中度也逐渐降低;③大部分城市旅游需求水平呈较平稳的增长趋势,一些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滕丽  王铮  蔡砥  
旅游需求分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旅游需求差异分析有利于认识旅游市场特征。本文认为差异问题可以转化为分类问题 ,于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Kohonen网络对中国 39个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分类 ,然后考虑了收入、旅游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区域旅游供给强度和交通条件 4个因素 ,对各个类型的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特征信息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得到的认识是 :(1)从出游率和消费两方面衡量中国城市间居民的旅游需求的确存在类型差别 ,并且在不同程度上与人均收入有相关关系。 (2 )人均收入与旅游需求存在相关性 ,但是不同地区 (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慧明  沈满洪  李中海  
旅游需求问题是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居民旅游需求函数是旅游需求问题研究的基础,旅行成本模型广泛地被用于估计居民旅游需求函数。文章基于停留时间内生的旅行成本模型,在考虑游客动态出游行为的情形下,使用中国39个城市2000~2007年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对中国居民旅游需求函数进行了估计。研究表明,旅行成本、时间成本和居民收入是影响居民旅游需求的关键因素;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的绝对值大于旅行成本弹性的绝对值,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居民收入激励政策较之于成本竞争策略更有效;旅游需求的旅行成本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德根  刘昌雪  苏勤  
城市居民是目前中国乡村旅游市场的主要客源,根据客源市场需求差异,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对乡村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市场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苏州市民乡村旅游需求的职业差异。结果表明,苏州市民的乡村旅游动机、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和乡村旅游类型偏好等存在职业差异,但差异程度有所不同;研究还发现,苏州市民乡村旅游需求表现出由初级化向高级化发展的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丽君  肖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春霞   邓启贤   崔霞  
细化分析不同群体城市居民的出游意愿对乡村旅游地实施精准化营销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性别差异视角,以广州为例,对城市6大主城区的609位城市居民展开调研,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模分析方法,对影响男性和女性两大群体乡村旅游出游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男性出游意愿与乡村旅游地的服务水平显著负相关,与出游的整体满意度显著正相关;而女性的出游意愿则与其受教育水平、休闲时间显著正相关,与旅游地的治安条件、交通条件、服务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旅游地的住宿条件、特色商品及民风民俗三大要素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对提升乡村旅游地针对不同性别群体的营销精细度与服务质量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春晓  张欢  柴晓敏  罗肖  
旅游需求在不同职业群体中的分异状况,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以抽样调查方法所获得的长沙市市民城郊旅游消费意向的丰富基础数据,按照职业分群统计分析,发现长沙市居民在城郊旅游目的方面的职业分异不明显,绝大多数职业群体的旅游目的表现比较明显的同一性;城郊旅游时间观念,存在一定的职业同一性,意向性消费水平商务人员和企事业职员最高,工人和离退休人员最低;交通方式偏好的职业分异色彩明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慧玲  
掌握城市居民对旅游目的地偏好的差异,利于旅游目的地的营销。调查了长沙居民,通过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计算其偏离度发现:清静乡村型旅游目的地偏好的性别和学历分异明显,男性比女性更加偏好,研究生层次的消费者对清静乡村型旅游目的地表现出最强偏好;在自然山水旅游目的地类型中,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或大专文化程度的消费者表现出很强的偏好;在热闹都市旅游目的地类型中,高中、中专或职高层面的消费者相对于其它文化程度的消费者来说,偏好最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翁钢民  徐晓娜  尚雪梅  
从生活水平、人口规模、文化水平、交通状况的角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了影响城市居民国内旅游需求的主因子。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主因子与城市居民国内旅游需求的关联程度,确定了影响旅游需求的最主要的因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涂玮  刘庆友  金丽娇  
本文以旅游资源型小城镇安徽省灵璧县为例,以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态度为基础,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方法,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进行分类研究,并对分类结果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分类研究,把握旅游地居民感知特征,为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作者将分类结果与前人对不同发展阶段旅游地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旅游地发展阶段理论,证实了神经网络方法在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分类研究中的适用性,促进了旅游学科与更多方法的融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才学  温槟荧  柯新利  
基于2006-2014年湖北省16市的面板数据,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资源禀赋三方面构建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OM神经网络模型对湖北省的耕地非农化压力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省16个主要城市的耕地非农化压力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2006年以西南、东北地区往省内中部地区递减;2008年其区域差异变化不大;2010年则从西南-东北走向往边缘化发展;2012年呈现以武汉市、宜昌市为耕地非农化高压中心并辐射周边城市,形成了两条共同发展的平行线;直至2014年,武汉市耕地非农化压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晋峰   石晓腾   贾薇  
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文章提出旅游活跃度概念和评价指标,应用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定量研究城市居民旅游活动人群分异规律和群体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居民旅游活跃度人群分布为指数型,案例城市旅游活跃度均值和中位数值都不高,旅游活跃度可作为旅游市场细分的新变量;2)中国城市居民旅游活动人群分异呈“二五规律”和“五八规律”,即旅游活跃度排名前20%的城市居民完成了全部旅游活动的50%,排名前50%的城市居民完成了全部旅游活动的80%;3)中国城市居民中旅游活跃群体和不活跃群体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具有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偏移性,年龄、收入、家庭生命周期、职业、学历、婚姻等特征属性对旅游活跃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4)同一人口统计学群组的旅游活跃人群可分为4个亚群组;5)中国城市居民中旅游活跃群体比不活跃群体的出游半径大500 km,比新“吴曲线”扩大了100 km,比老“吴曲线”扩大了2倍。研究结论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旅游市场细分、需求预测和市场营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山  蒋轶红  吴兵  杨晓曦  
旅游感应空间可用旅游意境地图表达 ,旅游感应强度用来描述旅游意境地图中构成要素(点、线、面)的强弱。本文从《新民晚报》“天下游”版统计得到全国33个省级行政区(重庆仍归入四川)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出现频次 ,以此频次来表征上海市民对国内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感应强度。通过聚类分析法可发现上海市民对国内旅游目的地的感应空间特点 ,并从中揭示了旅游感应空间的一些规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慧元  杨艳  
随着经济的发展,闲暇时间的增多,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空间不断扩大。城市居民是国内旅游的主体市场,在旅游消费层次和消费总量上都居于主体地位。本文在定义旅游消费行为的基础上,从旅游者决策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方面,探讨了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行为决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