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02)
2023(9958)
2022(8674)
2021(8195)
2020(7206)
2019(16908)
2018(16940)
2017(32575)
2016(18062)
2015(20454)
2014(20532)
2013(20093)
2012(18487)
2011(16468)
2010(16332)
2009(14849)
2008(14566)
2007(12885)
2006(10531)
2005(9103)
作者
(51636)
(43644)
(43544)
(41509)
(27560)
(21170)
(19913)
(17169)
(16546)
(15631)
(14713)
(14709)
(13761)
(13737)
(13731)
(13689)
(13585)
(13104)
(12707)
(12516)
(10914)
(10764)
(10676)
(9991)
(9985)
(9755)
(9755)
(9687)
(8968)
(8791)
学科
(72446)
经济(72380)
管理(48679)
(48137)
(39598)
企业(39598)
方法(39212)
数学(35509)
数学方法(35058)
(19708)
(19321)
中国(17097)
(14575)
业经(14042)
地方(13209)
(13189)
(13169)
贸易(13167)
财务(13148)
财务管理(13117)
(12813)
(12550)
企业财务(12473)
农业(12460)
理论(12436)
技术(10568)
(10464)
环境(9791)
(9709)
银行(9660)
机构
学院(253271)
大学(252165)
(101020)
经济(98982)
管理(97643)
理学(85492)
理学院(84583)
管理学(82888)
管理学院(82435)
研究(81163)
中国(58256)
科学(52164)
(51881)
(47979)
(44600)
业大(42408)
(41397)
农业(38594)
中心(38461)
研究所(38156)
(37446)
财经(36745)
(33443)
(32006)
经济学(31604)
师范(31592)
北京(31489)
(29286)
(29072)
技术(29026)
基金
项目(177582)
科学(138542)
基金(127940)
研究(125680)
(112853)
国家(111961)
科学基金(95571)
社会(77823)
社会科(73846)
社会科学(73823)
(71938)
基金项目(68347)
自然(64178)
自然科(62729)
自然科学(62709)
自然科学基金(61580)
教育(60655)
(60173)
资助(53380)
编号(51067)
重点(40733)
成果(39976)
(39689)
(37704)
(37473)
课题(35368)
创新(35061)
科研(35058)
计划(34081)
教育部(33733)
期刊
(100118)
经济(100118)
研究(65337)
学报(44643)
中国(44324)
(42602)
科学(38133)
(36133)
管理(33372)
大学(33061)
学学(31497)
农业(29501)
教育(28009)
技术(24656)
(18078)
金融(18078)
财经(18020)
业经(16937)
经济研究(16310)
(16186)
(15453)
问题(13989)
(13184)
统计(12988)
技术经济(12741)
业大(11786)
(11636)
理论(11474)
商业(11274)
科技(11079)
共检索到349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月  姜树坤  钟鸣  马慧  郭志富  陈丽静  李浩戈  徐正进  
利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90个SNPs位点,对97个水稻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90个SNPs位点中有92个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48.42%。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在0.34~1.00之间,平均GS为0.87。贝叶斯聚类和UPGMA法聚类的结果相似,均将供试材料分成籼、粳2个亚种,且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关系不大。通过SNPs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亚种内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部分供试品种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卫  包满珠  
利用RAPD标记分析了梅16个栽培品种间的遗传变异。32个10碱基的随机引物扩增出181条谱带,其中138条为多态性谱带。相似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梅栽培品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多态性,但主要表现在真梅系与杏梅系、樱李梅系之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RAPD能区分开梅的3个系,并且支持形态学分类中将枝姿作为一级分类标准的论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作峰  孙传清  付永彩  张培江  王象坤  
用 30对SSR引物比较了 5 2份不同生态型的栽培稻和 34份不同省 (区 )的普通野生稻 (简称CWR)的遗传多样性 ,发现在 2 84条多态性带中 ,有栽培稻特异带 15条 (5 .2 % ) ,普通野生稻特异带 117条 (41.2 % ) ,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差异主要来自野生稻。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的平均基因多样性分别为 0 .6 7和 0 .9,每一位点在栽培稻中的等位基因平均为 5 .3,而在野生稻中平均为 9.6 ,栽培稻中的等位基因数仅为野生稻的 6 2 % ;野生稻材料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 0 .80 11,远大于栽培稻品种之间的 0 .6 6 0 3,说明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长叶  苑鹤  赵世峰  王俊英  
为鉴定张家口地区燕麦主栽品种与野生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对1个四倍体野燕麦及9个裸燕麦品种进行AFLP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供试的燕麦个体间遗传一致度分布在0.526 8~0.869 6,各裸燕麦品种与野燕麦的遗传一致度分布在0.526 8~0.801 8,其中6号栽培品种与野燕麦间的遗传一致度最高,7号次之,2号最低。根据遗传一致度进行聚类分析同样显示1,3,4,5,7号样本聚为一类,在遗传距离0.314处,又可分为2组,即1号和6号样本聚为一组,其他样本聚为一组。这些结果表明6号品种与野燕麦亲缘关系最近,较大程度上继承了野燕麦的遗传信息,推测其父本或母本可能是4倍体野燕麦或与野燕麦的杂交品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任繁  王益奎  李文嘉  黎炎  吴永官  
为了明确我国茄子主要栽培种的遗传背景,对主要来自广西及全国部分地区的54份茄子栽培种进行表形标记和I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在37个表形性状中,表现为多态性有33个,占89.18%;从50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8条多态性明显、条带清晰、反应稳定的引物,扩增出68条谱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8.5条带,多态性带58条,占85.29%;品种间两类型标记遗传相似系数均在0.04~1.00之间,总体平均数分别为0.51、0.60,表明个别品种间遗传差异很大,但群体整体遗传基础相对较狭窄;应用SPSS软件聚类分析,两类标记均能在欧氏距离14~15间将54个栽培种划分为6个类群,其中表形标记类群的划分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虢婷婷  刘祥华  邢超  刘春林  阮颖  
收集20份蓖麻栽培品种,以湖南永州野生种为对照,利用RAPD标记和GC MS法分析亲缘关系,并测定蓖麻籽脂肪酸组分。结果显示:①21条有效引物RAPD PCR扩增获得的总谱带数为75条,多态性谱带数为45条,多态性谱带比例为54.27%,利用UPGMA类平均法对扩增出的谱带进行遗传聚类分析,当遗传距离为0.146 8时,21份材料能较好地聚类;②蓖麻籽油主要含蓖麻油酸、油酸、亚油酸和少量的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在蓖麻籽脂肪酸中,蓖麻油酸含量为72.82%~89.54%、油酸2.97%~8.54%,亚油酸3.47%~10.55%,棕榈酸、硬脂酸含量约为1%,亚麻酸含量约为0.5%,品种间蓖麻油...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世国  单体锋  侯和胜  逄少军  
于2007-2008年采集养殖生产中使用的海带烟杂和单克隆海带配子体杂交培育的东方3号等9个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品种/系成熟孢子体,采集游孢子后,通过人工育苗获得自交子一代。以青岛野生海带自交子一代作为对照,运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以上10种海带幼孢子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用1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条带434条,其中多态性带141条,多态性平均检出比例32.5%。UPGMA聚类分析,可将10个海带品种/系自交子一代分成三大类群(相似系数0.87)。其中90%受试海带品种/系亲本的纯合性较高,自交系个体后代遗传相似系数在0.97以上。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栽培海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纯佳  覃伟  徐超华  刘洪博  毛钧  陆鑫  
【目的】探明国外引进甘蔗栽培品种光合气体交换参数遗传变异特征,筛选优良基因型,并为甘蔗高光效育种技术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于大伸长期对50份国外引进甘蔗栽培品种顶端全展叶6项光合气体交换参数进行测定,包括净光速率(A)、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E)、固有水分利用效率(WUEin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nst)。通过方差分析、广义遗传力计算、相关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明确气体交换参数变异特征,并通过聚类和判别分析筛选优异基因型。【结果】所有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在参试基因型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变异程度依次为gs>A>E>Ci>WUEintr>WUEinst。各项参数广义遗传力较高,除WUEinst为58.8%外,其余参数均达70%以上。除WUEinst与E间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气体交换参数间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气孔导度同其他参数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相关,体现了其对气体交换的重要调控作用。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两项公因子,可分别解释为"碳同化性能"和"水分利用效率",二者在基因型间的变化彼此独立,表明兼具高碳同化性能和高水分利用效率材料的筛选是可能的。通过聚类分析最终筛选出B4362、B51-410、US67-22、BH10-12、C323-87、Co685等6个碳同化能力突出、且同时具有极佳水分利用效率的优异基因型。【结论】国外引进甘蔗栽培品种中蕴含丰富的气体交换参数变异,遗传差异是该变异产生的主要原因。鉴定筛选到6份兼具高碳同化性能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优异材料,为甘蔗高光效育种提供了可靠的种质资源和优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芙蓉  张军  刘任重  刘勤红  张传云  刘国栋  
利用花粉管通道导入技术将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品种海7124的基因组总DNA导入陆地棉(G.hirsutumL.)栽培品种石远321中,获得了纤维品质优良的新种质系,并且在导入后代中发现了1个形态性状发生变异的突变体。对突变体进一步的遗传分析表明,突变性状可能受1个纯合致死的显性基因控制,利用SSR对变异材料进行研究发现,外源DNA已经整合在陆地棉的基因组中,并推测某些DNA片段可能是通过同源重组的机制整合到陆地棉染色体上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鸿德  张天真  
作物遗传作图与QTL定位常应用在源于两自交系的单交群体上,是利用2个亲本之间的遗传多态信息;而育种实践中经常用到的四交群体却很少用于遗传作图。本研究将异交物种中F1分离群体的作图方法应用于常异花授粉作物棉花上,以4个陆地棉栽培品种泗棉3号、苏棉12、中4133和8891为亲本,构建陆地棉品种间四交作图群体泗棉3号/苏棉12//中4133/8891,利用JoinMap3.0构建了1张陆地棉栽培品种间的SSR标记遗传图谱。该图谱由56个连锁群组成,总长为2113.3cM,含有286个SSR多态位点,覆盖率达42.3%;单个连锁群的标记数2~24个,平均5.2个;长度为0.37~125cM,平均3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虹  徐铨  王嘉宇  钟鸣  徐正进  隋国民  
为探索"理想株型"和"籼粳杂交"优势利用理论对现代粳稻育成品种的基因组构成和产量结构、生理形态特征及中国北方粳稻高产育种实践的影响,以中国北方3个不同育种时期及来源粳稻样本(现代粳稻育成品种、早期粳稻和外来粳稻)为试材,基于189个SNPs位点的变异,对中国北方粳稻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北方育种家通过将籼稻血缘和国外资源引入原有粳稻,在通过回交、复交等育种方法并加之人工和自然选择过程中,大量与不利性状相关的等位基因被淘汰,致使中国北方现代粳稻品种功能基因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降低,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分别为:外来品种、早期品种、现代品种;通过育种家人为选择与生态环境压力下,现代粳稻从传统粳稻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遗传结构;中国北方现代粳稻育成品种比早期耕种农家品种和外来粳稻分别增产38.13%,11.12%,产量极显著高于早期粳稻。这主要得益于形态方面的株型改良,叶片变短、变宽、穗变短、变直立以及高光能利用率及产量结构的调整:穗粒数显著增加(增幅20%),结实率提高6%~10%。分析育种行为对中国北方粳稻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主要农艺性状变化的影响,为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秀云  李慧  刘志国  赵锦  刘孟军  
【目的】枣原产中国,种质资源丰富。对来自中国22个省区不同用途的255个枣品种进行SSR分析,揭示这些不同产地来源的枣种质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群体遗传结构,为枣种质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改良CTAB提取供试枣种质的基因组DNA,以前期枣基因组测序挖掘出的SSR引物为基础,进行高效率引物筛选,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55份枣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然后利用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银染后显色。根据条带有无统计数据,计算出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IC),用NTSYS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利用STRUCTURe软件分析群体遗传结构,计算出最适群体...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芳艳  李春光  刘永巍  孙翊轩  王继亮  孟昭河  徐正进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来自于不同选育单位的粳稻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推断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未来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依据。选取均匀分布于水稻12个连锁群的48对引物,对来自不同选育单位的36份水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48对引物中27对具有多态,占引物总数的56%。共检测出65个等位变异,有多态性的单个引物检测等位位点数为2~5个,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2.4个。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e)为0.307,变幅为0.050~0.662。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263,变幅为0.053~0.588,平均Shannon-weiner指数为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黎明  李战胜  高旭华  沈雪峰  方越  陈勇  
用30对SSR引物比较来自不同省区的12份杂草稻、34份栽培稻及36份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出121个等位变异,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变异数在2~6之间,平均为4.033个。杂草稻、栽培稻和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88 2、0.351 5和0.489 9,每个位点在杂草稻、栽培稻、野生稻中的等位基因数平均值分别为2.10、2.27、3.53,说明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最大。杂草稻与栽培稻之间的遗传距离(0.049 4)明显小于其与普通野生稻间的遗传距离(0.583 8),表明杂草稻与栽培稻亲缘关系较近,而与野生稻的亲缘关系较远,即杂草稻很可能起源于栽培稻的返祖退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宗绪晓  关建平  王海飞  马钰  
【目的】评价国家种质库长期保存的国内外栽培豌豆(Pisum sativum L.)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揭示其遗传多样性、等位基因和群体结构差异,据此评估其重要程度及价值,为中国豌豆资源研究策略和方向的正确选择、国内外资源的充分发掘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1对豌豆多态性SSR引物,对来自国外五大洲66个国家和中国28个省(区、市)的1984份栽培豌豆进行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采用Structure2.2软件完成资源群体结构剖析、推断参试材料的合理组群数、确定每份参试材料的适当群体划入及其相关参数计算;利用NTSYSpc2.2d软件估算其遗传距离,进行主成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