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0)
- 2023(13130)
- 2022(11621)
- 2021(10934)
- 2020(9249)
- 2019(21318)
- 2018(21063)
- 2017(40990)
- 2016(22057)
- 2015(24909)
- 2014(24802)
- 2013(24195)
- 2012(21942)
- 2011(19415)
- 2010(18815)
- 2009(16745)
- 2008(15963)
- 2007(13366)
- 2006(11169)
- 2005(9132)
- 学科
- 济(84615)
- 经济(84526)
- 管理(63744)
- 业(59783)
- 企(51659)
- 企业(51659)
- 方法(44813)
- 数学(38516)
- 数学方法(37947)
- 农(21414)
- 财(21290)
- 中国(20540)
- 业经(19393)
- 学(19109)
- 地方(16316)
- 理论(16098)
- 技术(14812)
- 和(14691)
- 农业(14429)
- 务(14349)
- 贸(14346)
- 贸易(14341)
- 财务(14280)
- 财务管理(14250)
- 易(13916)
- 企业财务(13538)
- 环境(13125)
- 制(12592)
- 划(12042)
- 教育(11706)
- 机构
- 大学(303769)
- 学院(302840)
- 管理(125516)
- 济(114891)
- 经济(112396)
- 理学(110693)
- 理学院(109547)
- 管理学(107420)
- 管理学院(106884)
- 研究(93865)
- 中国(66706)
- 京(62764)
- 科学(60761)
- 财(50524)
- 业大(47007)
- 农(46923)
- 所(45299)
- 中心(43293)
- 财经(42213)
- 研究所(42009)
- 江(41404)
- 范(40364)
- 师范(39964)
- 经(38617)
- 北京(38498)
- 农业(36984)
- 院(34794)
- 州(34087)
- 经济学(33966)
- 师范大学(32411)
- 基金
- 项目(221917)
- 科学(174723)
- 基金(161402)
- 研究(161061)
- 家(140585)
- 国家(139430)
- 科学基金(120849)
- 社会(100704)
- 社会科(95480)
- 社会科学(95456)
- 省(87169)
- 基金项目(86673)
- 自然(80277)
- 自然科(78449)
- 自然科学(78429)
- 自然科学基金(76982)
- 教育(74745)
- 划(73162)
- 编号(66161)
- 资助(66029)
- 成果(51952)
- 重点(48965)
- 部(48645)
- 创(46564)
- 发(46207)
- 课题(44166)
- 创新(43307)
- 科研(42806)
- 教育部(41969)
- 大学(41593)
- 期刊
- 济(114147)
- 经济(114147)
- 研究(81680)
- 学报(49500)
- 中国(49145)
- 科学(44973)
- 管理(44067)
- 农(41392)
- 财(37813)
- 大学(37601)
- 学学(35405)
- 教育(34061)
- 农业(29350)
- 技术(27371)
- 业经(19768)
- 财经(19586)
- 融(19118)
- 金融(19118)
- 经济研究(18003)
- 图书(17996)
- 经(16624)
- 科技(15499)
- 问题(15054)
- 业(15009)
- 理论(14659)
- 版(14465)
- 技术经济(14319)
- 实践(13707)
- 践(13707)
- 情报(13180)
共检索到410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程秀峰 毕崇武 李成龙
[目的/意义]对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社会化标签的存在形式与结构进行调查,提出利用改进的关系强度计算方法来计算社会化标签网络中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隐性的知识关联。[方法/过程]首先梳理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储状态;其次探讨舞蹈资源社会化标签的存在形式,并构建其社会化标签网络模型;然后提出基于SNA的舞蹈类资源改进的关系强度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NA的舞蹈类资源关系模型能够有效挖掘不同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隐性知识关联,并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社会化标签 网络 舞蹈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侯西龙 谈国新 庄文杰 唐铭
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遗知识的有效组织与管理,是非遗文化保护、传播与传承的前提和基础。本体与关联数据技术为非遗知识的组织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实现路径。本文首先分析梳理了非遗领域知识的要素与语义关系,设计构建了非遗知识本体模型,以规范和揭示非遗领域知识的概念、属性和关联关系;其次,基于关联数据技术,研究非遗知识组织与关联数据集构建的过程,包括实体RDF化、实体关联、关联数据存储与发布等关键步骤;最后以湖北省非遗项目为例,构建了非遗知识关联数据集与知识服务平台。关联数据技术在非遗知识组织与管理领域的应用,能够促进非遗知识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我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东映
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民间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针对高校民间舞蹈教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不足进行探讨,针对如何在民间舞蹈教学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给出相应的意见,以助推非遗民间舞蹈教学研究和教学的深入发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舞蹈教学实践之中的传承与发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关键词:
民间舞蹈 教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坤
[目的/意义]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现有组织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基于知识元的非遗知识抽取与组织方法以实现对细粒度非遗知识的揭示与利用。[方法/过程]文章在现有知识组织方法的基础上,构建非遗知识元语义描述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非遗多元知识及其知识之间语义关系的抽取方法,[结果/结论]实现了非遗知识的细粒度、多维关联组织与聚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学志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物质性、民族性、动态传承性、活态性、群体性等特征,知识产权部门法对其保护的具体模式有:专利权保护模式、著作权保护模式、商标权保护模式、商业秘密保护模式。我国现行法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着权利主体、权利性质和独创性难以确定的缺陷。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建议如下: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登记制度、集中管理制度、长期保护制度以及权利人的使用收益和权利限制制度。
关键词:
知识产权 非物质文化遗产 法律保护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萨如拉 谢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过度商品化和产业化,而忽视对其知识属性的考察,同时也存在过度保守化,忽视对其所蕴含知识潜力挖掘的问题。文章在知识审计视域下构建非遗知识审计模型,从知识拥有量、生存环境、历史沿革及市场需求等层面对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丹寨县古法造纸技艺开展知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保护中缺少技术设备支持、资料记录;其兴衰取决于国家政治环境、市场需求大小、现代科技的影响;产品创新可以提升其经济价值;生产性保护基地和研习所的设立行之有效等。提升生产性保护效能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完善资料记录、加强物质保障、提升经济价值和扩大需求信息供给。为此,知识审计也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能提升的有效工具。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滕春娥 王萍
【目的/意义】非遗资源蕴含着民族群体智慧和数辈人留存的文化内涵,是民族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财富,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传统文化。【过程/方法】本文通过梳理和回顾已开展的知识组织本体构建案例,分析本体理论在非遗知组织构建中的重要性和适用性;以黑龙江地区赫哲族为例,基于本体理论构建非遗知识组织体系。【结果/结论】对其进行知识组织构建建立起赫哲族非遗资源体系,便于更好地保护赫哲族文化和传承民族记忆。
关键词:
本体构建 知识组织 赫哲族 非遗资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清霞
我国历经五千余年历史发展所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着极高的艺术、经济价值,同时也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给予高度关注。不过在实践中,商标保护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为此,文章以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保护发展现状分析为基础,对常见的商标保护模式以及暴露出的缺陷进行深刻研究,从商标申请绿色通道建立、商标注册制度完善、申请人机制的完善、组合商标建立四个方面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保护完善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志平
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准公共品性质。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梳理基础上,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准公共品性质的研究脉络,进而从经济学角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在开发利用上的外部性,通过对这两个准公共品必要条件的分析析,深入论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准公共品性质,并针对其开发利用上的外部不经济性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秀萍
中国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不够良好,出现了萎缩现象,对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已迫在眉睫。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邓琼飞
海南作为典型的海岛型省份,长期以渔业及其他海洋资源为主导产业,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物质文化产品,创造出可观的经济价值,而且沉淀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海洋文明的延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良好的海洋保护意识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许多珍贵的非遗项目面临失传危机。笔者围绕海南海洋类非遗保护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出科学的保护策略,切实提升非遗传承主体的保护积极性,推动我国海洋非遗的传承和发展。由王文章编著、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一书,从学理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研究,详细论述了其概念、特征、类别等知识;然后立足实践维度,针对传统音乐、舞蹈、体育、美术、医药等二十几种非遗项目进行了讨论分析,深刻解读了各种非遗项目的价值意义、文化内涵、形成过程等;最后聚焦中国非遗保护现状,积极借鉴国外管理经验,提出科学的非遗保护措施,为非遗保护工作者以及研究人员提供了科学参考,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宁
本研究旨在评估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社会效益。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地调研,分析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对社会经济、文化传承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并创造就业机会。同时,旅游开发还有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传播和交流,并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天才 王军涛
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文献进行搜集和梳理,在文献内容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在本研究领域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综合知识产权保护、著作权(版权)保护、专利权保护、商标权保护、地理标志保护5个方面;然后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与薄弱之处,对今后继续研究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甘明 刘光梓
从法哲学的角度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合理性体现在:追求平等与正义价值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智力产品的创造、传播之间的平衡符合利益平衡原理。从财产权的角度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符合洛克的"财产权劳动理论"与黑格尔的"财产权人格理论",其设立具有正当性。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法经济学分析与市场经济分析发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客体的知识产权的创设成为一种必然。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青 谈国新 孙传明
视频是智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的重要载体,提炼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的语义信息并构建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该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非结构性特征进行分析,抽取相关知识,设计基于语义描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概念模型,并根据模型提出相关本体、属性及其关联关系,最后以视频知识组织可视化展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智能化应用.该文构建的视频资源描述与知识组织能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知识之间的关联关系,为知识服务提供了有效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