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8)
- 2023(14026)
- 2022(12417)
- 2021(11776)
- 2020(10061)
- 2019(22806)
- 2018(22592)
- 2017(44149)
- 2016(23671)
- 2015(26802)
- 2014(26609)
- 2013(25878)
- 2012(23290)
- 2011(20663)
- 2010(20426)
- 2009(18382)
- 2008(17480)
- 2007(14883)
- 2006(12621)
- 2005(10482)
- 学科
- 济(92460)
- 经济(92361)
- 管理(68949)
- 业(65356)
- 企(55656)
- 企业(55656)
- 方法(48464)
- 数学(42640)
- 数学方法(41887)
- 农(23716)
- 财(22483)
- 中国(22127)
- 业经(20763)
- 学(19400)
- 地方(17485)
- 理论(17368)
- 贸(16106)
- 贸易(16098)
- 农业(15934)
- 易(15651)
- 技术(15453)
- 务(15108)
- 财务(15024)
- 和(15021)
- 财务管理(14993)
- 制(14439)
- 企业财务(14173)
- 环境(14044)
- 划(13019)
- 银(11879)
- 机构
- 大学(327618)
- 学院(327567)
- 管理(136021)
- 济(125168)
- 经济(122450)
- 理学(119807)
- 理学院(118552)
- 管理学(116020)
- 管理学院(115439)
- 研究(100658)
- 中国(72616)
- 京(68253)
- 科学(64573)
- 财(54883)
- 业大(50328)
- 农(49649)
- 所(48432)
- 中心(46768)
- 财经(45647)
- 江(45061)
- 研究所(44774)
- 范(42823)
- 师范(42414)
- 北京(42224)
- 经(41717)
- 农业(38972)
- 院(37345)
- 州(37161)
- 经济学(37042)
- 技术(35649)
- 基金
- 项目(236720)
- 科学(187211)
- 基金(172477)
- 研究(171812)
- 家(150053)
- 国家(148845)
- 科学基金(129734)
- 社会(107049)
- 社会科(101462)
- 社会科学(101434)
- 省(93023)
- 基金项目(91923)
- 自然(86711)
- 自然科(84789)
- 自然科学(84771)
- 自然科学基金(83205)
- 教育(80745)
- 划(78105)
- 资助(71555)
- 编号(70820)
- 成果(55266)
- 重点(52477)
- 部(51839)
- 创(49814)
- 发(49291)
- 课题(47765)
- 创新(46341)
- 科研(45611)
- 教育部(44846)
- 大学(44597)
- 期刊
- 济(125612)
- 经济(125612)
- 研究(87785)
- 中国(55383)
- 学报(51204)
- 管理(48394)
- 科学(47116)
- 农(43754)
- 财(41020)
- 大学(39316)
- 教育(38120)
- 学学(36973)
- 技术(31536)
- 农业(31021)
- 业经(22071)
- 融(21594)
- 金融(21594)
- 财经(20932)
- 经济研究(20365)
- 图书(18817)
- 经(17753)
- 科技(16307)
- 问题(16174)
- 技术经济(16121)
- 业(15915)
- 理论(15541)
- 统计(15384)
- 版(15044)
- 商业(14524)
- 实践(14448)
共检索到446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彭丽徽 李贺 张艳丰
[目的/意义]在舆情监控和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迅速有效地识别出舆情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对舆情的监督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内容与结构双重维度,设计一种完整的网络舆情关键节点挖掘、识别和分类的技术方法。涉及Goo Seeker、Gephi、Fuzzy AHP和TOPSIS等软件和算法,并以新浪微博"8·12滨海爆炸"事件为例进行具体分析。[结果/结论 ]突破了单纯从单一维度进行关键节点排序的局限性,使关键节点的识别与分类进一步深入,并明确演化特征,对网络舆情的科学应对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曹学艳 段飞飞 方宽 张仙 李仕明
认为在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过程中,网络论坛中影响力大的关键节点左右传播的走势。设计一种完整的网络舆情节点挖掘和分类的技术方法,包括原始数据挖掘、数据结构化、节点影响力测算与识别、关键节点论坛影响力计算、关键节点分类等,涉及GooSeeker、Gephi、LeaderRank等算法和软件,并以"7·23动车事故"为例进行具体分析。通过研究揭示出网络舆情的结构复杂性、无标度性、子社区结构等特征,得到"网络名人型"和"事件关注型"两类关键节点的演化规律,对网络舆情的科学应对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关键节点 网络论坛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王高飞 李明
移动社交网络的兴起与发展促使网络舆情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产生与演化。为科学有效地对移动社交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和控制,在详细分析移动社交网络舆情自身特点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分析法相结合,构建基于AHP-模糊综合分析的移动社交网络舆情预警模型。并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得出该事件的预警等级为"特别严重,Ⅰ级",这与专家对该事件预警等级的定性相吻合,从而较好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蒋侃 唐竹发
[目的/意义]通过挖掘隐藏于大规模数据中舆情信息传播路径的共性特征和规律,提升网络舆情导控策略的针对性、有效性和高效性。[方法/过程]从信息扩散效果出发,综合考虑信息扩散广度、扩散速度、扩散深度3个评价维度,构建WSD-Rank扩散影响力度量模型。在个体影响力度量基础上,依循信息扩散的延伸结构,探析舆情信息传播模式的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结论]舆情信息传播呈现出多种扩散模式,不同的扩散模式在传播覆盖面大小、传播速度快慢、传播效率高低以及传播生命周期长短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各扩
关键词:
微博 网络舆情 影响力度量 扩散模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霁阳 张鹏 兰月新 钟义勇
[目的/意义]舆情反转现象的频发消耗了网民的信任感,降低了网民在网络世界的安全感。基于舆情大数据对反转现象进行及时的分析识别,对营造健康安全的互联网舆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对舆情反转的特征与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主题演化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主题聚类模型LDA与门控循环神经网络单元(GRU)的舆情反转实时识别模型(DDPOR)。首先根据时间窗口采集实时文本数据,利用主题模型动态计算事件的当前言论较于先前观点的主题吻合度。随后结合文本时序特征,利用门控循环神经网络完成反转判定,实现网络舆情事件的反转预测。最后选取27个经典舆情反转案例开展实证分析,检验模型对反转的识别率与灵敏度。[结果/结论]实验表明,DDPOR可以及时地实现舆情反转的自动化识别,识别准确率高达90.54%,优于其他对比模型,且对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测与管控具有一定实战价值。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艳丰 李贺 彭丽徽
[目的/意义]挖掘网络舆情相关信息,构建基于直觉模糊推理的网络舆情监测预警评估方法,对实现网络舆情危机监测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施拉姆大众信息传播模式为基础,采用扎根理论提取指标要素,以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要素权重,通过直觉模糊推理算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网络舆情监测预警评估。[结果/结论]能够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有效监测,为网络舆情预警评估的实现和应用提供一个整体、系统的科学依据,提高网络舆情实时监控能力和管理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柯赟
随着新兴媒体的出现,为了提前并更加准确地判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演化方向,以便做出比较合理的预测监控。文章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建立了关于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预测监控模型。通过关联概率的计算,对动态贝叶斯网络中存在因果关系的节点变量进行预测。并以分析2014年上海踩踏事件为例,确定此事件对象中的节点变量,并通过10位专家评分的方式给出了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预测的具体操作方法,得到比较合理的预测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静 黄阳江豪 朱恒民 宋瑞晓
文章在传染病动力学SIR模型的基础上,将感染人群划分为从用户好友之间接触获取舆情信息和从阅读微信公众号获取两大类人群,模拟出基于公众号和朋友圈的双层微信拓扑结构,并利用微信网络的信息互动模式对感染率进行改进,最后对此模型进行了简单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双层微信网络舆情传播模型的变化符合实际生活中微信网络舆情的传播变化。
关键词:
微信网络 舆情传播 SIR模型 双层网络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李根强 罗艳艳 臧学莲
【目的/意义】从复杂网络视角,对有界信任模型中的DW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社会关系强度的舆情观点演化模型,分析网络社群舆情的观点演化机制,以期为引导网络舆情提供指导。【方法/过程】运用仿真实验的方法,分析了信任阈值、观点开放度、关系强度对舆情观点演化过程的影响作用。【结果/结论】随着信任阈值的增大,个体间观点经过不断交互而生成的观点簇数量逐渐减少,个体观点的聚合速度逐渐加快;随着群体从保守型转变为开放型,个体观点经过不断交互而生成的观点簇数量逐渐减少,个体观点簇聚合速度逐渐加快;强关系更利于网络社群舆情
关键词:
网络社群 关系强度 有界信任 观点演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于凯 荣莉莉 郭文强 刘泉 颜克胜
当前,舆情传播模型及其演化研究大多是从在线社会网络(线上网络)或物理接触网络(线下网络)单一角度考虑。然而,现实中的舆情传播同时发生在线上网络和线下网络中,单一网络结构不能完整地反映更符合实际的舆情传播动力学模型。为此,本文构建了线上线下的双层耦合网络模型,并结合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提出了层间对称和非对称的促进-抑制舆情传播机制。数值和实例分析的结果较好地验证了理论解析:(1)对称传播机制中,同配和异配层间连接模式促进了线上线下网络中的舆情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有趣的是,耦合小世界网络中始终产生最有效的传播;(2)非对称传播机制中,同配连接模式对线上线下网络中舆情传播的抑制作用大于异配连接。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谭雪晗 涂艳 马哲坤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研究事故灾难舆情传播的网络结构、节点地位对信息的传播效率的影响等问题,力图提出针对关键节点的网络舆情治理策略。以最近的四件重大事故灾难为例,运用Gephi分析信息传播网络拓扑结构,探究事故灾难舆情在网络结构中的相似性,以排除网络结构对舆情传播的影响,进而基于SNA筛选出舆情中的两类关键用户:关键信息发布者、关键事件关注者,并运用武汉大学社会计算平台ROSTCM6分析关键节点及全体网民的情绪演化进程,提出以关键节点为中心的事故灾难舆情治理策略:关键信息发布者ID可作为事故灾难舆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 网络舆情 关键用户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曹树金 郑凌 陈忆金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利用三个可衡量关注度的变量设计规则算法,以每天和每小时作为检测周期,对逸仙时空BBS中的主题帖进行筛选并预警,达到实时监控网络舆情突发异常的效果。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突发异常 模式识别 关键算法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连峰 周红磊 王丹 张海涛
为了更好地挖掘微博舆情中的关键节点,对其进行因人而异的思想引领,打造微博晴朗空间,本研究以超网络为理论基础,对微博舆情传播中的各子网进行建模,应用神经网络、LDA、Python仿真分析方法,挖掘微博舆情中的关键节点,并对关键节点的特征和情感进行分析与讨论。挖掘出微博舆情传播中的六类关键节点,分别是活跃人物、焦点人物、意见领袖、传播人物、潜在活跃人物、潜在传播人物。
关键词:
超网络 微博舆情 关键节点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胡悦 王亚民
【目的/意义】微博舆情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与日俱增,但由于其影响因素众多,呈现出非线性且复杂的变化。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预测其发展趋势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方法/过程】以微博话题的博文总数作为微博话题发展趋势的量化指标,考虑话题发展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的特点,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来预测微博话题的发展趋势。并通过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糊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优化以更好的发挥模糊神经网络在处理非线性、模糊性等复杂问题上的优越性。【结果/结论】通过对新浪微博数据集的对比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本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明英 杨珊珊 高向辉 吴倩
根据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本文从舆情关注度、舆情活跃度、舆情受众、舆情传播4个角度构建食品安全网络预警指标体系,利用八爪鱼采集软件从百度和新浪微博抓取舆情指标数据。基于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且以"福喜过期肉事件"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确定了该事件各阶段的舆情预警等级。实例表明该模型合理有效,具有可操作性,为政府部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预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