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22)
- 2023(12636)
- 2022(10598)
- 2021(9593)
- 2020(8028)
- 2019(18296)
- 2018(18012)
- 2017(34942)
- 2016(18302)
- 2015(20537)
- 2014(20293)
- 2013(19882)
- 2012(18671)
- 2011(16797)
- 2010(16594)
- 2009(14801)
- 2008(14101)
- 2007(12249)
- 2006(10529)
- 2005(9188)
- 学科
- 济(88627)
- 经济(88556)
- 业(55319)
- 管理(54073)
- 企(43836)
- 企业(43836)
- 方法(40980)
- 数学(37194)
- 数学方法(36826)
- 中国(23894)
- 农(22912)
- 地方(22330)
- 财(19141)
- 业经(18658)
- 技术(18288)
- 农业(16120)
- 贸(15288)
- 贸易(15277)
- 易(14755)
- 学(13148)
- 环境(13087)
- 融(13038)
- 金融(13037)
- 制(12804)
- 银(12569)
- 银行(12550)
- 地方经济(12499)
- 务(12132)
- 行(12087)
- 财务(12084)
- 机构
- 学院(259438)
- 大学(256976)
- 济(112806)
- 经济(110812)
- 管理(104752)
- 理学(90958)
- 理学院(90079)
- 管理学(88696)
- 管理学院(88214)
- 研究(85135)
- 中国(64214)
- 京(53007)
- 科学(50010)
- 财(49365)
- 农(41199)
- 所(40942)
- 中心(40459)
- 财经(39990)
- 江(37983)
- 业大(37540)
- 研究所(37111)
- 经(36589)
- 经济学(35160)
- 范(33077)
- 北京(32957)
- 师范(32718)
- 农业(32049)
- 经济学院(31948)
- 院(31169)
- 州(30625)
- 基金
- 项目(179922)
- 科学(144154)
- 研究(132270)
- 基金(132242)
- 家(114329)
- 国家(113394)
- 科学基金(99313)
- 社会(86719)
- 社会科(82632)
- 社会科学(82616)
- 省(71146)
- 基金项目(69846)
- 自然(63245)
- 自然科(61866)
- 自然科学(61855)
- 教育(61400)
- 自然科学基金(60763)
- 划(59259)
- 资助(54118)
- 编号(52432)
- 发(43453)
- 重点(40541)
- 部(40525)
- 成果(40494)
- 创(38732)
- 国家社会(36632)
- 创新(36252)
- 课题(36203)
- 教育部(35382)
- 发展(34882)
- 期刊
- 济(119121)
- 经济(119121)
- 研究(73846)
- 中国(49980)
- 管理(39076)
- 财(37221)
- 农(37212)
- 学报(36368)
- 科学(35742)
- 大学(28758)
- 学学(27314)
- 技术(27290)
- 教育(26734)
- 农业(26045)
- 融(24759)
- 金融(24759)
- 业经(20824)
- 财经(19796)
- 经济研究(19568)
- 经(16958)
- 问题(15865)
- 技术经济(14892)
- 业(14116)
- 统计(13015)
- 科技(12744)
- 商业(12588)
- 策(12346)
- 贸(12298)
- 理论(11786)
- 世界(11305)
共检索到379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文芳 李佐 陈和明 吕复兵
为筛选与蝴蝶兰花黄白底色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以‘黄金豹’蝴蝶兰(♀)和‘白天使’蝴蝶兰(♂)及其杂交后代为实验材料,选择33个分布在5个不同颜色分布类型组群中的黄色底色杂交后代和仅有的2个纯黄色个体作为黄色底色群体,35个分布在对应5个颜色分布类型组群中的白色底色杂交后代作为白色底色群体,分别提取DNA并等量混合后构建2个不同底色DNA混池,采用特异位点扩增片段测序(SLAF-seq)结合BSA技术,对与花底色密切相关的候选标记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获得164 874个SLAF标签,其中含21 031个多态性SLAF标签,多态率为12.76%。SLAF标记在亲本中的平均序列深度为42×,在子代中的平均序列深度为46×。关联分析表明,在阈值>0.745 5时,筛选得到15个与花底色相关的SLAF候选标记,具27个SNP位点。采用SNaPshot测序技术在2个亲本、11个子代和4个不同的种质资源中验证SNP位点,筛选发现,Marker35886和Marker70907的2个SNP位点与相关SLAF序列中的SNP位点一致,对花底色的鉴定准确率分别为66.67%和73.33%,组合准确率达93.33%。本研究筛选到的2个SNP位点可作为有效的分子标记位点在蝴蝶兰育种早期进行辅助选择。
关键词:
蝴蝶兰 底色 SLAF-BSA SN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乔永旭
以蝴蝶兰花的萼片、花瓣和唇瓣为试材,研究其自然衰老过程中A-280、电导率、Vc、可溶性总糖和脯氨酸含量以及活性氧的变化,探索花朵衰老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萼片、花瓣和唇瓣从小蕾期至中蕾期电导率和A-280逐渐升高且维持较高水平,初开期以后逐渐降低;在自然衰老过程中,萼片、唇瓣从小蕾期至中蕾期脯氨酸的含量增加且达到最高值,以后逐渐减少,花瓣中脯氨酸的含量持续减少;萼片、花瓣和唇瓣中Vc含量在中蕾期以后连续减少;从小蕾期至初开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产生速率有缓慢升高趋势,盛开期之后,含量急剧上升,衰败期积累值达到最高;H2O2含量在开花前期逐渐降低,盛开期后迅速上升,衰败期含量达到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荆洲 黄昌艳 邓杰玲 闫海霞 王晓国 满若君 卜朝阳
研究蝴蝶兰花径的遗传变异特性,探索决定蝴蝶兰花径形成的重要数量性状,为合理评价与挖掘利用现有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以15个蝴蝶兰品种为试材,分别测量蝴蝶兰花径及10个重要数量性状,进行各性状相关分析,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将各数量性状对花径的影响效果进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①各数量性状与花径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其中x_5(中萼片长)、x_6(中萼片宽)、x_7(花瓣长)、x_8(花瓣宽)对花长、花宽的相关性超过0.9;②x_5(中萼片长)对花长的通径系数最大,为1.805,达到显著水平(t=0.05);③各数量性状对花长、花宽的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_1=3.685+2.546x_5;y_2=-4.8...
关键词:
蝴蝶兰 遗传相关 通径分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子骏 王鲁彤 卢宇广 孙萍 刘妹球
研究了蝴蝶兰原球茎快速增殖技术,试管苗同步化生产技术、兰株生长规律以及无土栽培技术。结果表明:①原球茎的快速增殖与分化可以利用6-BA调控;②个体发生特点决定试管苗生产宜采用人工同步化生产技术;③兰株全年有2个生长高峰,分别与新叶生长相对应;④水苔是兰株无土栽培最好的基质。文章还总结了蝴蝶兰工厂化生产工艺流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之光 徐言 葛红 杨树华 赵鑫 寇亚平 朱晋宇 贾瑞冬 武荣花
【目的】研究萼脊蝴蝶兰Phalaenopsis japonica的开花特性与繁育特性,为萼脊蝴蝶兰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濒危蝴蝶兰属Phalaenopsis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温室条件下栽培的萼脊蝴蝶兰为材料,记录其花器官特性和开花进程,测定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分析花粉组织化学,估算杂交指数并进行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结果】(1)萼脊蝴蝶兰群体花期4月中旬至5月底,单株花期30~40 d,单花花期约30 d,开放时有香味。花蕾期为开花前1~7 d,初花期为开花后1~5 d,盛花期为开花后6~25 d,末花期为开花后26~30 d,凋谢期为开花后30~40 d。(2)总状花序,单株花序多为1~2个,单花序约有10朵花。(3)萼脊蝴蝶兰花粉为近圆形四合花粉,主要由脂质组成,适合虫媒授粉。(4)雌雄同株,且同步成熟,在盛花期(开花6~25 d)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均达到最强,花粉活力高达84.98%,杂交指数为4。(5)自然授粉、自然自花授粉、去雄不授粉3种处理后的结实率均为0,而人工自花授粉、人工同株异花授粉和人工异株授粉的结实率高达60.00%、80.00%和93.33%,且人工异株授粉果实质量最好,种子最大,种子活力最高(82.69%),单果实中种子数量约43 000粒。【结论】萼脊蝴蝶兰开花始于4月中旬,结束于5月底,盛花期持续约20 d,其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需要传粉者的类型。图4表3参2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海霞 何荆洲 黄昌艳 邓杰玲 王晓国 卜朝阳
为降低蝴蝶兰组培苗生产成本、缩短种苗繁育周期,利用瓶外生根技术,研究不同蝴蝶兰品种、组培苗的不同培养阶段、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组培苗瓶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蝴蝶兰品种的组培苗瓶外生根有所差异,3个蝴蝶兰品种瓶外生根效果由好到次的排序是:"柳林黑玫瑰">"文景天使">"大辣椒";经过壮苗培养的组培苗适宜进行瓶外生根;用100 mg/L的IBA溶液处理,瓶外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94.80%,平均根数为3.72条,平均叶数4.24片,生根时间为38.00 d;用100 mg/L的NAA溶液处理,瓶外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为86.80%,平均根数为3.84条,平均叶数3.30片,生根时间为36....
关键词:
蝴蝶兰 组培苗 瓶外生根 激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和明 吕复兵 李佐 肖文芳
为了更有效地克服蝴蝶兰属间杂交障碍,提高属间杂交成功率,从蝴蝶兰近缘属种质资源、属间杂交育种情况、属间杂交存在的问题和克服属间杂交障碍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蝴蝶兰属间杂交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1)与蝴蝶兰属间杂交成功的近缘属种质资源主要有21个;2)蝴蝶兰属间杂交组合最早于1931-01-01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上正式注册登录,截至2020-12-31,在RHS上登录成功的蝴蝶兰属间杂交组合共有546个;3)从研究报道可知,蝴蝶兰与近缘属的杂交效率不高,属间杂交成功率在2.78%~12.50%,且主要以蝴蝶兰杂交种为主要亲本;4)通过扩大蝴蝶兰亲本杂交范围、重复授粉、正反杂交和胚拯救等手段能有效克服属间杂交不亲和性。因此,开展蝴蝶兰属间杂交能够为蝴蝶兰育种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
蝴蝶兰 近缘属 属间杂交 杂交障碍 展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秀清 章铁 孙晓莉
为建立一个稳定的蝴蝶兰RAPD反应体系,对RAPD反应体系中模板DNA、Taq DNA聚合酶用量、随机引物浓度、Mg2+浓度和dNTPs浓度等各项参数进行筛选比较。结果表明,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反应体系中,其中含模板DNA(20 ng/μl)1.5μl,Taq DNA聚合酶(5 U/μl)0.4μl,随机引物(20μmol/L)1μl,Mg2+(25 mmol/L)2.5μl,dNTPs(10 mmol/L)0.5μl,10×PCR Buffer2.5μl,ddH2O 16μl。
关键词:
蝴蝶兰 RAPD 反应体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俊 王慧瑜 赵玉安 杨书才
‘郑农红玉’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以2003年从蝴蝶兰实生开花苗中选出的优良单株为亲本、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出的蝴蝶兰优良单株,经过河南、陕西、河北等地区域试验选出。株形紧凑,好养易催;花朵平均横径10~11 cm,平均主枝着花10朵左右,颜色亮丽,花序排列整齐;货架期长。
关键词:
蝴蝶兰 良种 郑农红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卜朝阳
以蝴蝶兰花梗为初次诱导的外植体,对蝴蝶兰的离体繁殖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花梗腋 芽萌发可获得无菌芽,再以所得的嫩芽茎段和叶子作为离体培养的增殖材料,2-3个月后便可获得大量的不定芽。 该结果表明:(1)在初次培养中加入PVP并进行暗培养,其抗褐化效果最佳。(2)增殖培养基以MS+6-BA 0.5 mg/L+KT 1.0 mg/L+NAA 0.2 mg/L或MS+6-BA 2.0 mg/L+NAA 0.5 mg/L组合较好,其茎段萌发率均高 达90%,增殖倍数分别高达2.8和2.9;叶片芽的诱导率分别为56%和57%,增殖倍数最高达4.8和4.6。(3)经济 有效的壮苗和生根诱导培养基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杰 匡萍 王芝娜 张银洁
为了获得抗冷性蝴蝶兰株系,测定了低温胁迫及温度回升对Phalaenopsis‘Taida Salu’×P.‘Dinghan Orange Anne’杂交后代4个不同株系及亲本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用主成分分析对各指标的变化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抗冷性程度不同的株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所表现出来的差异,随温度降低,差值呈增大趋势;抗冷性强的株系在温度回升到正常条件时,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漏率能恢复至处理前水平,而抗冷性弱的株系难以恢复。综合评价排序表明,P6为强抗冷株系,P4、P...
关键词:
蝴蝶兰 抗冷性 生理指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冬云 汪建亚 蔡桁 蒋祥娥
以黄花蝴蝶兰的花梗腋芽诱导出的不定芽为外植体,利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培养基的无机营养、TDZ、有机添加物和蔗糖4种因素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蝴蝶兰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KC+TDZ 0.20 mg/L+椰子水200 mL/L+蔗糖14 g/L+柠檬酸30 mg/L,其中有机添加物的种类和浓度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蝴蝶兰 不定芽增殖 正交设计 组织培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荣维 梅庆超
1988一1990年,以蝴蝶兰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温度、光照和肥料对其花芽分化等过程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深圳的正常气候条件下,蝴蝶兰在9月遇20℃左右的低温,10月份抽出花芽,第2年的3月以后陆续开花。若能提早进行低温诱导,则花期可以提前。(2)从花芽形成到花芽抽出达10公分长这段时间,重施磷肥,有助于花芽分化。待花芽分化稳定后,增施氮肥,花将开得更好。(3)光照强度对蝴蝶兰花芽分化影响不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倩 刘双委 钮世辉 李伟
【目的】在白皮松全基因组范围内开发大量特异性SNP分子标记,为白皮松关键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种质资源评价提供足够多的分子标记资源。【方法】本研究以5个群体的共52份白皮松资源为材料,选择火炬松基因组为参考基因组,利用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技术(SLAF-seq),在多态性SLAF标签上开发大量特异性SNP位点,并过滤出一批高质量SNP位点用于白皮松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通过序列对比分析,共获得23 597 049个SLAF标签,其中具多态性的SLAF标签有370 659个,共开发得到1 291 290个白皮松群体SNP。在缺失率小于20%、次要等位基因频率(MAF)大于5%的条件下,对所有SNP位点进行过滤,共得到346 840个高一致性的白皮松群体SNP,占SNP总量的26.9%,其中包含9个仅在北京鹫峰(JF)群体中存在变异的SNP位点、148个仅在陕西蓝田(LT)群体中存在变异的SNP位点、425个仅在甘肃麦积山(MJS)群体中存在变异的SNP位点、1 466个仅在陕西午子山(WZS)群体中存在变异的SNP位点、4个仅在山西柏洼山(BWS)群体中存在变异的SNP位点。基于过滤后的346 840个SNP分子标记在5个白皮松群体中进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白皮松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MJS和WZ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JF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LAF-seq技术可以实现全基因组范围内大量SNP标记位点的开发,且开发的SNP标记在白皮松不同群体中表现出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态性,为白皮松种质资源鉴定、QTL定位、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以及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等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今后白皮松种质资源保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