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1)
- 2023(15490)
- 2022(13612)
- 2021(12791)
- 2020(10742)
- 2019(24983)
- 2018(24739)
- 2017(47841)
- 2016(25669)
- 2015(29072)
- 2014(28719)
- 2013(27979)
- 2012(25347)
- 2011(22306)
- 2010(22663)
- 2009(20589)
- 2008(19485)
- 2007(16701)
- 2006(14410)
- 2005(12075)
- 学科
- 济(100562)
- 经济(100357)
- 管理(73049)
- 业(69953)
- 企(59789)
- 企业(59789)
- 方法(51300)
- 数学(43763)
- 数学方法(43010)
- 农(26487)
- 中国(26484)
- 财(25270)
- 业经(22742)
- 学(21109)
- 地方(19763)
- 理论(19047)
- 农业(17461)
- 和(17200)
- 贸(16930)
- 贸易(16916)
- 技术(16563)
- 易(16427)
- 制(16278)
- 务(16253)
- 财务(16164)
- 财务管理(16092)
- 企业财务(15236)
- 环境(15167)
- 划(13979)
- 融(12981)
- 机构
- 大学(352694)
- 学院(352066)
- 管理(144096)
- 济(136230)
- 经济(133300)
- 理学(126556)
- 理学院(125196)
- 管理学(122583)
- 管理学院(121947)
- 研究(110403)
- 中国(80772)
- 京(74368)
- 科学(69548)
- 财(61970)
- 所(53739)
- 农(52935)
- 业大(52664)
- 中心(50971)
- 财经(50865)
- 江(49472)
- 研究所(48977)
- 经(46409)
- 范(46329)
- 北京(45961)
- 师范(45906)
- 农业(41302)
- 院(40640)
- 经济学(40483)
- 州(40196)
- 财经大学(38232)
- 基金
- 项目(250806)
- 科学(198266)
- 研究(183224)
- 基金(182791)
- 家(159215)
- 国家(157674)
- 科学基金(136827)
- 社会(115720)
- 社会科(109086)
- 社会科学(109050)
- 省(98232)
- 基金项目(97095)
- 自然(90232)
- 自然科(88167)
- 自然科学(88147)
- 自然科学基金(86525)
- 教育(85865)
- 划(82383)
- 资助(75554)
- 编号(75321)
- 成果(59844)
- 重点(55644)
- 部(55207)
- 创(52498)
- 发(52330)
- 课题(51144)
- 创新(48853)
- 科研(48294)
- 教育部(47906)
- 大学(47323)
- 期刊
- 济(140797)
- 经济(140797)
- 研究(99066)
- 中国(67107)
- 学报(54708)
- 管理(51825)
- 科学(50562)
- 财(47836)
- 农(47461)
- 大学(42409)
- 教育(41389)
- 学学(39881)
- 农业(33434)
- 技术(32766)
- 财经(23828)
- 业经(23658)
- 融(23557)
- 金融(23557)
- 经济研究(23059)
- 经(20295)
- 图书(18460)
- 问题(18069)
- 业(17320)
- 科技(17266)
- 技术经济(16831)
- 版(16701)
- 统计(16365)
- 理论(16023)
- 商业(15109)
- 资源(14967)
共检索到496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强
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为确保各利益方的利益以及市场的正常有序运行,实施有效监管是当务之急。审计作为国有企业监管的重要手段,在新的形势下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审计主体的合作有助于审计监管效果的改善,有鉴于此,基于SFIC模型,从审计人员角度阐述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协同的起始条件现状,从审计流程和审计技术角度探讨审计协同的催化领导现状,从审计购买服务角度分析制度设计现状,重点基于审计公告分析审计协同的过程及结果。提出审计协同有助于有效整合审计资源,保障审计监管效果。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审计协同 国家审计 社会审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易继红
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是推动审计全覆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本文将研究方向置于审计协同方面,同时,引入SFIC协同治理模型,进一步明确了SFIC模型的起始条件、催化领导、制度设计以及协同过程四要素,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提供了重要的实施方向与技术路径。最后,依托于实际案例企业,深入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关与国企内部审计的审计协同路径,从保障协同基础条件、发挥审计机关的领导与凝聚力等方面出发,确保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工作顺利展开,对完善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巩凤 周云龙
基于协同理论,以促进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协作共生,实现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整体增值为目标,本文从强化管理体制机制协同、建立业务统筹机制、建立审计信息成果共享机制、完善审计采购服务机制、建立审计机构信息查询平台、建立协同审计管理办法、建立审计风险防控机制七个方面提出可行性方案,绘制了审计人才动态管理流程图和协同审计风险防控清单,以期推动我国三大审计系统的协同发展,解决国家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力量不足与审计覆盖面日益增长的矛盾现状。
关键词:
协同理论 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 社会审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心蕾 冯均科
本文以SFIC模型为研究框架,在分析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建议,并探讨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风险及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 监督合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莫芃
近年来民航空防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尤其在美国"9·11"事件之后,如何顺应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提升空防安全水平,防范化解重大空防安全风险是民航安全体系改革的重要主题。本文立足信息化时代背景,通过对我国民航空防安全保卫的各主体维度进行分析,优化民航空防安保协同治理的SFIC模型,为提升我国民航安全治理水平,形成空防安全协同优势提供了新思路,并希冀以此助推民航空防安全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协同治理 民用航空安全 SFIC模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历 张红 魏红梅
职教国际联盟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迈向国际化征途的新样态。文章揭示了职教国际联盟协同治理的内涵,对SFIC协同治理模型及其适切性进行了阐释。同时,围绕SFIC模型的起始条件、催化领导、制度设计与协同过程对职教国际联盟协同治理的现实困囿展开探讨。针对职教国际联盟协同治理的主要困境,从三个方面提出联盟协同治理推进方略:催化与维持协同动机,激活协同治理的初始诱因;完善与落实协同条件,保障协同治理的行动过程;归总与审视协同结果,反哺协同治理的持续循环。
关键词:
SFIC模型 职教国际联盟 协同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巧莉 王鹏程 孙再凌
文章利用国家审计全覆盖这一外生冲击所形成的准自然实验,以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国家审计如何影响社会审计收费。双重差分检验结果显示,相比非国有企业,国家审计全覆盖政策提出后,国有企业的社会审计收费下降了12.35%。研究发现,治理效应提升所导致审计师感知的审计风险下降是国家审计全覆盖降低社会审计收费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表明,当审计师议价能力较强、公司诉讼风险较高时,国家审计全覆盖对社会审计收费的负向影响更大。文章从社会审计收费的角度为国家审计全覆盖的经济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对理解宏观政策的执行与后续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继辉 沈子琪
本文通过探究财务舞弊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与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阐述了博弈论在预防财务舞弊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对于财务舞弊的处罚力度应当大于政府选择积极审计所增加的成本与上市公司的舞弊成本之和,且政府对发生审计共谋行为的参与者的处罚应当大于积极审计增加的成本与审计合谋行为的整体收益之和,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审计合谋和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预防财务舞弊需要完善财务违规事件与会计师事务所违规事件的披露途径,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审计共谋行为的调查、打击与惩处,加强对发生过财务舞弊事件的公司与对应审计执行事务所的日常监管。
关键词:
审计监督 财务舞弊 演化博弈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文钦
一、国家治理目标的发展国家治理就是针对政府、市场和自愿提供公共产品存在负外部性时,由政府对这些公共产品进行引导、加强和管理。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治理主要采用行政方式对经济领域进行调配,经济生活中会出现粗放式经营及政府行政效率不高等计划经济时代特有现象。因此国家治理就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及其国家各级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统治职能,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体制设置,协同其他的立法、司法等组织结构,共同管理公共事务、推动经济和社会协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国栋 孙孟洋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优化国有企业运营管理成为研究重点,需要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整合协同。本文以苏州苏高新集团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协同机制的内涵、理论基础、问题及解决建议分别进行阐述,提出构建和完善国家审计、内部审计以及社会审计协同机制,优化审计资源组合,形成审计监督合力的新举措。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 社会审计 全覆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翠琳 李叔玲 李莉
国家审计购买社会审计服务基于审计全覆盖的背景展开,在整合利用社会审计资源、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风险识别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重要性原则,通过流程图分析法,对编报购买计划、购买审计服务、实施审计计划以及验收审计成果四个阶段的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并对风险管控责任在国家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组织之间进行归类,旨在为审计实务中的风险识别、评估提供依据,从而有助于进行风险管控、保证国家审计机关购买社会审计组织服务的质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会金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监督自控制系统,通过发挥国民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国家治理系统稳定与有序发展。文章引入协同理论分析了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作用特征,认为国家审计监督的协同效应是影响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国家审计协同的内容框架与实现模式。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协同包括战略层面、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的协同,国家审计协同实现模式构建包括完善国家审计协同的基础建设、培育国家审计协同的社会资本、实现信息共享与沟通等。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审计监督 协同治理 审计创新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吕川三
审计风险在审计实务中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注册会计师只有深入地理解审计风险理论,才能准确地发表审计意见,确保审计质量。然而,随着审计实践的发展,审计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原有的理论框架下变得不易理解,因而审计风险理论框架需要进一步发展和细化,使之更加科学。
关键词:
社会审计 审计风险 模型 科学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彦超 赵璨
完善国家治理是重要的战略性研究话题,国家审计是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机制。研究完善国家治理的其他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社会审计可能是促进国家治理完善的一个选择。基于国有上市公司过度"吃喝"腐败视角,本文研究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注册会计师审计能监督国有上市公司过度"吃喝"现象,过度"吃喝"程度越高的上市公司越容易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也能抑制国有上市公司过度"吃喝"程度。被出示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国有上市公司,其过度"吃喝"程度在下一年度下降幅度更大。研究意味着,与国家审计类似,注册会计师审计也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
关键词:
社会审计 反腐 国家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静 许谢楠 潘俊
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在维护金融安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现阶段金融领域审计工作中,二者还未能形成监督合力。本文基于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维护金融安全作用机理的剖析,尝试构建以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为主体,包含业务统筹、资源配置、成果共享、督导整改四个模块的协同机制。通过加强协同主体联系,建立健全协同制度保障体系,优化审计协同管理工作、促进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两大审计主体不断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增强二者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助推国家金融安全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