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77)
- 2023(16756)
- 2022(14558)
- 2021(13234)
- 2020(11293)
- 2019(25593)
- 2018(25059)
- 2017(48773)
- 2016(26411)
- 2015(29428)
- 2014(28945)
- 2013(28508)
- 2012(25842)
- 2011(23185)
- 2010(22712)
- 2009(20543)
- 2008(19728)
- 2007(16954)
- 2006(14415)
- 2005(11877)
- 学科
- 济(107285)
- 经济(107175)
- 管理(75148)
- 业(72730)
- 企(60241)
- 企业(60241)
- 方法(54387)
- 数学(48150)
- 数学方法(47585)
- 农(28233)
- 财(26096)
- 中国(24986)
- 业经(24162)
- 学(22655)
- 地方(20928)
- 贸(19460)
- 贸易(19456)
- 农业(19004)
- 易(18860)
- 技术(17858)
- 务(17189)
- 财务(17120)
- 财务管理(17086)
- 理论(16663)
- 环境(16639)
- 制(16495)
- 企业财务(16222)
- 和(15760)
- 产业(15224)
- 划(14207)
- 机构
- 大学(373150)
- 学院(372237)
- 管理(150067)
- 济(148045)
- 经济(145174)
- 理学(132775)
- 理学院(131360)
- 管理学(128910)
- 管理学院(128263)
- 研究(120272)
- 中国(85612)
- 科学(77923)
- 京(77258)
- 农(66050)
- 财(63746)
- 业大(61946)
- 所(59441)
- 研究所(55137)
- 中心(54979)
- 财经(53499)
- 农业(52554)
- 江(51122)
- 经(48996)
- 北京(47337)
- 范(46747)
- 师范(46140)
- 经济学(45076)
- 院(44013)
- 州(41517)
- 经济学院(41164)
- 基金
- 项目(271953)
- 科学(213743)
- 基金(198797)
- 研究(191177)
- 家(175875)
- 国家(174493)
- 科学基金(150069)
- 社会(121481)
- 社会科(115406)
- 社会科学(115377)
- 省(106638)
- 基金项目(106264)
- 自然(100742)
- 自然科(98455)
- 自然科学(98427)
- 自然科学基金(96677)
- 划(90135)
- 教育(87958)
- 资助(81836)
- 编号(75823)
- 重点(61082)
- 部(59281)
- 成果(58467)
- 发(57691)
- 创(56999)
- 创新(53237)
- 科研(52879)
- 课题(51592)
- 计划(51168)
- 教育部(50623)
- 期刊
- 济(146634)
- 经济(146634)
- 研究(98882)
- 学报(66066)
- 中国(60110)
- 农(58274)
- 科学(57929)
- 管理(51982)
- 大学(49511)
- 学学(47252)
- 财(46888)
- 农业(40499)
- 教育(34856)
- 技术(31392)
- 融(25710)
- 金融(25710)
- 业经(25601)
- 财经(25360)
- 经济研究(24492)
- 经(21705)
- 业(20654)
- 问题(19650)
- 科技(19495)
- 版(18411)
- 技术经济(17818)
- 业大(17784)
- 统计(17180)
- 商业(17139)
- 图书(16893)
- 理论(16774)
共检索到504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立伟 叶峥
首先构建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将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产业基础、技术创新水平、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制度环境和资金支持;然后,通过322份全国新能源专家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理论假设。实证分析表明,产业基础、制度环境和资金支持对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创新水平对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正向影响,但显著性没有通过5%的水平;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对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正向影响没有通过验证。
关键词:
新能源产业集群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立伟 沈满洪
本文深入分析了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在实证研究中,本文运用专家调查法和因子分析法来对提出的相关理论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别于传统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更多地依靠三个主因子,即产业要素因子、区域要素因子、融资要素因子。据此,构建了由13个影响因素组成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的框图模型。从该框图模型可以得出,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内生动力,但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会表现出明显的区位选择的特征,并不是所有地区都会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政府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条件,因势利导,充分考虑区域要素和融资要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肖妮 王国红 冯晓慧
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重,新能源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发展新能源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良好的金融支持体系。本文从金融信贷、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新能源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利用2000~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对影响新能源产业金融支持的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3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的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均与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金融规模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较显著的影响,而金融结构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新能源产业 金融支持 新兴产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立伟 沈满洪
产业集群是新能源产业可资借鉴的发展方向。从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需求条件、社会文化与历史条件、政治条件五个方面,结合新能源产业的自身特征进行分析判断,认为新能源产业完全满足集群形成的五大条件,集群化发展模式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樊建锋 费明胜
探讨了公众的行业污名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路径。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行业污名的重要性和愉快性的评价对公众的负面情感的形成有显著影响,负面情感对污名行业的风险感知及行业污名意识的形成都有显著影响;另外,负面情感对行业污名意识的形成也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敏
本文采用2012~2015年9月我国沪深A股新能源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运用多重线性回归法分析了资产结构、公司规模、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五个因素对融资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能源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首要影响因素是公司规模,其次是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资产结构。公司规模的不同导致其融资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盈利能力强的公司更依赖内源融资,营运能力强的公司反而需要更多的流动资产维持经营,发展能力强的公司更重视控制权问题,而有形资产比率高则能提高公司的负债水平、降低内源融资比率。基于此,公司应积极调整融资结构,提高经营绩效。
关键词:
新能源上市公司 融资结构 影响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全星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2004~2010年间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2004年以来,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显著提升,但整体依然偏低;企业超额获利能力、员工素质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规模对技术效率也存在正向影响,但影响不大;第一大股东的国有股性质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企业成立时间长短、技术人员比重、所处地理位置等因素对技术效率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 上市公司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邱立成 曹知修 王自锋
新能源产业集聚的形成可以促进产业效率提高,增强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有效替代。本文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欧盟及相关国家的新能源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策系数、能源依赖度和能源价格对新能源产业集聚的影响显著,新能源产业激励政策对新能源产业集聚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新能源 集聚效应 欧盟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卫宁 徐福缘
文章根据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以共生理论为基础,从资源集聚、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三个维度构建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进而对影响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强度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群的资源集聚能力、分工合作水平、资源共享能力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它们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资源共享能力、分工合作水平、资源集聚能力。在物流产业集群演化发展的过程中,提高物流产业集群共生体的资源集聚程度,提高集群共生单元间的分工合作水平,增强集群共生体的资源共享能力,都将促进物流产业集群的共生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涛
在共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别从交易成本、资源共享、物流共同化拉力等几个方面实证研究了影响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因素间的关系及强度。依据研究结果,交易成本、资源共享能力和物流共同化拉力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产生正向影响。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及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蔡建林 周梅华 张红红
发展低碳创新产品有利于引导和促进低碳消费,加快我国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因此,探讨低碳创新产品采用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科技接受模型等理论,提取低碳创新产品采用的影响因素,以新能源汽车为例通过回归分析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感知风险是阻碍低碳创新产品采用的最大因素,而相对优势、消费者创新性、产品可观察性及认知行为控制对低碳创新产品采用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预测
[作者]
马国勇 田国双 石春生
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载体,基于PLS-SEM算法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吸收能力影响因素,并解释影响因素对吸收能力的作用机理。通过问卷调查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本文提出的影响因素作用假设进行验证和检验。研究发现:(1)内源影响因素方面,研发活动、知识存量、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气氛均对绝对吸收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研发活动和知识存量的影响程度极为显著;(2)外源联结因素方面,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均对相对吸收能力具有正向作用特征,其中网络强度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网络规模;(3)绝对吸收能力和相对吸收能力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二者均对企业整体吸收能力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静 贺昌政 刘娇
本文以重庆地区三所高等院校438位大学生为样本,基于结构方程研究了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者特质是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最主要因素,创业态度在调节个人背景对创业倾向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内生性的创业态度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外生态度不明显。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影响显著,社会环境不显著。因此,应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特质、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提高社会环境中政策支持的针对性、引导大学生对外生创业态度的正确认识、促使创业方案转为创业实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明辉 陈昊洁 袁天琪
将结构方程(SEM)模型引入到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改进基于线性、回归方法中只针对违约风险与影响因素之间(潜变量与显变量)的关系的研究,增加影响因素之间(显变量与显变量之间)的相互路径分析,在一个更全面的路径系统中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和控制违约风险的方法。
关键词: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违约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秋阳 周有林 谭晶荣
物流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物流产业结构演化影响因素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先行区的宁波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及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来剖析物流产业水平时空格局、研究物流产业集群水平影响机理、探讨物流产业水平集聚效应。研究发现:经济因素和区位因素是宁波市物流产业集群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宁波市生产总值、历年货运量、进出口贸易总额、港口货物吞吐量是主要动因;宁波市已形成以北仑区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集群效应,北仑区成为引领宁波地区物流产业集群优化升级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研究结果以期优化我国物流产业的空间布局,为我国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物流业 物流产业集群 集群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