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84)
2023(18928)
2022(16112)
2021(15132)
2020(12663)
2019(29265)
2018(28833)
2017(55830)
2016(29908)
2015(33595)
2014(33204)
2013(32461)
2012(29466)
2011(26379)
2010(26777)
2009(24914)
2008(23434)
2007(20654)
2006(18120)
2005(15825)
作者
(82798)
(68884)
(68414)
(65070)
(43720)
(33149)
(31144)
(26873)
(26159)
(24530)
(23450)
(23092)
(21800)
(21628)
(21371)
(21103)
(20488)
(20299)
(19756)
(19687)
(17080)
(16698)
(16664)
(15781)
(15435)
(15302)
(15300)
(15200)
(13890)
(13514)
学科
(114227)
经济(114069)
管理(94293)
(89876)
(77321)
企业(77321)
方法(54431)
数学(47105)
数学方法(46325)
中国(34482)
(33587)
(32139)
(29171)
金融(29167)
(28215)
银行(28176)
业经(27691)
(27133)
(27025)
(23300)
地方(23106)
技术(22943)
(22057)
理论(22031)
财务(21965)
财务管理(21919)
(21397)
贸易(21379)
(20853)
企业财务(20834)
机构
学院(414196)
大学(413939)
管理(167155)
(164993)
经济(161378)
理学(145196)
理学院(143678)
管理学(140886)
管理学院(140123)
研究(130862)
中国(103526)
(86671)
科学(79282)
(78706)
(63414)
财经(62822)
(62411)
中心(62405)
(60203)
业大(59987)
研究所(57555)
(57079)
北京(54239)
(52802)
师范(52308)
经济学(50165)
(49189)
农业(48692)
(47843)
财经大学(46980)
基金
项目(284578)
科学(225542)
研究(210111)
基金(207235)
(179192)
国家(177695)
科学基金(154793)
社会(132758)
社会科(125989)
社会科学(125955)
(111994)
基金项目(109490)
自然(100510)
自然科(98271)
自然科学(98250)
教育(97966)
自然科学基金(96468)
(93268)
编号(86077)
资助(85446)
成果(69252)
重点(63300)
(62772)
(62221)
(59826)
课题(59027)
创新(57597)
教育部(54602)
国家社会(54578)
(54570)
期刊
(175203)
经济(175203)
研究(120237)
中国(80902)
管理(62994)
(61580)
学报(61165)
科学(57253)
(56383)
教育(48322)
大学(47936)
(45920)
金融(45920)
学学(45084)
技术(38717)
农业(38466)
财经(30734)
业经(29340)
经济研究(27993)
(26250)
问题(22323)
(20459)
技术经济(20413)
科技(20404)
理论(20241)
图书(20226)
统计(18712)
(18554)
实践(18467)
(18467)
共检索到604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维贺  
金融产品创新是商业银行保持竞争优势、顺利实现转型、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条件。本文在对知识创造过程、金融产品创新影响因素以及知识管理技术等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选择Nonaka的SECI知识创造模型作为重要理论基础,探索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管理系统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分析了知识创造过程中的社会化、外化综合化和内化四个维度在商业银行中的具体活动和特征,通过影响银行的流程和业务行为,从而对金融产品创新能力提升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系统分析商业银行中知识管理系统对知识创造过程上述四个维度有直接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道津  郭瑜桥  
通过分析Nonaka关于知识的分类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知识创新SECI模式所存在的不足:首先是通过可表性和易表性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区分与实际过程不符;其次是知识创造不一定是一个四阶段依次螺旋上升的过程,指出了Nonaka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分类标准是动态的,模糊的不利于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有效区分,因而不利于对知识创造过程的研究。据此提出按是否已表的标准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进行定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对SECI知识创造机制模型的改进。将融知创新巴和共享转移巴引入SECI知识创造机制模型,多样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华  刘畅洁  
生态补偿项目具有较强的公益性,但缺少稳定现金流,在没有政府增信和有效质押融资的情况下难受金融机构青睐,其PPP模式推行举步维艰,而我国生态补偿资金缺口巨大,需要吸收社会资本的广泛参与。如何发挥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地位的作用,按照市场原则和可持续发展性,探索一种讲究商业原则、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积极性的生态补偿PPP模式的金融创新机制十分必要,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考虑,即价值挖掘机制、生态补偿增信机制、产融结合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及退出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益维  陈菊红  姚树俊  
服务型制造作为一种先进制造模式,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服务型制造的创新过程不同于常规制造的创新过程。在当前知识经济中,将知识管理导入服务型制造创新过程中,创建了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服务型制造创新机制,其中包括技术机制、组织机制、服务机制和学习机制,并建立了服务型制造的创新学习机制,为服务型制造的知识管理研究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索超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军民融合企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云模型理论进行了实例验证,以期为军民融合企业科技协同创新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成全  焦玉英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何发挥产、学、研等组织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优势,实现知识的协同创造与创新,推进知识联盟的良性协调发展,已成为知识管理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之一。Web2.0时代的主要代表Wiki以其协同知识创作的优势给知识管理与创新机制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详细分析了以Wiki为基础的产、学、研知识联盟的知识创新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花  董千里  
传统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存在严重的信任危机、合同违约风险、票据造假现象,且企业信用不能跨级传递,融资成本较高,依然没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痛点问题。本文借助区块链等新技术,从大数据入手,首先建立一个基于供应链全流程的可视化数据体系,为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奠定基础。然后,详细分析区块链技术对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明确分布式账本技术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如何达成各主体的信任共识、数字凭证如何完成多级信用传递、共识原理如何防范票据造假、智能合约如何保障按时履约和效率提升。最后,设计区块链赋能的SCF新模式,明确其总体架构,梳理其运作流程和运作主体,促进供应链金融的落地实施。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成虎  金虎斌  
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必须从其驱动创新机制和业态演化路径中寻求答案。本文用复杂系统理论、平台经济学和制度变迁理论为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寻求理论依据,构建制度改革、技术进步、市场变化和组织变革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四力"驱动机制,集成数据层、规则层和应用层的"三层联动"创新机制,然后用生态竞争理论来刻画互联网金融各种业态之间的演化路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宾  
我国正处在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复杂的金融形势,如何形成良好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金融机构、政府及科技企业三个角度,总结近些年来我国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外相关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在未来持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的相关建议,以期实现我国科技与金融深入融合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宾  
我国正处在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复杂的金融形势,如何形成良好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金融机构、政府及科技企业三个角度,总结近些年来我国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外相关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在未来持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的相关建议,以期实现我国科技与金融深入融合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红萍  
建立企业创新机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Csikszentmihalyi的创新系统模型,讨论建立创新机制是保障和促进企业创新的基础。企业的创新机制建立要立足于企业的文化基础、知识基础、激励基础和制度基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海营  
文章在分析SECI知识转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转化与组织创新过程中的3个维度:知识管理、组织环境与组织创新,构建了知识创新实现的模型。实证分析表明,组织因素对知识管理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管理对组织创新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延平  刘晓敏  
知识创新过程SECI模型只是对知识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客体演变运动的轨迹进行描述,而缺乏对组织和个人这一知识创新主体的分析。同时,作为SECI模型的补充,"Ba"理论中过分强调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别,而没有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将知识创新过程分割地对应于不同阶段。本文按照不同等级和等级对知识的划分,结合单环学习、双环学习与再学习的知识创新的一般过程,对SECI模型和"Ba"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联盟知识创新的过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方刚  顾莉莉  
基于研究跨组织知识转化的SECI拓展模型,针对产、学研双方的协同知识转化行为策略,构建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参数分析提出相关命题。运用Matlab仿真分析各因素对行为决策的影响,据此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ECI拓展模型所构建的产学研协同组织间的知识转化演化博弈模型具有均衡稳定策略;知识互补性、知识吸收能力与协同知识转化的行为积极性成正相关;知识的私有价值、知识转化平台的占用与参与积极性成负相关;单方违约惩罚与参与积极性成正相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薛岩松  刘永清  
为解决当前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面临的创新资源集聚度差、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借助野中郁次郎的SECI螺旋型知识转换生成模型,构建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知识转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4个知识转化阶段中知识从个体到个体再到组织的转移过程。最后提出重视对协同创新中心成员隐性知识的挖掘、促进成员隐性知识的外显化、注重对成员显性知识的汇总、监督成员对组织整体知识的学习以及关注成员共享意识和信任感的提高等促进知识转化的相关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