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01)
2023(15561)
2022(13259)
2021(12096)
2020(10350)
2019(23723)
2018(23462)
2017(45276)
2016(24221)
2015(27513)
2014(27669)
2013(27538)
2012(25968)
2011(23673)
2010(23751)
2009(22088)
2008(21605)
2007(19189)
2006(16842)
2005(15318)
作者
(71364)
(60027)
(59656)
(56778)
(38222)
(28985)
(27229)
(23337)
(22786)
(21345)
(20389)
(20148)
(18973)
(18922)
(18567)
(18496)
(17841)
(17663)
(17265)
(17122)
(15001)
(14837)
(14588)
(13790)
(13606)
(13417)
(13238)
(13103)
(12173)
(11856)
学科
(125232)
经济(125121)
管理(67606)
(66113)
(52060)
企业(52060)
方法(51491)
数学(45937)
数学方法(45472)
中国(31166)
地方(31007)
(30996)
(26494)
业经(24765)
(22801)
农业(21265)
(19944)
贸易(19934)
(19319)
(19191)
(17456)
金融(17453)
地方经济(17393)
环境(17340)
(16927)
银行(16895)
(16254)
(16204)
(16107)
财务(16052)
机构
学院(355191)
大学(353190)
(156845)
经济(153737)
管理(136610)
研究(123268)
理学(117079)
理学院(115780)
管理学(113904)
管理学院(113246)
中国(93515)
科学(74104)
(73942)
(69835)
(62611)
(59115)
中心(57037)
研究所(56569)
财经(55308)
(54217)
业大(51259)
(50100)
经济学(48873)
北京(46629)
(46418)
农业(46131)
师范(45955)
(44009)
经济学院(43847)
(43100)
基金
项目(233171)
科学(184225)
研究(169609)
基金(169272)
(146682)
国家(145474)
科学基金(125519)
社会(109037)
社会科(103458)
社会科学(103428)
(93254)
基金项目(89409)
自然(80635)
自然科(78762)
自然科学(78741)
教育(77963)
自然科学基金(77341)
(76986)
资助(70310)
编号(68120)
(54708)
成果(54530)
重点(52844)
(51847)
(48099)
课题(47520)
创新(45070)
国家社会(44989)
科研(44689)
教育部(44628)
期刊
(178438)
经济(178438)
研究(105781)
中国(70179)
(54360)
(53942)
学报(52962)
管理(50237)
科学(49500)
大学(40319)
学学(38203)
农业(36787)
(34778)
金融(34778)
教育(33864)
技术(33141)
经济研究(29144)
业经(28602)
财经(28064)
(24120)
问题(23356)
(19567)
技术经济(19567)
统计(19151)
(18223)
(17171)
商业(16946)
世界(16778)
资源(16735)
理论(16444)
共检索到537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党明灿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运用社会生态核算矩阵对河南省近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虽然该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增强,但仍然处于偏弱的范围,存在人口、经济结构和环境资源等制约因素,并提出统一认识、优化经济结构和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丽  刘越  
本文构建了评价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包括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四个子系统。运用主成分分析等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四个子系统协调度的发展趋势,并做出研究结论与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建军  许小冉  
在介绍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对河南省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通过与生态承载力的比较,来评价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结果表明,河南省2007年化石燃料用地、草地、水域处于赤字状态,耕地、林地、建筑用地处于盈余状态,生态足迹指数显示出河南省总体生态足迹大于其生态承载力,生态经济处于强不可持续状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服荣  张海鸥  
河南省贫困县自然条件差、人口素质偏低、地处偏远地区、信息闭塞、经济发展落后。自80年代中期以来,河南省政府对贫困县的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取得了明显效益,但仍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贫困地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亚峰  
城镇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但在持续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又快于产业结构转化等问题,影响了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区位理论构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从产业搭配和空间布局角度分析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然后以河南省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娜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好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和控制人口是关键问题之一,人口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河南省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好人口数量多、素质低下,人口产业结构变化缓慢,老龄化速度加快等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严重问题。对策是:河南省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桢  
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碳税开征会给地方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但从长远来讲有利于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和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本文站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碳税开征对地方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并在应对策略上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延哲  张教平  李世杰  董冰  
以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为例论述了招商引资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当前全民招商的现象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绿色招商的内涵和主要原则,指出绿色招商和循环经济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以河南省新郑市和义马市循环经济发展为例,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县域农业和工业循环经济两大体系构建进行了论述,并对县域绿色招商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市场有效性、招商载体构建、实体虚拟产业循环结合等进行了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江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采用河南省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数据构建了双变量VAR模型并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证明河南省金融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且两者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目前河南省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下一阶段河南省的金融业发展目标应该由高增长向高效率进行转变,从提高金融效率,加强金融创新等角度来提升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雅君  
根据1990~2008年数据,通过协整检验说明河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来考察金融相关率变动与GDP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表明,与经济增长速度相比,河南金融发展相对滞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安周  耿秀丽  张桂宾  
应用生态足迹理论,结合人文发展指数、R/S分析方法,从生态、社会和经济等多角度探讨了河南省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990—2004年河南人均生态足迹的供需比例由1∶2.65增至1∶3.69,供需矛盾突出;人文发展指数与人均生态足迹指标间的协调度低于0.5,表明河南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环境、资源牺牲为代价的。随着人口及其相应消费水平的上升,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将处于人类过度利用和压力之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艳丽  
河南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就业问题是河南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因此,研究河南省金融发展的就业效应,以便采取针对性对策,缓解河南的就业压力,就具有对河南的现实意义和对全国的借鉴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覃成林  刘迎霞  
文章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Mapinfo技术等分析方法,对河南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河南各区域之间可持续发展能力出现明显的分层,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区域很少,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弱的区域多,且两极分化显著。各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形成了以西北区域为中心,向东南递减的圈层结构。保持区域内各可持续发展子系统之间的相对平衡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长期提高是很重要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留法  
[目的]新形势下,农村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河南省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为优化河南省农业产业布局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社会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潜力3个方面构建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加权综合法,在市域尺度研究河南省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结果](1)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表现为豫东和豫南地区良好,除济源市外,西北地区较差;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呈现豫东地区较差,其余地区基本一般的特征;农村生态状况表现为豫西和豫南地区较好,除鹤壁和濮阳,豫东和豫北地区其他各市较差。(2)河南省市域间农村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分值差异较大,其中济源市、信阳市和鹤壁市的综合评价分值较高,漯河市和商丘市的评分明显低于其他各市。[结论]该省大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极不平衡,因地制宜,逐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缩短地区间差异,将有利于该地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海霞,秦耀辰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作为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主体 ,其评价研究是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依据 ,当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多集中在时间维上 ,对空间维的评价尤其是特定区域时空维多层次、多目标的评价较少。本文从时空两个层次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协调性、公平性和综合性 4个方面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评价分析 ,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