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76)
- 2023(15574)
- 2022(13507)
- 2021(12623)
- 2020(10653)
- 2019(24327)
- 2018(24119)
- 2017(46234)
- 2016(25034)
- 2015(28172)
- 2014(27331)
- 2013(26149)
- 2012(23576)
- 2011(20954)
- 2010(20541)
- 2009(18501)
- 2008(17700)
- 2007(15169)
- 2006(12864)
- 2005(10506)
- 学科
- 济(93223)
- 经济(93131)
- 管理(75378)
- 业(70155)
- 企(60112)
- 企业(60112)
- 方法(46257)
- 数学(40432)
- 数学方法(39875)
- 中国(24629)
- 财(24121)
- 农(24023)
- 业经(21562)
- 技术(20506)
- 地方(19186)
- 学(18693)
- 理论(16934)
- 农业(16265)
- 贸(16054)
- 贸易(16044)
- 务(15784)
- 财务(15715)
- 财务管理(15684)
- 易(15565)
- 制(15490)
- 和(15059)
- 环境(14999)
- 企业财务(14876)
- 划(13830)
- 技术管理(13669)
- 机构
- 大学(335370)
- 学院(332662)
- 管理(138028)
- 济(129823)
- 经济(127103)
- 理学(121361)
- 理学院(120123)
- 管理学(117830)
- 管理学院(117240)
- 研究(102432)
- 中国(74866)
- 京(69131)
- 科学(63867)
- 财(57855)
- 业大(49784)
- 农(48186)
- 所(48040)
- 中心(47629)
- 财经(47390)
- 江(46404)
- 范(44545)
- 研究所(44235)
- 师范(44162)
- 经(43335)
- 北京(42709)
- 经济学(38786)
- 院(38302)
- 州(38283)
- 农业(37568)
- 商学(35962)
- 基金
- 项目(240130)
- 科学(190714)
- 研究(177650)
- 基金(174517)
- 家(150545)
- 国家(149300)
- 科学基金(130948)
- 社会(112372)
- 社会科(106581)
- 社会科学(106554)
- 省(95314)
- 基金项目(93568)
- 自然(85398)
- 自然科(83526)
- 自然科学(83508)
- 教育(83204)
- 自然科学基金(82006)
- 划(79162)
- 编号(72598)
- 资助(70441)
- 成果(57554)
- 创(53558)
- 重点(53061)
- 部(52540)
- 发(50564)
- 课题(49580)
- 创新(49341)
- 大学(45961)
- 科研(45959)
- 国家社会(45851)
- 期刊
- 济(131326)
- 经济(131326)
- 研究(93260)
- 中国(62117)
- 管理(50466)
- 学报(49793)
- 科学(46251)
- 财(43908)
- 教育(43366)
- 农(41977)
- 大学(39212)
- 学学(36104)
- 技术(31016)
- 农业(29859)
- 融(23292)
- 金融(23292)
- 业经(22682)
- 财经(22056)
- 经济研究(21324)
- 图书(20219)
- 经(18838)
- 科技(17955)
- 问题(16840)
- 技术经济(16481)
- 业(15756)
- 理论(15629)
- 版(14826)
- 商业(14572)
- 实践(14462)
- 践(14462)
共检索到464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和成 李犟
基于2012—2016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协同创新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高校协同创新效率和资源冗余程度,并借助非参数统计方法对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样本高校中有16.9%的高校在分析期内保持持续的协同创新高效率,有28.8%的样本高校其协同创新活动在分析期内持续表现为无效状态;高校协同创新平均效率在分析期内的变化在统计上不显著;样本高校协同创新效率表现为10类不同的分布状况;仅有4所高校的经费和人力投入冗余率均较小,超过50%的样本高校在经费与人力投入冗余率上相当,其余高校则在经费和人力冗余率指标上差异显著。
关键词:
协同创新 效率 分布状况 超效率模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薛玉香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升级转型期,需要协同创新的科研成果的智力支持。作为协同创新的主力军,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取得了诸多科研成绩,但也存在缺乏协同创新的问题,包括长远规划欠缺、忽视科学分工、缺乏科研交流等。研究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有助于实现科研团队由个体自闭到互动创新的转变。
关键词:
高校 科研团队 协同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臧欣昱 马永红 王成东
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系统揭示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构建其作用模型并形成相应研究假设;建立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效率视角选择其测度方法并构建相应测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测度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的驱动强度及影响因素的影响水平,进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揭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协同创新主要受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因素驱动;环境质量因素和创新主体能力因素对协同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而创新主体距离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区域协同创新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臧欣昱 马永红 王成东
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系统揭示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构建其作用模型并形成相应研究假设;建立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效率视角选择其测度方法并构建相应测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测度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的驱动强度及影响因素的影响水平,进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揭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协同创新主要受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因素驱动;环境质量因素和创新主体能力因素对协同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而创新主体距离对区域协同创新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兴华 吴伟
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是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高校提升创新水平和行业领域地位,解决国家重大创新任务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仍然存在考核评价单一、创新主体孤立、链条式创新特征不明显、创新资源集聚不够等问题。"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有效破解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机制障碍方面取得了成效,本文通过分析其建设模式及运行机制,探讨解决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困境的有效途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珩 朱英明
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推动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动力源,是高校创新能力提升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梳理国内有关协同创新的最新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协同创新理念的形成和协同创新困境的表现形式,系统梳理了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和实践探索,最后归纳并提出了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产学研 区域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金龙 朱卫未 宋福明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的组合模型,从投入资源配置和产出效率视角对27个江苏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期内的科研效率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进一步推进中心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建议供主管部门、高校和协同创新中心借鉴,为建立科学规范竞争与退出机制提供参考,使得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有效合理配置创新资源要素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园 张宁 陈伟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举措,是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深化产学研合作体系改革面临创新要素汇聚不足、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人才和成果转移机制建设尚未完善、配套政策仍未到位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产学研合作内涵、瓶颈等基础上,提出以实施协同创新计划为契机,依托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推进管理创新,构建新格局等途径,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关键词:
高校 产学研合作 协同创新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初汉芳 张可 孟佳
众创空间的发展顺应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高校作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开展众创空间的建设既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知识创造与传播的需要。众创空间作为一个生态体,需要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协同共生,只有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高校众创空间才能使其可持续发展。以河北地质大学创业生态公园为例,详细介绍了众创空间的服务内容和运行模式,提出了构建政府、高校、企业及社会资源协同创新的生态体。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众创空间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彦华 牛蕾 张克勇 张月婷 马洁
文章以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区域内农林类院校为研究主体,运用两阶段DEA及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其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进行分析,以了解不同区域内农林类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在知识研发及知识转化阶段的不同表现。结果表明:我国四大经济区域中农林类院校知识转化阶段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远低于知识研发阶段,东部地区创新效率在两阶段中呈现较高值,西部地区较为薄弱,其中投入与产出规模比例协调度低、科研资源利用不足、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不平衡均是影响创新效率水平的重要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薛岩松 刘永清
为解决当前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面临的创新资源集聚度差、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借助野中郁次郎的SECI螺旋型知识转换生成模型,构建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知识转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4个知识转化阶段中知识从个体到个体再到组织的转移过程。最后提出重视对协同创新中心成员隐性知识的挖掘、促进成员隐性知识的外显化、注重对成员显性知识的汇总、监督成员对组织整体知识的学习以及关注成员共享意识和信任感的提高等促进知识转化的相关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晓玲
新常态下,社会经济的深刻变革对行业特色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要求。对此,行业特色高校要立足现状,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充分贯彻和落实协同创新理念,关注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用系统整合的思维审视产学研模式改革的机制与路径。本文以协同创新理论为指导,在概述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重要性基础上,分析了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问题,并重点提出了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构建路径,以期为行业特色高校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飞 李晗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协同创新投入-产出-转化过程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C9联盟高校为例对其协同创新能力和过程效率进行评价研究,以期为高校协同创新管理实践提供借鉴。实证结果表明,第一,C9联盟高校协同创新能力分化严重,投入、产出和转化越向后段差距越大,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整体实力突出;第二,对于C9联盟高校协同创新投入-产出、产出-转化和转化-投入效率,大部分高校协同创新投入-产出水平较高,但是产出-转化、转化-投入的效率较低,系统整体运行不畅。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菁菁
在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辽宁省20102012年的企业面板数据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知识成果转化效率低下;企业R&D能力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非线性且存在"拐点",企业家精神能够影响该"拐点"的位置;企业规模、员工的培训强度和政府政策支持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企业战略开放程度和政府资金支持未能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董锋 树琳 李靖云 乔均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背景下,首先从人力投入、财力投入、科技产出和经济产出四个方面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DEA方法中的超效率SBM模型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4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全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整体偏低,呈现出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现象,同时各地区协同创新效率具有显著差异性。随后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提升路径的结构方程模型,选择江苏省为代表研究区域,将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的江苏省效率值作为因变量,对江苏省效率提升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层次变量和过程层次变量对江苏产学研效率的总影响大小排名为合作紧密关系>企业吸收能力>企业参与程度>学研方参与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