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4)
- 2023(11004)
- 2022(9222)
- 2021(8602)
- 2020(7064)
- 2019(16494)
- 2018(15872)
- 2017(30140)
- 2016(15769)
- 2015(17752)
- 2014(17131)
- 2013(16934)
- 2012(15427)
- 2011(13748)
- 2010(12889)
- 2009(11333)
- 2008(10461)
- 2007(8384)
- 2006(6769)
- 2005(5762)
- 学科
- 济(70174)
- 经济(70112)
- 管理(46071)
- 业(41812)
- 方法(36014)
- 企(33671)
- 企业(33671)
- 数学(33122)
- 数学方法(32763)
- 中国(19970)
- 农(16973)
- 财(16741)
- 环境(15222)
- 贸(14860)
- 贸易(14849)
- 易(14578)
- 业经(13362)
- 学(12108)
- 农业(11294)
- 地方(10703)
- 划(10698)
- 制(10695)
- 和(10552)
- 务(10328)
- 财务(10294)
- 财务管理(10276)
- 企业财务(9816)
- 技术(9785)
- 银(9598)
- 银行(9580)
- 机构
- 大学(218317)
- 学院(215946)
- 济(102434)
- 经济(101123)
- 管理(88866)
- 理学(78680)
- 理学院(77948)
- 管理学(76754)
- 管理学院(76365)
- 研究(72757)
- 中国(55901)
- 京(44207)
- 财(42426)
- 科学(41415)
- 财经(35599)
- 中心(33685)
- 经济学(33648)
- 所(33338)
- 经(33032)
- 农(31899)
- 业大(31000)
- 研究所(30947)
- 经济学院(30546)
- 北京(27185)
- 财经大学(27167)
- 江(27119)
- 院(26927)
- 范(25466)
- 师范(25194)
- 农业(25094)
- 基金
- 项目(159384)
- 科学(129273)
- 基金(122596)
- 研究(114993)
- 家(107232)
- 国家(106506)
- 科学基金(93341)
- 社会(78588)
- 社会科(74984)
- 社会科学(74969)
- 基金项目(64645)
- 自然(59835)
- 自然科(58580)
- 自然科学(58566)
- 省(58464)
- 自然科学基金(57552)
- 教育(52139)
- 划(50343)
- 资助(49608)
- 编号(42539)
- 部(37332)
- 重点(36029)
- 国家社会(35039)
- 发(34523)
- 创(33960)
- 教育部(32778)
- 创新(31993)
- 成果(31862)
- 人文(31516)
- 科研(31397)
共检索到295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健 邓传霞
针对传统方向距离函数(DDF)会高估效率的缺陷,在全要素和生产技术框架下,探索性地使用考虑松弛变量的规模方向距离函数(SDDF)对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并计算期望与非期望产出的改进方向、改进目标值及改进变化率,据此测度减排潜力。结果表明:SDDF测算的中国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整体低于DDF的计算结果;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和产出改进目标值呈现了较大的区域差异,不在生产前沿面上的省市欲达到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最优,应将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首要工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冬 李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本文选择京津冀区域的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各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及减排潜力,以期为通过城市间协同减排完成碳排放达峰目标提供借鉴。首先,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京津冀13个城市2005-2014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然后,通过运用基于公平性和效率性原则的减排潜力指数,对各城市的减排潜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将其划分为"较公平高效型"、"较公平低效型"、"欠公平高效型"和"欠公平低效型"四种类型。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京津冀城市整体碳排放效率出现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 二氧化碳 排放效率 减排潜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冬 李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本文选择京津冀区域的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各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及减排潜力,以期为通过城市间协同减排完成碳排放达峰目标提供借鉴。首先,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京津冀13个城市2005-2014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然后,通过运用基于公平性和效率性原则的减排潜力指数,对各城市的减排潜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将其划分为"较公平高效型"、"较公平低效型"、"欠公平高效型"和"欠公平低效型"四种类型。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京津冀城市整体碳排放效率出现下降的趋势,只有北京、秦皇岛两个城市排放效率相对有效;各城市减排潜力指数虽然存在差异但也表现为相对稳定的态势,其中北京减排潜力最低而唐山减排潜力最高。各城市应根据城市类型划分结果,明确未来减排工作重点,严格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 二氧化碳 排放效率 减排潜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志学 王春梅 王文昊
能源效率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本文选取了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能源效率为自变量,以某行业最优能源效率地区的值为参照值,测算了我国2009年的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潜力,结果发现:在我国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下,各省市以行业能源效率最优省市的生产方式、能源结构和管理模型进行改进,完全有能力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减排40%-45%的减排承诺;但由于各省市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等的差异性,各省市的能源效率存在差异。总体上,我国尚处于弱退耦状态,说明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要加大力度,巩固减排成果。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减排潜力 系统聚类法 退耦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国浩 于贵芳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是气候变化的直接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碳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平衡好经济发展与低碳利用之间关系,二氧化碳减排面临巨大压力。选择"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对我国的国际地位及本身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意义远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探讨实现我国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提出我国二氧化碳减排可能的路径,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减排 可持续发展 低碳化利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火娣
文章运用传统DEA与非径向的SBM模型从无环境规制与有环境规制、投入导向与产出导向测度、径向与非径向角度测度三大方面系统地比较了二氧化碳排放效率的测度区别,并基于SBM模型分析了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及分解。主要结论有:SBM模型测度效率值在有效单元个数及效率区分度方面都有优势;2000—2011年间的全国二氧化碳平均排放效率仅为54.9%,效率偏低,相对于效率前沿面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发展是不均衡的,东部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全国二氧化碳生产率MLPI指标平均增长率为0.62%,增长率较低,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技术进步而非效率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卫国 刘颖 韩青
改革开放对中国政府体系最突出的影响就反映在中央对地方的分权,这种分权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积极性已是一个研究共识。在当地消费水平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对地方政府来说发展本地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提高当地的投资水平,地方政府投资在中国经济-能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依据中国1995~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投资与CO2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地方政府投资偏差与CO2排放偏差显著正相关。同时,地方政府投资对于中国CO2排放具有倒U型影响,即地方政府投资初期促进了CO2排放,而随着地方政府投资的逐渐增大,CO2排放呈现先恶化后改善的态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谌伟 诸大建
本文构建碳排放福利绩效指数,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行评价,并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对中国、中美、中英的碳福利绩效变化进行因素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福利视角的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高于英国和美国,但发展轨迹表现趋于恶化。中美、中英之间的碳福利绩效之间的差值远小于碳生产率的国别差值,但这种差距正在缩小。基于时间序列或国别之间中国碳福利绩效变化,驱动因素均为碳生产率效应,经济福利绩效因素则表现为抑制作用。中国的未来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应当参考英国的模式。最后建议将提高碳福利绩效作为制定政策的目标。
关键词:
碳福利绩效 碳生产率 分解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奥 左莉 武春友
金砖国家如何实现CO_2排放脱钩、绿色增长及发展的可持续目标,关乎着全球CO_2减排的共同命运。在Tapio脱钩理论指导下,强调国家绿色增长与CO_2排放脱钩的潜力问题。首先构建金砖国家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0—2015年间金砖5国绿色增长水平进行科学、系统测度;在此基础上,计算金砖5国2000—2015年间CO_2排放的脱钩弹性;最后,结合绿色增长评价水平计算得到金砖5国CO_2排放的脱钩潜力水平,提出提升金砖5国CO_2排放脱钩潜力的对策措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一杰 刘秀丽
在不同的减排目标和不同的GDP增长率的情景假设下,测算了我国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所需的增量成本。结果显示:要实现到2020年单位GDP碳密度比2005年降低40%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每年所需的增量成本约为104亿美元;而当减排目标提高到45%时,到2020年每年所需的增量成本迅速增加到318亿美元左右。
关键词:
二氧化碳减排量 边际减排成本 增量成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文娟 梁圣蓉 佘群芝
通过建立微观企业碳排放模式对环境规制强度的响应模型,分析企业选择低碳排放生产模式的环境规制强度门槛,考察减排技术、减排投入、“绿色”产品需求等因素的异质性对该门槛大小的影响,并选取200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上述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减少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但影响弹性较小,减排技术水平越低、减排投入比越高、人均收入越高的地区,环境规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越不明显。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碳排放 异质性 减排动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文娟 梁圣蓉 佘群芝
通过建立微观企业碳排放模式对环境规制强度的响应模型,分析企业选择低碳排放生产模式的环境规制强度门槛,考察减排技术、减排投入、“绿色”产品需求等因素的异质性对该门槛大小的影响,并选取200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上述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减少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但影响弹性较小,减排技术水平越低、减排投入比越高、人均收入越高的地区,环境规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越不明显。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碳排放 异质性 减排动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巍贤 杨芳
本文将内生增长理论与环境污染模型相结合,运用1997-2007年中国省市面板数据,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了技术进步(包括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对CO2减排的贡献。本文得到如下结论:总体而言,我国CO2排放总量上升与经济总量的扩大、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正相关;其次,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对我国的CO2减排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自主研发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较低,在促进生产率提高和节能减排方面,与技术引进形成互补优势的能力尚待提高;再次,技术进步对我国CO2排放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关键词:
自主研发 技术引进 二氧化碳排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巴曙松 吴大义
本文基于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通过构建二氧化碳减排成本计算模型,定量分析了总能源消费和四种主要能源消费(煤炭、石油、电力、天然气)对宏观经济变量(产出、投资、就业)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基于各种主要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减排成本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施行燃料转换政策对于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减排政策选择。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 能源政策 燃料转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沈可挺 徐嵩龄
本文建立了一个用于研究中国环境问题的CGE模型。用其静态模型分析了征收碳税对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影响。该模型与前人的同类模型的主要区别是:我们把生产税区分为产值税、增值税、碳税三部分;前人把产值税和增值税统一作为间接税处理。
关键词:
CGE模型 碳税 CO_2减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