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72)
2023(3537)
2022(3136)
2021(3106)
2020(2679)
2019(6344)
2018(6477)
2017(12994)
2016(6510)
2015(7081)
2014(6717)
2013(6388)
2012(5421)
2011(4576)
2010(4177)
2009(3479)
2008(2950)
2007(2055)
2006(1352)
2005(968)
作者
(14796)
(12393)
(12359)
(11635)
(7815)
(5832)
(5604)
(4885)
(4767)
(4304)
(4153)
(4058)
(3817)
(3780)
(3618)
(3575)
(3562)
(3470)
(3461)
(3348)
(2867)
(2866)
(2833)
(2799)
(2729)
(2720)
(2610)
(2506)
(2432)
(2397)
学科
(26646)
经济(26630)
管理(19266)
(18950)
方法(16695)
(16346)
企业(16346)
数学(15627)
数学方法(15403)
(6096)
技术(5790)
(5508)
中国(5320)
业经(5314)
(5063)
贸易(5062)
(4975)
(4335)
财务(4312)
财务管理(4310)
企业财务(4113)
技术管理(3929)
地方(3762)
环境(3714)
农业(3650)
(3650)
(3409)
理论(3336)
产业(3287)
(3004)
机构
学院(78880)
大学(78433)
管理(37778)
(34843)
经济(34380)
理学(34002)
理学院(33763)
管理学(33320)
管理学院(33172)
研究(19645)
中国(14664)
(14538)
(13983)
财经(12151)
(11236)
业大(11114)
科学(11111)
经济学(10772)
中心(10452)
经济管理(10068)
商学(10061)
商学院(9966)
经济学院(9891)
(9480)
财经大学(9378)
(8558)
(8448)
师范(8369)
北京(8239)
(7635)
基金
项目(62664)
科学(51321)
基金(47918)
研究(46452)
(40799)
国家(40493)
科学基金(36875)
社会(31182)
社会科(29793)
社会科学(29786)
基金项目(26290)
(24556)
自然(24174)
自然科(23683)
自然科学(23680)
自然科学基金(23258)
教育(21514)
(20368)
资助(18743)
编号(18011)
(14937)
(14366)
重点(13850)
创新(13808)
国家社会(13249)
(13133)
人文(13074)
教育部(12925)
成果(12571)
科研(12517)
期刊
(29347)
经济(29347)
研究(18583)
管理(13778)
(10374)
中国(9548)
科学(9332)
学报(8504)
技术(8282)
大学(7237)
学学(6994)
(6621)
财经(5526)
业经(5215)
(5205)
金融(5205)
教育(5071)
农业(4914)
经济研究(4803)
理论(4714)
(4659)
实践(4470)
(4470)
技术经济(4458)
科技(4229)
问题(4155)
统计(3603)
(3504)
财会(3488)
情报(3471)
共检索到96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清辉  廖明治  
通过梳理影响海尔集团技术创新模式的主要因素,建立相关子系统的因果回路图,根据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并借助VENSIM建模软件建立模型,进行模拟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发现该技术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够在类似企业进行推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尹士  李柏洲  周开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韵君  
基于专利战略的视角,企业技术创新必须具备创新技术的新颖性、创新技术的创造性、创新技术的实用性三个基本特征。技术创新具有特定的模式,这些模式反映了技术创新发生过程的普遍规律。将专利战略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专利分析、专利创造和专利实施为纽带联结起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技术预测、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的主要环节,形成一种在时间上继起和在空间上并存的关系,构建一个专利战略视角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型(PS-TI模型),可以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一个新的指导框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笑楠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有效测度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对于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引入模糊测度和模糊积分理论,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测度进行了梳理,以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为基础,从内部研发动力、技术合作动力、创新环境动力三方面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测度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积分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测度模型,对大连3家软件企业调查数据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以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主要受到创新模式和创新环境的影响,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模式的合理选择和推进,并构建宽松、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文晶  陈劲  刘进  
工业互联网是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实施智能制造,建设工业互联网企业级平台也是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本文厘清了智能制造的内涵与主要维度,基于海尔集团智能制造COSMO平台的探索性案例研究,结合技术平台相关理论,深度剖析了中国企业的智能制造实施模式与企业平台建设过程与治理体系。本研究完善了智能制造相关研究,弥补了现有平台研究忽视企业级平台治理的不足,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搭建工业互联网企业级平台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对于探索"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与方法论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东宁  
农业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功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要以农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推行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为此,各级政府在制订和落实相关政策时应该注意: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农业技术创新要统筹兼顾;理顺各类主体之间的供求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平  许家云  
文章通过构建企业创新生产函数并引入国际人力资本流动因素,对中印两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并重点考察了国际人力资本流动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技术创新主要来自高研发投入和以FDI技术溢出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扩散,而印度则更多地依赖国际人力资本流动引致的技术创新、内需及制度方面的政府支持,以FDI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扩散对其技术创新作用甚微。印度在国际人力资本流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比中国更具优势,中国技术创新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印度依靠人才国际化推动创新的模式相比潜力相对不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守华  
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应用型科研机构的传统"线性模式"已难满足自身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巴斯德象限"的技术创新模式与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实践要求,我国科研机构应重新认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通过功能定位、创新资金、创新环节、创新评价等实现有效技术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娟  
文章主要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之间内在联系以及它们的动态匹配,探讨在不同技术创新类型下的企业文化模式。最后针对企业创新模式的三种基本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应的文化发展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孟丽莎  
技术创新活动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科研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决策者选择怎样的技术创新战略与策略,取决于企业内外部两大方面的多重因素。研究与开发能力的高低,是企业的内部决定性因素之一。而对外部的决定性因素的分析,则可结合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进行。 一、从技术经济的角度认识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指的是创新者借助于技术上的发明和发现,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重新组合,以建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生产体系,获得更大利润的过程。技术创新作为技术革新活动,包括三个基本的方面,一是产品创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舒辉  
技术创新模式与技术标准形成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分析技术创新驱动力和技术标准形成机制的基础上,以技术创新的驱动力与标准形成机制为参照系,提出了基于技术标准形成机制的四种技术创新模式:"市场竞争型"、"技术竞争型"、"技术指导型"和"市场指导型",同时对它们的典型特征、机理分析、关键问题和实施条件进行了探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画斌  陈政融  魏珂  
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特别是制造产业急需转型升级,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起着创新引领的作用,选取海尔的COSMOPlat为研究对象,剖析海尔的智能制造模式及转型升级服务。研究显示:企业应该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两化融合,满足用户最佳体验,使其全流程、全周期参与,实现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的转型,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构建共创共赢的生态系统。同时,领先企业通过构建平台可以提供智能化转型升级服务,带动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连上实现整体升级。借此希望能为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可行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广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信息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整个产业链的不断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模式按创新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分为领先创新、跟随创新与模仿创新。按创新激励程度分为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IT企业也有这几类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战略的采用,应结合自身的资源特点、技术积累和用户积累。相当多的IT企业在跟随创新与模仿创新方面取得成功。对于中小IT企业或初创性企业来说,若结合自身的优势、自身的资源,聚焦于特定客户群或特定的技术领域而采取跟随创新和模仿创新,则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翟瑞瑞  陈岩  姜鹏飞  
对中国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数据库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内部并存的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且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不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差异化影响;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存在的互补关系能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企业吸收能力在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扮演着中介变量的作用且作用程度受外在情境因素的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龙小兵  陈晓红  
简要介绍了技术联盟的概念及其发展,技术联盟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具有解决中资源稀缺性问题、降低开发成本、增强企业技术能力的作用,并分析了基于技术联盟的技术创新模式的风险来源及风险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