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65)
2023(14353)
2022(12544)
2021(11829)
2020(9799)
2019(22784)
2018(22647)
2017(43841)
2016(23686)
2015(26741)
2014(26747)
2013(25796)
2012(23392)
2011(20793)
2010(20385)
2009(18362)
2008(17427)
2007(14919)
2006(12696)
2005(10582)
作者
(66439)
(55230)
(54808)
(52224)
(34995)
(26458)
(24964)
(21948)
(21089)
(19345)
(18938)
(18400)
(17456)
(17132)
(17114)
(16664)
(16539)
(16501)
(15774)
(15671)
(13640)
(13439)
(13299)
(12683)
(12347)
(12087)
(12084)
(12034)
(11063)
(10951)
学科
(89983)
经济(89876)
管理(68272)
(63139)
(53349)
企业(53349)
方法(44790)
数学(39018)
数学方法(38463)
(23911)
(22985)
中国(22703)
(20471)
业经(20273)
地方(17669)
理论(16713)
(16411)
农业(15753)
(15565)
贸易(15560)
(15108)
技术(14916)
(14858)
(14810)
财务(14728)
财务管理(14696)
环境(14021)
企业财务(13902)
(12866)
银行(12824)
机构
大学(327070)
学院(325514)
管理(133382)
(124946)
经济(122190)
理学(117013)
理学院(115758)
管理学(113527)
管理学院(112952)
研究(103511)
中国(74856)
(68372)
科学(66103)
(55912)
(51910)
业大(50614)
(50158)
中心(47858)
研究所(46322)
财经(45974)
(45660)
(43318)
师范(42843)
北京(42128)
(41983)
农业(40793)
(38499)
(37156)
经济学(36895)
技术(35520)
基金
项目(235462)
科学(185765)
基金(171434)
研究(171059)
(149487)
国家(148291)
科学基金(128487)
社会(106945)
社会科(101216)
社会科学(101191)
(92363)
基金项目(91594)
自然(85280)
自然科(83334)
自然科学(83311)
自然科学基金(81777)
教育(79704)
(77719)
资助(70233)
编号(70175)
成果(55487)
重点(52217)
(51658)
(49199)
(49085)
课题(47708)
创新(45843)
科研(45354)
教育部(44444)
大学(44049)
期刊
(128235)
经济(128235)
研究(89403)
中国(57275)
学报(53290)
科学(48059)
管理(47532)
(46016)
(42080)
大学(40638)
学学(38216)
教育(38123)
农业(32110)
技术(29801)
(22560)
金融(22560)
业经(22299)
财经(21474)
经济研究(20396)
图书(18455)
(18239)
问题(16671)
科技(16292)
(15807)
理论(15685)
(15629)
技术经济(15141)
实践(14557)
(14557)
商业(14145)
共检索到451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董凌峰  
【目的/意义】现实中,网媒、政府和网民共同作用引发的舆情事件几乎涵盖所有舆情主题。为探索网络舆情形成阶段主体研究,将系统动力学与演化博弈复制动态方程进行交叉,建立了基于SD的演化博弈模型。【方法/过程】通过系统仿真,分析了网媒、网民和政府的博弈模型,并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进一步探究已知变量对主体行为的影响显著性,识别影响舆情形成阶段博弈结果的关键变量因素。【结果/结论】以"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作实例背景,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舆情管控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峰  
[目的/意义]面向重大疫情的网络舆情治理既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应然要求,也是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然体现。[方法/过程]构建重大疫情网络舆情"四点四阶段"演化模型,选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4个热点舆情事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基于该模型,分析了政府在"湖北红十字会"舆情事件中的治理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界面管理理论的重大疫情网络舆情的跨界治理策略。[结果/结论]重大疫情网络舆情在触点、燃点、拐点、融点的作用机制下,经历突发、爆发、降温、失焦4个演化阶段,政府应当针对重大疫情网络舆情的演化特点,根据多元联动协同整体性视角的跨界治理机制,从基于主体界面的跨主体治理、基于组织界面的跨部门治理、基于知识界面的跨领域治理、基于时间界面的跨过程治理和基于层级界面的跨区域治理5个维度提升治理效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微  高俊峰  滕广青  
文章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视角探索总结网络舆情场的形成机理。首先从宏观层面的网络环境场、受众体心理环境场和社会环境场之间的叠置融合视角解构网络舆情场。其次从中观层面的信息体与受众体依托网络平台的交互作用视域描绘论述了网络舆情场形成的普遍流程,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网络舆情场的形成要素作用模型。最后通过真实案例数据分析总结出网络舆情场势极性的演化规律,从学理上为研究网络舆情的运动环境特征提供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明珠   刘怡君   郭林江  
“时、度、效”是网络舆情治理的标准。为探究网络舆情治理“时”和“度”两个方面的相互影响关系,并回答“时”和“度”如何进行组合才能达到网络舆情治理最好的“效”的问题,本文构建以“时”和“度”为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主体演化路径和最终的演化稳定策略,并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结合“丰县生育八孩女子”的案例,对舆情治理的“效”进行全谱系仿真。结果表明,“时”和“度”之间存在动态博弈关系,且“时”和“度”会对网络舆情治理的“效”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程度的大小由事件性质、博弈收益等因素决定。研究结论对于决策部门开展网络舆情“时、度、效”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兰月新  夏一雪  刘冰月  刘茉  
[目的 /意义]根据信息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网络舆情传播的周期性规律,构建网络舆情传播阶段的精细化模型,使政府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态势时,能够准确把握舆情发展演化趋势。[方法 /过程]通过案例定性分析网络舆情传播的周期性规律,构建网络舆情传播的Logistic模型,根据模型分析得出网络舆情传播的4个关键时间节点以及5个传播阶段,然后基于MATLAB开展模型仿真,研究了3个参数对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程度并应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结论 /结果]经过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得出本文构建的网络舆情传播阶段精细化模型是可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成俊会  张思  吉清凯  
庞大用户群体的积极参与、方便快捷的信息发布形式与特有的信息裂变传播模式使微博成为社会舆情的放大器。在中国情境下,分析舆情传播规律进而有效引导舆情健康发展是当前学界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舆情的发展演变呈现出阶段性特点,以2017年热点事件"于欢案"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了该事件不同传播阶段的网络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于欢案"微博舆情阶段性传播网络较为稀疏,各阶段的传播规律差异性较大,产生阶段表现出典型的去中心化特征,由于互动的增加和观点的碰撞汇聚,爆发阶段呈现出中心化的传播特性,消亡阶段伴随大量节点退出传播,网络呈逐渐消解趋势。微博用户在舆情传播网络中的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受到知名度、专业性、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影响。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洪亮  石立艳  李明  
【目的/意义】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促使网络舆情的迅速传播与演化,研究多方主体回应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对于探究网络舆情的形成机理、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构建网络舆情回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舆情事件、网民、传媒、网媒及政府这五个作用主体与网络舆情存在较强的互动关系,从事件危害程度及敏感度、网民情绪强度、媒体活跃度及政府信息公开度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为网络舆情的应对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波  谢乐  
新媒体环境给企业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治理带来重大挑战,如何把握其传播态势成为当下企业危机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42起企业危机舆情案例为样本,采用融合生命周期的多阶段fsQCA方法,基于信息生态组态视角探讨要素驱动企业危机舆情传播态势生成的联合效应与因果复杂机制。研究发现:(1)各信息生态要素及其组态对企业危机舆情传播的驱动作用存在阶段性差异和殊途同归的现象,高涨与非高涨传播态势生成的驱动机制表现为因果非对称性关系。(2)在舆情形成期,权威主体发挥主要驱动作用,是企业危机舆情爆发的关键成因;在舆情蔓延期,舆情重心由官方舆论场转移至民间舆论场,民间媒体成为企业危机舆情蔓延态势高涨的关键成因;在舆情衰退期,官方的复盘总结行为以及舆情事件本身的属性会使得其留有余温。(3)企业危机舆情在形成期和蔓延期存在信息人主导现象,然而这种现象到了衰退期便不复存在。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企业危机舆情传播机制的理论视角,为相关管理者实现危机舆情的有效引导和治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婷  曾维华  王圣瑞  杨逢乐  
利用BP神经网络对云南高原九大湖泊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鄱阳湖和巢湖的生命演化阶段进行分类。样本的采集主要包括已知演化阶段的断陷湖和未知演化阶段的断陷湖两部分。根据湖泊演化阶段分类初级指标选取滇池、洱海、抚仙湖(1992~2010年)、鄱阳湖(1994~2012年)、巢湖(1986~1995、2000~2008)18年各指标数据以及程海、泸沽湖、星云湖、异龙湖、杞麓湖、阳宗海(2005~2012年)连续8年数据来进行分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测试样本能够与训练样本很好的吻合,可以利用其对未知样本分类。分类结果为:青年期湖泊包括抚仙湖、鄱阳湖、泸沽湖;成年期湖泊包括洱海、巢湖、程海、星云湖、...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赵金楼  高宏玉  成俊会  
【目的/意义】主体参与是网络舆情传播的前提和基础,如何有效评价主体参与意愿的演化是网络舆情传播中的重要问题。【方法/过程】本文在借鉴三元联系数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主体参与意愿演化评价模型,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测量主体参与意愿的变化趋势。【结果/结论】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主体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对其演化趋势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小波  
分析当前舆情建模研究现状,提出比较符合社会实际的人际关系网络模型,并对建立该网络模型的思路,网络节点的类型、属性和关系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节点类型设定了相应的舆情演化规则,建立了基于人际关系网络的舆情演化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立新  毕崇武  梅潇  陈健瑶  叶光辉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具有的演化路径不明确、演化态势复杂等特点,致使决策主体在应急管理中很难做出科学应对。[方法/过程]文章首先定义了网络舆情事件链的节点描述方式、节点状态概率以及节点演化概率,并给出网络舆情事件链的构建过程;然后在实证中构建了面向消费者维权的网络舆情事件链,实现了该类网络舆情的关键情景推演;最后结合"奔驰维权"案例,证明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结论]文中方法可以有效预测消费者维权类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为网络环境下该类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置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韧  李红  陈福集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的发展动态是舆情应对的基础。[方法/过程]根据网络舆情演化的关键要素,运用了可拓聚类理论和方法对网络舆情的演化趋势进行建模并预测,通过聚类分析得到预测结果。[结果/结论]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计算简便,有较高的精确度和较强的实用性,为舆情的应对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李根强  罗艳艳  臧学莲  
【目的/意义】从复杂网络视角,对有界信任模型中的DW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社会关系强度的舆情观点演化模型,分析网络社群舆情的观点演化机制,以期为引导网络舆情提供指导。【方法/过程】运用仿真实验的方法,分析了信任阈值、观点开放度、关系强度对舆情观点演化过程的影响作用。【结果/结论】随着信任阈值的增大,个体间观点经过不断交互而生成的观点簇数量逐渐减少,个体观点的聚合速度逐渐加快;随着群体从保守型转变为开放型,个体观点经过不断交互而生成的观点簇数量逐渐减少,个体观点簇聚合速度逐渐加快;强关系更利于网络社群舆情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蕾  孙绍荣  
重大工程建设关乎国计民生,具有广泛及较高的公众关注度,舆情传播会给政府公信力与工程声誉带来消极的影响,也会减弱重大工程的社会效益,影响社会的稳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基于网络群体的不同利益关切度建立了舆情传播模型,首先分析了在重大工程网络舆情传播中公众风险感知度与政府舆情处置行为选择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其次主要研究了公众信任值考量下的政府决策行为及政府临界值管理模型,并得到了在不同网络舆情传播方向下政府选择采取积极处置措施的最优时间结点的计算方式。最后算例研究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本研究为决策管理部门实现舆情信息的有效处置及化解舆情危机提供决策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