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79)
2023(16286)
2022(14085)
2021(13384)
2020(11204)
2019(26124)
2018(25771)
2017(49803)
2016(26591)
2015(30510)
2014(30213)
2013(29795)
2012(26879)
2011(24050)
2010(23830)
2009(21648)
2008(20803)
2007(17695)
2006(15161)
2005(12957)
作者
(74457)
(62074)
(61403)
(58611)
(39403)
(29539)
(28025)
(24513)
(23508)
(21843)
(20969)
(20771)
(19460)
(19450)
(19220)
(18799)
(18431)
(18197)
(17640)
(17588)
(15213)
(15134)
(14936)
(14105)
(13805)
(13735)
(13462)
(13365)
(12361)
(12132)
学科
(112208)
经济(112094)
管理(75182)
(71722)
(59626)
企业(59626)
方法(54241)
数学(48021)
数学方法(47270)
中国(30551)
(29132)
(25047)
业经(24967)
(21623)
地方(21175)
(21172)
贸易(21161)
(20634)
农业(19049)
理论(18087)
(18003)
技术(17487)
(16984)
环境(16539)
(15976)
财务(15877)
财务管理(15843)
(14866)
银行(14832)
企业财务(14785)
机构
学院(374940)
大学(374430)
(154960)
经济(152033)
管理(152001)
理学(133248)
理学院(131870)
管理学(129307)
管理学院(128653)
研究(123213)
中国(91066)
(79159)
科学(75601)
(66011)
(59920)
(56785)
中心(55593)
业大(55260)
研究所(55214)
财经(54590)
(50739)
北京(50009)
(49969)
(48044)
师范(47603)
经济学(47220)
(45079)
农业(44542)
经济学院(42721)
(41580)
基金
项目(264394)
科学(209280)
基金(193472)
研究(193182)
(168308)
国家(166987)
科学基金(144716)
社会(122454)
社会科(116245)
社会科学(116215)
基金项目(102175)
(101814)
自然(94496)
自然科(92389)
自然科学(92368)
自然科学基金(90674)
教育(89312)
(85875)
资助(80845)
编号(77952)
成果(61537)
重点(58906)
(58739)
(56613)
(55391)
课题(53390)
创新(51650)
教育部(50806)
国家社会(50784)
科研(50513)
期刊
(159244)
经济(159244)
研究(106054)
中国(65216)
学报(56450)
管理(55114)
科学(53660)
(50880)
(48369)
大学(43705)
学学(41226)
教育(39984)
农业(36200)
技术(36114)
经济研究(27279)
(26604)
金融(26604)
业经(26459)
财经(25862)
(22234)
问题(20676)
(19518)
技术经济(18748)
统计(18329)
图书(17985)
科技(17876)
商业(16719)
理论(16706)
(16605)
(16559)
共检索到524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钟祖昌  
文章采取三阶段DEA方法,分析2007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物流产业的运营效率。结果显示:(1)如果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不加以控制,各省市纯技术效率值被低估,规模效率值被高估,且高估程度大于纯技术效率被低估的程度,导致综合技术效率被低估;(2)我国各省市物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值较低,平均为0.44,而出现低效率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不足;(3)我国各地区的物流业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最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建荣  杨思思  
文章以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Wilson模型及隶属度模型对区域城市的物流空间集聚强度及分异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内城市物流区位度差异显著;物流产业集聚空间上呈"东强西弱"的局势,分布存在"边缘化"现象;空间集聚分异特征受中心城市物流区位度和城际空间距离影响较大,中心城市物流区位度对空间集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城际空间距离的冗余则体现一定的负效应。通过构建区域多核"驱动圈"、建立产业转移"边缘区"和推动城市辐射"共轭化"三个角度提出了缩小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差距、提高区域整体物流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竟成  张竟轶  
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为经济指标,物流业产值及货运周转量为物流指标,利用VAR模型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长期关系。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及中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物流业产值、货运周转量均是非平稳的一阶单整序列,但相互间存在协整关系。在其长期关系中,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二者为同方向的变化。但东部地区货运周转量与物流业产值相比,其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较大,而中西部地区货运周转量与物流业产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差别不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光明  祝新  
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分别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机会和政府六个方面对广西物流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指出提升广西物流产业的竞争力应该从培养专业人才、扩大物流需求、培育骨干企业、加强区域合作及发挥政府协调作用等方面展开对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梅国平  龚雅玲  万建香  季凯文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及战略性产业,实现物流产业由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型升级是当前物流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及邮政等产业的投入产出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2—2016年华东地区物流产业效率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环境、随机误差等因素影响的情形下,华东地区物流产业效率总体呈现出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衰减的空间规律; SFA回归分析表明,环境和随机因素是影响华东地区物流产业效率的重要因素,公路里程数、居民消费水平的增加对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影响不大,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加可以推动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华东地区物流产业总体处于规模效率持续递增状态,调整后的物流产业平均综合效率值达到0. 89。研究进一步表明,纯技术效率的较大差距导致各省份间物流产业效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秀恋  沙颖  
应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分别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机会以及政府等六个方面对吉林省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指出应该从扩大物流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做大做强物流企业以及完善物流人才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升吉林省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佳  郑艳娜  
本文基于我国1997-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物流产业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物流产业发展显著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从动态关系来看,在第5期前,物流产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正向作用,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但总体而言,扩大消费差距的作用呈现递减趋势。在第5期之后,物流产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开始产生负向作用,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且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不断增强。原因在于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物流产业向农村纵深发展,物流产业开始产生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且缩小作用不断增强。本文结论启示在于加大力度促进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扩展农村消费市场,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不断加强完善农村地区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高基础设施运用效率来降低农村物流成本,提高居民消费边际收益。完善搭建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平台,增强农村地区居民参与农村电子商务的融合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浩  黄维  
选取武汉市GDP和货运量作为区域经济和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针对武汉市2001—2012年的统计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武汉市物流业与经济增长间的数量关系,揭示了物流业对武汉市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松岭  宋薇  
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对河北省物流产业的竞争力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机会和政府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从培养专业人才、扩大物流需求、培育精品企业、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及发挥政府作用四个方面阐述了提升河北省物流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斌  王琨  
文章考虑非期望产出对于物流产业效率的影响,使用SBM模型和2003~2011的面板数据计算全国各省的物流产业效率,同时以安徽省为例对影响物流产业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作为非期望产出的道路噪声对于物流产业效率影响较大。粗放式的发展以及各项物流要素短缺及成本增高使得近几年多数省份物流产业效率降低。同时区域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规制对于物流产业效率有显著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周晓晔  孙欢  王喆  
物流产业集群在促进物流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物流产业集群绩效进行评价来识别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而将云模型应用到集群绩效评价上不仅能有效实现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之间的转换,而且使评价结果更为准确、直观。介绍云模型相关概念;对物流产业集群绩效进行界定,并建立了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绩效评价体系;以沈阳经济区为例,根据云模型的评价步骤对该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沈阳经济区物流产业集群绩效水平处于等级"一般"与"较好"之间,应注重竞争合作能力的提高并加强创新能力管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田丽  
以物流业投资的固定资产、物流业从业人数作为投入指标,以物流业的增加值、货物周转量作为产出指标,构建了河南省物流产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效率评价模型对河南2004-2012年物流系统的相对有效性、技术有效性、规模效益有效性和超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物流投入、产出总体有效性为44%,在此结果基础上分析了物流产业效率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物流产业效率提升要点及提升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亮亮  苏涛永  张健  
文章基于2007-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PP-SFA模型测度能源和碳排放双重约束下的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分析其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变化和差异,评定其宏观和中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并分区域剖析其演进背后的逻辑规律。研究发现:中国物流产业技术效率总体偏低,呈下降趋势,且区域分化明显,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平均规模正向影响物流产业技术效率,财政支持力度和能源消费结构产生负向影响,而环境规制强度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中国物流产业已度过规模扩张阶段,现处于质量提升阶段,且各区域不同阶段中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存在差异,物流产业技术效率演进逻辑具有区域特性。践行节能减排、完善产业政策和探寻区域物流特色发展路径益于优化物流产业技术效率,提升中国物流产业发展质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樊敏  
文章首先基于三阶段DEA分析方法构建均质化效率分析框架,在剔除地区经济环境、交通基础设施状况、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以及物流产业总体状况等外部环境变量以及随机因素对效率影响基础上,分析相同环境及随机条件下中国八大经济区域2008年物流产业实际运作效率水平。其后依据均质化环境下获取的更加切实、准确的分析结果,提出优化物流产业运作效率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