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9)
2023(10395)
2022(8895)
2021(8562)
2020(7221)
2019(16670)
2018(16690)
2017(32100)
2016(17093)
2015(19301)
2014(18954)
2013(18065)
2012(16296)
2011(14419)
2010(14263)
2009(12632)
2008(12236)
2007(10207)
2006(8559)
2005(7073)
作者
(46889)
(39021)
(38964)
(36946)
(24900)
(18593)
(17759)
(15221)
(14953)
(13710)
(13494)
(13244)
(12296)
(12242)
(11875)
(11825)
(11660)
(11444)
(11245)
(11234)
(9448)
(9372)
(9350)
(9114)
(8808)
(8782)
(8533)
(8287)
(7823)
(7614)
学科
(67406)
经济(67343)
管理(49332)
(45083)
(37987)
企业(37987)
方法(36594)
数学(32756)
数学方法(32059)
(16630)
(16395)
中国(15280)
业经(13978)
(13822)
理论(12432)
地方(11363)
农业(11146)
(11060)
(11049)
贸易(11044)
财务(10998)
财务管理(10974)
(10701)
技术(10354)
企业财务(10333)
(10214)
(10139)
环境(9885)
(9574)
(8781)
机构
学院(233585)
大学(233402)
管理(94594)
(90358)
经济(88415)
理学(83257)
理学院(82284)
管理学(80300)
管理学院(79870)
研究(72475)
中国(53607)
(48947)
科学(46369)
(39994)
(35863)
业大(35478)
中心(34810)
(34452)
财经(33317)
(33087)
研究所(31891)
(30793)
(30529)
师范(30451)
北京(29531)
农业(28377)
经济学(27711)
(27533)
(26177)
技术(25331)
基金
项目(169939)
科学(135593)
基金(125840)
研究(121118)
(110526)
国家(109703)
科学基金(95942)
社会(76633)
社会科(72884)
社会科学(72868)
基金项目(67077)
(65881)
自然(64820)
自然科(63422)
自然科学(63403)
自然科学基金(62232)
教育(57560)
(56351)
资助(51620)
编号(48533)
重点(38479)
(37652)
成果(37256)
(35698)
(35049)
创新(33404)
科研(33255)
课题(32705)
教育部(32460)
国家社会(32347)
期刊
(88092)
经济(88092)
研究(59842)
中国(39867)
学报(35157)
管理(34439)
科学(34377)
(31630)
(30601)
大学(27560)
学学(26113)
教育(24337)
技术(24216)
农业(21579)
财经(15532)
(15326)
金融(15326)
业经(14541)
经济研究(14069)
(13306)
统计(12747)
(12136)
问题(11766)
技术经济(11544)
(11490)
资源(11470)
(11445)
科技(10844)
图书(10703)
决策(10330)
共检索到317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沈体雁  温璐歌  
土地利用指标的区域配置与部门配置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核心问题。如何在贯彻落实国家意志和中央战略的前提下,根据我国不同类型自然地理区划和经济社会区划的发展实际,特别是根据城镇化格局定型区、发展型城镇化地区和收缩型城镇化地区等三类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的实际,充分顾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发展意愿,优化配置各类用地指标,是本轮国土空间规划不可或缺的首要的基本任务。基于此,建立一个基于空间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SCGE)的多尺度、多区域、多情景国土空间规划模拟分析框架(CTSPM),提出该框架在国土空间安全模拟仿真中的实际应用场景,以支持多种国家发展情景和土地指标分配方案下国土空间格局模拟分析,及其经济社会影响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为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土地指标"博弈"提供"辩论"平台,为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以及深度理解国土空间安全的跨区域影响提供分析性框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方正  刘阳  施瑶  胡凯富  郑曦  
【目的】在快速城镇化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给人类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作为一种应对气候变化、构建绿色宜居生存环境的方法得到推广。建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模拟演算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对于客观评价绿色空间的服务功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空间网络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方法】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浅山地区为例,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选取缓解热岛效应、水土保持、固碳释氧、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娱乐6种功能指标,采用径流系数公式计算、MaxEnt模型模拟等方法进行评价,识别区域不同服务类型的关键绿色空间位置并提出适宜的绿色空间类型,最后通过构建游憩绿道以及生态廊道加强绿色空间联系,完善绿色空间布局。【结果】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效益空间分布呈现一定差异性,根据不同区域提供的服务差异划定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生态保育绿地7种绿色空间类型,新增6条绿道(195 km)连接平原与浅山区,在温泉镇、延寿镇、十三陵镇、峪口镇等村镇构建生态廊道,建立以目标动物保护为目的的线性绿色空间。【结论】绿色空间能够提供多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绿色空间规划框架对于加强落实浅山区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方式有重要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秦萧  甄峰  李亚奇  陈浩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目标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自然资源保护"并重。作为国家部门调整后的新规划类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方法研究整体缺乏,学者主要聚焦于自然资源本身的禀赋情况,利用传统统计、空间及调查数据和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及归纳演绎等方法对国家及省域层面的国土空间承载力与适宜性进行静态评价,对生态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线、城镇开发边界进行刚性划定。然而,现有研究较少考虑人类活动对国土空间利用的动态影响,缺乏对新发展趋势之下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及城镇空间的科学安排。本文引入能够直接反映人类活动时空变化的大数据,重点从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生态空间规划、农业空间规划及城镇空间规划四个环节探讨了大数据应用的方向与具体方法框架,强调"自然空间"+"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科学化路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樱子  彭翀  王宝强  
传播模拟是基于动力学视角认知网络结构韧性的重要途径,探究网络结构差异与网络传播状态的关系对网络结构韧性提升和国土开发空间优化意义重大。构建最近邻网络、WS小世界网络、BA无标度网络和随机网络四类典型的城市网络模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和SIS病毒传播模型,借助于MATLAB和Gephi进行传染病传播模拟,分析四类网络在网络形态、节点规模和度值数量差异下感染数量和感染时间的变化特征,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特征来看,网络的结构差异影响网络传播强度。非规则网络的异质度值分布、高度局部聚类和较短路径长度将扩大感染规模,缩短感染时间。(2)从分解特征来看,规模并非是影响网络传播的核心因素,而"度"才是,高"度"且呈幂律度分布的城市网络是区域和城市抑制消极传播的风险所在。(3)从时空特征来看,异质网络与规则网络存在鲁棒和脆弱的双重特性。应通过网络的平疫"切换"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异质网络在平时的优势和规则网络在疫时的优势。基于此,从区域和城市两个层面提出国土开发空间网络结构韧性的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璐  吴昊  鲍海君  
研究目的:在生态文明建设、“多规合一”及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过渡期的背景下,对国土空间规划政策进行评估,为政策的改进和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方法:多源流理论、文本挖掘法和政策一致性(PMC)指数模型。研究结果:(1)从总体评估看,17个省份政策的PMC指数均在合理范围内,但总体评分不高且存在差异性,原因在于政策源流中政策功能和政策领域尚存短板,政治源流中激励措施有待加强;政策领域、激励措施和政策受体变量是导致差异性的主要变量,而激励措施变化起伏最大,说明政治源流是评估关键影响因素。(2)从曲面评估看,政策领域和激励措施变量成凹陷,说明规划内容仍不完善、各规划职能划分尚不清晰。研究结论: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个方面,提出了瞄准“制度、体制与机制”问题根源、权衡规划共同体利益、推动社会参与规划等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严金明  迪力沙提·亚库甫  张东昇  
国土空间规划立法是规划行为科学展开、规划实施有序进行、规划管理规范有效的重要保障。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空间规划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法的立法逻辑,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法的立法框架。在立法定位上,国土空间规划法属于公法(行政法)范畴,具有公益性、强制性和行政性特征;在立法意旨上,应体现国家意志,促进永续利用,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在立法精神上,应注重规划行政与权力配置、空间正义与行政效率、规划引导与空间管制、以法治权与程序公正等要点。关于立法总体框架,可从规划体系、规划编制、规划审议、规划实施、规划监管等方面设计。根据立法时序与立法紧迫性,本文提出由易到难的进阶立法路径,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法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国华  欧心泉  
2019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建设进入新时代。从过去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到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围绕规划的变与不变,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改造方式在不断深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荣波  丁琛  
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是影响社会经济活力、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置以及城市交通、住宅、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科学开展城市规划的基础与前提。传统的等值区域图法只能描述一个地区总体城市分布状况,难以准确反映城市内部人口的实际分布。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23篇研究成果,将城市人口分布空间模拟方法总结为城市人口密度模型、内插法空间分布模型、地理因子相关性模型(包括光谱估算法、土地利用密度法、居住单元估算法、夜间灯光强度估算法、硬化地表估算法)3大类7种,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及改进措施。人口空间分布模拟在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有较大应用价值,重点讨论了在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详细规划等不同规划...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靖  龚燕贵  
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山岳型风景区的碳流情景进行模拟分析,碳流动态模型主要包括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三个碳源子模型和自然碳汇子模型。以张家界七星山景区为实证对象,分别以旅游建设的开发导向、生态环保的低碳导向和兼顾保护与开发的平衡导向生成三类碳流情景,提出不同的空间规划布局方案。模拟结果和指标测算表明,低碳导向、平衡导向可分别实现景区内部零碳目标、低碳目标,开发导向则需借助于外围生态绿地碳汇实现平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伯红  刘路云  
快速城市化意谓越来越多的新城成为碳源排放地,对不同目标取向的新城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碳审计评估显得尤为必要,但目前国内外相关的量化研究较少。研究旨在通过引入低碳城市的建筑、交通、产业、自然碳汇四大子系统,构建碳排放情景模型,并以乌鲁木齐西山新城低碳示范区为例,模拟不同城市规划方案碳排放动态情景,全面审计与评估计量结果,比选确定最优方案,提出空间优化建议与对策。该研究方法与技术思路可作为低碳城市规划决策的分析工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程遥   王启轩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顶层设计已经建构形成的背景下,摸清国土空间开发现状绩效,建立科学系统的工作框架,并为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空间开发与用途管制提供基础性支撑至关重要。依据既有实践中的国土空间开发绩效评价工作,试图阐释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的国土空间开发绩效内涵,进而结合正在开展的各层级规划实践,提出国土空间开发绩效评价工作的框架体系和关键议题。研究认为:针对国土空间开发绩效的研究源于传统空间开发模式存在的严峻问题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长期的战略需求,其已经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领域的研究方向之一,将有助于国土空间规划中各类型空间的格局优化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国土空间开发绩效评价及提升工作,应该与各层级空间规划相协调,形成由宏观到微观的多级框架。国土空间开发绩效评价的开展,可为指导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空间绩效提升提供综合性思路,并对相应空间挖潜与再开发等政策的制定有所启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妍  沈振江  王珺玥  
面向城市问题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大量模拟仿真、定量分析等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城乡规划方案的预测与评价中,而其相应的预测评价结果也往往被认为有助于规划方案的调整与决策。在此过程中,仿真模型的构建逐渐从宏观向微观方向发展,对研究对象的分析也逐渐体现出从群体性描述向个体行为特征、机理的刻画转变。但是这其中却鲜有学者探讨基于微观个体行为的仿真模拟究竟在规划方案的生成与决策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对规划师的知识构建是否能够有效地达到规划决策支持的目的。本研究从这一科学问题出发,基于一个面向养老日护理中心空间分布模拟的多智能体模型(Agent-BAsed Model,ABM)的构建与应用,探讨多智能体模拟仿真在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匡一龙  谭骏珊  张怀清  
通过研究了模拟林分的方法,发现存模拟林分方法中缺少一种共性的机制。没有通过利用林分结构作为模拟林分的规则,只是通过定性的模拟而不是将模拟指标量化,主要通过人为设定并且不能对于混交林进行模拟,缺乏合理性、真实性、广泛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结构的林分模拟方法,通过量化的林分结构指标模拟林分来模拟林分,为林业科研工作与经营管理提供更可靠的模拟数据来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强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绿色发展新理念,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总体部署和战略布局,拟定了2035年和2050年国家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要务。国土空间规划应遵照党中央部署,重构职能体系,重建任务框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的职能设计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构建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成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袁振花  张茂震  郭含茹  秦立厚  
森林碳储量是反映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区域森林碳汇计量的基础。以浙江省开化县为研究区,采用2013年资源3号遥感影像与2014年森林资源清查样地数据,结合序列高斯协同模拟方法对全县地上部分森林碳储量及其分布进行估计,并以平均误差、残差平方和、平均相对误差以及均方根误差4个指标为基础对估计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开化县2014年森林总碳储量空间协同仿真估计结果为7.221 573 Tg,碳密度值分布为0~109.178 0 Mg·hM~(-2),均值为32.376 4 Mg·hM~(-2),基于15%检验样本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565%,仿真估计碳总量在实测样地估算的置信区间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