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28)
2023(7740)
2022(6542)
2021(6199)
2020(5305)
2019(12025)
2018(11831)
2017(22523)
2016(11848)
2015(13266)
2014(12873)
2013(12357)
2012(11087)
2011(9719)
2010(9080)
2009(7738)
2008(6993)
2007(5649)
2006(4310)
2005(3358)
作者
(32028)
(27321)
(27172)
(25592)
(17191)
(13027)
(12260)
(10853)
(10287)
(9381)
(9235)
(9055)
(8614)
(8486)
(8208)
(8195)
(8192)
(8119)
(7808)
(7748)
(6622)
(6544)
(6337)
(6176)
(6094)
(6058)
(5875)
(5754)
(5535)
(5465)
学科
(46781)
经济(46739)
(36768)
管理(36466)
(31016)
企业(31016)
方法(26725)
数学(24463)
数学方法(24135)
技术(14350)
(11959)
(11852)
中国(10546)
业经(9559)
(8944)
贸易(8943)
(8757)
(8337)
技术管理(8329)
农业(8145)
(8044)
财务(8005)
财务管理(7990)
企业财务(7617)
地方(7200)
环境(7109)
理论(6732)
(6526)
(6468)
(6240)
机构
学院(157486)
大学(156883)
管理(66137)
(65324)
经济(64276)
理学(58819)
理学院(58288)
管理学(57261)
管理学院(56965)
研究(48086)
中国(33980)
(30752)
科学(30655)
(28894)
业大(27091)
(27053)
中心(23840)
农业(23139)
财经(22838)
(22672)
(21508)
研究所(21137)
(21129)
经济学(20479)
技术(19021)
经济学院(18796)
经济管理(18265)
(17903)
北京(17683)
(17679)
基金
项目(121622)
科学(97211)
基金(90791)
研究(85293)
(80420)
国家(79824)
科学基金(69799)
社会(55478)
社会科(52900)
社会科学(52888)
基金项目(48842)
(48402)
自然(46985)
自然科(46003)
自然科学(45990)
自然科学基金(45183)
(40698)
教育(39936)
资助(36128)
编号(32725)
重点(27499)
(27495)
(27286)
创新(25813)
(25797)
科研(24270)
国家社会(23990)
计划(23714)
教育部(23497)
成果(23411)
期刊
(59039)
经济(59039)
研究(37690)
学报(27531)
中国(26081)
(25069)
科学(24784)
管理(23927)
(21491)
大学(20864)
学学(20165)
技术(18359)
农业(17604)
教育(13021)
财经(10942)
(9776)
业经(9729)
技术经济(9694)
经济研究(9659)
(9526)
金融(9526)
科技(9448)
(9395)
(8074)
问题(8034)
业大(7747)
理论(7276)
统计(7265)
(7053)
财会(6797)
共检索到208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婷  徐燕  谢潮添  纪德华  陈昌生  
为建立坛紫菜"闽丰1号"(Z-26)品系的种质分子鉴定方法,采用300条RAPD引物对6个坛紫菜纯系进行标记扫描,从中筛选出"Z-26"品系的特异性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9个,经克隆和测序,其中两个特异性标记成功转化为特异SCAR标记(Z26-600和Z26-360),标记片段大小分别为530 bp和242 bp。并进一步通过4个不同实验验证,确定Z26-600和Z26-360两个标记是坛紫菜"Z-26"品系的特异和稳定性标记。最后为进一步简化种质鉴定程序,建立更为便捷和准确的种质鉴定方法,经过条件优化,以此两个标记为基础建立了坛紫菜"Z-26"品系的多重PCR鉴定方法,该方法可以...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庆杰  李琳  严兴洪  
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优良品系"申福2号"的丝状体和叶状体分别进行了特异性分子标记鉴定,结果发现:用9#引物(序列为F:TCACAATGGGTGATATGGC;R:CCACATTTAAGTCCGACTCTG)对"申福2号"丝状体的DNA进行扩增,出现了能区别于其他14个品系(6个优良品系,3个杂交品系,5个野生品系)的特异性条带。用该引物对室内培养的"申福2号"叶状体的DNA进行扩增,也均获得了与丝状体相同的特异性条带。此外,用该引物分别对栽培在不同海区和不同时期采收的"申福2号"叶状体进行验证,结果均出现了与丝状体相同的特异性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潮添  纪德华  陈昌生  徐燕  张元  
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个不同色泽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丝状体品系(分别为桔黄色,褐绿色,棕红色和紫色)及1个野生型对照丝状体品系(褐红色)进行了遗传分析,共筛选出11条引物,PCR反应得到了129个扩增位点,多态位点比率达88.4%,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6369,期望杂合度为0.3609,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5265;根据Nei方法计算了这5个坛紫菜丝状体品系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结果发现4个不同色泽丝状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727,它们同野生型对照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6564,同时应用UPMGA法对它们进行了聚类分析。最后应用引物812扩...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宋武林  
对海区人工栽培的坛紫菜新品种"申福1号"、"申福2号"以及坛紫菜传统栽培种在遭遇高温天气后的生长特性进行了连续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在坛紫菜壳孢子采苗下海栽培后,由于海水温度下降幅度小,比正常年份同期水温偏高1~2℃,造成传统栽培种的叶状体腐烂脱落、大规模减产,而在相同海域栽培的"申福1号"和"申福2号"却保持了叶状体的正常颜色和形态以及较快的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受高温影响较小。上述结果证实,坛紫菜新品种"申福1号"和"申福2号"在海区栽培时对高温有明显的耐受性和生长优势,与它们在室内培养所表现出来的耐高温和快速生长特性的结果非常一致。在海区栽培条件下,其比传统栽培种可提高1~2℃的耐高温水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昌晶  陈陆丹  徐燕  纪德华  陈昌生  谢潮添  
为了筛选不同高光光强胁迫下坛紫菜中表达水平最为稳定的内参基因,本研究采用qRT-PCR技术测定了植物中常用的6种内参基因UBC、TUB、18S、EF2、ACT和GAPDH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培养的坛紫菜藻体中的绝对表达水平,并采用比较Ct值法、Ge Norm、Bestkeeper和NormFinder软件分析4种方法对6种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UBC的Ct值变化范围最小,18S的Ct值变化范围最大;ge Norm软件分析结果显示最稳定的内参基因为UBC和EF2;Bestkeeper和No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鹏  张源  王铁杆  严兴洪  
利用SSR标记对9个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品系(2个野生品系,2个优良品系,2个杂交品系,3个色素突变品系)的丝状体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从52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7对引物,它们的反应稳定并且其PCR产物具有多态性。9个品系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7166,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407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308,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6239。用Nei氏法计算出这9个品系的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性系数,再用UPMGA和Neighbor-joining2种方法所获得的系统学关系图,其结果均基本上反映了各品系间的亲缘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亚亚  胡则辉  严兴洪  周志刚  
从坛紫菜叶状体中提取基因组DNA,并用CTAB/NaCl纯化,得到质量较高的DNA,它无RNA污染,且OD260/OD280比值为1.89~1.95,适用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根据坛紫菜微卫星DNA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坛紫菜微卫星的PCR扩增反应。用PopGen软件分析坛紫菜2个优良品系和1个野生种群间的Nei氏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分别在0.5760~0.6915和0.4251~0.6412,然后根据Nei氏遗传距离用MEGA软件构建了UPGMA聚类图,结果表明高蛋白和生长快这两个优良品系群体虽来自野生种群体,尽管表型差异不大,但从基因型来说它们已不同于野生种群体。同时还得到了3条可区分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长青  严兴洪  黄林彬  刘长军  
以人工选育的坛紫菜优良品种"申福1号"(SF-1)、优良品系"申福2号"(SF-2)和野生型品系(WT)为材料,通过室内培养与海区中试,对SF-2的优良特性和生产适用性进行评估。结果发现,与WT相比,SF-2的叶状体在生长速率、藻胆蛋白含量、藻体厚度及产量上均存在十分显著的优势。在相同的室内培养条件下,SF-2叶状体的绝对生长速率显著高于WT,培养至90 d时,其平均长度为(391.6±47.37)cm,是WT的10倍。3个品系(种)的叶状体活体吸收光谱在350~750 nm范围内均存在5个明显的吸收峰,SF-1与SF-2之间的各峰值差别较小,但均明显高于WT。SF-2叶状体的藻胆蛋白(PE+...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一萌  马家海  文茜  
于2011年10月-2012年2月,对福建省福鼎市、霞浦县、泉州市和晋江市等海区发生的坛紫菜腐烂病害进行了研究.通过观察发病特征以及镜检,详细记录了该病害的侵染过程,并在发病组织中观察到双鞭毛游动孢子以及孢子囊、雄器和藏卵器等重要结构特征,病菌形态与条斑紫菜上的紫菜腐霉相似;利用半海水玉米琼脂培养基分离提纯该病菌,命名为FM1.经感染试验证实,FM1引起的发病症状与自然海区患病紫菜的症状一致,说明FM1为致病菌.通过扩增该菌核糖体DNA ITS序列,并构建基于ITS+5.8S序列的N-J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FM1菌株与紫菜腐霉的ITS区相似度很高,达到99%.综合形态学及ITS序列分析确定,紫...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曾高雄  许凯  徐燕  纪德华  陈昌生  谢潮添  王文磊  
高温是制约坛紫菜(Neoporphyra haitanensis)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阐明坛紫菜高温胁迫应答机理对耐高温品种选育至关重要。人们已分离多个坛紫菜抗逆相关基因,但尚不清楚这些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分离了坛紫菜转录因子NhbZIP1基因。该基因开放阅读框长825 bp,编码274个氨基酸。从开放阅读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有5个低复杂度区域和1个BRLZ结构。其中,BRLZ是bZIP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含有一个α卷曲螺旋结构(121~171 aa)。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发现,NhbZIP1受高温胁迫显著诱导。为进一步阐明NhbZIP1的功能,将其转入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中。结果显示,高温胁迫下转基因藻株生物量始终高于野生型,且随处理时间增加差异越来越显著。转基因藻株中热激蛋白家族和抗氧化系统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研究表明,NhbZIP1激活下游抗逆基因表达,在坛紫菜应答高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bZIP调控坛紫菜响应高温胁迫的分子机制,为耐高温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基础信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曾高雄  许凯  徐燕  纪德华  陈昌生  谢潮添  王文磊  
高温是制约坛紫菜(Neoporphyra haitanensis)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阐明坛紫菜高温胁迫应答机理对耐高温品种选育至关重要。人们已分离多个坛紫菜抗逆相关基因,但尚不清楚这些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分离了坛紫菜转录因子NhbZIP1基因。该基因开放阅读框长825 bp,编码274个氨基酸。从开放阅读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有5个低复杂度区域和1个BRLZ结构。其中,BRLZ是bZIP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含有一个α卷曲螺旋结构(121~171 aa)。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发现,NhbZIP1受高温胁迫显著诱导。为进一步阐明NhbZIP1的功能,将其转入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中。结果显示,高温胁迫下转基因藻株生物量始终高于野生型,且随处理时间增加差异越来越显著。转基因藻株中热激蛋白家族和抗氧化系统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研究表明,NhbZIP1激活下游抗逆基因表达,在坛紫菜应答高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bZIP调控坛紫菜响应高温胁迫的分子机制,为耐高温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基础信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昌生  纪德华  王秋红  徐燕  翁琳  
采用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以及胶囊化冷冻法保存坛紫菜丝状体种质,探讨了不同保存条件对其生存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保存丝状体,在低温5℃,培育30d时,藻丝的增重率为-0.67%;温度为10℃,有利于延长更换培养液的时间,即使120d不换培养液,丝状体也能正常生长。固体培养基保存丝状体,在5℃时固体平板上的细菌生长慢、数量少,但藻丝无法适应低温条件,逐渐死亡;丝状体在10℃固体平板上生长缓慢,但保存100d以上仍然正常生长,达到了长期保存的目的。在胶囊化低温保存中,丝状体存活率较高,而且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成活率没有显著的变化,保持在75%以上。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韩晓娟  茅云翔  李杰  李贵阳  李晨  刘莉  莫照兰  
为了明确引起坛紫菜绿斑病的病原,对2012年发生在福建省莆田养殖海区坛紫菜叶状体绿斑病开展了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利用2216E海水培养基平板,从患病藻体分离得到一株优势细菌X5;在实验室条件下将X5进行回接感染实验,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坛紫菜叶状体发生组织病理变化,出现绿斑病症状:感染初期出现黄绿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出现空洞,最后导致紫菜叶片流失;用浓度为104~108cfu/m L的X5感染坛紫菜时,在7 d内引起紫菜出现10%~100%病斑面积,这些结果表明X5为坛紫菜绿斑病的病原。利用生理生化和多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X5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大小为0.6μm×0.4μ...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梁艳  徐燕  陈昌生  纪德华  谢潮添  史修周  王凤霞  赵玲敏  
对杂交选育的坛紫菜优质品系(Q-1)和人工养殖的坛紫菜(对照组)进行叶状体生长、藻体厚度、4种色素含量、粗蛋白、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以及丝状体的生长发育等实验。结果表明,(1)(Q-1)F2、F3叶状体生长迅速,不易成熟;3~4cm的F3叶状体经过10~15d的培养,平均日增长量高达(8.33±1.01)cm,分别为父、母本的1.4和2.7倍;(2)F3叶状体在第1次剪收时藻体厚度为(21.0±1.5)μm,仅为对照组厚度的52%,第2次剪收时为(25.6±1.9)μm,为对照组的56%;F2剪收1次后藻体的长度、宽度和鲜重平均日增长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1、2.4和2.2倍;(3)F2叶状体的总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严兴洪  马少玉  
从已获得的4种坛紫菜优质高产品系中,筛选出抗高温的优良品系YZ-3。在28℃和29℃下培养15d后,YZ-3品系的壳孢子成活率分别达73.2%和52.6%,分裂率分别为100%和82.8%;而对照组野生型(WT)品系的壳孢子成活率分别只有10.3%和4.6%,分裂率分别为89.7%和65.9%;YZ-3品系的壳孢子成活率和分裂率均远高于WT品系。把在常温(24℃)下培养35d的壳孢子苗,再分别培养在24、28和29℃作抗高温试验,培养25d后发现,YZ-3品系的幼苗平均体长分别增加了33.6、23和15倍,而WT品系的苗平均体长分别只增加了7.7、1.4和0.9倍;YZ-3品系的苗平均体长分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