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91)
2023(17862)
2022(15548)
2021(14684)
2020(12304)
2019(28678)
2018(28247)
2017(53926)
2016(29168)
2015(33105)
2014(32666)
2013(32183)
2012(29419)
2011(26420)
2010(26095)
2009(23917)
2008(22930)
2007(19460)
2006(16872)
2005(14480)
作者
(82308)
(68844)
(68059)
(64793)
(43735)
(33035)
(30903)
(27007)
(26106)
(24207)
(23420)
(23096)
(21623)
(21620)
(21169)
(20917)
(20285)
(20195)
(19610)
(19597)
(16827)
(16819)
(16499)
(15591)
(15360)
(15275)
(14924)
(14921)
(13745)
(13503)
学科
(118791)
经济(118670)
管理(82367)
(77398)
(63103)
企业(63103)
方法(56785)
数学(50296)
数学方法(49517)
(32589)
中国(31737)
(28127)
业经(25619)
地方(25447)
(24661)
(22222)
贸易(22208)
农业(21837)
(21600)
环境(21101)
(19304)
理论(19028)
(18377)
技术(18112)
(17741)
财务(17657)
财务管理(17623)
(17209)
企业财务(16621)
(15827)
机构
大学(406313)
学院(406228)
(164307)
管理(161469)
经济(160983)
理学(141209)
理学院(139617)
管理学(136862)
研究(136247)
管理学院(136155)
中国(101448)
(86362)
科学(85642)
(71170)
(67401)
(66802)
中心(62316)
研究所(62208)
业大(62135)
(59290)
财经(58345)
北京(53919)
(53725)
(53328)
师范(53201)
农业(52462)
经济学(49888)
(49789)
(46448)
经济学院(45091)
基金
项目(288055)
科学(227238)
基金(210062)
研究(208477)
(183957)
国家(182508)
科学基金(157213)
社会(131870)
社会科(124949)
社会科学(124911)
(112220)
基金项目(111154)
自然(103520)
自然科(101134)
自然科学(101110)
自然科学基金(99255)
教育(96142)
(94196)
资助(87280)
编号(84239)
成果(66511)
重点(64631)
(63596)
(61572)
(59769)
课题(57846)
创新(55831)
科研(55168)
国家社会(54594)
教育部(54473)
期刊
(170723)
经济(170723)
研究(114269)
中国(74842)
学报(64800)
科学(59980)
(59748)
管理(57738)
(53311)
大学(49273)
学学(46346)
教育(44159)
农业(42153)
技术(37240)
(29858)
金融(29858)
经济研究(28129)
业经(27934)
财经(27392)
(23476)
(23173)
问题(22308)
图书(21184)
资源(20626)
技术经济(19759)
科技(19326)
统计(19233)
(18919)
理论(17923)
(17455)
共检索到577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耀蕊  陈红  韩哲英  
利用考虑秸秆露天焚烧的碳足迹模型计算玉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并将其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指标体系,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2004—2017年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秸秆露天焚烧后的玉米生产环境效率明显下降,玉米生产环境效率同时受到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双重影响,且随外部条件的变化,在不同时间段内表现出差异化特征,但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对非有效年份玉米生产环境效率进行冗余分析后,提出了环境效率的改善途径,以期为玉米生产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秀芬  尤飞  杨艳昭  
【目的】分析30年来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潜力和增产空间的变化趋势,为提高当地玉米的生产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黑龙江省1980-2009年共30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业生态区法(AEZ)计算了黑龙江省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玉米的增产空间,并对黑龙江全省和典型县(市)域的增产空间进行了分析。【结果】1980-2009年的30年间,黑龙江省光温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而气候生产潜力则呈减少趋势;相对于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上限值而言,黑龙江省玉米的增产潜力空间均表现为减小趋势,但增产空间仍较大,相对于光温生产潜力而言还有66%的增产空间,相对于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姜宇博  李爽  
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我国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以位于黑龙江省玉米核心产区的现代农机合作社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生产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生产效率及适度经营规模,探讨典型样本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调查样本中27.2%的现代农机合作社是DEA有效的,现有条件下样本合作社适度经营规模为873.3-966.7 hm2。生产和管理水平低导致产出不足是影响低效率样本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在资源配置合理的前提下适度扩大种植规模,将对所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针对目前粮食主产区农机合作社在规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帅  王晾晾  陈莉  姜丽霞  张洪杰  覃雪  
论文利用黑龙江省进行农作物生育期观测的24个气象台站1961—2009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和1980—2009年玉米生育期资料,采用"5—9月的月平均气温和的距平"与"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综合指标体系"对黑龙江省1961年以来低温冷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估;以黑龙江省75个县的玉米种植面积为指标对暴露性进行了评估;以玉米单产为基础进行了灾损敏感性评估;最终建立了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风险综合评估模型。根据模型,把黑龙江省划分为高、次高、中等、次低、低等5个风险区,大、小兴安岭、南部山区为高或次高风险区,松嫩平原北部处于次高风险区,三江平原东部为低风险区。该风险评估模型有助于提升黑龙江省低温冷害定量评估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甄善继  李明  高祺  李乔  晏君瑶  
[目的]玉米是黑龙江省最重要的作物,目前面临着压缩面积的严峻形势,文章期望探究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方法]通过对面板数据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总结了近年来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情况的演变规律、气候的变化特点及对玉米生产的影响、经济政策因素对玉米生产的影响。[结果]黑龙江省玉米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种植面积扩大的结果,而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社会需求扩大和政府政策支持。玉米单产提高的贡献相对较小,影响单产提高的技术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密植、施肥和品种改良。同时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结论]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未来的战略应该是推行休耕补贴控制种植面积;推广少免耕栽培方式,实行玉米秸秆还田,做到土地用养平衡;采用早熟、耐密、抗倒、高产、适合机械直收的品种,合理密植与精准施肥,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全面提高玉米生产的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粮食成本,提高玉米竞争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晶  黄晓丽  倪红珍  王立坤  于靖  
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我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兴修水利。如何评价供水投资效果及其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以便于确定合理的投资定位与投资决策,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构建黑龙江省静态CGE模型,根据黑龙江省近几年供水投资实际增长规模设计三种投资方案,定量估算一定的供水投资政策对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其他部门投资、不同部门的总产出和供用水量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①供水部门投资能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当投资增长规模约为40%~50%时,GDP增长速率最大;②供水部门投资增长会拉动高用水工业和农业部门投资上涨,导致一般用水工业、建筑业、一般用水服务业和高用水服务业投资下降;③各部门总产出增长率大小依次为高...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杨印生  马琨  舒坤良  
玉米生产效率既反映玉米种植的综合生产能力,又反映了不同玉米品牌耕种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及利用情况,是衡量和改进玉米生产模式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以吉林省为例,选取种子生产物质成本、劳动投入方面相关内容作为投入指标,选取种子生产公顷产量、产值作为产出指标,运用DEA-SBM模型,根据实地调研数据对2014-2016年吉林省市场份额前21位的玉米品种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良玉99、天农九、迪卡516、先玉335、金庆707及平安169投入产出效率相对有效。以2016年为例,对非有效玉米品种进行冗余分析,提出了这些品种的效率改进方案,拟为政府和农业生产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君  陈红  马晋宇  
利用黑龙江省2002—2016年水稻生产单位面积碳足迹与单位面积产量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改进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研究农作物产量与碳足迹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并对二者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单位面积碳足迹与单位面积产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二者之间呈"波浪"型曲线形状;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与单位面积碳足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产量变化会导致碳足迹变化,而碳足迹变化并不会引起产量的改变。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逐步实现农资产品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寻求新兴技术是黑龙江省实现农作物生产低碳发展的可选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欣雨  穆月英  
[目的]粮食生产绿色发展具有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双重意义。[方法]运用碳足迹工具,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21年的粮食主产区农户样本数据,采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对农户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和无效率来源进行分析,并对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1)碳视角下的粮食生产系统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碳生态效率平均为3.125,生产投入的碳排放以化肥施用和机械使用为主。(2)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平均为0.514,进一步对无效率项的分解表明,农药超标使用、人工投入冗余是造成环境技术无效率的主要原因。(3)购买农业保险、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户主受教育年限、提升耕地质量促进了环境技术效率的改善。[结论]农户粮食生产普遍缺乏效率,要素利用率低与污染过量是限制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应加快推动中低产田改造,推广低碳节能农机装备,增加农田污染监测点位,指导农户农药科学使用,推进粮食生产有机肥与化肥的结合施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志成  张晨成  
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生态效率是农业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真实反映,将农业面源污染CODCr、TN、TP的排放量作为湖南省农业生态效率非期望产出的考量,分别运用Dea-CCr模型和sbmuNDesirable模型对湖南省及14个市区2004-2013年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导致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化肥使用过剩、农业用水消耗较大和农业污染问题三方面。最后为保障湖南省农业高效、生态、环保、协调、可持续发展,给出了相关措施及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清可  段学军  叶磊  张伟  
针对已有对城市土地利用的投入产出分析中忽视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外部负效应这一问题,本文构建了非期望产出模型SBM-undesirable,并选择长三角地区16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投入产出要素进行定量调整。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城市土地利用存在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其进行效率评价,能够避免传统DEA模型径向角度选择所带来的缺陷,提高效率评价的准确性,比传统模型更具有清晰的刻画功能。在研究期内,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效率水平偏低,平均效率呈"凹"字形波动趋势,环境污染等非期望产出的存在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有一定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良杰  吴威  苏勤  蒋晓威  卫云龙  
引入非期望产出评价模型SBM-Undesirable,并基于时空演变的视角,对1997-2010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997-2010年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水平整体偏低,且效率水平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2008年表现较为突出;②公路运输负外部效应产出降低了中国公路运输效率的整体水平,而纯技术效率的变化则是影响公路运输综合效率变化的主要因素;③中国公路运输效率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运输效率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运输效率较低,且这种差异性有不断扩大的趋势;④在空间视角上,中国公路运输效率均衡性趋于降低,近年来由相对均衡逐步向非均衡甚至极化趋势发展;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能力、减少负外部效应产出和增加运输有效产出是改善运输效率的重要途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聂雷  郭忠兴  彭冲  
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今后及未来一段时期满足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关键之举。在考虑非期望性产出(环境污染)的情况下,论文基于中国238个地级市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考察了共同前沿、群组前沿下不同类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城市之间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在共同前沿下,2000-2010年效率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区域综合型城市、工业主导型城市、其他类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在群组前沿下,效率均值没有呈现明显的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聂雷  郭忠兴  彭冲  
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今后及未来一段时期满足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关键之举。在考虑非期望性产出(环境污染)的情况下,论文基于中国238个地级市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考察了共同前沿、群组前沿下不同类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城市之间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在共同前沿下,2000-2010年效率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区域综合型城市、工业主导型城市、其他类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在群组前沿下,效率均值没有呈现明显的城市类型分异特征。(2)比较共同前沿与群组前沿下不同类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其他类型城市与区域综合型城市相差较小,分别为0.082、0.106,其次工业主导型城市,为0.118,排在末位的是资源型城市,达到0.267,共同前沿下的差异与群组前沿下的无分异,恰恰印证了本文从城市类型异质性视角下考察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3)在将环境污染作为一种非期望性产出的情况下,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特别是资源型城市,效率均值不超过0.6,说明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据此提出:在改善城市土地管理工作时,不能简单"一刀切",应考虑城市类型异质性,制定差别化的城市土地管理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斌  付凌波  
随着全球变暖的不断加剧,我国对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控制愈发严格,不少省份也开始制定电源结构调整战略以减少碳排放量。论文以解决"火电为主"的典型电源结构的碳排放问题为目标,在重点考虑煤炭约束和碳排放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加入不同情景分析技术,建立基于总量控制的电力碳排放两阶段优化模型,并选取黑龙江为典型省份,通过模型实证计算,分析未来一定时间段内该省电源结构调整方向以及电力行业污染治理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