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47)
2023(16361)
2022(14212)
2021(13245)
2020(11091)
2019(25874)
2018(25568)
2017(49337)
2016(26750)
2015(30257)
2014(30042)
2013(29408)
2012(26896)
2011(24154)
2010(24025)
2009(21631)
2008(20876)
2007(18263)
2006(15925)
2005(13251)
作者
(77656)
(64366)
(63946)
(60938)
(41004)
(30974)
(29097)
(25439)
(24706)
(22879)
(22024)
(21769)
(20472)
(20137)
(20072)
(19871)
(19251)
(19189)
(18567)
(18375)
(16009)
(15701)
(15629)
(14855)
(14419)
(14258)
(14252)
(14182)
(13043)
(12709)
学科
(106178)
经济(106057)
管理(76345)
(70137)
(58767)
企业(58767)
方法(51877)
数学(45510)
数学方法(44744)
中国(28780)
(27724)
(25661)
(23954)
业经(23180)
地方(22387)
理论(19203)
农业(18556)
(17087)
(17033)
贸易(17024)
(16957)
环境(16953)
技术(16665)
(16482)
(16400)
财务(16309)
财务管理(16274)
企业财务(15395)
(14663)
(13864)
机构
大学(373154)
学院(372336)
管理(147804)
(141676)
经济(138376)
理学(128965)
理学院(127523)
管理学(124696)
管理学院(124062)
研究(122925)
中国(89115)
(80163)
科学(80151)
(63657)
(62656)
(61248)
业大(59885)
研究所(56368)
中心(56222)
(53896)
财经(51000)
农业(50287)
北京(49937)
(49439)
师范(48847)
(46598)
(45809)
(43964)
经济学(42180)
技术(41691)
基金
项目(265777)
科学(208374)
基金(191942)
研究(189619)
(169142)
国家(167799)
科学基金(144236)
社会(117324)
社会科(111119)
社会科学(111084)
(104861)
基金项目(101943)
自然(97141)
自然科(94936)
自然科学(94909)
自然科学基金(93153)
(88735)
教育(88676)
资助(79838)
编号(77278)
成果(60921)
重点(59942)
(57621)
(56143)
(55246)
课题(53575)
创新(51560)
科研(51269)
计划(49264)
大学(49241)
期刊
(148333)
经济(148333)
研究(103591)
中国(70680)
学报(63085)
科学(56947)
(56362)
管理(53556)
大学(47495)
(47062)
学学(44559)
教育(44369)
农业(39493)
技术(35304)
(26015)
金融(26015)
业经(25028)
财经(23926)
经济研究(23750)
图书(21297)
(20650)
(20454)
问题(20421)
科技(18381)
技术经济(17863)
(17789)
资源(17324)
统计(17150)
业大(16711)
理论(16635)
共检索到528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聂雷  郭忠兴  彭冲  
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今后及未来一段时期满足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关键之举。在考虑非期望性产出(环境污染)的情况下,论文基于中国238个地级市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考察了共同前沿、群组前沿下不同类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城市之间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在共同前沿下,2000-2010年效率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区域综合型城市、工业主导型城市、其他类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在群组前沿下,效率均值没有呈现明显的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聂雷  郭忠兴  彭冲  
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今后及未来一段时期满足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关键之举。在考虑非期望性产出(环境污染)的情况下,论文基于中国238个地级市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考察了共同前沿、群组前沿下不同类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城市之间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在共同前沿下,2000-2010年效率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区域综合型城市、工业主导型城市、其他类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在群组前沿下,效率均值没有呈现明显的城市类型分异特征。(2)比较共同前沿与群组前沿下不同类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其他类型城市与区域综合型城市相差较小,分别为0.082、0.106,其次工业主导型城市,为0.118,排在末位的是资源型城市,达到0.267,共同前沿下的差异与群组前沿下的无分异,恰恰印证了本文从城市类型异质性视角下考察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3)在将环境污染作为一种非期望性产出的情况下,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特别是资源型城市,效率均值不超过0.6,说明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据此提出:在改善城市土地管理工作时,不能简单"一刀切",应考虑城市类型异质性,制定差别化的城市土地管理方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平  罗艳  
为了克服以往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生产技术异质性问题,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eta-frontier生产函数测算我国30个省市2004-2014年的工业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同时采用"共同技术比率"测算各地区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并从"管理无效率"和"技术无效率"两个维度分析能源利用无效率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总体上看,我国三大群组共同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MTE)和共同技术比率(MTR)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格局,而群组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GTE)呈现出"西-中-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静  马潇璨  
我国工业用水效率低下已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资源瓶颈。论文基于中国30个省区1999—201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对共同前沿与群组前沿下各省区工业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各省区工业用水技术水平的异质性,不同前沿下工业用水效率存在较大差异;考虑工业水污染的工业用水效率普遍较低,存在较大的效率改善空间。进一步研究发现,现行水价存在很大程度的扭曲,没有起到应有的提高水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政策含义表明,工业用水效率不仅与地区工业发展的技术异质性有关,也和工业水污染及治理效果有关;应逐步提高现行工业水价,可仿照居民用水实...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平  罗艳  
为了克服以往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生产技术异质性问题,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eta-frontier生产函数测算我国30个省市2004-2014年的工业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同时采用"共同技术比率"测算各地区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并从"管理无效率"和"技术无效率"两个维度分析能源利用无效率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总体上看,我国三大群组共同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MTE)和共同技术比率(MTR)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格局,而群组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GTE)呈现出"西-中-东"依次递减的格局;生态全要素能源利用无效率均值分解来看,东部群组能源利用无效率是因为管理无效率造成的,中部群组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同时显著存在,而西部群组技术无效率最为明显,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研发投入、环境规制、政府干预对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产生显著而有差异的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玉海  武鹏  
针对以往效率测算方法存在的缺陷以及跨国研究中制度的异质性问题,本文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eta-frontier生产函数这一综合分析框架,在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双重约束条件下,测算了APEC地区17个成员1980-2007年期间的经济增长效率,并对双重约束下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发现,除了发展中国家群组之外,发达国家群组和东亚新兴经济体群组中有部分国家(和地区)在个别年份位于潜在最佳生产技术的共同边界上;各群组的共同技术效率(MTE)和共同技术比率(MTR)平均值从高到低的排序均依次为发达国家、东亚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工业化水平、人口...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陶德凯   唐凯旋   罗吉  
环境约束条件下建设用地效率成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乡空间发展研究的焦点。文章以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与全局参比法测度各城市建设用地效率,动态分析长三角区域整体及各城市的建设用地效率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SBM-Undesirable模型与全局参比法相结合可以解决Malmquist指数时空特征定性评价的局限性;(2)2011—2019年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效率呈提升态势,但变化趋势呈U字形的演化特征;(3)城市建设用地效率空间格局演化较为剧烈,低效率区域呈现“面状—零星点状”发展,高效率区域呈现“零星点状—反K字形网络状”发展;(4)根据非有效城市的投入产出冗余程度可进行相应比重调整,推动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最后,提出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效率提升优化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颖  刘凡  
再生水利用既可缓解水资源短缺,又能避免生态环境破坏,还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是坚持绿色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结合动态SBM法和Meta-frontier模型,构建中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2019年间再生水利用的效率评价模型,动态测算并分析各省份的共同边界技术效率、组群技术效率和组群之间的技术落差。研究发现:无论在共同前沿还是在群组前沿下,中国再生水利用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群组前沿下的再生水利用效率值比共同前沿下有所改善,共同前沿下的再生水利用效率反映出其潜在的提升空间;造成中国东、中、西部区域各省份再生水利用无效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无效和管理无效。坚持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道路,提高中国再生水利用水平,应进一步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加强再生水利用的区域交流并因地制宜制定污水治理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清可  段学军  叶磊  张伟  
针对已有对城市土地利用的投入产出分析中忽视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外部负效应这一问题,本文构建了非期望产出模型SBM-undesirable,并选择长三角地区16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投入产出要素进行定量调整。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城市土地利用存在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其进行效率评价,能够避免传统DEA模型径向角度选择所带来的缺陷,提高效率评价的准确性,比传统模型更具有清晰的刻画功能。在研究期内,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效率水平偏低,平均效率呈"凹"字形波动趋势,环境污染等非期望产出的存在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有一定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明  
采用方向距离函数分别在共同前沿和区域前沿下测算2005~2012年中国各省市区的能源效率,分析技术缺口比率,并将能源无效率分解为技术水平差距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结果表明:东部区域各省市区在共同前沿和区域前沿下能源效率差异小,中西部各省市区在两种前沿下差异显著;西部地区技术缺口比率与全国潜在最优水平有扩大趋势;东部区域各省市区应通过提高管理能力提高能源效率,而中西部各省市区要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提高能源效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苗建军  袁衫光  
本文基于我国97家证券公司的面板数据,通过SBM-Undesirable的六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DEA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证券业的运营效率。研究发现:2007-2011年中国证券业的运营效率有较大波动,2012-2016年基本稳定在0.84的中高水平且总体呈上升趋势;运营效率最小值逐渐提高,并且标准差逐渐减小,表明中国证券业的"两极效应"正在减弱;运营效率的提升受到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的共同作用,其中技术效率提升的贡献更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战湘凝   吕杰   薛莹  
本文运用灰水足迹模型与SBM-Undesirable模型,从农业资源投入、农业生产收入与环境影响等对盘锦地区不同水稻种植模式生态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稻蟹共养模式生态效率提高机制,为提高农业资源有效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科学的理论解释及政策建议。结果表明:稻蟹共养模式亩均灰水足迹远低于水稻单作模式;整体上,稻蟹共养模式的生态效率相对更高;同时,相较于稻蟹共养模式,化肥投入冗余与灰水足迹冗余是造成水稻单作模式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因素。因此,应推动传统种植模式向循环农业模式转型,优化农业结构,注重农业资源分配,以实现农业资源有效利用、提高农业产值、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情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志成  张晨成  
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生态效率是农业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真实反映,将农业面源污染CODCr、TN、TP的排放量作为湖南省农业生态效率非期望产出的考量,分别运用Dea-CCr模型和sbmuNDesirable模型对湖南省及14个市区2004-2013年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导致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化肥使用过剩、农业用水消耗较大和农业污染问题三方面。最后为保障湖南省农业高效、生态、环保、协调、可持续发展,给出了相关措施及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良杰  吴威  苏勤  蒋晓威  卫云龙  
引入非期望产出评价模型SBM-Undesirable,并基于时空演变的视角,对1997-2010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997-2010年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水平整体偏低,且效率水平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2008年表现较为突出;②公路运输负外部效应产出降低了中国公路运输效率的整体水平,而纯技术效率的变化则是影响公路运输综合效率变化的主要因素;③中国公路运输效率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运输效率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运输效率较低,且这种差异性有不断扩大的趋势;④在空间视角上,中国公路运输效率均衡性趋于降低,近年来由相对均衡逐步向非均衡甚至极化趋势发展;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能力、减少负外部效应产出和增加运输有效产出是改善运输效率的重要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耀蕊  陈红  韩哲英  
利用考虑秸秆露天焚烧的碳足迹模型计算玉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并将其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指标体系,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2004—2017年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秸秆露天焚烧后的玉米生产环境效率明显下降,玉米生产环境效率同时受到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双重影响,且随外部条件的变化,在不同时间段内表现出差异化特征,但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对非有效年份玉米生产环境效率进行冗余分析后,提出了环境效率的改善途径,以期为玉米生产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