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3)
2023(13556)
2022(11556)
2021(11047)
2020(9448)
2019(22234)
2018(22054)
2017(41875)
2016(22626)
2015(26055)
2014(25881)
2013(25519)
2012(23373)
2011(21018)
2010(20897)
2009(19449)
2008(19067)
2007(16609)
2006(14021)
2005(12297)
作者
(64747)
(54509)
(54266)
(51704)
(34493)
(26156)
(24686)
(21313)
(20587)
(19322)
(18491)
(18280)
(17300)
(17070)
(17010)
(16922)
(16305)
(16130)
(15791)
(15596)
(13361)
(13353)
(13293)
(12337)
(12225)
(12222)
(11994)
(11830)
(11039)
(10856)
学科
(97778)
经济(97684)
管理(63613)
(62053)
方法(50541)
(50218)
企业(50218)
数学(45832)
数学方法(45140)
中国(26117)
(25383)
(23786)
(19760)
贸易(19750)
(19295)
业经(19190)
(17890)
农业(16596)
(16283)
地方(15873)
(15171)
财务(15110)
财务管理(15075)
理论(14565)
企业财务(14256)
(14135)
环境(14060)
技术(13951)
(13807)
银行(13780)
机构
大学(325821)
学院(325602)
(139923)
经济(137428)
管理(127875)
理学(111568)
理学院(110394)
研究(108968)
管理学(108249)
管理学院(107663)
中国(82229)
(68166)
科学(66445)
(60165)
(55635)
(54791)
中心(50355)
研究所(50308)
业大(49803)
财经(49386)
(45862)
(45141)
农业(44386)
经济学(44140)
北京(42521)
(40170)
经济学院(39976)
师范(39744)
(38664)
财经大学(36927)
基金
项目(224245)
科学(177375)
基金(165569)
研究(160093)
(145562)
国家(144471)
科学基金(124129)
社会(102792)
社会科(97658)
社会科学(97629)
基金项目(86809)
(86321)
自然(81516)
自然科(79754)
自然科学(79733)
自然科学基金(78335)
教育(75044)
(73539)
资助(69597)
编号(63520)
重点(50867)
(50753)
成果(50186)
(47891)
(47059)
创新(44103)
科研(43688)
国家社会(43622)
教育部(43581)
课题(43511)
期刊
(140936)
经济(140936)
研究(89324)
中国(58097)
学报(51455)
(49612)
科学(47613)
(46849)
管理(45509)
大学(39179)
学学(37111)
农业(34854)
教育(31059)
技术(30866)
(25300)
金融(25300)
经济研究(24457)
财经(24221)
业经(22048)
(20885)
(20235)
问题(18929)
统计(18777)
技术经济(17285)
(16761)
(16678)
(15607)
世界(15239)
决策(15199)
资源(14434)
共检索到460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超  李纪生  
本文采用Kaoru Tone 2001年修正的非径向SBM模型的方法划区域分时段地考察了1978—2005年我国水稻生产效率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变化的特点和趋势,在此基础上,剖析影响生产效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因素,进而探讨增强我国水稻生产效率及技术进步的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勇  张俊飚  张露  
为探索不同稻作制度下水稻生产碳排放效率的演化趋势与异同,利用碳排放核算和DEA-SBM模型的方法,对2002—2014年我国水稻主产省份的碳排放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传统的DEA-CCR模型存在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高估问题;2)在研究期间内,尽管我国大部分种植水稻的省和直辖市未达到帕累托有效,但其碳排放效率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3)进一步地,将水稻划分为早、中、晚三季水稻并分别计算其碳排放效率值。结果显示,种植单季稻(中稻)的碳排放效率明显要高于种植双季稻(早稻和晚稻),这也表明稻作制度影响水稻生产的碳排放效率。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改善水稻生产碳排放效率的策略建议,从而为实现农业低碳循环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战湘凝   吕杰   薛莹  
本文运用灰水足迹模型与SBM-Undesirable模型,从农业资源投入、农业生产收入与环境影响等对盘锦地区不同水稻种植模式生态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稻蟹共养模式生态效率提高机制,为提高农业资源有效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科学的理论解释及政策建议。结果表明:稻蟹共养模式亩均灰水足迹远低于水稻单作模式;整体上,稻蟹共养模式的生态效率相对更高;同时,相较于稻蟹共养模式,化肥投入冗余与灰水足迹冗余是造成水稻单作模式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因素。因此,应推动传统种植模式向循环农业模式转型,优化农业结构,注重农业资源分配,以实现农业资源有效利用、提高农业产值、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情况。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苗  甘臣林  陈银蓉  
研究目的:寻找以碳排放作为成本的适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低碳优化策略。研究方法:模型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在空间分布上,东、中部地区具有较高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碳排放效率值;(2)在省际分布上,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其碳排放效率值高低并不一致,仅有14%的省份处于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高碳排放效率的理想状态;(3)技术效率不足是造成东、中部地区总效率低下的原因,技术效率不足和规模效率不足是西部地区总效率低下的原因。研究结论:全国29个省份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碳排放效率存在差异,需结合东、中、西地区区域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特点,差别化地构建低碳土地利用优化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乃毅  徐敏  
随着我国对污水处理行业投资的不断增长,污水厂建设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于污水厂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研究污水厂投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传统的CCR模型没有考虑投入要素"松弛"和无法解决有效单元排序问题,运用Super-SBM模型对河南省新建13座污水厂投资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污水厂平均投资效率较高,但在建设单位管理费、征地移民、人员培训、勘察设计方面仍存在浪费资金现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宏  褚保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炳南  曹国勇  
在全要素生产技术框架下,考虑非期望产出,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超效率模型对中国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测算,将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并计算了各省份产出与二氧化碳的目标值、增进空间与减排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纯技术效率作用大于规模效率,但省份之间差距很大,半数以上的省份二氧化碳减排潜力超过50%,中国整体的减排空间巨大。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青宁  孙立新  毛世平  
以2009—2017年中国农业企业的混合截面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网络超效率SBM模型(SSBM)测度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在此基础上从时间-空间角度对其演变趋势与收敛性进行探究。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农业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均值为0.421,效率损失情况较为严重,只有极少数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达到并超过1;农业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集中分布在[0.300,0.500]区间内,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高于0.500的农业企业较少。(2)从时间趋势看,中国农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整体呈现递增趋势,但存在较强的经济短波现象,农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受政策影响较大。(3)从空间趋势看,中国中部农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均值最高,其次是西部和东部,这三大区域农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之间无显著差异,东部及西部农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存在向中部农业企业追赶的态势,三大区域呈现稳态增长。基于此,提出应充分发挥政府在法律规范、法律制定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炳南  曹国勇  
在全要素生产技术框架下,考虑非期望产出,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超效率模型对中国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测算,将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并计算了各省份产出与二氧化碳的目标值、增进空间与减排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纯技术效率作用大于规模效率,但省份之间差距很大,半数以上的省份二氧化碳减排潜力超过50%,中国整体的减排空间巨大。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先明  傅智宏  
对中国能源国际贸易的直接经济效率进行分析,并在测算全要素能源经济效率基础上,研究中国能源国际贸易对全要素能源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能源国际贸易纯技术效率的提升,受制于包含技术、管理、制度等因素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而导致规模效率下降,主要表现在20082011年。中国人均能源进口量与全要素能源经济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显著负相关,单位GDP能源净进口量与纯技术效率显著负相关,煤炭占能源消费比值与规模效率显著正相关。中国应改善外部能源输入使用的综合管理能力,同时提升外部能源使用的技术能力,并加大煤炭清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小胜  张焕明  
现有文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银行业的效率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是大多没有考虑银行业效率评价的网络结构,也较少考虑银行业的非期望产出,从而其估计结果颇受质疑。文章利用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4-2012年的数据,将银行业的生产看成是一个两阶段网络生产过程,并考虑了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作为非期望产出时的弱可处置性问题,运用两阶段网络方向性距离松弛的数据包络模型进行了系统的测量研究。分析表明,国有银行的效率仍然偏低,各家银行都存在非效率现象,但效率变化呈现出一种倒U形变化的趋势,尤其是近几年银行业的效率有显著提高;银行业效率评价方法的选择对实证结果非常重要,未考虑与考虑松弛作用时的估计结果有很大差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品杰  潘仙友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运用SBM超效率模型,客观、合理地评价了我国29个省域1990-2013年的全要素电能效率。运用Tobit模型,探究了我国全要素电能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论显示:我国全要素电能效率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及地域性。实际电价水平、对外开放、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调整对于电能效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经济发展、政府影响力、城市化对电能效率有抑制作用,同时,各影响因素对不同区域的电能效率作用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田伟  杨璐嘉  姜静  
基于非期望产出(碳排放)的SBM模型,本文对2002~2012年中国农业环境效率进行了测算和无效率来源的分解,并对中国三大区域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Tobit回归,最后对全国农业生产的碳减排潜力与潜在规模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农业环境效率总体较高,宁夏、山西、云南等7个省(区)的农业环境效率较低;各地区的农业环境效率主要受生产特征、技术条件和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不同地区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农业生产的碳减排效果非常明显,全国农业碳排放的中心已由东部转移到中部,因此,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碳减排的潜在规模较大,尤其是河南、安徽、河北等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平  罗艳  
为了克服以往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生产技术异质性问题,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eta-frontier生产函数测算我国30个省市2004-2014年的工业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同时采用"共同技术比率"测算各地区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并从"管理无效率"和"技术无效率"两个维度分析能源利用无效率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总体上看,我国三大群组共同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MTE)和共同技术比率(MTR)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格局,而群组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GTE)呈现出"西-中-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莉  李勇  王满仓  
鉴于现有研究对于银行产出效率的争论,基于2004-2009年我国27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本文构建了修正的三阶段DEA模型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出效率进行了考察。研究结论发现:2004-2009年间商业银行的产出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且城市商业银行的产出效率要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并进一步大于国有商业银行。修正后的商业银行产出效率有所增加,但由于规模因素的影响,资本充足率和准备金率对松弛变量的影响在国有、股份制和商业银行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使得资本充足率和准备金率对松弛变量的影响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并进一步导致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优势地位有所减弱,国有商业银行的产出效率迅速提升。最后,本文得出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