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4)
2023(9873)
2022(8529)
2021(8042)
2020(7063)
2019(16539)
2018(16536)
2017(32043)
2016(17371)
2015(19812)
2014(19885)
2013(19741)
2012(18173)
2011(16278)
2010(15905)
2009(14717)
2008(14435)
2007(12691)
2006(10586)
2005(9021)
作者
(50041)
(42211)
(41945)
(39910)
(26485)
(20427)
(19346)
(16706)
(15911)
(14859)
(14368)
(14011)
(13228)
(13085)
(13057)
(13036)
(12868)
(12428)
(12098)
(11939)
(10452)
(10174)
(10118)
(9616)
(9560)
(9371)
(9282)
(9171)
(8504)
(8479)
学科
(74231)
经济(74163)
管理(50254)
(47554)
方法(38732)
(38091)
企业(38091)
数学(35057)
数学方法(34632)
(20833)
(18765)
地方(16922)
中国(16606)
(14637)
业经(14621)
农业(14112)
(12891)
贸易(12888)
(12501)
(12082)
(12079)
财务(12038)
财务管理(12008)
环境(11919)
(11502)
企业财务(11375)
理论(10333)
技术(10326)
资源(9521)
(9380)
机构
学院(246766)
大学(245290)
(100256)
管理(99407)
经济(98135)
理学(86699)
理学院(85795)
管理学(84230)
管理学院(83769)
研究(77530)
中国(57816)
科学(50386)
(50064)
(44073)
(43009)
业大(39356)
(38980)
中心(37967)
(36382)
财经(35965)
研究所(35953)
农业(34121)
(32631)
(31714)
师范(31387)
经济学(30684)
北京(30314)
(28996)
经济学院(28063)
(27872)
基金
项目(173923)
科学(136913)
基金(126376)
研究(124099)
(110109)
国家(109245)
科学基金(94536)
社会(78082)
社会科(74033)
社会科学(74005)
(71088)
基金项目(68055)
自然(63247)
自然科(61660)
自然科学(61639)
自然科学基金(60515)
(58162)
教育(57433)
资助(51975)
编号(50646)
重点(39218)
成果(39126)
(38502)
(37643)
(35983)
科研(34249)
课题(33907)
创新(33716)
教育部(32753)
计划(32655)
期刊
(101944)
经济(101944)
研究(62003)
中国(42731)
学报(39980)
(37590)
科学(35936)
(35156)
管理(32903)
大学(29534)
学学(27887)
农业(25844)
技术(22880)
教育(20652)
业经(17806)
(17633)
金融(17633)
财经(17094)
经济研究(15619)
资源(14948)
(14571)
问题(14363)
(14129)
统计(13004)
技术经济(12755)
图书(12727)
(12145)
理论(11898)
(11893)
商业(11051)
共检索到342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永  方德林  
基于包含水资源的河南省2010年社会核算矩阵(SAM),采用SAM账户乘数分析方法研究了生产部门之间,以及部门与水资源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 5个农业部门的SAM账户乘数较大,其中畜牧业、农业服务业和种植业位居前三位;2农业部门的转移效应普遍较小,开环效应和闭环效应较大,表明农业部门本身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作用有限,但与河南省社会经济系统各方面关系密切;3种植业,农业服务业,造纸业,电力、热力、燃气业,水的生产与供应业与水资源联系密切,应特别关注。当14个生产部门分别增加1 000单位的外部注入时,水费增加较少的三个部门是林业、食品及其他制造业和热力,分别为2.56,3.05,3.08单位;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琳  廖绚  
文章建立了云南省2002年社会核算矩阵,并对各部门乘数效应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从账户乘数效应及与IO乘数的对比两方面对云南省产业结构特征加以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农业是促进云南省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SAM乘数得出的结论要优于IO乘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唯  左其亭  马军霞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水、经济矛盾,研究区域人口-水资源-经济的和谐发展水平,分析其时空变化过程,能为区域缓解人口密集、水资源紧缺提供指导。本文根据人水和谐量化方法,确定了河南省2000-2012年18个城市的和谐发展水平,先利用变差系数对时间和空间的差异程度进行识别,再利用箱形图等分析其时间变化过程,利用全局Moran's I和局部Moran's I指数法分析其空间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年际变差系数先上升后持续下降、趋于均衡,空间上周口市变差系数最大、郑州市变差系数最小;在时间上,河南省人口-水资源-经济的和谐发展水平整体有所提升,由"较不和谐"提高到了"较和谐"状态;在空间上,和谐发展水平存在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东景  李培英  韩泽瑜  陈强  
本文在简要介绍投入—占用—产出系数表的基础上,给出了考虑固定资产占用的资源乘数计算公式。然后,以青岛市为例,研究了青岛市的海洋鱼类资源乘数。结果表明,1997年青岛市渔业部门的海洋鱼类资源乘数,考虑固定资产占用比不考虑固定资产占用有明显增加;考虑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比仅考虑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投入时的资源乘数也有所增加;进一步考虑生态系统内部各成分之间的联系时,资源乘数又有所增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吉献  李敏纳  宋绪钦  
文章首先对各区域的灌溉率、水资源利用率、产水系数、供水模数、用水模数和人均供水量6个主要指标所包含的信息进行最佳的综合与简化,研究其在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不同贡献率及综合效应。据此,对河南各个地市的水资源承载潜力进行了评价,最后,以河南省各地市的统计资料为实例进行了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穆广杰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分析河南省水资源的现状,在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超前性和导向性原则的基础上创建河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驱动、核心和表征三类指标构成。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完整地描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状态,涵盖了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保护等领域。在全面分析河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该指标体系的衡量与考核可以找出河南省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不足,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方相林  焦士兴  张喜旺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选取对河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影响较大的指标,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全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评价,从而为全省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传美  郑垂勇  姚德印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分析河南省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从强化节水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等方面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途径与措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献华  李通屏  
人力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本文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和其他社会经济资料,分析了河南省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的状况及其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刺激经济持续增长的角度,提出了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若干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乔家君  鲁丰先  
文章结合河南省实际系统分析了人力资源概念、计量及其地域特点,按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景况将河南省域划分为4 个区,并就其形成原因予以剖析,在中国很具代表性。旨在为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区域人力资源并制定适宜人口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友宏  
本文利用河南省1963—1978年的县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新中国地下水利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20世纪70年代机电井密度越高的地区,当地的粮食亩产和总产量较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都出现了更显著的增长;并且,机电井的建设显著地缓解了降水异常(干旱或多雨)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利用地质富水程度作为机电井密度的工具变量,两阶段回归结果同样肯定了地下水利用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促进农业发展的途径方面,地下水利用不仅提高了耕地的灌溉比例,同时也减少了盐碱地面积。因而,地下水利用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尉永平  陈德立  李保国  
以河南省封丘县为研究区,应用模型推导与调查实证的方法探讨了华北平原农业水价政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目前技术水平下田间需水的价格弹性有限,价格信号对农户的灌溉决策行为影响微乎其微。农户水环境意识薄弱以及考虑粮食自足与极低的农户收入是影响农业水价改革及其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改变农业用水管理模式,适当抬高农业水价,促进农户节水意识提高;建立节水效益补偿机制,试行“两部制水价+返还”的水价政策,促进节水技术进步等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探索技能型社会建设作为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和战略举措,着力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努力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供强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琴英  杨鸣莺  陈力朋  
结合平衡记分卡原理和相关政策文件选取相关指标,利用2012—2016年河南省18个地市的种植业保险相关数据,构建超效率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横向和纵向角度测算河南省种植业保费补贴的经济和社会绩效。结果显示,近年来河南省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的绩效水平在上下波动中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省内各地市绩效水平不均衡,济源、许昌在内的四个地市绩效水平较高,但大多数地市绩效水平未达到目标值,少部分地市如周口、信阳等绩效水平较低,进一步发现各地市技术效率相差不大,规模效率有显著差异且与综合效率趋势一致,说明规模报酬递减是导致绩效水平降低的主要原因。对此,建议加强地区和品种差异化,建立分级补贴制度,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以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保费补贴资金的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保民  高亚宾  
笔者根据河南实际,借鉴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理论,提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RMIF分析框架,然后在此分析框架下揭示了河南资源型城市的阶段特征,提出促进资源型城市发展应当建立健全适当的转型机制:(1)资源型城市转型预警机制;(2)替代产品培育机制;(3)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这些机制的建立能够促进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及时更替和转换使其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