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08)
2023(15894)
2022(13809)
2021(12853)
2020(10753)
2019(24818)
2018(24591)
2017(47766)
2016(25622)
2015(28673)
2014(28574)
2013(27961)
2012(25233)
2011(22707)
2010(22489)
2009(20689)
2008(20047)
2007(17279)
2006(15118)
2005(13176)
作者
(71454)
(59486)
(59103)
(56216)
(37866)
(28474)
(26789)
(23286)
(22571)
(20979)
(20330)
(19930)
(18814)
(18512)
(18307)
(18034)
(17743)
(17733)
(17126)
(16887)
(14481)
(14446)
(14219)
(13585)
(13259)
(13153)
(13040)
(12953)
(11856)
(11702)
学科
(101450)
经济(101305)
管理(78657)
(72502)
(61701)
企业(61701)
方法(49601)
数学(42176)
数学方法(41615)
(28661)
(26620)
中国(24714)
业经(23720)
(21286)
(21080)
理论(18944)
地方(18267)
(17953)
财务(17876)
农业(17848)
财务管理(17837)
(17281)
贸易(17275)
企业财务(16924)
(16748)
(16318)
环境(16293)
技术(15995)
(15214)
银行(15176)
机构
大学(363745)
学院(362471)
管理(146935)
(143938)
经济(140883)
理学(128256)
理学院(126876)
管理学(124638)
管理学院(123965)
研究(113991)
中国(84000)
(75954)
科学(69846)
(68513)
财经(55292)
(54688)
(52353)
业大(52125)
中心(51949)
(50961)
(50238)
研究所(49875)
(48016)
师范(47607)
北京(47396)
经济学(43924)
(41844)
(41542)
财经大学(41388)
农业(40776)
基金
项目(251994)
科学(199677)
研究(185537)
基金(184527)
(159254)
国家(157957)
科学基金(137664)
社会(118394)
社会科(112268)
社会科学(112242)
基金项目(98332)
(97898)
自然(89335)
自然科(87250)
自然科学(87231)
教育(85719)
自然科学基金(85639)
(81745)
编号(75779)
资助(75572)
成果(60265)
(55891)
重点(55679)
(52671)
(52543)
课题(51208)
创新(48994)
(48773)
国家社会(48730)
教育部(48720)
期刊
(154939)
经济(154939)
研究(104030)
中国(62475)
学报(54152)
管理(53271)
(52707)
科学(50788)
(47053)
大学(42408)
学学(39958)
教育(38550)
农业(32591)
技术(31418)
(27564)
金融(27564)
财经(26831)
业经(26063)
经济研究(24594)
(22868)
问题(19841)
理论(17506)
图书(17284)
科技(16844)
技术经济(16693)
商业(16640)
(16524)
实践(16007)
(16007)
(15869)
共检索到511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何云梦  徐菲菲  剌利青  刘婧媛  
文旅消费是促进经济回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引擎。文章以刺激-机体-反应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级文旅消费集聚区南京市夫子庙步行街和文旅消费新地标金陵小镇为样本收集地,构建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剖析文旅消费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文旅消费动机、文旅消费体验、文旅消费满意度和文旅消费忠诚度是文旅消费的主要驱动因素;(2)文旅消费动机是文旅消费的关键前因变量,直接、正向显著影响文旅消费体验,且文旅消费动机对景区环境和服务管理、旅游演艺和夜游项目的影响高于景区服务接待设施;(3)文旅消费体验直接、正向显著影响文旅消费满意度,是文旅消费动机和文旅消费满意度的中介变量,且景区环境和服务管理对文旅消费满意度的直接效应、对文旅消费动机和文旅消费满意度的中介效应均明显强于旅游演艺和夜游项目、景区服务接待设施;(4)文旅消费满意度对文旅消费忠诚度存在直接、正向促进作用,在文旅消费动机、文旅消费体验与文旅消费忠诚度之间存在多重链式中介效应。文章揭示了文旅消费的作用机理,丰富了S-O-R理论在文旅消费领域的应用,对于文旅消费创新、高效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徐孝娟  赵宇翔  吴曼丽  朱庆华  邵艳丽  
[目的/意义]用户流失作为社会化媒体领域的重要现象,尤其是大规模用户流失,研究仍多关注预测模型,对于这一现象的流失机理尚有待拓展。[方法/过程]首先在介绍社交网站用户流失概念的基础上,回顾已有相关文献,基于刺激-有机体-反应(S-O-R,Stimuli-organism-response)理论构建了社交网站用户流失行为整合模型,并通过定性的分析方法提出整合模型和研究假设;其次,以开心网及人人网的流失用户作为样本,采用结构化方程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验证了刺激、有机体及反应(流失意愿)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永贵  马双  孙彬  
顾客互动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但有关顾客互动和价值共创的内在机制并未得到充分研究,顾客互动并未引起实践界和管理者的足够重视,本文将弥补这一缺陷并进行相关研究。本文以虚拟品牌社区为研究对象,从刺激—有机体—反应(S-O-R)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出发,剖析了顾客互动、顾客自我决定感和社区满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品互动和人际互动较强地促进了顾客的自我能力感和自我归属感,自我能力感显著地促进了社区满意,而自我归属感同社区满意之间的关系只是得到最低程度地支持。同时,本文也发现,自我能力感和自我归属感在顾客互动和社区满意之间扮演着中介作用角色。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雷  史小强  
文章以刺激-机体-反应为理论框架,结合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成熟的动机-机会-能力模型与技术接受模型,以体育旅游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体育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目前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消费者的体育旅游风险感知较高,体育旅游消费行为意向较低。在体育旅游消费行为意向产生的影响因素上,刺激因素中,消费者的体育旅游动机起到了核心主导作用,体育旅游机会起到催化作用,体育旅游能力起到辅助作用;机体因素中,消费者对体育旅游的有用性与易用性感知起到关键作用,而感知风险性起到负向制约作用。在此基础上,针对促进我国体育旅游消费与体育旅游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沙振权  叶展慧  
通过实证研究手机品牌体验店中影响消费者流体验的因素,以对流体验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为我国体验式营销提供有益的参考,提出零售环境、品牌声誉和消费者知识使消费者产生顾客认同进而在顾客认同的基础上产生流体验的S-O-R模型,实证了顾客认同能显著地影响流体验,且零售环境、品牌声誉和消费者知识这三个前因变量均对顾客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锰  华钰文  陈雅  
该文旨在调查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用户使用情况,分析用户流失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优化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依据。通过对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乡村服务点进行田野调查,以S-O-R(刺激—有机体—反应)理论为基础,运用扎根理论作为分析手段,采用实地走访和半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语料,使用质化研究软件Nvivo11对其梳理与分析,揭示了用户流失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刺激、有机体、反应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用户流失行为模型,并结合模型中替代品、信息素养、信息、服务系统环境综合因素对用户流失行为产生影响的四条传导路径提出针对性建议,以避免产生用户流失行为,提高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敏  孟蝶  张艳  
[目的/意义]探究强关系社交媒体用户中辍行为的形成机理及各变量的交互作用模式,为社交媒体开发商及运营商在改进服务品质、优化使用体验和提高用户黏性等方面的管理实践提供具有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方法/过程]以强关系社交网络的典型应用微信朋友圈为实证研究对象,选取经验用户为研究样本并通过深度访谈获取文本数据,再采用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提取概念和范畴,并在S-O-R理论的研究框架下构建概念模型。[结果/结论]情境因素(平台内部因素)和环境因素(平台外部因素)作用刺激用户产生负面的情感认知,进而导致用户产生不同程度的中辍行为,而由人口统计学因素、人格特征、使用特征和关系特征构成的个人因素对强关系社交媒体用户中辍行为起调节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燕  
基于信息-认知-意愿理论模型对农民投资商业养老保险决策行为意愿进行研究,信息方面考虑农民间小世界网络结构特性的关系强度和社会互动,认知方面考虑感知风险、感知价值和信任,意愿方面考虑保险购买决策中行为意愿。研究表明关系强度对购买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如果信息由强关系来源提供,农民往往对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信息的感知风险要低一些,感知价值和信任程度要高一些,从而影响农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社会互动对农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的影响不显著,但是社会互动却对农民的感知风险、感知价值产生影响。感知风险、感知价值和信任显著影响了农民的购买意愿。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张敏  唐国庆  张艳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影响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理,对推进知识共享行为和提高知识共享效率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S-O-R范式,整合理性行为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的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了理论模型。采用情境实验结合问卷访谈的规范性的实证研究方法,从多个知名虚拟社区获取211份有效问卷,并利用Smart PLS 2.0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结果预期对信任有正向影响作用,而对愉悦感并无显著作用;感知规范对信任和愉悦感均有正向影响作用;信任和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田红娜   鲁玥茹   王卫  
在数字时代,业务数字化既能帮助企业打破资源环境的限制,维持竞争优势,实现绿色发展,同时也可能导致创新能力下降。为厘清二者间关系,本文借助S-O-R理论,基于知识基础观,构建一个研究框架,并采用层级回归的方法,实证探究业务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业务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积极影响;知识基深度和知识基广度在二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可持续导向对业务数字化与知识基和绿色创新均起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人龙  董亚娟  
针对目前旅游新业态驱动机制研究的薄弱环节,从旅游供给、旅游需求、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相结合的视角,采用系统归纳的方法,构建旅游新业态的驱动机制概念模型,深入剖析旅游新业态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旅游新业态是在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由旅游需求方面的拉力、旅游供给方面的推力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助力联合驱动下产生和发展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媛媛  周笑琦  顾江  陈京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产业结构高质量转型、空间统筹优化和区域经济韧性提升赋能。在由“宏观—中观—微观”三维尺度复合而成的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和极化指数模型对2010—2019年区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分析其空间效应,并探究该区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各子系统间具有较强的互动关系,但多数城市暂未达到良性发展状态;(2)研究期内,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效应表现出“极化效应”显著、“回程效应”与“扩散效应”微弱的特征;(3)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在空间上呈现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4)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在资源禀赋基础力、居民消费需求力、基础设施保障力、规模效益催动力、人力资源潜在力、经济发展拉动力“六力”共同驱动下形成的。最后,根据长江中游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提出强化区域联动、瞄准核心驱动力等针对性建议,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建设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玲  舒伯阳  王朝举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乡土情结和旅游情感动机进行维度划分,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依据322份问卷数据,借助AMOS软件展开实证分析得到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物质情结与人际情结对旅游情感动机的影响最为显著,文化情结与家园情结的影响稍弱。在乡土情结影响下,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仍然将景观和自然环境放在首位;其次,他们的出游动机也很容易受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和地域文化的影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申   王松   马莉萍  
在线学习的效果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内容得以传达的基本保证之一。在职学生的学情与一般学生存在明显差异,有必要专门探讨。基于针对教师、学生的访谈和课堂录像,运用扎根理论对在职学生在直播、录播、慕课、微课中的注意力现象开展实证研究,提出在职学生在线学习的注意力驱动机制模型。学习动机是在线学习注意力的主要内驱力,任务机制下的师生互动和“自组织”同伴学习等策略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核心手段,课程安排、技术平台、教学团队对在线教学有支撑作用。在线学习注意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对学习动机的激发、对“距离感”的消解、对课程情境的建构。建议参照这些注意力驱动机制,多策并举提升在职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春晓  佘白连  
旅游目的地共生机制是一个基础性课题,基于旅游者需求视角探究目的地共生,意义重大。文章基于认知、情感、行为三者间的逻辑思辨关系,构筑市场驱动机制的结构模型,以长沙居民对"韶山—花明楼"共生目的地系统的态度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工具以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到结论:第一,对成本比较和价值比较的认知借助情感的中介影响行为意向的形成,这是旅游者对目的地间共生的需求产生的机制;第二,旅游者的价值认知通过情感的中介影响行为意向,这是"一同游览目的地"的市场需求产生的主要作用路径;第三,旅游者的成本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