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33)
2023(16706)
2022(14398)
2021(13245)
2020(10860)
2019(25118)
2018(24823)
2017(47765)
2016(25683)
2015(28668)
2014(28369)
2013(27833)
2012(25636)
2011(23110)
2010(22855)
2009(20493)
2008(19568)
2007(16811)
2006(14692)
2005(12723)
作者
(72664)
(60511)
(59842)
(57072)
(38549)
(28945)
(27306)
(23920)
(23142)
(21257)
(20671)
(20489)
(19163)
(18872)
(18714)
(18274)
(17910)
(17844)
(17312)
(17194)
(14815)
(14733)
(14549)
(13832)
(13654)
(13453)
(13266)
(13127)
(12047)
(11779)
学科
(107296)
经济(107186)
管理(69910)
(66645)
(53634)
企业(53634)
方法(46821)
数学(40856)
数学方法(40305)
中国(31805)
(28424)
地方(26455)
业经(24409)
(23889)
(22643)
农业(19434)
(18149)
贸易(18136)
环境(17706)
(17503)
(16896)
理论(16666)
(16571)
技术(15908)
(15704)
银行(15664)
(15182)
金融(15180)
(14998)
(14773)
机构
大学(356089)
学院(355520)
管理(142347)
(141217)
经济(138097)
理学(123818)
理学院(122383)
研究(120786)
管理学(120058)
管理学院(119414)
中国(88734)
(76280)
科学(76026)
(62704)
(59199)
(55826)
中心(55244)
研究所(54331)
业大(53170)
(50915)
财经(50901)
(48966)
师范(48538)
北京(47914)
(46451)
(45094)
农业(43443)
经济学(42198)
(41792)
师范大学(39617)
基金
项目(252017)
科学(199347)
研究(183754)
基金(183032)
(159713)
国家(158420)
科学基金(137014)
社会(115866)
社会科(109838)
社会科学(109809)
(98248)
基金项目(97944)
自然(89807)
自然科(87746)
自然科学(87727)
自然科学基金(86091)
教育(83843)
(83141)
编号(75288)
资助(74346)
成果(59505)
重点(56699)
(56127)
(54702)
(52112)
课题(51299)
创新(48643)
科研(48330)
国家社会(47597)
教育部(46913)
期刊
(151807)
经济(151807)
研究(104243)
中国(64904)
学报(54607)
科学(51884)
管理(50988)
(50019)
(45177)
大学(41810)
教育(39832)
学学(39218)
农业(35120)
技术(31558)
(28443)
金融(28443)
业经(26270)
经济研究(24302)
财经(23546)
问题(21087)
(20079)
图书(19615)
(17786)
资源(17527)
科技(17267)
理论(16790)
技术经济(16729)
现代(16062)
商业(16005)
(15631)
共检索到511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松  罗绪强  
以1973、1990、2001、2006和2010年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历史文献和专题图的多数据方法,在贵阳城市区域遥感信息提取的基础上,对1279年建城以来,包含1626、1930、1947年的共9个时相的贵阳市时空扩展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城市扩展的时间轨迹、方向性、扩展强度、扩展规模和城市扩展的空间分异等。结果表明:花溪、金阳是贵阳城市扩展的主要区域;1947年以前,贵阳市扩展速度极其缓慢,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47—1973年,城市已填满贵阳狭小的盆地区域,并开始沿着河谷地形向外扩展;1990年贵阳市向外扩散趋势加剧,2006年以后,贵阳以喷水池-大十字为核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磊  吴笑凡  谢强  丁秋林  
针对某航空研究所存在的多数据源集成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Ontology的多数据源语义集成方法,该方法采用Ontology描述数据源语义,通过多Ontology之间的映射实现多数据源之间的语义集成。该方法已成功用于某航空研究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管驰明  崔功豪  
文章剖析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特点、成因,并展望演变趋势。对城市人口密度、非农人口规模、CD值和城市规模结构的综合分析表明,中国城市空间格局具有东密西疏、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省际差异大、交通指向明显的特点。这种地带性差异由来已久,是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社会和外部环境等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要素在空间上存在很大差异,且要素协同作用时,具有惯性和马太效应,中国未来城市空间格局的差异仍将持续存在,并有可能扩大,东部沿海新城市空间将成为未来城市格局的主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君友  杨桂山  
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城市化过程加快 ,使得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增加 ,土地利用中的矛盾日趋紧张。从不同时相的城市及区域土地利用多源遥感信息提取入手 ,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 ,以“时间过程”与“空间格局”为主线 ,对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间过程与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 ,将区域城镇建设用地扩展与自然交通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综合研究 ,揭示了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分异规律。研究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 ,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具有显著的阶段性 ,用地扩展模式反映了城市发育、成长乃至成熟的历程 ;自然交通、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以及政策的引导 ,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空间方位差异显著 ,具有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如江  冷伏海  廖君华  
[目的/意义]提升科技文献语义理解,提高科学研究前沿识别的前瞻性和细化识别主题粒度。[方法/过程]利用蕴含更多前瞻价值信息的科技规划、基金项目数据,运用语义挖掘技术实现文本内容的深度语义理解。通过对科技规划文本和基金项目数据文本两种不同数据源中蕴含的科学研究前沿主题相似度对比分析,采用新兴度和热点度两个指标,识别出新兴研究前沿主题和热点研究主题两类科学研究前沿主题,进而揭示出前沿领域竞争态势。[结果/结论]利用文章提出的方法对碳纳米管研究领域研究前沿进行识别,对识别结果分别采用专家咨询和论文数据证据方法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娜  全少颖  
文章构建多数据源情况下的科研合作网络模型,结合加权、数理统计、关系网络的理论和方法,对案例进行分析。检索SCI、EI、CNKI等多数据源的个人科研数据并清洗、去重、中英文姓名映射,分别建立不同来源数据的邻接矩阵以及合并后的邻接矩阵,利用PajEK软件进行分析,实现网络的可视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飒  吕娜  
认为已有科研合作网络分析研究成果多是基于某文献数据库单一数据源,无法全面完整地反映真实的科研合作状态。基于多数据源,从作者贡献、合著次数、合著强度和合著效果等角度对合著网络中的点权和边权进行加权,构建多数据源的科研合作网络分析方法。实证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较基于单一数据源的合著分析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科研合作状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任利利  殷淑燕  
依据1960-2011年汉江上游29个气象站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空间插值法及Matlab软件小波分析法对汉江上游近52a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1960-2011年间汉江上游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均温的增温速率为0.104℃/10a;年均温距平在1997年之后以正值为主,尤其在2000-2007年间气温上升趋势更明显。(2)汉江上游年均温突变点出现在1997年。(3)汉江上游年均温具有明显的周期性,29a左右的周期振荡最强,为第一主周期。(4)汉江上游多年年均温的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南北低中间高,大致呈纬线方向分布。19...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薛东前  王传胜  
通过计算土地扩展集中指数和扩展强度 ,分析了无锡市土地扩展的数量特征 ,从横向和纵向比较、地类扩展、时段分析等方面刻划了城市土地扩展速度。认为无锡市土地扩展总体上属于快速增长类型 ,90年代建成区用地增长了 5 0 %。 90年代中期以来 ,城市土地扩展强度以原锡山市最为突出 ,扩展区域集中于无锡市区 ;从时间序列分析 ,历年扩展强度相对均衡。从横向比较来看属于缓慢增长类型 ;从纵向比较看 ,80年代以来土地扩展弹性系数达 3 3以上 ,属较快增长类型 ;从扩展地类来看 ,90年代以来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的增幅最大 ,其中工业用地属于引导型用地类型 ;从异速增长类型分析 ,无锡市属于正异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嘉毅  陈玉萍  
基于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对城市空间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与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空间扩展呈非线性增长与稀疏式扩张演变的态势,其省际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在2006年以前表现出了大幅度波动的特征,在2006年以后随时间的推移逐步收敛;城市空间的重心先后经历了向南与向西南迁移的轨迹,七大区域在空间扩展规模、贡献率与扩展强度上皆存在空间异质性;对扩展强度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的高速扩展区、快速扩展区、中速扩展区、低速扩展区、缓慢扩展区错位分布,且扩展强度从东往西梯度递减;经济发展水平、城镇人口规模、政府干预度、气候舒适度是城市空间扩展的显性驱动因素,创新能力对城市空间扩展影响的显著性则因时空而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凌赛广  焦伟利  龙腾飞  刘慧婵  易予晴  武盟盟  王威  何国金  
基于不同时相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解译方法提取了武汉市2000、2005、2010和2014年的土地覆被信息,从城市扩展强度指数,城市中心坐标迁移和分形维数等方面分析了武汉市2000~2014年城市扩展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4年间,武汉市城市扩展强度指数为1.41,各主城区城市扩展强度不一,洪山区建设用地的增加对主城区城市扩展的贡献最大;在扩展过程中,武汉市城市分形维数增加,城市空间形态变复杂;其扩展呈现核心-放射扩展模式,并逐渐转向圈层式;自然条件、经济、人口、交通、政策和城市规划是武汉市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力,但随着交通的发展,自然条件和经济对武汉市城市扩展的驱动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耿甜伟  毛雅倩  李九全  陈海  
基于西安市2004—2016年Quick Bird遥感影像,利用城市扩展强度指数、分形维数、重心坐标转移指数、扇形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分析西安城市扩展时空特征,并提出城市扩展的驱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①西安城市扩展总体特征呈倒"U"型,峰值出现在2007—2010年,研究时段内扩展面积始终处于高位,扩展强度与速度处于低位并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②城市扩展有明显的空间分异,城市形态愈发离散,布局不紧凑;圈层型与沿交通型扩展是主要的扩展模式,在城市建设的不同阶段,飞地型与内部填充型作用不同。③西安市扩展驱动机制主要包括推力、支持力、弹力及阻力,各因素共同作用于城市,在推动城市建设的同时,也造成城市扩展的时空分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康红刚  孙希华  
为了更好地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大给城市交通和规划管理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就需要对城市空间扩展进行研究。以济南市为例,以5个不同时相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S专题信息提取与G IS空间叠加分析技术对济南城区扩展及其驱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城市空间格局演变与自然、政治、经济、社会、交通、文化等城市发展环境因素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出济南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的规律及趋势,并为今后济南城市发展合理布局提出相应对策与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丽  迟耀斌  王智勇  汪爱华  周会珍  
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城市扩展是城市化空间上表现最明显的特征之一。论文选取我国大陆地区直辖市、省和自治区政府所在地及其他50万人口以上共135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7年北京一号小卫星多光谱数据,结合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初的美国陆地卫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割和人机交互的信息提取方法对城市的主建成区进行动态监测,采用扩展面积、扩展强度、分维数、聚集度等指标分析城市扩展的规模、程度及形态等空间格局的变化,同时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特点选取7个典型区进行扩展动态分析比较,并且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概括分析了中国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因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雪兰  欧阳巧玲  江喆  刘卓  谭洁  周国华  
基于1989、1999、2009和2015年的遥感影像,利用GIS分析技术、等扇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了长沙市1989年以来的城市空间扩展的动态变化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在扩展方式上,长沙市城市空间扩展总体上以"团状+星状"扩展为主,但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扩展特点;②在扩展方向上,总体经历了"东南东方向—东南方向—东南、西和东方向"空间转变过程,其城市重心转移距离为1 725.23m;③应用多元回归模型构建长沙市城市空间扩展的驱动力指标评价体系,认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区位条件的引导、国家的政策制度、规划调控、行政区划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