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72)
- 2023(17314)
- 2022(14216)
- 2021(13072)
- 2020(11095)
- 2019(25418)
- 2018(25207)
- 2017(48341)
- 2016(26469)
- 2015(29941)
- 2014(29857)
- 2013(29491)
- 2012(27160)
- 2011(24376)
- 2010(24172)
- 2009(22406)
- 2008(21942)
- 2007(19710)
- 2006(17432)
- 2005(15389)
- 学科
- 济(111700)
- 经济(111579)
- 业(74754)
- 管理(70734)
- 企(52713)
- 企业(52713)
- 农(50148)
- 方法(47770)
- 数学(42345)
- 数学方法(41817)
- 农业(33106)
- 中国(29120)
- 业经(27274)
- 财(26953)
- 地方(26262)
- 学(23928)
- 制(20602)
- 贸(19661)
- 贸易(19653)
- 环境(19292)
- 易(19048)
- 发(16135)
- 务(15931)
- 财务(15881)
- 财务管理(15837)
- 技术(15687)
- 银(15655)
- 银行(15605)
- 和(15440)
- 理论(15379)
- 机构
- 学院(375314)
- 大学(371310)
- 济(151233)
- 经济(148069)
- 管理(141596)
- 研究(128202)
- 理学(122386)
- 理学院(120984)
- 管理学(118626)
- 管理学院(117963)
- 中国(97478)
- 农(82860)
- 科学(82685)
- 京(78865)
- 财(66865)
- 所(65980)
- 农业(64602)
- 业大(63855)
- 中心(61330)
- 江(61323)
- 研究所(60289)
- 财经(53265)
- 范(49469)
- 师范(48855)
- 经(48466)
- 北京(48194)
- 院(46129)
- 州(46112)
- 经济学(45923)
- 省(42898)
- 基金
- 项目(258618)
- 科学(202201)
- 基金(186589)
- 研究(184495)
- 家(164955)
- 国家(163545)
- 科学基金(139196)
- 社会(116624)
- 社会科(110086)
- 社会科学(110052)
- 省(103339)
- 基金项目(99434)
- 自然(91789)
- 自然科(89562)
- 自然科学(89535)
- 自然科学基金(87912)
- 划(86376)
- 教育(83721)
- 资助(75820)
- 编号(74629)
- 成果(58962)
- 重点(58851)
- 发(57166)
- 部(56394)
- 创(53453)
- 课题(51661)
- 科研(50494)
- 创新(50096)
- 计划(48383)
- 国家社会(48201)
- 期刊
- 济(168838)
- 经济(168838)
- 研究(102985)
- 农(80878)
- 中国(75338)
- 学报(65194)
- 科学(58681)
- 农业(54838)
- 财(52278)
- 大学(49031)
- 管理(48431)
- 学学(46540)
- 教育(35793)
- 融(34973)
- 金融(34973)
- 技术(32954)
- 业经(32848)
- 业(28260)
- 财经(25567)
- 经济研究(25088)
- 问题(23956)
- 经(21979)
- 版(20819)
- 资源(19901)
- 技术经济(18009)
- 图书(17553)
- 世界(17464)
- 业大(17407)
- 统计(17307)
- 科技(17220)
共检索到554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蒙 王红梅 李静 杜国明 王秀峰
近20年来三江平原湿地农田化现象十分明显,湿地农田化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选取富锦和同江市为例,应用RS和GIS手段对1988年和2006年两期Landsat-5TM遥感影像进行湿地和农田面积提取,分析湿地农田化对该区气候水文、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20年来湿地减少291573.8hm2,耕地增加了499109.6hm2,同时湿地农田化给该区域带来了气候变暖,受灾面积增加,冷湿效应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关键词:
湿地农田化 RS GIS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书立 葛翠萍 付微 赵军 孟凯
以2013年三江平原富锦市实地调查和采样数据,1981年国家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各种辅助图件为基础,运用地统计学、统计学和GIS技术等研究方法,分析三江平原富锦市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SOM)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32年间SOM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2013年富锦市SOM含量平均值为42.1 g/kg,较1981年下降了18.6%;在空间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属于中等强度空间相关,受结构性因子和随机因子的共同作用。按照国家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富锦市SOM分级标准,1981-2013年有85.9%的农田耕层SOM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有50.5%面积得到了提升,有35.4%面积有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敖长林 刘芳芳 焦扬 陈瑾婷
本文基于选择实验法的调查问卷数据,应用卡方检验及多项Logit模型,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受访者的选择行为过程,分析了不同特征的人群对湿地生态价值偏好的不同。分析表明,人们对"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属性的重视性最高,对其他属性的重视性次之。以人们对"遗产价值"属性选择作为参照,分别得到了其他属性选择相对于参照选择的不同回归结果,并对模型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有利于将三江平原湿地生态价值的整体与部分进行区别认识,掌握公众对不同属性的偏好以及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环保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文菊 吴金水 童成立 杨钙仁 胡荣桂 唐国勇
论文研究了东北三江平原3类典型湿地共16个沉积物剖面有机碳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沼泽化草甸、腐殖质沼泽和泥炭沼泽的储碳层厚度分别为11~29、18~58和70~130cm;其有机碳含量(单个剖面平均)分别为29~75、124~348和187~389g/kg(干物质计);有机碳密度(单个剖面平均)分别为31~48、35~59和49~94kg/m3。3类湿地淀积层的有机碳含量和密度都很低且较稳定。由于有机碳含量的差异,不仅3类湿地之间而且同一类型湿地的不同剖面间有机碳密度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储碳层厚度及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变异性是导致湿地有机碳储量估算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根据研究结果估算,沼泽化草甸、腐...
关键词:
湿地 有机碳 碳储量 空间变异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颜华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三江平原湿地的现状: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降低。以及湿地资源破坏的原因;从机制、投入、立法、运作管理,提出了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湿地 生态补偿 三江平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红玉 李兆富 李晓民
以野外栖息地要素调查为基础,通过模型定量化分析,研究了三江平原东北部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及其对东方白鹳栖息地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景观面积占区域面积超过50%,景观连通度高于50时,景观基质处于低度破碎化状态,景观斑块面积丧失对栖息地影响显著;当景观面积占区域面积小于30%,景观连通度低于30时,景观处于高度破碎化状态,景观空间隔离、斑块形状以及景观结构对栖息地影响更为显著。景观破碎化过程中,沼泽湿地主要在面积丧失方面对东方白鹳觅食地产生影响;而湖泡和岛状林湿地在斑块数量丧失和空间隔离方面对东方白鹳筑巢地和觅食地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全峰 杜国明 胡守庚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是耕地粮食生产、社会保障和生态服务等功能的综合体现,反映特定土地产权制度与农地经营模式下耕地的综合产出能力。本文基于系统理论提出耕地利用系统框架,构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对富锦市垦区与农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利用从经济、生态、社会3个方面构建由气候等12个要素组成的耕地利用系统,能够较为清晰地阐明耕地功能与效益内在关系;2受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等土地产权影响,农区综合效益高于垦区,农区社会效益明显高于垦区,垦区生态效益却显著高于农区,垦区经济效益略高于农区;3在农业生产和制度改革方面,垦区与农区应相互借鉴∶垦区适度放宽农业生产管理行为,增强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勇 汪力斌 李小云
本研究通过农户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亚洲开发银行三江平原湿地保护项目为例,分析了农民对农业政策及其环境影响的评价。研究认为:农民总体上对目前国家出台的惠农政策了解程度较高,但对农机补贴和粮食价格保护政策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粮食市场价格是影响三江平原农户种粮决策的最主要因素,粮食补贴政策对三江平原农户种粮决策的影响不如预期的大;多数农民认为目前国家出台的惠农政策不会导致湿地被重新开垦,但促进放牧养殖和农药化肥使用的政策会对现有的湿地资源保护产生不利影响;在湿地资源的管理方面,政府主导带动社区参与和社区组织建设的模式得到大多数亚行项目农户的认可,但该管理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须基于社区合作机制的重建。
关键词:
农业政策 环境影响 湿地保护 农民评价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路路 佟光霁
文章选取黑龙江三江平原湿地为调查对象,通过整理和比较,总结出20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并运用AHP确定各自权重,再分别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采用FUZZY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隶属生态效益的"植物覆盖率"权重最高,同时得出各效益最大隶属度分别是3、4、3,退耕还湿整体效益处于一般以上水平。此外,综合效益最大隶属度为3,处于潜力发展期,表明退耕还湿的实施有成效,从生态层面看具有可观性。并针对这些结果,找出可优化之处,给出改善细节和强化方向。
关键词:
退耕还湿 必要性 充分性 博弈 评价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书可 李顺龙 谢学军 杨鸿波
依据数据调查结果,运用集对分析的方法对2014年三江平原湿地健康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有关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健康状况的发展趋势呈反势,在管理中注重长效机制和人文因素的作用发挥对于改善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促进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几点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佟守正 吕宪国 杨青 姜明 刘吉平
选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中的VIP维普中文期刊网1989年~2003年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自1994年~2003年间,以三江平原为关键词,同时包括挠力河和别拉洪河等三江平原典型流域湿地公开发表的湿地研究论文为对象,分别对其加以分析归类。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该区以湿地农业和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为主;中后期以资源开发和自然环境变化为研究方向,生物多样性和流域治理领域研究明显加强;2000年之后,从资源开发到湿地环境变化、湿地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湿地结构、功能、湿地评价、湿地研究技术与手段、湿地保护和管理等各项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明显拓宽。论文对三江平原湿地科学的研...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湿地研究 发展 展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敖长林 董育宁 焦扬 张昆 董利娜
由二分式条件价值评估法得到的样本数据,通常会包含零观察值,以往研究中的支付意愿函数模型和TobiT模型未能妥善处理零观察值,降低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针对零观察值问题,本文通过构建支付意愿的双栏模型,将零观察值纳入CVM数据分析,提出了双栏模型参数估计方法。以三江平原湿地生态保护价值为例,得到黑龙江省居民的平均支付意愿为127.93元(/人·年),低于支付意愿函数模型的计算结果134.58元(/人·年),高于TobiT模型的计算结果102.52元(/人·年),得到2010年三江平原湿地生态保护价值为49.01亿元/年。研究结果验证双栏模型可以避免因删除零观察值而导致估算结果的高估及将所有零值归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子刚
天然湿地土壤具有碳储存的功能,能够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以三江平原湿地土壤为例,提出储碳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的分类体系,介绍了不同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和局限性,并根据理论上的合理性、方法上的简便可行性、现实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于当地的适用性等原则对各种方法进行评价和排序,试图从多种货币化方法的评价结果中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单位储碳价值量取值范围,用来估算湿地土壤的储碳价值。评价对单位储碳功能的价值估算取5~25US$/t碳,三江平原湿地土壤储碳总价值为31.0×108~155.2×108US$,农业开发造成的湿地储碳功能的经济损失为10.8×108~53.8×108US$,平均每年每hm2的碳损失约为4...
关键词:
湿地 土壤 碳储存 价值 气候变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卜坤 张树文 张养贞 王文娟 张宇博
土壤、地形等因素对农田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三江平原1954年~2005年5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土壤数据和DEM,通过使用Rough集理论进行重要性测度计算,发现三江平原农田化过程中,土壤类型的影响要大于地形因子的影响;地形特征中,坡度对农田化过程的影响程度较大,高程与起伏度的影响相当。从土壤类型影响农田化过程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在三江平原农田大幅度扩张期间,农田开发总体呈现出逐渐由松花江上游地区向下游地区过渡的趋势,土壤类型的开发也由分布于地势较高地区的草甸土向地势低洼地区的白浆土、沼泽土变化。从时间变化来看,随着三江平原不断地进行拓荒开发,草地、林地与沼泽湿地被大面积地开发为农田,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侯伟 张树文 张养贞 匡文慧
以小尺度的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分析了自1954年以来湿地的空间和时间退缩过程及其驱动力,重建了自1954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湿地面积由1954年的1149878hm2下降到2000年的277691.25hm2,由占总面积的45.85%下降到11.07%,仅仅是原来面积的1/4不到;而耕地面积由206003.5hm2增加到1440260.25hm2,由占总面积的8.21%增加到57.43%。同时指出,人类农垦活动是挠力河流域湿地面积退缩的主要驱动因子。
关键词:
湿地 退缩 景观空间格局 耕地 驱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