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2)
- 2023(10475)
- 2022(8918)
- 2021(8209)
- 2020(6897)
- 2019(15963)
- 2018(15752)
- 2017(30481)
- 2016(16250)
- 2015(18266)
- 2014(17827)
- 2013(17267)
- 2012(15610)
- 2011(13876)
- 2010(13442)
- 2009(11563)
- 2008(10637)
- 2007(8844)
- 2006(7319)
- 2005(6022)
- 学科
- 济(66021)
- 经济(65958)
- 管理(47320)
- 业(42169)
- 企(35458)
- 企业(35458)
- 方法(35398)
- 数学(32167)
- 数学方法(31538)
- 农(15849)
- 中国(15160)
- 财(15152)
- 学(14622)
- 环境(14288)
- 业经(13359)
- 地方(11627)
- 理论(10820)
- 贸(10802)
- 贸易(10796)
- 和(10659)
- 农业(10579)
- 易(10482)
- 划(10346)
- 务(9878)
- 财务(9824)
- 财务管理(9799)
- 技术(9736)
- 制(9392)
- 企业财务(9277)
- 融(7996)
- 机构
- 学院(219950)
- 大学(219944)
- 管理(88671)
- 济(87730)
- 经济(86048)
- 理学(78324)
- 理学院(77476)
- 管理学(75629)
- 管理学院(75268)
- 研究(70551)
- 中国(51660)
- 科学(46167)
- 京(45603)
- 农(37528)
- 财(37131)
- 业大(35979)
- 所(34208)
- 中心(33562)
- 研究所(31786)
- 财经(30855)
- 江(30836)
- 农业(29895)
- 经(28367)
- 范(27624)
- 北京(27522)
- 师范(27204)
- 经济学(27075)
- 院(26960)
- 经济学院(24561)
- 技术(24196)
- 基金
- 项目(164540)
- 科学(131278)
- 基金(122583)
- 研究(113936)
- 家(109118)
- 国家(108365)
- 科学基金(94296)
- 社会(72772)
- 社会科(69271)
- 社会科学(69254)
- 基金项目(65179)
- 自然(64992)
- 省(64378)
- 自然科(63576)
- 自然科学(63558)
- 自然科学基金(62385)
- 划(55106)
- 教育(53676)
- 资助(50565)
- 编号(44290)
- 重点(37624)
- 部(36159)
- 创(34909)
- 发(34875)
- 科研(32827)
- 创新(32757)
- 成果(32635)
- 计划(32028)
- 教育部(30920)
- 国家社会(30782)
共检索到298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莉雯 卫亚星
对城市的碳排放水平进行精确模拟,探索城市层面碳排放规律,从而制定相应碳减排目标,将是未来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制定低碳发展规划的基本要点。本文基于Landsat5TM数据,采用分类回归树CART算法对城市研究区进行土地覆盖分类。应用TM6单窗算法反演研究区地表温度。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基于城市热量空间分布的估算结果,模拟城市的碳排放空间分布。然后基于GIS和改进的高斯模式碳排放扩散修正模型,对模拟出的城市研究区碳排放的值和空间位置进行了修正。分析了研究区碳排放空间分布特征,并研究了各种土地覆盖类型与相应的碳排放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沈阳市市辖区平均碳排放浓度介于423....
关键词:
碳排放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沈阳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边振兴 王晓良
为深入分析沈阳市城市边缘区扩展的特征和趋势,利用RS技术,解译了沈阳市1979,1992,2010年的遥感影像,并采用景观紊乱度指数,对3年的沈阳城市边缘区范围进行界定。结合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从扩展数量、扩展方向、扩展形态和区域、扩展强度等方面对沈阳城市边缘区的扩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市城市边缘区扩展逐步加快,1979~2010年,沈阳市城市边缘区的范围增加1010.71km2,面积扩大3.7倍,平均每年扩展32.60km2。1992~2010年沈阳城市边缘区的扩展强度是1979~1992的5倍,在扩展数量、速度方面都远大于后者,呈现向东和南的扩展的趋势。这与沈阳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中艳 谢国清
基于云南省123个站点多气候要素数据,应用多元回归和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云南区域多年平均年、月潜在蒸散量地理空间分布的科学表达式;结合应用GIS和空间插值方法,精细化模拟了云南潜在蒸散量气候值的地理空间分布。模拟结果与实测蒸发量气候值的时空间分布趋势一致;干季月值模拟略偏小,夏季主汛期月值模拟相对偏大,年值和月值的模拟推算结果都有客观性和实用价值。研究认为,平均气温T与日照时数S的乘积ST,比T或S对潜在蒸散量大小和变化有更好的指示作用;云南区域ST、T的气候年值与基本地理参数关系密切,这是本文模拟推算潜在蒸散量气候值空间分布的重要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波 赵子龙 王铁良 丰雪 姚名泽 邢经伟
为了探讨DSSAT软件在模拟玉米生长过程中的适用性,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利用玉米生长模型DSSAT-CERES-Maize模拟了水分胁迫条件下辽宁地区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并确定了参数估计和模型验证的最优方案。试验将玉米整个生育期划分为苗期、拔节、抽雄、灌浆和成熟5个主要生长阶段,选择其中的拔节期(J1、J2、JCK)和抽雄期(T1、T2、TCK)进行水分胁迫控制,分别采用田间持水量的60%65%(轻度水分胁迫)、45%50%(中度水分胁迫)和30%35%(重度水分胁迫)3个水分胁迫水平,共6个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锐 李月辉 胡远满 吴晓青 贺红士 刘淼 王晋年
利用多时相TM影像,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象限方位分析和缓冲区分析方法,对沈阳市市辖区城镇用地扩展强度、建设密度和空间分异等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1988年~2004年各时间段城镇扩展强度指数随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城镇用地呈现显著的"圈层式"扩展模式,高速扩展区由中心城区外围4km扩展到6km区域;②中高密度城镇用地增加面积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外围0~6km区域,且随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增幅逐渐变小;低密度城镇用地随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减幅逐渐变小;③除1992年~1997年外的各时段城镇用地扩展面积和强度指数最大的都是第5象限,1992年~1997年间,城镇扩展面积和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波
近年来,沈阳市商品住宅开发投资持续增长,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逐年攀升,成为有效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新增长点。同时,也创造了沈阳的城市价值。本篇论文对沈阳市八个片区的19个具有代表性的楼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沈阳市的商品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特点,并根据其特点有限度地说明了沈阳城市价值空间格局的特点。
关键词:
沈阳市 价格 空间分布 城市价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广娣 沈昊婧
区位差异深刻影响城市住房价格。本文采用空间自相关和半方差分析方法研究沈阳市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异规律和格局特征,利用Kriging插值法在空间上模拟沈阳市房价,生成房价等值线图和表面图,以直观分析沈阳市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市房价总体上具有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局部地区存在异质性;不同方向上住房价格的空间自相关尺度不同,表现出各向异性的结构特征,房价受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要大于随机性因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丽娟 马俊 延晓冬 刘栋 张利
随着对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也应引起关注。本研究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碳和氧气的原理,通过模拟植物各级生产力,估算出区域氧气生产量。利用MODIS的GPP产品,通过投影转换、影像裁切等处理,与GIS融合,采用C-FIX模型估算区域NPP、NEP,实现区域氧气生产量的总量估算和空间分布。以哈尔滨市为例估算了2008年区域氧气生产量,主要结论如下:①2008年哈尔滨市生产净氧气量394423.95t,植物自养呼吸消耗占初始氧气生产量的30.787%,异养呼吸消耗占0.001%,初始氧气生产量越多,植物自养呼吸消耗和异养呼吸消耗也多;②哈尔滨市处于高寒地带,2-12月氧气生产量基本趋近于0,夏季最高,秋季略高于春季;③哈尔滨市各月及全年以阿城区氧气产量最多,呼兰区、松北区次之,主城区即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及平房区最低。本研究采用RS、GIS等技术,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实现了区域氧气生产日、月、年总量估算和空间分布变化,为区域氧气生产量的估算提出了新的思路,为研究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和评价人类生活环境质量提供了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睿 张赫 强文丽 李凡 彭竞仪
论文选择中国1897个县级城市作为研究单元,基于CHRED-online碳排放公开数据库以及县、县级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探究中国县级城市碳排放空间分布格局及人口、经济、土地多维度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县级城市碳排放量非均衡性较高,碳排放总量高值地区数量少,但数值较大。(2)碳排放总量空间分布主要呈现东高西低格局,高值地区主要集中于东部、中部大城市周边和内蒙古中部、北部地区,呈"簇状"分布结构。人均碳排放强度和经济碳排放强度则呈现北高南低格局,主要聚集于内蒙古中部、北部和新疆青海交界地区。(3)经济和土地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异质性对县级城市碳排放总量差异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总量影响不明显。经济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各指标之间交互作用对碳排放影响最为剧烈,并呈现非线性增强作用。(4)在分地区差异性比较中,城镇化水平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影响作用最为剧烈。在同一指标的解释力和关键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方面,东、中、西部地区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应结合高碳排放区域和城镇化影响作用机制,进行差异化控碳路径选择。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爽 李玉芳 李芳 周丹娟
为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统筹安排、科学指导土地整治活动,在东陵区土地整治规划基础研究中,针对祝家街道农村居民点分布现状,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对研究区主干道路辐射面积、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范围、最佳耕作半径及地形坡度等因素进行空间分析,定量分析这4个因素对居民点布局的影响。结合基本农田和河流水面要素的叠加分析,将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分为整体拆迁区、保留发展区和优先发展区,并指明了17个行政村的整治规划方向。
关键词:
GIS 空间布局 整治规划 农村居民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磊 贾树海 张安 刘秀娟
以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为研究区,采用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相结合,对东陵区红树莓、寒富苹果两种特色经济作物土地适宜性及其空间布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于红树莓发展的高度适宜、适宜的农用地面积占评价单元总面积的91.9%,适宜于寒富苹果发展的高度适宜、适宜的农用地的面积占评价单元总面积的88.7%。本研究为未来沈阳市东陵区红树莓和寒富苹果的种植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京京 李建东 刘惠 韩振华
将GIS应用于沈阳市生态廊道景观格局研究。首先根据沈阳市廊道特点,将廊道划分为:道路廊道、河流廊道和生态廊道;然后利用GIS技术处理基础资料,获取沈阳市各类型廊道现状图;在此基础上,从廊道的一般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两方面对沈阳市的生态廊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廊道中道路型生态廊道的长度为163.36km、面积为12.49km2,河流型生态廊道比较缺乏,其长度是32.91km,仅为其他类型生态廊道总长的20%,其密度仅为生态廊道总密度的16.95%。沈阳市生态廊道已初步建立了生态廊道景观网络骨架,但是建设率较低,在各廊道类型中生态廊道所占比例较小,网络线点率、环通度及连通度均不高,不利于城市生物...
关键词:
生态廊道 景观格局 网络结构 沈阳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江叶枫 郭熙 叶英聪 孙凯 饶磊 宋青励
为快速准确获取省域尺度下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状况。以江西省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采集的16 582个耕地表层(0~20 cm)土壤样点数据,借助四方位搜索法、地统计学和遥感影像分析技术提取环境因子和邻近信息作为辅助变量,构建基于地理坐标与辅助变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普通克里金法结合的方法(BPNN_OK)、基于地理坐标与辅助变量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和普通克里金法结合的方法(RBFNN_OK)和普通克里金法(OK法)3种方法,模拟省域尺度下耕地表层(0~20 cm)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对2 416个验证样点进行独立验证的研究结果显示:基于辅助变量的神经网络模型较普通克里金法有较大提升。BPNN_OK法对土壤有机质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较OK法分别降低了2.76 g/kg、2.34 g/kg、9.83%,RBFNN_OK法较OK法分别降低了2.70 g/kg、2.29 g/kg、9.61%。研究显示,基于辅助变量的神经网络模型与OK法结合的方法明显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模拟精度,并且存在改进和提高的空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莉雯 卫亚星
正确认识城市碳排放状况,研究确保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碳减排有效措施,对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各种环境经济政策、确保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基于热红外遥感、GIS和大气扩散模型技术,提高了城市碳排放空间分布的模拟精度。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LMDI)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分析城市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耦合关系和演变态势,通过碳排放分解分析研究影响碳排放浓度变化的因素,以及城市三次产业对碳排放的生产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模拟自然发展模式和调控发展模式两种情景下城市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发展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989—20...
关键词:
碳排放 经济发展 空间分布模拟 耦合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双成 许月卿 傅小锋
中国区域贫困化产生的主导因素经历了制度因素、政策因素到自然因素的变化。本文在定量分析中国区域贫困化与自然要素关系的基础上,利用GIS和ANN(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模拟了1999年中国区域自然贫困化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地形因素如地形高程、地形破碎度、平均坡度与区域贫困化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中国区域自然贫困化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性,自然致贫指数较高的区域集中分布在西部干旱和高寒地区、西南喀斯特地区、中部的燕山、太行山、秦巴山地。ANN模拟结果与现在中国主要贫困县分布相比较,其空间构型大体一致。
关键词:
区域贫困化 空间模拟 GIS ANN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