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68)
- 2023(13230)
- 2022(11385)
- 2021(10554)
- 2020(9190)
- 2019(21321)
- 2018(21162)
- 2017(40393)
- 2016(22065)
- 2015(24962)
- 2014(24859)
- 2013(24679)
- 2012(22923)
- 2011(20576)
- 2010(20133)
- 2009(18499)
- 2008(18003)
- 2007(15886)
- 2006(13495)
- 2005(11786)
- 学科
- 济(92444)
- 经济(92356)
- 管理(59546)
- 业(55897)
- 企(44815)
- 企业(44815)
- 方法(43495)
- 数学(39023)
- 数学方法(38517)
- 农(24790)
- 地方(24455)
- 财(22931)
- 中国(21826)
- 学(20069)
- 业经(18328)
- 制(17224)
- 农业(16782)
- 贸(16048)
- 贸易(16042)
- 易(15500)
- 融(14427)
- 金融(14424)
- 银(14306)
- 银行(14261)
- 务(13975)
- 财务(13932)
- 财务管理(13884)
- 环境(13804)
- 和(13562)
- 行(13561)
- 机构
- 学院(307168)
- 大学(307080)
- 济(121767)
- 经济(119094)
- 管理(117397)
- 研究(103912)
- 理学(101679)
- 理学院(100456)
- 管理学(98445)
- 管理学院(97890)
- 中国(78791)
- 科学(67934)
- 京(65048)
- 农(57233)
- 财(54704)
- 所(53225)
- 江(50375)
- 业大(50046)
- 中心(50040)
- 研究所(48890)
- 农业(45607)
- 财经(43753)
- 范(40610)
- 师范(40069)
- 经(39612)
- 北京(39556)
- 院(38423)
- 州(37374)
- 经济学(37180)
- 经济学院(33781)
- 基金
- 项目(216236)
- 科学(169128)
- 基金(156428)
- 研究(152347)
- 家(138552)
- 国家(137448)
- 科学基金(117045)
- 社会(94961)
- 社会科(89885)
- 社会科学(89858)
- 省(86371)
- 基金项目(83604)
- 自然(78913)
- 自然科(77022)
- 自然科学(76994)
- 自然科学基金(75575)
- 划(73038)
- 教育(70512)
- 资助(64471)
- 编号(61069)
- 重点(49552)
- 成果(48318)
- 部(47309)
- 发(47258)
- 创(44743)
- 科研(42824)
- 课题(42703)
- 创新(41982)
- 计划(41487)
- 教育部(39725)
- 期刊
- 济(128447)
- 经济(128447)
- 研究(82673)
- 中国(57835)
- 学报(53513)
- 农(49981)
- 科学(47649)
- 财(43589)
- 管理(40746)
- 大学(39593)
- 学学(37499)
- 农业(34077)
- 教育(29370)
- 技术(27742)
- 融(27500)
- 金融(27500)
- 业经(21153)
- 财经(20938)
- 经济研究(20320)
- 业(18899)
- 经(17935)
- 问题(17335)
- 资源(16192)
- 版(15875)
- 统计(15170)
- 技术经济(14793)
- 图书(14583)
- 科技(14113)
- 理论(14004)
- 策(13679)
共检索到444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明阳 王克林 陈洪松
以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和DEM高程,通过RS软件ERDAS IMAGINE和GIS软件ARCGIS,对喀斯特区域广西环江县1986年1、995年和2000年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空间分布和随高程分异两个方面的动态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喀斯特区域广西环江县由于生态环境移民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影响,在1986年~1995年~2000年间水土流失总体趋势是有先好转后加剧,水土流失形势严峻,中度、强度、极强和剧烈水土流失面积在1986年~1995年间分别减少了116.59 km29、2.06 km2、11.91 km2和0.74 km2,而在1995年~2000年间分别增加了119.53km...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严志强 黄秋燕
运用1988年、1999年的TM影像与1996年广西大化县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取三个时段城镇用地空间数据,利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1988-1999年来大化县城镇用地的空间扩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8-1999年间,大化县城镇用地扩展明显。大化县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81%以上来自耕地、林地和草地,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大化县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以交通主轴线状城镇扩展模式为主。大化县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行政因素、交通条件改善、人口增加与水电、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利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裴厦 姚治君 章予舒 张博
西藏土壤侵蚀类型多样,且以水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为主,其动态监测属于难点问题。研究基于水力侵蚀和冻融侵蚀各自的基本特点,综合运用TM影像、土地利用图、地形图(DEM)和植被覆盖度图,构建了基于RS和GIS的藏东横断山区土壤侵蚀分类分级动态监测方法,并借助ENVI和ArcG IS软件,分析了察雅县1995年到2000年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察雅县土壤侵蚀以微度、轻度和中度侵蚀为主,其中冻融侵蚀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高山峡谷区,所占比重为2.06%;在人类的土地开发活动和温度、降水变化等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察雅县土壤侵蚀加剧,东部大面积的轻度侵蚀区转化为中度侵蚀区。
关键词:
土壤侵蚀 RS和GIS 藏东横断山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联芳 李晓青 刘新平 贺曲夫
桂西北地区是我国西部重点脆弱生态区之一。目前,其耕地资源数量、质量不断下降,人口-耕地-粮食之间的予盾日益突出。以环江县为例,分析了50年来环江县粮食供需态势、耕地资源动态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实现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对粮食生产构成持久的约束作用。为了实现粮食安全,根本在于立足保护;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地方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建立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协调机制;建立全民耕地和粮食安全意识,开展耕地可持续利用等。
关键词:
粮食 耕地 安全 桂西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益同 夏智宏 柳晶辉 黄靖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气候事件,造成了特大积雪灾害。以湖北省为例,基于RS和GIS技术对这次雪灾进行了动态的监测评估。利用连续多天的卫星遥感资料和积雪深度观测资料,在GIS的支持下,计算归一化差分积雪指数(NDSI),提取积雪分布信息,并根据不同海拔高度,确定了积雪深度的NDSI分层阈值,实现了3层积雪深度(0~10、10~20和20~30 cm)的判识。针对积雪区内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统计了不同深度的积雪面积。结果表明:湖北省近90%面积被雪覆盖,其中江汉平原、鄂东北和鄂东南等地雪灾最为严重,部分地区积雪深度在20 cm以上;水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亚平 李虹 王鹏
水土流失的社会动力是经济环境条件下市场调节失灵造成的成本外摊和收益外泄。以货币化形式综合评价区域水土流失的经济学影响,是完善生态环境恶化的预警机制和生态风险评估体系的根本趋势。文章在土壤侵蚀实物型损失估算基础上估算出湖南省土壤侵蚀的货币型经济损失,并分省、市(州)、县三个层次对其进行了社会经济分析。结果显示,全省水土流失的经济损失巨大,其中土壤侵蚀造成的养分流失经济损失最大;水土流失的经济损失地区差异明显,造成其地区差异的原因中,自然条件起决定作用,社会经济因素起放大作用;各县水土流失经济损失值的社会经济因子相关性排序为人均农业产值>人均GDP>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口密度>人均耕地。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社会经济 评估 湖南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俊 王克林 陈洪松 张伟
由于碳酸盐岩的可溶蚀性、所形成土壤的不稳定性及碳酸盐岩植被的脆弱性等特征,在碳酸盐岩区水土流失的风险较非碳酸盐岩区更大,水土流失敏感性受岩性的影响比非碳酸盐岩地区更明显。作为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性工作,针对桂西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特征,以河池市为例,分别建立了碳酸盐岩区域和非碳酸盐岩区域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以碳酸盐岩区岩性的差异为主导指标,在GIS技术支持下,对研究区水土流失敏感性进行评价,并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桂西北河池市水土流失敏感区面积比例在99%以上,其中碳酸盐岩区域水土流失敏感性明显高于非碳酸盐岩区域;从全市来看,水土流失敏感程度较高,其中高度敏感和极度敏感面积比例分...
关键词:
喀斯特 水土流失敏感性 空间分布 桂西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超 吴良林 杨妮 蓝春柳 邓树林
论文采用基于DEM的起伏地形下实照时数计算模型,以广西巴马县为例,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研究区域实照时数的时空分布进行模拟和结果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实照时数模拟值和气象站实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定系数高达0.996。并探讨喀斯特地区实照时数的时空分布特点,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实照时数的变化情况,讨论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和地表粗糙度等地形因子对实照时数空间分布的影响。该方法可为喀斯特地区提供重要的气候基础数据,对喀斯特地区小气候和农业气象资源分布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喀斯特 实照时数 GIS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婷 李超 吕坤 张雷 孟亚利 周治国
选取1995、2000、2008年为时间变化单元,以江苏省从北到南的20县市区域为空间变化单元,建立植被覆盖度、水土流失量模型,定量分析江苏省植被覆盖度和水土流失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江苏省的区域植被覆盖度时间变异较大,随时间的推移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其中新沂的植被覆盖度最高,扬中的植被覆盖度变化最大。(2)20个县市区域的水土流失量随时间的推移总体上有所增加,而如皋、通州、海门、东台、扬中、泰兴和兴化等区域的土流流失状况有所改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海霞 冯仲科 高守英 张秋红
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有利于准确、及时地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该文以济南市遥感影像、地形图、土地利用图为基础资料,利用ERDAS软件对济南市1995、2000和2005年三期的TM影像进行校正、重采样、增强、分类等处理,得到济南市土地利用信息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信息.分析结果表明:草地、水体、耕地、林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减少,但是下降的速度在减缓;城镇交通用地增加最快;未利用土地面积有所增加,但是耕地、草场退化趋势已经得到遏制;济南市的土地利用正在日趋合理化.
关键词:
RS GIS 土地利用变化 动态监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俐俐 胡宝清 严志强 廖赤眉 覃开贤
从土地利用转移类型、空间格局变化定量分析、动态变化预测模型等方面分析近20年都安土地利用变化,进而对其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都安各乡(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恶化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裸岩地扩展与收缩,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区域差异有很大相关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笑楠 王克林 张明阳 张伟 凡非得
在ARCGIS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 3.3的支持下,分析了喀斯特区域广西环江县不同人类活动强度样带1988年和2005年2个时期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以及2005年研究区4种主要景观类型的格局特征随人类活动强度的梯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环江县景观分布不均匀,林地是研究区的基质景观类型;在景观水平上,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降低,样带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降低,形状复杂程度升高,景观斑块的分布趋于集中;在景观类型水平上,研究区4种主要的景观类型在梯度带中能够很好的反映出格局的变化特征,其中,各景观类型的面积比重、破碎度和分维数随人类活动强度的梯度变化趋势较为明显,聚集度和连通性的梯度变化幅...
关键词:
广西 喀斯特 人类活动强度 景观格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颖超 王震 曹磊 赵言文
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是新一轮水土保持规划的现实需要。基于PSR概念模型,选取12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求得指标权重,通过多级加权求和,对江苏省平原区进行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评价。该方法以250m×250m栅格为单元,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制作各层次指标的空间分布图,并分别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子层次和综合目标层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平原区水土流失压力分布较为普遍,Ⅲ级及以上压力区域占全省总面积的40.75%;Ⅰ、Ⅱ、Ⅲ、Ⅳ级易发区域面积分别为10.12%、42.90%、25.73%和1.24%,无Ⅴ级易发区域;最终划定江苏省水土流失易发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6.9...
关键词:
水土流失易发区 GIS PSR 江苏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乌日汗 温小荣 赵海霞 佘光辉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以2002和2005年两期的QuickBird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景观指数和转移矩阵法分析了深圳特区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并应用马尔可夫模型对今后6年(至2011年)绿地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结果表明:深圳特区绿地景观变化的主要特征为人工绿地景观组分不断增加,而原有的自然绿地景观组分不断减少;绿地景观斑块破碎度增加,斑块形状趋于规则化,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上升,优势度下降,景观类型有向多样化、均匀化方向发展的趋势;预计至2011年研究区绿地总面积不断增加,但生态效益较高的自然绿地面积将会减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玉娟 杨胜天 吕涛 刘瑞禄
在光能利用率原理基础上,对CASA模型中的水分胁迫因子进行改进,将土壤水分含量作为一个直接变量引入模型,建立起针对于黔中部喀斯特地区的植被NPP估算模型;并与土壤水分层均衡模型进行有效耦合,得到模型所需的土壤水分含量,在此基础上,依托遥感和GIS手段,将模型扩展到区域尺度上,模拟出黔中部喀斯特地区2005年10月~2006年5月月尺度上的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动态变化特征,并以实测值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①该模型在数据获取上比较容易,仅利用地面气象数据和遥感数据就可以对陆地植被NPP进行估算,使其实际的可操作性得到加强;将土壤水分含量作为一个直接变量引入模型,从而可以从模型本身,对土壤水分与植被N...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