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2)
- 2023(13194)
- 2022(11293)
- 2021(10326)
- 2020(8717)
- 2019(19954)
- 2018(19757)
- 2017(37752)
- 2016(20195)
- 2015(22697)
- 2014(22113)
- 2013(21880)
- 2012(19917)
- 2011(17694)
- 2010(17305)
- 2009(15499)
- 2008(14472)
- 2007(12161)
- 2006(10280)
- 2005(8739)
- 学科
- 济(79708)
- 经济(79627)
- 管理(58634)
- 业(55657)
- 企(43207)
- 企业(43207)
- 方法(36505)
- 数学(32322)
- 数学方法(31876)
- 中国(21986)
- 农(21679)
- 学(19778)
- 财(18360)
- 地方(17774)
- 技术(17205)
- 业经(16559)
- 环境(15963)
- 农业(14955)
- 贸(13578)
- 贸易(13570)
- 易(13152)
- 制(12642)
- 理论(12169)
- 和(12120)
- 务(11515)
- 财务(11466)
- 财务管理(11441)
- 划(11325)
- 企业财务(10781)
- 土地(10172)
- 机构
- 大学(275308)
- 学院(274303)
- 管理(107547)
- 济(106844)
- 经济(104331)
- 研究(93872)
- 理学(93446)
- 理学院(92325)
- 管理学(90548)
- 管理学院(90028)
- 中国(69358)
- 科学(62309)
- 京(59745)
- 农(50362)
- 所(46947)
- 业大(46261)
- 财(45088)
- 中心(44601)
- 研究所(43426)
- 江(41204)
- 农业(39873)
- 财经(36953)
- 范(36683)
- 北京(36453)
- 师范(36204)
- 院(35862)
- 经(33837)
- 州(32524)
- 经济学(32356)
- 技术(30656)
- 基金
- 项目(203300)
- 科学(160185)
- 基金(148524)
- 研究(142996)
- 家(132719)
- 国家(131694)
- 科学基金(112714)
- 社会(90973)
- 社会科(86118)
- 社会科学(86097)
- 省(79767)
- 基金项目(79725)
- 自然(75752)
- 自然科(73922)
- 自然科学(73900)
- 自然科学基金(72532)
- 划(68056)
- 教育(64291)
- 资助(59410)
- 编号(56520)
- 重点(46584)
- 发(44462)
- 部(43704)
- 成果(43109)
- 创(42983)
- 创新(40351)
- 科研(39545)
- 计划(39080)
- 课题(38397)
- 国家社会(38367)
- 期刊
- 济(110650)
- 经济(110650)
- 研究(71492)
- 中国(54741)
- 学报(48209)
- 科学(45138)
- 农(43152)
- 管理(37696)
- 大学(36054)
- 财(35123)
- 学学(34007)
- 农业(29939)
- 技术(26607)
- 教育(25010)
- 融(18522)
- 金融(18522)
- 业经(18337)
- 图书(17239)
- 财经(17148)
- 经济研究(16950)
- 业(16732)
- 资源(16130)
- 问题(16114)
- 经(14899)
- 科技(14711)
- 版(13902)
- 技术经济(13862)
- 业大(12803)
- 书馆(12049)
- 图书馆(12049)
共检索到392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广斌 琚小倩
"一带一路"倡议将新疆确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乌鲁木齐城市圈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通过计算乌鲁木齐城市圈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度,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进行定量化分析。分析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有助于政府调整当前的土地利用规划,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同时对其他干旱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广斌 琚小倩
"一带一路"倡议将新疆确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乌鲁木齐城市圈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通过计算乌鲁木齐城市圈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度,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进行定量化分析。分析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有助于政府调整当前的土地利用规划,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同时对其他干旱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新焕 祁毅 杨德刚 杜宏茹
新疆乌鲁木齐都市圈是在干旱背景下形成的城市群体地域空间,文章以此为研究区域,基于多源空间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宏观、中观与微观尺度上对都市圈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都市圈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山地、绿洲和荒漠区差异很大,山地与荒漠区的土地覆被变化较弱,绿洲区的用地变化非常显著,其中受人为影响的土地覆被变化尤为明显;②绿洲区的裸地和农业用地在规模上变化最大,城镇、农村居民点和道路的变化幅度最为明显,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主要向北部冲积平原扩展,初步形成了以农田为基底的都市圈城市格局;③各城市用地规模悬殊较大,核心城市占主导地位;城市用地扩展在空间上表现出各向异性的特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丽国 王宇欣 邱硕 王平智
为了解西北内陆干旱地区LUCC(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的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力机制,以乌鲁木齐为例,选取2004、2008和2013年的土地利用及统计年鉴数据,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幅度变化、土地利用速度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4方面探讨分析3个时期LUCC的转移变化情况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政策法规因素3方面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3个时期中,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以牧草地、耕地和林地为主,园地、林地和水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奇 师学义 黄勤 张琛 马桦薇
随着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对于了解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根据晋城市2001-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标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利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结合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系数修正,对晋城市10年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是林地和建设用地增加趋势,其余用地呈减少趋势;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增加趋势,从2001年的108.6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1....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生菊 李莹 靳瑰丽 张勇娟 魏秀红 刘文昊 宫珂 马建 刘智彪 李嘉欣 李超
城市周边的荒漠草地承担着减少地表径流、抗风蚀、固碳等生态功能,加之受自身脆弱性和城市化的影响,其价值更易发生改变,评价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科学利用、规划和保护该类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乌鲁木齐市城市外围10 km范围内1990-2020年的荒漠草地作为研究区域,用生物量修订生态系统服务单价,实现生态服务价值在Landsat影像像元(30 m×30 m)上的空间异质性表达,在掌握草地面积、生物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定量评价周边荒漠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 31年内,城市周边荒漠草地面积整体呈减少趋势,减少了193.49 km~2,动态度为-3.27%,主要转向建设用地。2)草地生物量整体呈现波动式上升,到2020年生物量为198.06 g·m(-2)。3)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现波动式增加趋势,且2015年最高,为29.35亿元,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0.01亿元;距城市周边1~10 km范围内,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现出距离城市越近,服务价值越低。因此,31年来城市周边荒漠草地面积变化幅度较大,呈减少趋势,而生物量虽受到城市扩张的作用,但整体呈增加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受本身草地面积和生物量的影响较小,主要受社会经济的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士华 艳燕 胡云锋 张弛
城市化是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主要原因,也是评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最大不确定因素。论文利用1990与2010年Landsat tM数据,基于V-I-s城市土地覆被模型和决策树分类法,获得乌鲁木齐土地变化时空格局;结合野外实测数据和文献检索得到研究区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土壤与植被碳密度,估算了城市土地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0—2010年间,乌鲁木齐城市不透水地表(IMperVIous surface areas,Isa)以中部南部内部填充与北部扩张的形式约增加62%,主要占用农田(27%)与荒漠(62%)。2)乌鲁木齐市生态系统碳库主体(95%)分布在土壤中,城市土地覆被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乃康
本研究的目的为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量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生态效益,以此判断研究区当前的土地利用模式是否可持续。研究方法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估、环境经济学方法、灰色预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996~2004年间,由于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内江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共损失4335.26万元;同时,在假设内江市保持现状土地利用方式、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预计到2010年,内江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将比2004年再减少96829.18万元。研究结论:内江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衰减主要由人工生态系统的扩张引起,因此编订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已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土地利用结构 内江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莹 耿文亮 邵静文 周志民 张鹏岩
选取土地变化剧烈的黄河下游地区,基于2000—2017年土地数据和"三生"主导功能分类,探索各类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分异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价值的社会驱动因素,为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基础。结果表明:(1) 2000—2017年,研究区生态生产用地、生态用地及生活生产用地转入,生产生态用地转出。用地面积结构为生产生态用地>生活生产用地>生态生产用地>生态用地。(2) 2000—2017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共增加18.7×10~9元,生态生产用地贡献最大。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始终呈"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格局,山东滨州、东营等地均ESV高于河南各地市。(3)研究区社会驱动因素呈不同程度的空间分异,人口、农业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为负,第二产业和城镇化影响为正,第三产业影响情况不稳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霍金炜 文倩 何丽 代艳丽
本文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对1990~2007年醴陵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结果表明:①1990~2007年间,醴陵市生态用地的减少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90年的50.81亿元下降到2007年的50.59亿元,下降了0.43%;②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偏重其生产功能而忽视了生态功能,使生态功能负荷过重;③1990~2007年间,醴陵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1倍,但人均生态福利却下降了16.8%,生态福利减少过快。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云凤 崔胜辉 石龙宇
半城市化地区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过渡地域类型,其土地利用特征表现为土地利用竞争和矛盾剧烈,土地利用变化迅速的特征。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胁迫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本文以厦门市集美半城市化地区为例,分析半城市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基于对2007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修正的方法,对半城市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变化作出评估,并通过土地系统和生态系统二者的耦合变化关系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①近20年来,集美半城市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随着土地利用强度增加呈现波动性变化,总体上呈现负相关关系。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是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土地利用强度与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③随着半城市化地区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土地利用类型急剧转化,城市建设用地大量增加,预计集美半城市化地区未来ESV将继续降低,可采取生态综合整治措施减缓ESV降低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厚侠 望勇
以黑河中游为研究区,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和修正后的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探讨了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低覆盖草地、沙地、耕地是黑河中游主要土地利用类型,2000~2010年黑河中游面积变化最大的是水体。研究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有所上升,从35.99亿元增加到39.14亿元,增加了3.15亿元;水体和耕地对研究区总体服务功能变化的贡献率最大。黑河中游的服务价值主要体现在水分调节、食物生产和气体调节上,而营养循环、水分调节变化幅度最大。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遥感影像 土地利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民侠 乌日汗 郑怀兵 闫德民
通过对无锡市1999~2012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核算。结果表明:1999~2012年无锡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数量锐减,林地稳步增加,水域面积明显减少;无锡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持续下降趋势,由1999年的40.55亿元减少到2012年的38.17亿元,减少5.86%,主要是由耕地和水域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所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以河流和湖泊为主,占总价值的65%以上。因此,无锡市应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重点保护河湖生态系统,严格保护现有耕地,维护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服务功能,确保城市生态安全。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变化 无锡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后建 王学雷 宁龙梅 芦云峰
分析了1996~2001年武汉市快速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并计算由此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采用谢高地等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进行计算,结果发现:①在研究期内,研究区耕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在减少,其中耕地减少最多,达12.32×103hm2,林地、湿地和建设用地在增加,建设用地增加最多,为11.70×103hm2;②ESV由1996年的457.74×107元减少到2001年的456.14×107元,5年减少1.61×107元;③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中的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原材料和娱乐文化在增加,气候调节增...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孟雪源 陈刚 郑志元
【目的】研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用地结构转变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对编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调整国土资源合理配置有重大参考价值。【方法】利用安徽省太湖县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建立转移矩阵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在600 m×600 m格网尺度下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定量,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聚集特征与冷热点分异规律。【结果】(1)2000—2020年太湖县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的速度总体缓慢,建设用地增长了1.43%,耕地减少了1.00%,草地、林地、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建设用地逐年增加;(2)土地利用综合变化指数高于0,全县的土地利用变化结构正处于成长期;(3)20 a来,太湖县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水域和林地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的贡献率最高;(4)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呈正相关,以低-低聚集区和高-高聚集区为主,随着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集聚的相关度也随之增加。从冷热点分布状况看,太湖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量在总体上呈现“中热北冷,南部冷热分异明显”的分布特征。【结论】太湖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需要关注水体面积保护与南部建设用地扩张两者的土地资源配置优化问题,加强对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生态用地空间格局的提升。图4表7参3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