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09)
2023(9905)
2022(8573)
2021(8012)
2020(6991)
2019(16454)
2018(16374)
2017(31604)
2016(17222)
2015(19556)
2014(19591)
2013(19296)
2012(17908)
2011(15881)
2010(15560)
2009(14225)
2008(13904)
2007(12252)
2006(10087)
2005(8629)
作者
(49640)
(41784)
(41578)
(39645)
(26599)
(20340)
(19146)
(16504)
(15896)
(14733)
(14398)
(14051)
(13271)
(13263)
(13030)
(13021)
(12905)
(12469)
(12333)
(12133)
(10302)
(10253)
(10169)
(9707)
(9486)
(9424)
(9303)
(9062)
(8388)
(8376)
学科
(72885)
经济(72821)
管理(47163)
(45847)
方法(38511)
(37053)
企业(37053)
数学(34994)
数学方法(34579)
(19146)
(18354)
(17735)
贸易(17733)
(17332)
中国(16071)
地方(15630)
(15492)
业经(13774)
农业(12628)
(12069)
财务(12028)
财务管理(11999)
企业财务(11314)
环境(11107)
(11057)
(10930)
(10561)
技术(10122)
理论(9599)
(9069)
机构
学院(243125)
大学(242463)
(99616)
经济(97737)
管理(96280)
理学(84345)
理学院(83365)
管理学(81837)
管理学院(81377)
研究(78650)
中国(58391)
科学(51195)
(50232)
(43512)
(43154)
(40565)
(39901)
业大(39414)
中心(38029)
研究所(36969)
财经(35592)
农业(34818)
(32342)
经济学(30975)
(30911)
师范(30482)
北京(29565)
(28973)
经济学院(28409)
(28056)
基金
项目(173280)
科学(136668)
基金(127089)
研究(121732)
(111873)
国家(111016)
科学基金(95624)
社会(76963)
社会科(73073)
社会科学(73051)
(68973)
基金项目(68301)
自然(64733)
自然科(63204)
自然科学(63184)
自然科学基金(62033)
(57941)
教育(56372)
资助(52536)
编号(48530)
重点(39678)
(38700)
(37185)
成果(37181)
(35919)
科研(34746)
创新(33725)
计划(33116)
课题(33022)
教育部(32646)
期刊
(98838)
经济(98838)
研究(61103)
学报(40093)
中国(39895)
(36548)
科学(36463)
(34611)
管理(31979)
大学(29527)
学学(28229)
农业(25018)
技术(22057)
教育(19183)
(18006)
金融(18006)
财经(17017)
业经(16845)
经济研究(15738)
(14520)
问题(14010)
(13814)
资源(13480)
统计(12650)
(12366)
技术经济(12282)
(11803)
(11345)
理论(11142)
商业(11037)
共检索到335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晓宇  苏奋振  周成虎  薛振山  
珠江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基地,近20年来养殖业在数量和空间分布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利用遥感(RS)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能够有效监测珠江口海岸带地区水产养殖场的变化。本文应用1990年、2000年、2005年和2008年4个时相的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综合光谱、空间关系和形状特征信息进行了养殖用地的提取。结果表明1990年-2000年珠江口沿岸地区养殖用地面积有较大增长。2000年-2005年该地区养殖用地变化强度减弱。2005年-2008年西岸养殖用地仍然保持增长,而东岸却大幅减少。对养殖用地重心的迁移距离和迁移方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2008年珠江口东西岸养殖用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永振  陈国宝  孙典荣  张旭丰  
1997年 12月到 1998年 11月 ,利用尖尾罟网和掺缯网船在珠江口水域进行了周年月度渔业资源调查 ,共捕获 2 6 8种游泳生物 ,其中鱼类 16 7种 ,头足类 7种 ,虾蛄类 10种 ,虾类 31种 ,蟹类 5 3种。采用主成份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游泳生物的组成、生物学及季节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 ,珠江口水域的游泳生物主要是沿岸性或河口性的小型种类 ,基本由当年生个体组成 ,它们与高温低盐水环境特征相适应 ,构成珠江口游泳生物组成的主体。游泳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明显 ,但对于鱼类的底栖类群和中上层类群则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永振  陈国宝  孙典荣  
根据 1998年珠江口水域尖尾罟网和掺缯网周年月度渔业资源调查资料 ,采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珠江口鱼类的种类组成、生物学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珠江口水域的鱼类主要是沿岸或河口性的小型鱼类 ,棘头梅童鱼、皮氏叫姑鱼、银鲳、孔虎鱼、红狼牙虎鱼、触角沟虎鱼、矛尾虎鱼、拟矛尾虎鱼、眶棘双边鱼、双线舌鳎、半滑舌鳎、凤鲚、勒氏短须石首鱼、丽叶、前鳞骨鲻、龙头鱼、带鱼、短带鱼、小带鱼、鳓鱼、黄鲫、日本、康氏小公鱼、黄吻棱、棕腹刺、黄鳍东方、火枪乌贼、杜氏枪乌贼等 ,是珠江口鱼类组成的主体。鱼类组成的季节变化明显 ,但底栖种类和中上层种类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吕荣书  宋盛宪  江纪炀  俞建力  
中国对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虾类,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1985年我们在珠江口发现了中国对虾资源,为了对这一珍稀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对其资源状况和分布与移动的认识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为此,我们根据调查的资料,对其分布与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袁中智  邵景安  陈晓玲  
本文从信息分析理论出发,研究了悬浮泥沙的时空结构与时空分析模式。由于悬浮泥沙在时间变化上既具有周期性又具有随机性,在空间上存在区域差异,所以从信息分析理论角度,悬浮泥沙时间分析模式可分为基于时间跨度的时间分析模式和基于变动因素的时间分析模式,而悬浮泥沙空间分析模式可分为空间变化分析模式和空间类比分析模式。基于以上时空分析模式,本文选择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1995年~2000年152个时相的NOAA/AVHRR影像反演的悬浮泥沙浓度结果,及泥沙输移模型模拟的悬浮泥沙浓度,对珠江河口及深圳湾悬浮泥沙进行周期性变化分析、趋势面分析和垂向变化分析。研究表明,珠江河口悬浮泥沙具有明显的月变化、季节变化、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荣华  贾建华  胡孟春  黄杏元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为研究植被变化提供了有效手段 .该文以 1987年海南植被类型分布图和1998年的TM遥感资料为信息源 ,综合GIS参与监督分类及目视判读的方法 ,以GIS为工具对海南岛的植被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海南岛建省后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加剧 ,人工植被面积明显增加 ,但空间差异大 ;自然植被面积减少 ,边缘线在向中部山区退缩 ,森林生态系统有退化趋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孔兰  陈晓宏  闻平  刘斌  
研究对翔实的实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2009/2010年枯水期珠江口磨刀门水道咸潮具有出现早、来势猛、影响大的显著特征。通过对此次强咸潮上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2009年8月以后,气候变化导致的珠江流域降水异常偏少,径流锐减是2009/2010年枯水期珠江口磨刀门水道强咸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潮汐是驱动磨刀门水道咸潮上溯的主要动力因素,潮汐愈强咸潮愈强;海平面上升是磨刀门水道强咸潮出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研究对深入了解河口区淡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尤其是对保障河口区城乡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亓兴兰  李宝银  刘健  胡宗庆  余坤勇  
以闽江流域为研究区域,Landsat TM遥感图像为主要信息源,遥感软件Erdas作为空间信息处理工具,采用斑块平均面积、平均形状指数、分维数、破碎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等指标,对闽江流域1986-2003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闽江流域整体景观斑块数目增加了111块,平均斑块面积减小0.7 km2,平均形状指数和分维数降低,破碎程度增加.人类活动对景观的有利与不利干扰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景观各要素发生了较复杂的结构变化和相互转化.从多样性指数来看,景观整体香农多样性指数由1.32降低到1.05,均匀度指数由0.89降低到0.72,表明优势组分林地对景观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君友  杨桂山  
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城市化过程加快 ,使得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增加 ,土地利用中的矛盾日趋紧张。从不同时相的城市及区域土地利用多源遥感信息提取入手 ,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 ,以“时间过程”与“空间格局”为主线 ,对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间过程与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 ,将区域城镇建设用地扩展与自然交通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综合研究 ,揭示了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分异规律。研究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 ,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具有显著的阶段性 ,用地扩展模式反映了城市发育、成长乃至成熟的历程 ;自然交通、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以及政策的引导 ,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空间方位差异显著 ,具有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鹏祥  强建华  张会儒  陈国领  
以黄土高原天然林典型分布地区黄龙山林业局蔡家川林场为研究对象,以1997年和2004年两期TM(专题制图仪)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同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支持下,研究了该林场天然林资源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997年至2004年之间,该林杨优势树种面积增加,其中栎类增加了1.8%,油松增加了8.4%,杨树增加了6.7%;同时,其水平空间分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森林覆盖率增加了16.9%;林地类型之间发生了明显的动态变化,其中,55.5%的采伐迹地变成了油松林地,21.1%的采伐迹地变成了杨类林地。这些明显变化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有着密切的联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汉平  魏开金  林加敬  麦家柏  钟鸣远  
通过对操作前后鲥鱼血清中AP、LDH、sGPT、sGOT和CO2含量的测定分析,初步阐明“缺氧”是导致鲥鱼离水、操作易死和紧张反应强烈的主要原因。进而采用外源药理学和生态学调控方法,克服了鲥鱼在驯养、操作、运输过程中的“紧张综合症”。在池塘条件下首次将鲥鱼从幼鱼驯化养成6龄亲体。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潘澎  赖子尼  
以2011~2015年间以及2001年度珠江口水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pH、溶解氧、总氮、总磷4个监测指标,分析研究了近5年来的变化趋势特点及其年代间差异。结果表明:2011~2015年间,珠江口水域pH值指标尚处于相对合理范围内,但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溶解氧指标仅2015年符合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从中长期来看呈逐步下降趋势;总氮含量显著超标、总磷含量超标幅度略低,但均较2001年水平有大幅上升。目前,珠江口水域生活污水对渔业生态环境影响整体仍处于重污染状态。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相关管理和执法部门强化珠江口水域及整个珠江流域的生活污水排放与处理监管,以期逐步改善和提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路旭  李贵才  
首先通过回顾珠江口湾区(或相似概念)的相关研究,总结它作为跨界合作区、新兴经济区和核心功能地区的多层次功能内涵,指出实现多层次功能内涵意味着对区域协调规划的更高要求。随后,从珠江口湾区发展目标的多层次性、行政区划的复杂性、规划效果的不确定性等因素,提出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思维框架,从时间、空间、各专题研究间协调等角度思考和建构科学有效的区域规划系统,实现珠江口湾区丰富的空间内涵与可持续发展。最后,通过珠江口湾区交通规划案例,说明如何在本文提出的思维框架下探讨某一具体规划对区域发展过程的复杂影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增焕  林钦  李纯厚  黄洪辉  杨美兰  甘居利  蔡文贵  
根据2002年5月和8月珠江口生态环境调查的数据,对水体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u、Pb、Zn、Cd的含量与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讨论,并对研究海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质量评价和生态危害性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口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6、48.9×10-6、153.3×Cu、Pb、Zn、Cd的平均含量分别是6.53μg/L、2.22μg/L、48.3μg/L、0.16μg/L和43.8×1010-6、0.82×10-6;沉积物对Cu、Pb、Zn、Cd的富集倍数平均在1.5~3.3。水体中Cu、Pb、Cd的含量在河口不同区段(上、下游)季节变化特征不同,这种变化与水体中Cu、Pb、Cd的存在形态、迁移转化过程有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影  范娜  于秀波  夏少霞  齐述华  
鄱阳湖星子站1951年-2008年57年长系列记录的7月份平均水位(该月水位一般为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水位)为17.69m(吴淞高程),选取与该水位最接近的洪水期ETM影像为底图,并结合鄱阳湖的圩堤分布图,确定鄱阳湖天然湿地的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分别对代表逐月状况的12幅TM/E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将鄱阳湖天然湿地分类为:水体、泥滩、草洲和沙滩四类;最后以ArcGIS为技术平台对12幅影像的解译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天然湿地总面积为3635.52km2;除1月份外其余各月份水体面积均大于其它三个类型,且与水位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沙滩面积最小且与水位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