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5)
2023(10501)
2022(8973)
2021(8394)
2020(7221)
2019(17116)
2018(16861)
2017(32702)
2016(17647)
2015(19885)
2014(20018)
2013(19766)
2012(18202)
2011(16239)
2010(15935)
2009(14659)
2008(14328)
2007(12585)
2006(10411)
2005(8930)
作者
(50248)
(42218)
(42033)
(40207)
(26848)
(20518)
(19334)
(16682)
(16044)
(14754)
(14466)
(14137)
(13488)
(13210)
(13161)
(12951)
(12821)
(12559)
(12206)
(12102)
(10319)
(10270)
(10055)
(9693)
(9597)
(9432)
(9233)
(9161)
(8423)
(8410)
学科
(77462)
经济(77390)
管理(48870)
(46357)
方法(39292)
(37168)
企业(37168)
数学(35663)
数学方法(35244)
中国(20034)
(19491)
(18397)
地方(17500)
(14693)
业经(14508)
(13088)
贸易(13086)
农业(13024)
(12618)
(11931)
财务(11890)
财务管理(11860)
环境(11748)
(11360)
企业财务(11234)
(10876)
理论(10463)
技术(10143)
(9353)
(9280)
机构
大学(250311)
学院(250023)
(102723)
经济(100506)
管理(100505)
理学(87886)
理学院(86863)
管理学(85257)
管理学院(84782)
研究(79515)
中国(58412)
(52214)
科学(50538)
(44334)
(41087)
中心(39005)
业大(38879)
(38648)
财经(36708)
(36312)
研究所(35566)
(33436)
(32610)
农业(32587)
师范(32272)
经济学(31994)
北京(31731)
(29192)
经济学院(29182)
(28971)
基金
项目(177733)
科学(141192)
基金(131213)
研究(125367)
(114353)
国家(113489)
科学基金(99072)
社会(80914)
社会科(76864)
社会科学(76840)
基金项目(71121)
(69195)
自然(66323)
自然科(64831)
自然科学(64812)
自然科学基金(63613)
(59000)
教育(58018)
资助(53133)
编号(49912)
重点(39896)
(39321)
成果(38254)
(37899)
(36865)
科研(34907)
创新(34594)
教育部(33728)
课题(33696)
国家社会(33654)
期刊
(103279)
经济(103279)
研究(66143)
中国(40764)
学报(38114)
科学(36077)
(35146)
(34905)
管理(33007)
大学(28813)
学学(27527)
农业(23830)
技术(22608)
教育(19678)
(18315)
金融(18315)
财经(17484)
业经(17017)
经济研究(16295)
问题(16101)
(14976)
统计(13431)
(12848)
资源(12745)
技术经济(12708)
(12187)
(11863)
理论(11844)
商业(11423)
现代(11216)
共检索到344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士君  王若菊  王永超  刘成玉  
以我国目前最大石油城市——大庆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984、1995、2007年3个城市建设关键时间节点,以Landsat MSS、T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GIS技术提取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形态、增长幅度、区位坐标等信息,计算城市空间扩张速度、强度、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分维指数、城市增长理性程度等空间特征量,分析大庆市1984年以来城市空间扩张现象和特征,并结合经济社会统计相关数据及区域分析方法,探究其因果关系。研究认为,大庆市城市空间扩张与形态演化具有石油城市发展的典型性和一般规律,表现出建设用地总量大、扩张速度快、强度高、增量分布不均衡、空间形态不规则、紧凑度低、城市中心地迁移方向与用地扩张基本一致等特征。这些现象和特征的主要形成原因包括石油开发战略指向、自然环境约束、交通设施引导、城市规划调控、中心地功能变迁等五个方面。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苏飞  张平宇  
以1987年和2001年两期大庆市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参照谢高地等制定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系数及评估方法,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对估算方法进行了修正,对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大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大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166.59亿元下降到118.24亿元,下降率29.02%;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差异显著,杜尔伯特所占比重最高,为40.74%,肇州最低,仅占5.58%;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不同,2001年大庆市湿地、水体、耕地、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5.35%、28.76%、19....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柳泽  
以多期大庆市矿区及城市建设规划资料和相关统计资料为基础,综合应用GIS分析、统计分析和类型分析等方法,从体系形态、结构形态和肌理形态三个层次分析大庆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特征和机制。在以下四个方面获得进一步的认识:首先,大庆市空间体系形态较为分散,但有着聚集发展的趋势;其次,大庆市油田开采区内与区外的城镇结构形态演变分别遵循受控"点—轴"发展模式与多核心、带状发展模式,耦合形成了城市整体的结构形态;第三,城市肌理形态体现出类型和层次上的单一性,并有着特殊的"大院式"空间形态单元;第四,大庆市城市形态的发展演变可归纳为四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形态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约束作用、引导作用、作为内在机制和推动作用等途径产生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晓龙  孙明明  
大庆市是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石油加工基地。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大庆市同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面临着资源储备不足、油气开采成本上升和地方经济相对薄弱等问题,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大庆市产业结构总体特征和总体素质进行深入的定量评价和定性分析,揭示了大庆产业结构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庆市未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秀萍  陈广胜  
畜牧业的发展不仅肩负着促进大庆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任,而且涉及到大庆草原生态环境的开发、保护和改善等多项功能。大庆畜牧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本文拟从经济和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双重角度,对《大庆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地区畜牧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分析、评价,并对大庆畜牧经济发展战略的完善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智瑞芝  董雪旺  
生态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及发展能力的定量测度是区域生态经济的重点研究领域。文章基于生态足迹模型,选取了大庆市为实证区域,计算20多年来的生态足迹,发现生态足迹由生态盈余发展到严重的生态赤字,表明人口的消费需求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过度开发利用的压力之下,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最后,运用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和Ulanowicz的发展能力公式测算了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生态系统发展能力,指出减少化石能源用地的比重是增加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提高发展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而积极培养替代产业是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尚正永  张小林  周晓钟  
利用遥感影像和城市建成区图,运用GIS分析技术,以淮安市主城区为例,对城市空间扩展与外部形态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安主城区空间扩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各向异性特征,1965年以前,城市扩展缓慢,以北向、西北向扩展为主,1965—1979年,扩展规模较小,以西南向扩展为主,1979—1995年,扩展速度开始加快,以西北向、西南向为扩展的主导方向,1995年以后,城市空间加速扩展,以东向、东南向扩展为主。城市空间扩展的模式可概括为扇翼缓慢扩展型、圈层式扩展型和扇翼快速扩展型三种类型。淮安主城区形态经历了由星形向块状演变的过程,具有明显的趋圆性特点,城市空间扩展的阶段性与各向异性对外部形态的演变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袁磊  雷国平  张小虎  
大庆是我国著名的油田城市,经过近50年的油田开采,区域内草地三化严重,土壤有机质不断淋失,作业区内土地污染严重,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地生态环境恶化。从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自然、经济、社会3个方面出发构建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并采取熵权系数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采用物元的方法对大庆市1990,1996,2000,2005年4个时段的土地生态安全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①1990—2005年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在逐步提高,但总体处在较低水平;②大庆市土地生态自然子系统的安全等级较低,而经济子系统的安全等级很高,说明由于油田的开采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对土地自...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飞  张平宇  
三角模型作为一种直观的平台能够很好地图解区域可持续综合发展状况及长期趋势。由于具有直观性和简明性,三角模型易于被不同层次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理解和应用。根据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的相互关系,结合生态学表现,利用三角模型工具分析评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和长期趋势。本文选择我国最大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大庆市作为典型案例。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下辖5个区和4个县,2006年全市土地总面积为2.1219万hm2,总人口269.3万。结果表明,大庆市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状况不容乐观,"八五"、"九五"时期处于不可持续和弱可持续性状态,"十五"中后期才缓慢进入一般可持续性状态;"八五"时期大庆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郝惠  柳泽  
以大庆市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问题分析—机制阐释—提出策略—经验总结"的研究思路,从区域视角研究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首先分析大庆市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三个典型特征,即城市对矿业生产的依赖、区域内外经济联系的失衡,以及城市经济的边缘化;进一步探讨大庆市区域发展中资源型经济问题的产生和形成机制,建立了以粘滞效应、挤出效应和锁定效应为核心的资源型城市区域发展分析框架,并指出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特有的资源型经济强化效应;进而提出以"走向区域发展,建设创新型区域"为目标的大庆市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和相应的产业策略。最后指出,"空间嵌入"是我国资源型城市区域空间格局的典型特征,"走向区域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雪兰  欧阳巧玲  江喆  刘卓  谭洁  周国华  
基于1989、1999、2009和2015年的遥感影像,利用GIS分析技术、等扇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了长沙市1989年以来的城市空间扩展的动态变化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在扩展方式上,长沙市城市空间扩展总体上以"团状+星状"扩展为主,但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扩展特点;②在扩展方向上,总体经历了"东南东方向—东南方向—东南、西和东方向"空间转变过程,其城市重心转移距离为1 725.23m;③应用多元回归模型构建长沙市城市空间扩展的驱动力指标评价体系,认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区位条件的引导、国家的政策制度、规划调控、行政区划的调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雪兰  欧阳巧玲  江喆  刘卓  谭洁  周国华  
基于1989、1999、2009和2015年的遥感影像,利用GIS分析技术、等扇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了长沙市1989年以来的城市空间扩展的动态变化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在扩展方式上,长沙市城市空间扩展总体上以"团状+星状"扩展为主,但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扩展特点;②在扩展方向上,总体经历了"东南东方向—东南方向—东南、西和东方向"空间转变过程,其城市重心转移距离为1 725.23m;③应用多元回归模型构建长沙市城市空间扩展的驱动力指标评价体系,认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社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晓宇  苏奋振  周成虎  薛振山  
珠江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基地,近20年来养殖业在数量和空间分布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利用遥感(RS)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能够有效监测珠江口海岸带地区水产养殖场的变化。本文应用1990年、2000年、2005年和2008年4个时相的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综合光谱、空间关系和形状特征信息进行了养殖用地的提取。结果表明1990年-2000年珠江口沿岸地区养殖用地面积有较大增长。2000年-2005年该地区养殖用地变化强度减弱。2005年-2008年西岸养殖用地仍然保持增长,而东岸却大幅减少。对养殖用地重心的迁移距离和迁移方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2008年珠江口东西岸养殖用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荣华  贾建华  胡孟春  黄杏元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为研究植被变化提供了有效手段 .该文以 1987年海南植被类型分布图和1998年的TM遥感资料为信息源 ,综合GIS参与监督分类及目视判读的方法 ,以GIS为工具对海南岛的植被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海南岛建省后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加剧 ,人工植被面积明显增加 ,但空间差异大 ;自然植被面积减少 ,边缘线在向中部山区退缩 ,森林生态系统有退化趋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小虎  孙茜  雷国平  
以1987年和2005年SPO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GIS/RS技术对黑龙江省大庆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并分析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987-2005年大庆市未利用地、建设用地、耕地和林地呈增加趋势,草地和水域呈减少态势;土地利用时空分异的整体处于微小差异和一般差异;土地利用变化导致土壤质量和大气质量下降,水体严重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利用景观结构趋于均匀分布;土地总生态承载力呈增加态势,但人均生态承载力明显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