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3)
- 2023(14354)
- 2022(12700)
- 2021(12185)
- 2020(9943)
- 2019(23290)
- 2018(22606)
- 2017(42971)
- 2016(23191)
- 2015(26126)
- 2014(26004)
- 2013(25559)
- 2012(23248)
- 2011(20828)
- 2010(20364)
- 2009(18490)
- 2008(17585)
- 2007(14553)
- 2006(12447)
- 2005(10510)
- 学科
- 济(96075)
- 经济(95986)
- 管理(64168)
- 业(60472)
- 企(49350)
- 企业(49350)
- 方法(45178)
- 数学(40038)
- 数学方法(39502)
- 农(25624)
- 地方(24122)
- 中国(24087)
- 财(22062)
- 业经(20209)
- 学(20038)
- 农业(17531)
- 贸(16053)
- 贸易(16045)
- 易(15510)
- 环境(15100)
- 和(14857)
- 理论(14509)
- 制(14272)
- 技术(14180)
- 务(13900)
- 财务(13832)
- 财务管理(13803)
- 地方经济(13212)
- 企业财务(13070)
- 划(12578)
- 机构
- 大学(318662)
- 学院(317524)
- 管理(129836)
- 济(125933)
- 经济(123344)
- 理学(114158)
- 理学院(112856)
- 管理学(110717)
- 管理学院(110146)
- 研究(105360)
- 中国(76549)
- 科学(66891)
- 京(66587)
- 财(54417)
- 所(51452)
- 农(50179)
- 中心(48811)
- 业大(48623)
- 研究所(47498)
- 财经(44657)
- 江(43396)
- 范(43314)
- 师范(42923)
- 北京(41246)
- 经(40924)
- 农业(39293)
- 院(39110)
- 经济学(37466)
- 州(36011)
- 师范大学(35062)
- 基金
- 项目(232111)
- 科学(183259)
- 基金(169199)
- 研究(168760)
- 家(147744)
- 国家(146572)
- 科学基金(126655)
- 社会(106284)
- 社会科(100669)
- 社会科学(100640)
- 基金项目(90792)
- 省(90487)
- 自然(83463)
- 自然科(81495)
- 自然科学(81477)
- 自然科学基金(79959)
- 教育(77789)
- 划(76283)
- 编号(69033)
- 资助(68884)
- 成果(53909)
- 重点(52240)
- 部(50992)
- 发(49888)
- 创(48196)
- 课题(46558)
- 创新(44981)
- 科研(44665)
- 教育部(43770)
- 国家社会(43767)
- 期刊
- 济(129274)
- 经济(129274)
- 研究(89137)
- 中国(55748)
- 学报(50740)
- 科学(47447)
- 管理(45213)
- 农(44487)
- 财(40219)
- 大学(38850)
- 学学(36499)
- 教育(34942)
- 农业(31531)
- 技术(28674)
- 融(22612)
- 金融(22612)
- 业经(21477)
- 经济研究(20621)
- 财经(20603)
- 经(17545)
- 图书(17523)
- 问题(16650)
- 资源(16506)
- 业(16099)
- 科技(15869)
- 理论(15762)
- 技术经济(14932)
- 版(14848)
- 实践(14651)
- 践(14651)
共检索到447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显虎 杜耘 Yasunori NAKA YAMA 薛怀平 任宪友
四湖地区是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的重要湖泊分布区,在历史时期湖泊分布广阔,是著名的云梦泽的主体。由于江湖关系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面积变化迅速,尤以20世纪为甚。在野外调查和历史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时期的水利图、地形图、遥感影像图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技术支持下,提取湖泊面积信息,对四湖地区近百年湖泊水域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湖泊面积和个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50年代处于鼎盛时期,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初期迅速减少,70年代至2000年减幅明显减缓。这种动态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的作用更为突出。针对湖泊水域日益减少的现状,应加强对湖泊...
关键词:
RS/GIS 四湖地区 湖泊水域变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劲峰 李蓉蓉 李仁东
采用遥感方法分析了四湖地区的湖泊水域的动态变化 ,分析结果表明 :该地区 50年代至 80年代初由于大规模围湖造田 ,致使湖泊水域萎缩相当严重 ,80年代以后 ,湖泊水面急剧减少的趋势得到遏制 ,而 90年代以后 ,湖泊水面基本处于无显著变化状态。由于四湖地区湖泊萎缩 ,湖泊的调蓄功能受到严重破坏 ,致使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恶化了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应该全面规划 ,综合利用湖泊资源 ,坚决禁止围湖造田 ,有些地区还应退田还湖 ,加强湖泊资源保护 ,使其湖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平衡发展
关键词:
湖泊萎缩 洪涝灾害 四湖地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军 李益敏 余艳红
以星云湖流域自然人文环境特征、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出发点,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熵值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实现星云湖流域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异格局及优化。选取海拔高程、坡度、土壤侵蚀强度、地质灾害易发性、土地覆被(利用方式和植被覆盖度)、人口密度、距自然保护区距离、距离建设用地和距水源距离等因素为阻力因子叠加生成综合阻力要素,根据GIS空间成本距离分析原理,引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构建流域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进一步规划优化流域生态功能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表明:(1)从各安全等级面积比例和平均生态安全指数角度,星云湖流域中度安全占流域总面积的45.81%,高度安全为25.24%,较低安全为21.05%,不安全占7.9%,平均生态安全指数为2.95,流域生态安全总体处于中度安全,生态系统健康一般,但部分地区生态安全性较低,主要分布在南部、东部和北部地区,应重视这些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同时,坡度、水土流失因子和水资源(自然环境要素)、土地利用格局和距离建设用地(人类活动干扰要素)等因素是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形成的主要因子;(2)识别规划了中枢生态源、核心型生态源斑块、一般生态源、多种级别的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或战略点等构成的具有结构性和层次性的流域生态安全网络格局,对不同层次和结构的生态源、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或战略点进行针对性建设保护,将有效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的功能价值性和系统的完整性,进而加强流域生态稳定安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奇
研制了流域尺度的地表-地下径流联合模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模型考虑了地表径流、土壤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水量交换,更真实地模拟径流系统。特别是,考虑了湖泊-流域系统的特点,例如,多条入湖河流、直接入湖的坡面水流和地下入湖径流等,使模型比现有水文模型更适合于湖泊集水域径流系统的模拟。模型在云南抚仙湖集水域作了初步应用研究,模拟结果与河道径流、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位等观测数据的比较显示,模型模拟效果理想。此外,模拟结果与SCS模型结果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可用于研究湖泊与流域的相互作用、模拟流域水文过程对自然条件改变或人类活动的响应、探究地表径流-地下水-湖泊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也可用作湖泊-流域系统水量平衡分析和水资源管理的有效计算工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景刚 李纪人 黄诗峰 左春刚
论文利用2005年Terra/MODIS卫星8天合成的250m地表反射率数据(MODIS Terra Sur-face Reflectance 8-Day L3 Global 250 m:MOD09Q1)构建的时间序列数据集,通过计算NDVI指数,结合典型地物的谱间特征,并借助SRTM数字高程数据,采用多源信息提取的方法对洞庭湖地区2005年水域面积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结合Terra/MODIS数据特点,提出了全年最大淹没时间指数的概念,并通过对该指数的构建,完成了对洞庭湖地区重点水域的淹没风险评价。结果表明:①文中提出的基于Terra/MODIS MOD09Q1数据的多源信息水体提取方法,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龙 姚晓军 李风贤 李晓锋
[目的]湖泊水位数据是湖泊水量平衡的重要指标,也是湖泊溃决模拟研究的重要参数,通过研究,获得可可西里地区主要湖泊水位数据及其变化过程,对认识藏北地区水资源变化及突发湖泊溃决洪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文献资料、湖泊矢量数据、2003—2009年ICESat/GLAS卫星测高数据为基础获得1993—2009年可可西里地区主要湖泊水位数据,并结合气象等数据对湖泊水位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1) 1993—2009年可可西里地区湖泊水位整体上呈上升趋势,水位下降的湖泊数量较少,但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其中错尼湖泊水位上升了24. 68m,银波湖下降了6. 16m;有7个湖泊水位波动幅度在10~15m之间,应该引起人们重点关注。(2)可可西里地区湖泊水位动态变化主要与气候变化有关,其中降水增加(或减少)和湖面蒸发减少(或增加)是导致湖泊水位上升(或下降)的决定性因素,而气候变暖引起的冰川融水增加、冻土水分释放以及区内地下水补给形式可能是次要原因。[结论]利用卫星遥测技术对大范围无人区湖泊水位信息提取优势明显,数据时间序列较短是其瓶颈。可可西里地区湖泊数量众多,湖泊水资源调查和水安全评估应予以重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元林 郑文
高原淡水湖泊具有高生态价值和高脆弱性并存的特点。目前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已经成为制约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文章在分析我国高原淡水湖泊流域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提出高原湖泊流域的发展,应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前提,突出协调发展,强调公平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流域系统角度对高原湖泊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高原湖泊流域 复杂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永泰 金帅
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湖泊流域水环境问题已经使我们难以获取其自然和社会的双重红利。在系统分析了我国湖泊流域水环境保护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湖泊流域水环境保护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次,从复杂性认知、系统性研究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总结了湖泊流域水环境保护研究面临的挑战;最后,从提升认知和分析能力、跨学科研究、"人"的行为以及水环境保护的管理理论创新研究等四个方面对我国湖泊流域水环境保护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湖泊流域 水环境保护 复杂性 跨学科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奇
湖泊蕴含丰富的淡水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全球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异,伴随越发频繁的湖泊洪水和干旱问题,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用水安全和湖泊生态系统健康。湖泊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地理单元,具有明确的水文边界,因此,一直以来是水文研究的理想区域。针对21世纪以来湖泊流域新呈现的水文问题,基于文献调研,结合长江中游鄱阳湖流域案例,重点就流域水文极值与湖泊洪旱、湖泊水文对流域植被变化的响应、湖泊流域系统水文水动力集成模拟、湖泊流域水平衡演变及未来变化趋势预测等若干水文问题的研究现状和问题进行阐述,提出未来拟着重研究的若干主题。研究可望丰富流域水文学和湖泊水文学内容,对相关学科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志芸
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耦合流域社会经济要素:人口、GDP和产业构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解析流域社会经济–水环境–水资源的时间响应关系与作用机理,使用VENSIM_PLE软件作为工具,建立流域入湖污染负荷总量预测模型,以抚仙湖为例,定量预测分析流域污染负荷入湖量,为湖泊流域水污染防治、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万金保 李媛媛
湖泊是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保护和改善湖泊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湖泊水质模型是一种利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湖泊污染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生态各方面之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手段。作为湖泊水环境污染治理、规划决策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可以为湖泊的综合整治和科学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别介绍了湖泊水质模型国内外研究动态、类型、常用软件(WASP、EFDC、CE-QUAL-W2、CE-QUAL-R1、CE-QUAL-ICM、MIKE、SMS等)和应用实例,并综观湖泊水质模型的研究历史和应用前景,系统分析了...
关键词:
水质模型 模型 湖泊 富营养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斌
元末明初,两湖地区的水域因河泊所的设置而确立了渔户的捕捞权,随着明中期之后垸田修筑活动的逐渐兴盛,促进了人们占有水域的意识,并在水域上衍生出灌溉权、湖草收益权等新的权益形态。日后更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水面上的通行权、摆渡权,以及因莲藕、菱芡、芦苇等经济作物种植而出现的湖地所有权等权益形态得以产生并不断明晰。两湖地区的例子说明:水域上产权的获得是国家赋役制度运行的结果,必须在制度史背景下考虑产权形成过程中的国家因素,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中国的产权问题;导致该地区水域产权变化的因素,既有其自身的历史发展驱动,也
关键词:
明清 水权 两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斌
元末明初,两湖地区的水域因河泊所的设置而确立了渔户的捕捞权,随着明中期之后垸田修筑活动的逐渐兴盛,促进了人们占有水域的意识,并在水域上衍生出灌溉权、湖草收益权等新的权益形态。日后更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水面上的通行权、摆渡权,以及因莲藕、菱芡、芦苇等经济作物种植而出现的湖地所有权等权益形态得以产生并不断明晰。两湖地区的例子说明:水域上产权的获得是国家赋役制度运行的结果,必须在制度史背景下考虑产权形成过程中的国家因素,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中国的产权问题;导致该地区水域产权变化的因素,既有其自身的历史发展驱动,也有来自长江下游等其他地区的影响,这是长江流域日益整合的表现和结果。
关键词:
明清 水权 两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祖陆 梁春玲 管延波
通过对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特点的诊断分析,建立了湿地自身组织结构、整体功能和外部社会经济环境3个亚类21个指标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设立了4级评价等级,以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作为研究方法,对南四湖湿地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度为0.535。表明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主要病因在于工农业及生活废水污染、水产养殖及泥沙淤积、人工围垦和修筑桩台等活动。随着南四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与管理力度不断加大,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已有所好转。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志刚
光绪年间,清政府在洞庭湖淤洲实行官垦政策,在严厉打击私垦湖田的同时,对遵章承佃的绅民则优容有加。在此背景下,地方精英被剥夺了洲土所有权,但利用承佃权成为获益最大的社会阶层。地方社会展现出官绅"共赢"的权力格局。清末民初,随着社会动荡的加剧,政府与精英都发生了裂变,形成县府与下层精英结合、省府与上层精英勾连的利益"共谋"关系。为了重建社会秩序,自上世纪20年代初开始,湖区官员与精英出现身份同一的"共生"现象。而后,国民党又以精英官僚化作为主要的治理之策,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地方权力结构,但国家权力因私有化趋向使
关键词:
洞庭湖 地方精英 社会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