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7)
- 2023(13859)
- 2022(11298)
- 2021(10437)
- 2020(8987)
- 2019(20897)
- 2018(21021)
- 2017(40838)
- 2016(22270)
- 2015(25553)
- 2014(25737)
- 2013(25013)
- 2012(22609)
- 2011(20095)
- 2010(20041)
- 2009(18634)
- 2008(18335)
- 2007(16371)
- 2006(14022)
- 2005(12343)
- 学科
- 济(93744)
- 经济(93650)
- 管理(65452)
- 业(63003)
- 企(52073)
- 企业(52073)
- 方法(47155)
- 数学(41997)
- 数学方法(41304)
- 农(25296)
- 财(23961)
- 中国(23890)
- 业经(20880)
- 学(18095)
- 地方(17633)
- 农业(16727)
- 务(16277)
- 财务(16200)
- 财务管理(16165)
- 理论(16119)
- 贸(15988)
- 贸易(15980)
- 制(15564)
- 易(15529)
- 企业财务(15350)
- 和(14041)
- 技术(13846)
- 环境(12901)
- 银(12757)
- 银行(12728)
- 机构
- 学院(318192)
- 大学(317720)
- 济(127254)
- 管理(126578)
- 经济(124631)
- 理学(109819)
- 理学院(108681)
- 管理学(106374)
- 管理学院(105790)
- 研究(100343)
- 中国(75033)
- 京(66075)
- 科学(63007)
- 财(56775)
- 农(52828)
- 所(50019)
- 业大(48998)
- 中心(48126)
- 江(47187)
- 财经(46276)
- 研究所(45725)
- 经(42014)
- 农业(41768)
- 范(40667)
- 北京(40661)
- 师范(40225)
- 经济学(38958)
- 州(37576)
- 院(36179)
- 经济学院(35380)
- 基金
- 项目(218339)
- 科学(172098)
- 基金(158638)
- 研究(157099)
- 家(138421)
- 国家(137329)
- 科学基金(118873)
- 社会(98977)
- 社会科(93872)
- 社会科学(93843)
- 省(86477)
- 基金项目(83621)
- 自然(78350)
- 自然科(76623)
- 自然科学(76605)
- 自然科学基金(75217)
- 教育(74201)
- 划(72386)
- 资助(65713)
- 编号(65152)
- 成果(52123)
- 重点(49239)
- 部(47910)
- 发(46305)
- 创(45449)
- 课题(43909)
- 创新(42473)
- 科研(42378)
- 教育部(41209)
- 国家社会(41046)
- 期刊
- 济(131397)
- 经济(131397)
- 研究(83951)
- 中国(57557)
- 学报(49954)
- 农(47173)
- 财(45833)
- 科学(45168)
- 管理(44870)
- 大学(37709)
- 学学(35360)
- 教育(33391)
- 农业(32077)
- 技术(31396)
- 融(24544)
- 金融(24544)
- 业经(22773)
- 财经(22362)
- 经济研究(21497)
- 经(19176)
- 图书(18410)
- 统计(17966)
- 问题(17919)
- 业(17765)
- 技术经济(16583)
- 策(16341)
- 版(15361)
- 理论(15147)
- 决策(14833)
- 商业(14479)
共检索到450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董明辉 陈端吕 邹滨 杨宏 李世熙
基于改进的RITE模型选取15个指标,计算了1998-2005年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全国的信息化指数;对比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全国平均信息化进程发展差异;并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信息化水平各影响因子对区域整体信息化水平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信息化水平较高,年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40%;但就区域内部而言,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其信息化水平强弱依次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对于信息化测度指标,信息装备率(r2=0.991)和通信主体水平(r2=0.981)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信息化水平提升的主要驱动力;相反,信息量是阻碍东北老工业基地信息化水平提升主要因子(r2=-0.753)。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姚凤阁,陈柳钦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信息化水平具有信息化指数高、发展速度慢,与信息化高水平地区差距大的特点。为此,应抓紧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应用信息技术,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调整和改造东北等工业基地的落后局面,加快企业信息化的步伐。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信息化 信息化指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玲 方杏村
以2004—2014年东北老工业基地23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生态效率变化,并结合Tobit模型计量分析影响生态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2004—2014年东北老工业基地生态效率普遍偏低且呈下降趋势;辽宁省波幅较大,吉林省相对最好,黑龙江省近年改善势头较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口密度、人均GDP、产业结构、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对外开放度和科技水平则阻碍了生态效率的提高,上述影响因素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生态效率区域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玲 方杏村
以2004—2014年东北老工业基地23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生态效率变化,并结合Tobit模型计量分析影响生态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2004—2014年东北老工业基地生态效率普遍偏低且呈下降趋势;辽宁省波幅较大,吉林省相对最好,黑龙江省近年改善势头较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口密度、人均GDP、产业结构、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对外开放度和科技水平则阻碍了生态效率的提高,上述影响因素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生态效率区域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蔡德发 常鹏 王征宇
按照《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有关部署,为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的到2025年东北振兴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的目标,从一系列支持东北振兴发展的政策分析着手,利用Malmquist-DEA模型分析不同时期决策单元变化水平特点。运用数值分析法,就东北老工业城市与全国其他老工业城市、东北老工业城市之间、东北老工业城市自身3个维度的数据进行对比,并构建经济、社会、环保、社会满意度以及效应可持续性5个一级指标对财税激励政策进行绩效评价,重点关注供给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研究发现,东北老工业城市与其他老工业城市相比,现行财税政策有一定的激励效果,但易受政策周期性影响,且政策实施后各地区间差异性较大。为全面、全方位振兴东北,建议进一步增设和细化现行财税激励政策与规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传谌,张涵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要对东北地区业已存在的巨大就业压力给予重视。随着我国加入WTO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度创新步伐加快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就业问题日渐突出 ,成为影响东北地区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之一。通过加速国有企业改革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鼓励民间资本投资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和提供更多职业培训等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就业压力可以得到缓解并向良性方向发展。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就业压力 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娟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产业集聚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逐步自发形成的,而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自发形成的很少,且大部分是在政府主导下形成的。因此,学术界对该地区制造业集聚的研究一直游离于产业集聚理论与实证研究之外。地级市级以上为研究的地理单位,运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寻求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和外部资源有机结合的制度路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政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90年代初开始关注"东北现象",迄今为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任务已过去了10年。首先应当肯定,10年来,东北经济也实现了较快增长,经济结构逐步得到调整,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改善。2001年与1991年相比,全国GDP 平均每年增长9.92%。同期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 GDP 分别增长了10.34%、13.4%和9.4%;2001年全国人均 GDP 为7500元,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人均GDP 分别为12000元、7550元和9344元,按可比价格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大朋 陈才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空间格局的形成,其经济、人口和产业布局与交通网络布局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呈现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和西部递减的特征,形成了沿交通干线"点—轴"辐射的发展模式。同时,计量分析表明东北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正向的相互促进作用,而且两者之间表现出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东北老工业基地 Var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良谋
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依托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城市。一般来说,资源型城市以自然资源优势为产业布局的指向,随之形成城市。这种区位优势所决定的产业分工强化了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单一产业结构,也使城市的发展直接受制于自然资源的约束和影响。资源型产业盛,城市盛;资源型产业衰,城市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笠崴
文章将“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思想与温家宝总理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讲话相结合,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情况,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建立东北经济区,进行整体布局,充分考虑整体利益,重新规划发展道路;信息化重点应放在装备制造业而非IT业;同时强调指出资本密集型工业并不一定比劳动密集型工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少,要利用人力资源优势,促进资本密集型工业与劳动密集型工业共同发展,要以项目吸引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现代化,重振昔日雄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大鹏
东北三省是我国最早建成的重工业基地,但近年来东北地区体制错位、资源与发展矛盾加剧、区域经济衰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制约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只有在实行旧体制改造、提高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同时,调整产业体系布局方式,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才能真正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振兴。
关键词:
工业化 老工业基地 产业调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平宇
东北老工业基地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然具有战略地位。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要走区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针对东北地区的传统思维,阐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在于区域创新,即新体制、新结构、新资源、新技术、新开放和新战略。老工业基地改造要采取综合对策:立足传统工业优势,深化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加强国内外合作,重点发展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把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城市功能的完善结合起来,重点改造大中城市,走内涵式城市化道路,实现老工业城市的再生;发挥东北地区的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把乡村工业化作为东北地区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重要方面,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改变区域工业化的"二元结构",在城市工业结构调整和乡村工业化中统筹安排"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晓玲 方杏村
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23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东北老工业基地2004-2014年经济振兴效率,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效率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东北老工业基地2004-2014年经济振兴效率仅缓慢增长,成效不够明显;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下降是经济振兴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小幅提高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引起的,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第二产业的发展、人口规模对经济振兴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府支持度和对外开放度对经济振兴效率有一定正影响,但作用有限且存在较大区域差异,科技水平的影响为负或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